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问题线索心得体会及感悟 问题线索工作总结(5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主题做好问题线索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一、履行政府决策合法性审查职能、保障政府行政职权有效实施
(一)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度
继续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和备案审查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纠正违法行政行为,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正确实施。今年以来,我办对以区政府、区政府办公室名义发布的所有规范性文件均按程序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和备案,对区政府的其他304件文件进行了合法性审查。
(二)规范完善重大决策制度机制
严格按照《李沧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试行)》的要求,健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 切实强化对政府自身的监督和制约,截至目前,对20次区政府常务会议111件议题全部依法进行合法性审查;根据《关于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意见》等规定,今年上半年经过公开招投标,确定了25家综合实力强、业务能力专、服务水平高的律师事务所进入李沧区政府法律顾问团,为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法律服务。
二、履行政府执法监督职能、规范行政执法主体行为
(一)汇总公布区级行政执法主体
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公告制度,梳理汇总了第一批区级行政执法主体共计24个,并对外公告,使广大群众对我区行政执法主体构成有更直观的认识,促使相关执法主体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二)持续推进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
坚持定期开展案卷评查工作,通过案卷评查适时发现纠正执法过程中的问题。截至目前,由部门自评行政执法案卷642卷,区政府法制办集中评查215卷,其中重点抽查区市场监管局、区食药局等涉及民生事项执法部门的执法案卷。
(三)贯彻实施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
充分利用山东省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平台,及时办理执法证件申领受理、资格审查、证件注销清理等工作,确保执法人员均持证上岗、持证人员均有相应资格。今年以来,我办组织350名左右行政执法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证件年审换证考试、组织80名左右新申领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参加了培训和考试,清理了90余件行政执法证件,实现行政执法人员证件网络化、动态化管理。
(四)梳理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增强依法行政业务指导
结合我区行政执法现状,将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常用行政执法程序按照基本程序、具体程序、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程序的分类进行梳理汇总,列出涉及的主要法律依据和程序要求,并绘制流程图,指导具体行政执法机关更好依法履职。充分发挥网上处罚监督平台的监督作用,切实做到行政处罚透明运行,今年以来,已有1600余件案源录入行政执法平台。
(五)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协作机制,加强与司法机关互动
通过网上行政处罚监督系统,我办与区人民检察院建立起行政执法监督协作机制,共享行政执法信息,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同时对相关情况相互通报,以充分发挥检察机关行使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权、政府法制机构行使行政执法监督职能。
三、履行复议监督职能,加强行政复议应诉能力建设
(一)探索创新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
在落实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办案方式,综合运用书面审查、集体审议、听证审理等方式进行。今年以来,收到行政复议申请21件,受理20件,对疑难复杂的案件适用行政复议听证审理程序,由行政复议双方在听证会上向复议委员会委员出示证据、进行说明,复议决定的作出更加透明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切实推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按照新实施《行政诉讼法》的要求,严格执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要求除行政负责人外,各行政机关确定1名分管领导或者业务工作人员负责本机关行政诉讼案件的案件联络、证据提交、出庭应诉等工作。今年以来,代理区政府行政应诉案件共计35件,有力维护了区政府依法行政的形象。其中部分案件我区分管副区长代表区政府出庭应诉,更好的理清案件事实、维护区政府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深入开展行政复议联络点建设工作
在我区涉法业务量较大的部分街道办事处设立行政复议联络点,在联络点公开我区行政复议受理电话、复议机关及申请人权利义务等,现场摆放行政复议申请书、授权委托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等文书供申请人使用,区政府法制办负责对行政复议联络点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推进行政复议制度申请便民化。
(四)建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纠错报告制度
今年11月,制定施行《青岛市李沧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纠错报告办法》,规定了被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纠错的行政行为,由作出行为的行政机关报告的具体办法,有利于增强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和对相关案件的经验总结,进而提升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水平。
四、履行法律服务职能,防范化解行政法律风险
(一)严格审查各类合同协议
按照“事前指导、事中审查、事后监督”的“三关管理模式”,认真做好各类合同、协议的审查把关工作。今年以来,审查各类合同协议3600余件,提出修改意见、建议9000余条,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合同纠纷,
《述职报告存在的`问题》()。今年9月后,全面推行合同网上审查制度,合同的送审、审查、备案均通过网络完成,大大提高了审查效率。
(二)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合法性审查
继续把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合法性审查纳入重点工作内容,今年以来,对30余件次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答复意见进行了合法性审查。
(三)助推行政权力制度改革
今年,在李沧区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进程中,区政府法制办对各相关部门录入的审批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全力配合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建设顺利进行。下半年,协助区编委办开展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拟将城市管理、文化市场、房产管理、价格监督检查、商务、国土资源等六个领域相同相近的执法职能,由批准设立的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统一行使,制定了《李沧区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方案》,已报市政府待批。另外,继续对区级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责、事先事中事后监管方式以及职能交叉界限等内容进行合法性审查,为区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的编制提供法律保障。
