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立秋都有哪些习俗范文「精选」
古代立秋都有哪些习俗范文「精选」
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古代立秋都有哪些习俗范文,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古代立秋都有哪些习俗范文
今天是8月4日,还有3天就到立秋了。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闳、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立秋在每年8月7、8或9日。上古时期的先民没有夏和冬的概念,只有春和秋的概念。“秋”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于是有“落一叶而知秋”的俗语。从文字角度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而秋季又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因此,立秋有了纪念意义,也因此形成许多民俗。在古代中国,与立秋有关的民俗很多,如立秋节、摸秋、秋忙会、秋收互助、秋田娱乐、贴秋膘、啃秋、秋社等,成为一种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时间在公历每年8月7日或8日开始。在周代这一天天子要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见《礼祀·月令》)。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
古代立秋都有哪些习俗范文「精选」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