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夕阳真美

2024-06-052

夕阳真美(通用17篇)

夕阳真美 篇1

  教学目标 :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感受夕阳西下时的瑰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读背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

  2.

  西斜  收起  天空  西山

  光芒  深蓝  披余辉

  往下沉  脸涨红  染云  黄  红  紫      

  走向西   更红   天边  留  霞 光        

  山背后   

  作业 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说话、组词。

  课外:读、背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新课

  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上面的一课《秋游》,知道了秋天的景色很美,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是说太阳落山时天空景色很美。新课文题目是--

  板书课题,齐读。

  二.指导看图,解释题意

  出示投影

  1. 图上的太阳是什么样儿,什么颜色的?它正朝哪里走?

  2. 太阳周围的云有哪些颜色?

  3. 太阳下面的山是什么样儿,什么颜色?

  由学生按以上顺序观察画面,认真组织语言,说说自己的感受。

  1. 小结图意。

  2. 学习课题里的生字。

  四.初读指导

  1. 自学生字词。

  2. 检查自学情况。

  a. 指名读词语。

  b. 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c. 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3. 各自轻声读课文。

  4. 分段指名读。

  5. 理清脉络,说说每段的意思。

  6. 谁来把5个自然段分成三部分。把意思概括一下。

  五.精读训练

  1. 指名读第一段。

  2. "日落"是什么意思?

  3. 这一段里的"傍晚"和"日落"两个词的意思有什么关系。

  4. 为什么说"爷爷和奶奶带着我去看日落",而不说"我带着爷爷和奶奶去看日落"?

  5. 小结。

  6. 布置作业 :读抄词语。

  第二课时

  一. 听写词语。

  二.继续精读课文

  第二段

  1. 指名读。

  2. 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西斜"是什么意思?"刺眼"是什么意思?

  3. 第二句话说了什么?

  4. 第三句话写的是什么?请学生上台来画"连绵起伏的西山"?理解"余辉"的意思?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来。看着黑板上的简笔画,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相机理解"壮丽"。

  5. 小结。齐读。

  第三段

  1. 指名读。

  2. 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

  去掉"慢慢",体会意思有什么不同。

  3. 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后面用了省略号?这里的"……脸"说的是什么?"身边的云"是什么意思?靠近太阳的云染成了黄色、红色、紫色,这景象美不美?这样的美景是谁造成的?有感情地朗读。

  4. 小结。齐读。

  第四段

  1. 默读。

  2. "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说明了什么?

  3. 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说"轻轻地走向……"?这时太阳已经看不到了,只看到什么?

  4. 小结。齐读。

  齐读二、三、四段。

  第五段

  1. 指名读。

  2. 爷爷脸上的"红光"是哪里来的?爷爷说的话说明了他的什么心情?感情读。

  3. 有感情地齐读。

  三.总结

  这篇课文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的美景。你们读了有什么感受?

  四.练习感情朗读。

  第三课时

  一. 检查练习朗读情况。

  指名三人感情读,教师相机指导

  二.指导背诵

  1. 教师范读,学生掩书认真听。

  2. 教师指着板书内容,逐段引背,学生分段试背。

  3. 学生看板书内容,练习全文背诵。

  4. 指名试背。

  5. 同桌交互背。

  6. 齐背。

  三.写字指导

  四.作业 。

  1. 抄写生字。

  2. 组词:

  皮( ) 主( ) 夕( )

  披(    )  往(    )  多(    )

  3. 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    )的天空  (    )的云朵

  (    )的太阳

夕阳真美 篇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夕阳西下时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投影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一,揭示课题,释题.

  1,板书课题:2 夕阳真美

  2,出示投影片:按"太阳--云--山"的顺序观察,说说感受.

  3,傍晚快要落山的太阳叫"夕阳".

  二,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找出生字.

  2,教学生字.

  生字 读音 部首 笔画 组词 笔顺

  披

  壮

  美

  身

  3,理解词语

  壮丽:雄壮和美丽.

  往下沉:朝下面落.

  4,指名读课文,正音.

  强调:"沉,身"都是前鼻音;

  "傍"的声母b,不是p;

  "烂"的声母是l不是n.

  三,分析理解第一节

  1,自由读,思考:这一节主要交待了什么 (时间,人物,事情)将"带"换成"跟"怎么说 (我跟爷爷奶奶去看日落.)