(四)为我区招商引资和征迁改造项目落地提供法律保障
全程参与我区招商引资项目和征迁改造项目,及时对项目落地及可能存在的纠纷隐患提出法律意见和建议。今年以来参与研究各类项目94次,提出法律意见建议150余条,提前防范可能发生的纠纷,助推项目顺利进行。
(五)协助化解重大信访事件
积极参与重大信访事件接访工作、审查答复意见,并全程参与信访案件复核工作,妥善化解一批信访案件和行政纠纷,有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今年以来,参与接访和研讨信访问题共计28件次。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2016年以来,虽然在依法行政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政执法监督力度有待加强,执法监督工作方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创新;二是对政府各部门重大决策制定程序的业务指导有待加强。
下一步,我们将以贯彻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为契机,以李沧区实现追赶式发展为目标,围绕加强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落实政府依法决策机制体制,加大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力度和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水平,提升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能力,尽职尽责,改革创新,为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主题做好问题线索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一、当前机关干部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不在状态症”相当严重。“不在状态症”曾一度是无“法”可治的一种顽症。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眼皮下发生的损害百姓利益的事儿,只要没有人告状,便当作不存在;即便告状了,没有曝光,也当是没发生。如若必须得正视了,便互相推诿,推来搡去,以至不了了之,最后石沉大海。最甚者就是视执法为文件游戏,有关方针政策的落实也频遭卡壳、打折,落实到工作上,更是障碍重重。近来还有一种“不在状态”的症状也很泛滥。就是上班后电脑一开,或在股市上搏击,或在网站里冲浪,与过去的报纸一张、清茶一杯、不问公事相比,这种对国家资源的浪费更是骇人听闻。
(二)“不良心态”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一是不安现职,渴望升迁。乡镇正职想进旗直机关,副职想任正职,大家都想在动一下,希望得到提拔重用。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一些干部四处打听干部调整信息,个别的甚至走东串西,找门路、拉关系、想方设法来实现个人意愿。平时一些干部在现岗位上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板凳还未坐热”,便考虑下个职位,有的甚至连本职岗位的工作都未熟悉,也没有真正做什么工作,就“谋划”自己的“未来。二是是非不分,发泄牢骚。一些干部既清楚领导班子配备改革的政策,又知自己进入不了领导班子,便隔岸观火,不负责任地乱发议论,发泄不满情绪。有的拿自己的长处乱比别人的短处、甚至“撂挑子”,有的热衷于传播和制造“小道消息”,有的凭主观想象“预测”某某要“高就了”等等,闹得沸沸扬扬,造成不良影响。三是怨天尤人,失落郁闷。有的看到别人被提拔,就认为自己怀才不遇,世上没有赏识自己的伯乐;有的个人目的未达到,就抱怨组织不关心;有的认为自己是“船到码头车到站”,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从而工作松懈,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放松了自我要求。四是个人至上,忌贤妒能。一些干部不能正确对待他人,看到别人提拔了便眼红,不考虑大多数人进步的原因是实绩突出,而认为自己没有升迁是因为没有“门路”,还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为个人利益上窜下跳、四处活动,想方设法留任或进入领导班子。一旦个人目的达到,就狂妄自大、“舍我其谁”;反之,就埋怨组织亏待了自己,语言失当、行为失范,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三)“动力缺乏症”逐步蔓延。机关工作作风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机关干部工作纪律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工作热情不旺、工作劲头不足、工作动力不大、工作要求不高,表现为典型的“动力缺乏症”:一是对工作缺乏敬业的感情。对工作麻木不仁,冷淡厌烦,责任性不强,要求不高,得过且过,应付了事,马马虎虎,满足于一般性常规工作任务的完成。工作纪律散漫,上班迟到早退,无所事事,随心所欲,有的甚至在上班时间溜之大吉,玩麻将打扑克,有的干脆成伙结伴下去吃喝玩乐,胡搞乱来,败坏了党和干部的形象;二是对事业缺乏奋斗的热情。习惯于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墨守成规,不是积极主动地找事做,而是消极被动地等事做,对工作没有前瞻性,领导安排做啥就做啥,推一下动一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把工作岗位当作是度日养老的港湾;三是对追求缺乏执着的激情。普遍存在“冷漠病”和“恋旧病”,对事业没有理想信念,对工作没有目标追求,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执着追求激情。工作上满足于完成日常工作,没有向更高目标努力奋斗的动力,图清闲,怕麻烦,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本位主义思想严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工作推诿扯皮,拖拖拉拉,应付了事;四是对基层缺乏服务的真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害怕触及困难和矛盾,不愿深入基层下到一线,不愿调查研究,不愿帮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缺乏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衙门作风,效率低下,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有的是把单位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对基层缺乏服务的真情实意。
二、当前机关干部纪律作风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六:一是体制机制弊端。由于机关工作人员大都是行政事业编制的吃“皇粮”人员,吃的是大锅饭,端的是铁饭碗,坐的铁交椅。工作上做多做少一个样,工资上做好做坏一个数,认为“做不做一个数,好不好一个样”,甚至是做多了还会惹来麻烦、引来是非、招来矛盾,从而产生了对工作上的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躲就躲,能溜就溜的不负责任思想。二是一些干部 “官本位”思想严重,放松了对人生观、世界观的自我改造,把“当官”视为人生第一追求,把“官职高低”当作检验人生价值和社会地位的惟一标准,把个人的“进退留转”看得比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还重,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事业发展的角度看待职务的升迁留转,从而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情绪不稳定,受不得刺激,经不住打击,产生了种种不良心态。
三是苏木乡镇纪委及旗直机关纪检组长查处问题上,程度不同的存在“四怕”和“四不落实”问题。“四怕”即:一是怕主要领导不支持。个别领导存在不愿查处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担心抹黑,影响政绩。纪检办案与党建工作有冲突的地方。二怕情面过不去。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多年形成亲属关系,又是父一辈子一辈的交情,低头不见抬头见。受处理后轻则给一个党纪处分,重则开除党籍,丢掉工作,甚至负刑事责任,弄得妻离子散。从情理上过不去。三怕遭到打击报复。现在一些机关干部违纪问题比较严重,作案手段越来越高明,越来越隐蔽,社会关系比较复杂。有的勾结黑道上的人,有的身居要职,这些给查办案件增加了难度。四怕查处案件得罪人。查办案件的纪委干
做好问题线索心得体会及感悟 问题线索工作总结(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