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马说》文学常识
文言文《马说》文学常识
《马说》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文言文《马说》文学常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言文《马说》文学常识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i)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an)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古音为dan,今音为shi)。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文学常识
世上先有了(像)伯乐(那样擅长相马的人),这以后才有日行千里的马(被发现)。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很好的马,也只能辱没在马夫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能称之为千里马。
能够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顿粮食。饲养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的特点(所以按照喂养普通马的方法)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显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养马人)驱使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到)马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起马鞭面对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能识得千里马吧!
1.辱: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2故:所以
3.祗:只是
4于:在。
5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
6 骈(pián)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骈,两马并驾,引申为一起。骈,并列而死。槽枥,喂牲口用的槽。枥:马棚、马厩。
7不以千里称也:意思是不以千里马著称,即人们并不认识这是千里马。
8 以:把。
9一食:吃一顿。食,吃。
10 或:有时
11 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12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13食(sì):通“饲”,喂。下文“而食”“食之”的“食”,都念sì。
14其:指千里马,代词。
15 是:这样,指示代词。
16 能:才能。
17外见:表现在外面 见:通“现”,表现;显现。
18 且:犹,尚且。
19 欲:想要。
20 等:等同,一样。
21 不可得:都做不到。
22 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23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24 策之:鞭打马。策,用鞭子打。
25 策:名词,马鞭。前后有名词时,策字名词活用作动词。
26 之:指千里马,代词。
2
文言文《马说》文学常识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