  四,指导书写

  余:第五笔是"竖钩",不是"竖",最后两点左右对称.

  沉:右上部横钩的横部宜长,右下部横折弯钩的横部宜短.

  披:左窄右宽,上下齐平.

  美:下边的"大"字书写时要扁一点.

  五,当堂巩固

  完成《习字册》上的练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一,检查复习.

  1,游戏:摘云朵

  2,合作复习

  3,开火车读生字

  4,读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段落.

  二,有感情地朗读,激活画面.

  (一)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1,老师也非常喜欢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注意听老师读,待会儿请同学们给我评评

  2,师生评价.

  3,轻声读读这段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声音轻些,速度慢一些,看看你还能想像到些什么

  4,指导朗读.

  a: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

  师:读这句时,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这时太阳的样子像什么 '

  师:这时的光已经不再刺眼,我们能很清楚地看着太阳,你看到的和课文里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一样的呢!真会想象.

  师:全班同学一齐读读这句话.

  b: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

  (1 ) 连绵起伏的山是什么样的 小手比画比画. .

  (2 ) 大伙评评,到底谁比画的是连绵起伏的山 为什么

  (3 ) (手势表示)对,一个接着一个,一起一落,这就是"连绵起伏".

  师:我们广西也是山水之乡,你在哪儿也见过"连绵起伏"的山呢 (放课件:广西连绵起伏的山)

  师:一齐读读这句话1

  5,美美地把这一段课文读读.

  (二) 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1,引读:太阳慢慢地往下沉——

  2,那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课文,你还有别的方法把课文读得更生动,学得更有趣吗

  3,学生反馈.

  4,创造方法,合作学习.

  5,展示成果.

  句式联系:

  太阳慢慢地往下沉.它那圆圆的脸涨红了,把身边的云染成了——,——,

  火红的天空十分壮美.被染成五颜六色的云朵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6,有感情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三)品味第五自然段.

  1,(放课件:老年人晚年幸福的生活)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不仅夕阳红了,爷爷奶奶的脸也红了,他们的心更红了呢!(板书:更红)我们祝愿他们的生活也像夕阳一样美好,幸福1

  2,如果你就是课文里的这个小朋友,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3,回归课题,有感情地朗读课题:《夕阳真美》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夕阳给我们带来了美丽,夕阳更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我们赞美夕阳,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

  2,自读全文.

  三,回归板书,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1,(回归板书,总结全文)日落任从容,余晖照晓丛.山河多壮丽,人老心更红.

  2,美丽的夕阳,曾令无数人陶醉,进而为它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让我们走近夕阳,更多地了解它吧!同学们上上网,网上的资料可多了,有你喜欢的资料,可以动手抄写下来.

  四,当堂巩固

  1,指名背诵课文

  2,比一比,再组词

  夕( ) 身( ) 披( ) 元( )

  西( ) 生( ) 被( ) 远( )

  3,造句

  已经——

  轻轻地——

夕阳真美 篇3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2.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     背诵课文。

  5.    感受夕阳西下时的瑰丽景色,6.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

  理解课文,感受夕阳西下时的瑰丽景色。

  教具准备:

  投影片、生字卡、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1、    导入  新课。

  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上面一课《秋游》,知道了秋天天空和农田景色很美,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是说太阳落山时天空景色很美的。新课文题目——

  2、    板书课题:2 夕阳真美(领读两遍)

  3、    指4、    导看图,5、     解释题意。

  出示图:

  1、    图上太阳是什么样、什么颜色?它正朝哪里走?

  2、    太阳周围的云有哪些颜色?

  3、    太阳下面的山是什么样儿、什么颜色的?

  由学生按以上顺序观察画面,认真组织语言,说说自己的感受。

  4、    小结图意,5、    解题。

  傍晚快要落山的太阳叫“夕阳”,夕阳映照时天空景色很美。

  6、    学课题里的生字。

  夕:xi,“金”字的一半,三笔写成,“夕”就是傍晚。

  美:mei,上下结构,上面是羊字头,下面是“大”,美是漂亮的意思。

  齐读:夕、美。

  6、    初读指7、    导。

  1、    自学生字词。

  (1)    给每个自然段写序号。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2)     画出不(3)    认识不(4)     理解的字词。

  (5)     会读田字格里外的16个生字;能识记田字格里的10个生字的形体。

  (6)    联系上下文,(7)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日落 披 余辉 壮丽 往下沉 身边

