考研或不考研心得体会如何写 考研或不考研心得体会如何写简历(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考研或不考研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先说一下经济学院金融专硕二志愿调剂的情况吧。楼主392分,一志愿考上财金融硕士,差了4分。本科广州华工,所以有幸满足山大二志愿的条件。经济学院二志愿招3个金融硕士,楼主估计今年应该会扩招1-2个,来复试的人也没论坛上说的那么多,通知了12人总共来了11个人,有两个392的,两个391的,一个390的,这是分数最高的几个了,另一个392和那两个391考的是复旦基金金融专硕,390考的是上财金专剩下还有至少2个考复旦和上财的,感觉有点被上海五角场学区包场的感觉。
3月30号体检,略过;31号英语测试和心理测试,英语考的竟然是英语一的类型,只是没有小作文,小作文的分分配到完形填空和翻译上面了,完型的话变成15题每题1分。山大要求英语合格才行,楼主表示几个月没看英语了,大作文写的很烂,初试是英语二对英语一新题型的这种7选5表示鸭梨很大,估计能堪堪过60吧。心理测试就是走过场哈,有问题你也别乱填,一律往好的填,哈哈,对了,要记得带2b铅笔哦。
然后就是1号的专业课笔试和面试,专业课笔试真题稍后送上回忆版,说说面试吧,被通知是1点半面试,金融学硕和专硕一起,结果顺序是一志愿学硕、一志愿专硕、二志愿学硕、二志愿专硕。我们等到了5点半才被面试,老师估计也累了,进门是个公司开会用的那种椭圆形的大圆桌,我坐在主持人的位子上,左边坐了4个女老师,右边坐了胡院长和曹院长。曹院长让我介绍一下本专业,家乡什么的,还问了本科阶段你认为你的优势是什么,为什么想读金融,然后看我是跨专业,就让我挑一个自己拿手的专业课,然后他们出题,我选了国金,女老师就问了我中国汇率制度和汇率改革,我表示鸭梨很大,老师就怪我说你国金也就这样么。就问了我会啥,我就说看了些人民币国际化,就和老师说了下,老师问能用英语复述吗,我又表示压力很大,老师又问英语你准备了啥,我说准备了自我介绍,就果断给老师整了几句,这时曹院长摆手叫停。就说可以了,面试结束。感觉老师对跨专业的还是很宽容的。下面附上笔试试题,攒人品,希望后天能收到拟录取通知。
一名词解释
ipo抑价封闭式基金久期对冲基金零息债券备兑权证
二简答
1.简述股票投资的行业配置的分析视角(这个楼主记不太清,大概是这意思,不会写)
2.利率对股价的影响
3.简述利率期限结构的定义,为什么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
三计算题
无风险收益率5%,市场组合风险收益12%,某组合β值为1
1.求组合期望收益
2.求β值为0的组合期望收益
3.某股票今年定价40元,预期明年分红3元,股价41元,β值为0.5,问其被高估还是低估
四分析题
支持上市公司分红的理论有哪些?上市公司要不要分红的标准?证监会为什么要强制分红?
以上就是笔试全部内容,和20_重复率90%,感谢去年贴这个真题的师兄。
有关考研或不考研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考研已经过去三个月了,那使人压抑得喘不过气来的硝烟也已经渐渐散去,但考研留下的回忆却是刻骨铭心、永远难以忘怀的。现在回头想想,感慨良多,非常感谢北京学校给我这个机会与广大的考研战友讨论一下考研数学的复习方法和心态调整问题。
现代社会的竞争如此激烈,本科所学习的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深造已成为每个有志青年的必然选择。除极少数幸运的人可以保研外,大多数人要想继续深造,必然要走考研之路。我大三下学期就决定报考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人生难得几回搏”,这是我和家人的梦想,也是我最后一次机会。下面我主要讲一下发挥得比较好的数学学习心得。
(1)通读大纲。大纲发布后,首先通读大纲,了解数学(一)对各类知识点的要求。20_年,大纲对考研初试课程进行了调整,数学满分由原来的100分增加到150分,即在总分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数学的分数增加了50%,极大地加大了数学在总分中的分量。而数学由于其自身学科的特点,一直都是“拉分”的科目,即高分考生和低分考生之间的分差比较大,数学成绩往往决定着考研的成功与否。对于英语和政治,大部分理科考生的分数都集中在55分到70分之间,相对来说对总分的贡献不如数学那么明显,因而经常听到“得数学者得天下”的说法,这种说法可能并不那么正确,但却充分说明了数学的重要性。
(2)通读教材。暑假期间,我利用上辅导班的间隙通读了教材,几本比较经典的教材有陈老师本书所提到的陈老师均为陈文灯教授。在课堂上推荐的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和浙江大学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此外同济大学的《线性代数》也相当不错。有很多同学认为读教材是浪费时间,只是埋头做题,结果题目做了很多,但效果并不好。我认为知识点是不变的,变的只是出题的方式和角度,只有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有充分的理解、把握和运用,以不变应万变才是取胜之道。我将教材精读了三遍,定理的证明及课后的习题也已熟练掌握,为考高分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其后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时,也经常重翻课本。对于像我一样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上数学强化班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一定要看完书后再去。因为讲课的速度非常快,许多知识点都是只讲关键部分,一带而过,不看书根本跟不上进度。我非常感谢陈老师,他的讲解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总是一语就能抓住题目的关键,使我获益良多,极大地增强了考研的信心。在此对强化班的各位辅导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3)适量做题。大四上学期开学后,课业负担不很重。9月至11月是考研数学复习中最重要和最累的阶段,即在该阶段内要有针对性地适量做题,这个阶段基本就决定了你的考试水平。我推荐陈文灯老师的《复习指南》本书所提到的《复习指南》、《数学复习指南》、《指南》均指陈文灯教授的《考研数学复习指南》一书。和《数学题型集粹与练习题集》以下简称为《题型集粹》。,经过多年的实践考验和不断修正,这两本书已经集考研之大成,成为每个考研学子的必备书。这两本书并不是看一遍两遍就可以的,对于大学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至少应该看三遍,尤其是一些理解得不太透彻的地方,需要反复地研读、揣摩、练习。第一遍是最吃力的,我大约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速度会快得多,尽管有很多以前不会做的题还是不会,但对题目的感觉强了很多,这样做能为下一轮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题目做得越多,往往越能一眼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有的放矢。在第一遍复习过程中我把曾经做错的和不会做的习题都抄在一个笔记本上,并且随身携带、经常复习,了解自己错误的根源所在,搞清楚问题是出在理解得不透彻,还是思维出现了误区。开始的时候一天能抄30道错题,那自然是非常郁闷的,后来随着水平的提高,一天只有十几道了。这是一个蛹化蝶的过程,很漫长,也很痛苦,希望大家一定要坚持住。
(4)做模拟试题和真题。到了12月份的冲刺阶段,主要任务是做模拟试题和真题。我一般规定自己每天在15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套试题,每次都当成真正的考试,认真地在答题纸上做一遍,做完整套试卷以后严格按照标准答案批改,给自己打分,将所
考研或不考研心得体会如何写 考研或不考研心得体会如何写简历(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