  2、    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词语。

  壮丽 往下沉 身边 留 傍

  (1)    指(2)    名(3)     读,(4)    指(5)     点学生从平翘舌(6)     音、前后鼻音、边鼻音和误读偏旁等方面分辨加点字的读音。

  (7)    了解词语掌握情况,(8)     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壮丽:雄壮和美丽。

  往下沉:朝下面落。

  (9)    齐读田字格里外地16个生字。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5、理清脉络。

  (1)    指(2)    名(3)     读第1自然段,(4)     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5)    指(6)    名(7)     读第2自然段,(8)     说说这段讲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9)    指(10)    名(11)     读第3自然段,(12)     说说这段讲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13)    指(14)    名(15)     读第4自然段,(16)     说说这段讲的*是什么时侯的景象。

  (17)    指(18)    名(19)     读第5自然段,(20)     说说这段的主要意思。

  8、    精读训练。

  3、    指4、    名5、    朗读。

  6、    分自然段学习。

  第一自然段

  (1)    指(2)    名(3)    读。

  (4)     “日落”是什么意思?(“日落”就是太阳下山)

  (5)    “傍晚”和“日落”有什么关系?

  (6)    为什么说“爷爷和奶奶带我去看日落”,(7)     而(8)    不(9)     说“我带爷爷和奶奶去看日落”?

  (10)    小结:

  (11)    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日落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什么景象,下一节课我们 再学习。

  9、    布置作业 :读抄词语

  夕阳 日落 天边

  西斜 红光 身边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继续精读训练。

  1、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板画:山、太阳)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板书:西斜)“西斜” 是什么

  意思?(偏向西边的意思)“收起了刺眼的光芒”说明了什么?你遇到过

  刺眼的光吗?

  (3)第二句说了什么?(指名读)这时天空什么样?(指名读、齐读)

  (4)第三句说了什么?(看板书理解“连绵起伏”)西山是什么样?(指名读)

  “余辉”是什么意思?(是太阳还没有收起的光芒)为什么不说“夕阳的余辉照着连绵起伏的西山“而说“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的余辉”?

  (说西山“披着余辉”比较生动)谁能把西山的样子读出来?(指名读小组比赛读、齐读)

  (5)齐读第二段。

  2、第三自然段。

  (1)    指(2)    名(3)     读。问:这时的太阳有什么变化?(板书:往下沉)比较:

  太阳往下沉。

  太阳慢慢地往下沉。 (指名读、齐读)

  (4)    这时的太阳是什么样?(指(5)     名(6)     读、示范读、齐读)为什么这句末尾用......

  天空出现美丽的彩霞是哪个词“造成”的?(“染”)(有感情的朗读这段。)

  (7)    齐读第三段。

  3、第四段。

  (1)    指(2)    名(3)     读。(板书:走象西山背后)

  (4)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说明了什么?(说明太阳

  快要落山了)

  (5)     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说“它轻轻地走向西山背后”?(学生答)

  过渡:太阳看不到了,只看到什么?谁能把它换个说法?(出示:)

  把灿烂的霞光留在遥远的天边。

  遥远的天边有一片灿烂的霞光。

  (6)    齐读第4自然段。

  上面三个自然段说的是夕阳下山时的美丽景象和它的变化,显示了所有的美景都来自夕阳。这是课文的第二部分。下面我们学习第三部分。

  4、第5自然段。

  (1)    指(2)    名(3)     读。(板书:夕阳真美)

  (4)     这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开头说“爷爷满面红光”,(5)     这红光是哪里来的?(是夕阳映照的)(是霞光映照的)你们说的都对!爷爷说“夕阳真美呀”,(6)     表示爷爷什么样的心情?(表示对夕阳的喜爱的心情)谁能把这一句话中所显示出的爷爷的喜悦心情读出来?(指(7)     名(8)    读)教师指(9)     出夕阳真美要读得慢而(10)    清晰,(11)     “真美”两个字要重音轻读,(12)     表示出深挚的爱。

  (13)    有感情地齐读第5自然段。

  三、总结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练习朗读情况。

  指名三人感情朗读,教师随机指导。

  二、指导背诵。

  1、教师范读,学生掩书认真听。

  2、听录音。

  3、教师指着板书内容,逐段引背,学生分段试背。

  4、学生看板书内容,练习全文背诵。

  5、指名全文试背,评议。

  6、同桌二人交替背诵,互相指正。

  7、全班齐背。

  三、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包括认识两个偏旁。

  壮:六笔写成。左右结构。左部偏旁称“将字旁”(板书“ ”,领读者两遍),笔顺是“点”、“提”、“竖”;右部是“士”不是“土”。

  身:七笔写成。独体字。第三笔“横折钩”的“横”部要写得短,“折”部要写得长,“钩”部要写得小;第六笔“横”要伸左起笔,右行托第二笔“竖”的底端后至第三笔“折”部中点收笔;第七笔“撇”伸向右上起笔,向左下斜行穿过“折”部中点后向左下撇出,长度加倍。这个字上收下放,长撇起平衡作用。

  美:九笔写成。上下结构。学习新偏旁“羊”字头。写时注意大的一横

  要长。

  留:十笔写成。注意第一笔是“撇”不是“横‘。

  2、其它要描红的生字。

  “夕”、“已”、“余”、“沉”、“披”、“往”

  四、作业 练习。

  1、描所学的生字。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皮( )   主(   ) 夕( )

  披( ) 往( ) 多( )

  3、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 )的天空 ( )的云朵 

  ( )的太阳

  4、用“已经”、“轻轻地”练习说话。

  板书设计 :

  2、夕 阳 真 美

  西斜

  往下沉

  走向西山背后 

夕阳真美 篇4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夕阳西下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堂资源投影片、词语片卡、小黑板

  课时安排三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夕阳”,教“夕”,傍晚的意思。“阳”是太阳。“夕阳”指什么时候的太阳?

  2.“真”的意思有:真实确实、的确清楚等,夕阳真美的“真”是什么意思?

  3.齐读课题。

  过渡:夕阳真美,美在哪里呢?请看课文。

  二、初读指导

  1.默读课文,给各自自然段标上序号。

  问: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夕阳的美丽?

  小结: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写的什么?

  (2)出示生字词:傍晚。领读。

  3.各自轻轻读第二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想一想: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

  (1)口头填空:第二自然段写的是(   )的景象。

  (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检查并相机讲解。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结合正音。

  4.轻轻读第三自然段。

  (1)口头填空:第三自然段写的是的景象。

  (2)“往下沉”是什么意思?

  (3)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注意读准生字。

  5.轻轻读第四自然段,提出生字词:更、轻轻、灿烂。

  (1)口头填空:第四自然段写的是的景象。

  (2)指名读生字词后,讲“灿烂”指光彩鲜明耀眼。

  (3)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6.教者读第五自然段。引读:这一段写爷爷望着奶奶说——“夕阳真美呀!”

  7.各自练习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8.指名朗读课文。

  三、课堂作业

  1.比一比,再分别组成词语。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3.读读,抄抄,写写生字词。

  4.继续联系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比一比,再分别组成词语。

  2.听写词语。

  傍晚光芒起伏   慢慢   壮丽

  二、精读训练

  1.师:傍晚,爷爷和奶奶带着我去看日落,他们有什么感觉?

  2.文章写夕阳的美,分哪几个时间写的?

  3.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1)句子中“收起了刺眼的光芒”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2)“天空一片深蓝。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这句话是说什么“壮丽”?说说你的理由。

  4.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5.默读第四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有哪几个地方把夕阳当做人来写的?

  (2)这时的天边是怎样的景色?

  (3)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突出“轻轻地、灿烂、遥远”。

  6.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讨论

  课文上的通版插图画的是第几自然段的情况?为什么?

  教者小结:第三自然段。

  四、课堂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熟读课文,准备背诵。

  第三课时

  一、背诵指导

  1.回忆各自然段内容,口头填空。

  2.教者逐段引背,学生分段试背。

  3.对照板书,练习全文背诵。

  4.全文试背。同座互背,互相指正,再次练习背诵。

  5.指名背诵全文。

  二、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

  2.其他须描红的生字,着重讲。

  三、课堂作业

  1.继续背诵课文。

  2.描红练习。

夕阳真美 篇5

  教学目标:

  1、感受夕阳西斜、慢慢往下沉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两节,试背诵第2小节。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西下时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夕阳吗?

  2、老师这儿就有一段关于夕阳的录像,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看清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词语,同学们读得真认真。昨天我们已经布置了预习,加上刚才的认真朗读,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这些词语读好。

  出示词语:傍晚 光芒 深蓝 连绵起伏 满面红光

  余晖  壮丽 慢慢下沉  涨红  灿烂

  (随机指名、开火车、老师范读

  3、老师范读。同学们的词语读得真不错,相信你们课文一定读得更精彩。老师也想来读一读,欢迎吗?

  4、检查自然段,相信小朋友们能读得比老师更好。请同学们再来自由读课文,这回呀要把你最喜欢的小节多读几遍。

  三、分析理解

  1、学习第一节

  谁喜欢第一节?指名读,点评。

  2、学习第二节。

  (1)学习第一句

  出示第一句。这一幅图画就是给我们描绘了夕阳西斜时的景色。小朋友们,这幅图画美吗?哪一位小朋友来看着这幅美丽的图读一读这句话。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西斜

  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此时的阳光怎么样?联系中午的阳光比较。老师引读: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

  小结:刚才这位小朋友读得很漂亮,那谁愿意来读第二句,相信你们都能读好。

  (2)学习第二句

  采访读得最好的小朋友。(引出“深蓝”)(我想你一定也喜欢深蓝色吧。)

  (出示图片)看,此时的天空就是一片深蓝。

  板书:深蓝

  (3)学习第三句

  刚才我们一起领略了天空的深蓝。同学们看看,这幅图描绘的又是怎样的景色?(出示图片)

  看着图,请你自由读读这一句话。连绵起伏的山是什么样的,看着图,请小朋友用小手比划比划?师指着图中的山引导学生做手势。

  (手势)对,一个接一个,一起一落,这才是“连绵起伏”。

  引读: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辉,显得……?(十分壮丽)

  板书:壮丽

  (4)让我们跟着太阳一起来看看这深蓝的天空,这连绵起伏的西山吧!

  齐读这一段。如此美丽的景色,你想把它留在你的心里吗?

  让我们再来看着这优美的景色,加上你的动作,试着把它们记在心里。请你试着背一背。

  四、课文总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夕阳真美》,通过朗读,我们领略到了太阳西斜时的壮观,感受到了夕阳的美。大自然中这样美丽的景色还有很多很多,只要你有一颗爱美的心,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就一定能发现更多美好的东西。

  五、指导书写。

  老师这儿还有几个生字想跟你们做朋友。

  1、卡片出示:壮,这个生字是什么结构,“壮”字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部首,这是将字旁,右边是“士”。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请学生跟写。说笔顺书空。 给词语找朋友。

  2、卡片出示:傍

  3、卡片出示:伏

  4、课文后面描红

  5、完成《习字册》上的练习。

  板书:

  夕阳真美

  西斜

  深蓝

  壮丽

夕阳真美 篇6

  教学目标:

  1、会读本课的10个生字和4个两会字,认识一个新的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学写部分生字。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初步感受夕阳的美。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看老师写,板书:夕阳。

  谁来读?(指名)你们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是呀!在不同的时候,太阳有不同的名字,早晨的太阳叫——朝阳。中午的太阳叫——骄阳、烈日(中午的太阳光最强烈)傍晚的太阳叫——夕阳。

  继续看老师写:真美。

  谁来读。评价,指导学生读出美。我们一起读——夕阳真美

  二、学习一、五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同学们试着读一读。谁来读?(指名读)随机评价,学生评。你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提出来。相机学习傍晚和日落。

  傍晚的反义词是——早晨。学习生字“傍”。

  理解日落的意思。

  (同学们真了不起,能自己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了。)

  2、出示第五自然段,同桌一起练一练,指名同桌读。

  读了这段话有什么问题吗?提出来?

  理解:满面红光。

  读了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点评,指导学生读。

  三、初读3、4、5自然段

  (一)初读课文

  课文是怎样写夕阳的呢?让我们到书上去找一找吧!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37页。同学们轻轻地拿出笔,快速地看课文,标好自然段。

  出示初读要求: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选择你觉得美的句子,多读几遍。

  (二)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词串

  轻轻地   慢慢地

  披着   下沉   涨红

  刺眼的光芒   灿烂的霞光   遥远的天边

  连绵起伏的西山   夕阳的余晖

  出示第一组词,读好轻声,这里的两个地都是提土旁的。读出轻、慢的感觉。

  出示第二组词,读准,谁能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也可以做动作表示。

  出示第三组词,读出味道来。

  出示第四组词,读,理解连绵起伏(谁能到黑板上来画一画)

  小朋友看(指板画)连绵,就是一座山连着一座山;起伏,就是有高有低,有山峰,也有山谷。把词语读两遍。(生齐读“连绵起伏),词语贴在黑板上。

  出示词卡:壮丽 读。

  再请大家看一幅图。(投影幻灯)看,太阳快落山了,收起了刺眼的光芒,它的余晖染红了天空、云朵,它好像给群山披上了红色的披风,这山既雄伟,又美丽。这就叫“壮丽”。在这儿,它是形容山的。

  2、这么雄伟美丽的西山,哪个小朋友喜欢它?出示,学生读。

  谁也喜欢这句,来读读。谁愿意读第二自然段。齐读

  3、你觉得那句话也很美?(第三自然段)读。指名读,女生读。

  4、你觉得那句话也很美?(第四自然段)读。指名读,男生读。

  5、课文中描写的夕阳真美呀!让我们一起捧起书,读一读吧!

  四、学习生字

  我们的生字宝宝要紧和大家见面了,谁来跟它们打个招呼。

  1、出示:芒、蓝,读

  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是草字头)小朋友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看老师写,边写边指导。学生描红写。

  2、出示:壮。学生读,记忆字形,认识新偏旁。写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学生交流。教师范写。学生描红写。

  五、小结

  今天我们和爷爷、奶奶一起去看落日,你看到的夕阳美不美呀?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课题——夕阳真美

夕阳真美 篇7

  潘晓晴  

  教材分析: 

  本文生动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地间壮丽而富有变化的景色,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语言生动形象,读来十分流畅。第一自然段写太阳西斜的壮丽景色;第三自然段写夕阳下沉时云朵色彩的变化;第四自然段写夕阳落山后天边霞光的灿烂;第五自然段写爷爷赞美夕阳真美。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供学生观察,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全文给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感。 

  学情分析: 

  《夕阳真美》是一篇行文优美的写景散文,全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夕阳西 下时的瑰丽景色,抒发了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观看课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自读自悟,感受夕阳西下余辉美和夕阳西沉云朵美以及夕阳隐没时的霞光美。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绘画纸、油画棒等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1、 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夕阳吗?夕阳什么样? 

  2、 看课件,听范读课文,初步感知夕阳的美。 

  3、 夕阳美吗?(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3课,师板书课 题,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 

  1、 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自读要求:字字入目,看清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 

  出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用\\\"?\\\"标出。 

  2、 检查自读效果 

  (1) 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壮、沉、涨\\\" 

  后鼻音:\\\"轻、傍、芒、壮、涨、更\\\" 

  (2) 检查课文段落是否读通读顺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互评――齐读 

  3、 齐读课文 

  三、 学习生字 \\\"傍、芒、蓝、伏、余、壮、慢\\\"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准字音 

  2、学生作小老师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3、指导书写 

  特别指出\\\"壮\\\"字的将字旁\\\" \\\"书写时不要写成\\\"北\\\"的左半部分,右半部分是\\\"士\\\",不要写成了\\\"土\\\"。 

  4、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夕阳真美(指:读题)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师叙述:(点出课件)原来是傍晚时候,爷爷奶奶和我去看夕阳,看到了天地间一幅壮丽而又雄奇的景色。 

  二、新授 

  1、课件示课文:谁来给大家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生读。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觉得(点课件)——夕阳真美,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夕阳吧! 

  2、看,夕阳西下,它挥着小手向我们告别呢!它是怎样向我们告别的呢?请小朋友打开书本读一读,找找夕阳是怎样向我们告别的? 

  谁来说说,夕阳是怎样向我们告别的? 

  根据回答,相机出示:西斜图        下沉图        落山图 

  小朋友仔细看看,有没有发现图上少了什么?(太阳)谁来把太阳画上?——指名一优秀学生上黑板画。(说说为什么这么画) 

  3、师述:是呀,太阳正在逐渐往下落,,你们知道吗?不仅太阳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它的脸也在变呢!请小朋友读读书,找找太阳的脸是怎么变的? 

  学生交流:课件相机出示: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光芒。 

  太阳慢慢地……………………涨红了。 

  太阳的脸变的…………………的背后。 

  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谁来说说,太阳的

夕阳真美

夕阳真美(通用17篇)夕阳真美 篇1  教学目标 :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