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屏”》自学评估
《说“屏”》自学评估(精选14篇)
《说“屏”》自学评估 篇1
达标训练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纳( )凉 点缀( ) 书斋( ) 休憩( )2.解释下列加粗字。纳凉: 休憩:徒劳: 书斋:3.与“因地制宜”一词中“因”意思一样的是( )a.因小失大 b.因材施教 c.因循守旧 d.因果报应4.说说下列句中引号的作用。①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 )②“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 )③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 )④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 )能力提高 1.“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的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揣摩这句话的意思,说说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2.我们学过的《口技》一文中,“口技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屏风”,请就此文写一小段文字,说明“屏风”在舞台表演中放置的作用。 开放探究 下面的材料是用来准备《谈谈豆腐》这篇说明文的,为了做到条理清楚,请将这些材料分三类进行概括。(每句不超过8个字)1.豆腐中含有丰富的硫胺素、核黄素、烟酸。2.吃豆腐可以清热、利尿、益气宽中、消胀散气。3.拌豆腐清凉可口,鲜嫩色美。4.用豆腐一斤,麦芽糖二两,生萝卜汁一杯,混合煮开,一日两次可治哮喘病。5.豆腐可以煎,可以炒,可以涮。6.豆腐对便秘、下血、白浊、乳少有明显的疗效。7.鱼头豆腐、砂锅豆腐、麻辣豆腐都是我国驰名中外的传统名菜。8.根据科学分析,二两鲜豆腐中含有蛋白质7.4克,脂肪3.5克,钙227毫克,磷57毫克,铁2.1毫克。1.概括________,归此类的序号:________2.概括________,归此类的序号:________3.概括________,归此类的序号:________参考答案【达标训练】1.nà zhuì zhāi qì2.享受 休息 无益的,白白的 屋子 3.b4.特定称谓 表强调 表引用 表强调 【能力提高】1.表达了作者热切希望今人在屏风的设计运用上推陈出新,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心声。2.略(要突出屏风间隔听众与表演者,以留给听众以足够的想像空间这一点。) 【开放探究】1.豆腐的吃(做)法。序号:3、5、72.豆腐的营养。序号:1、83.豆腐可以治病。序号:2、4、6
《说“屏”》自学评估 篇2
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3.能说出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
4.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学生审美情趣,体会作者的感情。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
学习难点: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讨论法
一、课前尝试: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点缀忒韶光休憩帷幕
2.解释词语。
伧俗:
得体:
因地制宜:
3.《说”屏”》一文的作者,浙江杭州人,我国专家,著有等。
4.大声朗读课文两遍,并用原文给“屏”下一个定义。
5.课外搜集有关屏的资料、图片和诗句,课上大家交流。
二、师生互动: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三)整体感悟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读边思考:
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小组讨论)
(四)研读与赏析
1、本文虽是一篇介绍器物的说明文,可我们读来却觉得极富有韵味,作者是如何做到这点的呢?
2、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五)拓展延伸
1、你在电视电影或日常生活中看到过屏吗?说说你喜欢的或不喜欢的屏。
2、诗文积累(读一读,背一背)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读“tu太”的意思。)
※“抱膝看屏山”
(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说“屏”》自学评估 篇3
一、教材分析
《说“屏”》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五篇课文。这个单元所选的课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在其悠久历史,丰富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几个精华,包括园林建筑,名胜古迹。共安排了五篇课文,其题材丰富多样,主题集中,《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是比较规范的说明文,《桥之美》《说“屏”》则是带有一定说明性的小品文。
《说“屏”》 是一篇比较轻松.随意的小品式说明文。对于屏风,作者不是从专业者的角度,而是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了屏风的实用功能和艺术装饰功能,作者的看眼点在于对屏风的使用和设置方面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期望屏风在今天得到更好的使用。这篇课文特点鲜明,不能只把它当说明文来教,教学中应强调训练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体会小品文语言优美的特点。教学拟用一课时完成。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
2.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点,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3. 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审美情趣,体会作者的感情。
4. 学习引用说明法,感受语言浓浓的诗意和韵味。
过程和方法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把握说明对象及特点,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2.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理解文章内容,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审美情趣,体会作者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和保护祖国文化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屏的感情,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
四、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学习说明已有一段时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说明文的知识,掌握了简单的学习说明文的方法。《说“屏”》是一篇语言优美,比较轻松.随意的小品式说明文。但很多学生对屏这一具体事物缺少直观性的了解,因此,教学开始,教师可通过用多媒体展示屏风的图片,增进学生直观性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对于屏的学习和探究兴趣。文中几处关于屏的古诗词,学生不易理解,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查工具书理解诗词大意。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点拨引导法”和“读——赏——移”三步教学法。
学法: 自读法、自主探究法和讨论交流的方法。
六、教学准备:
为了拓宽课堂,实现生活、语文、课堂的对接,体现大语文观,实现综合学习,在上课之前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流程:
我的教学过程由情境导入、学习新课、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四个板块组成。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课标》要求我们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口技》中的句子引出屏的作用。要求学生说说屏的作用,初步感知屏。使学生主动自觉地进入下一板块——新课学习。
第二板块:学习新课,了解“屏”
这一板块主要由我是记录员,我是解说员,我是评论员,我是收藏家四部分个环节组成。
环节一:我是记录员
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课文作者,解决文中的疑难字词。
1.介绍作者
陈从周(1918—20__),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著有《说园》等。
2.解决字词
字词注音,根据意思写词语。(多媒体展示)
环节二:我是解说员
这是本课的重点,旨在突破重难点,从而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在此环节,要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训练。
1. 感知文意
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2. 成果展示
学生以解说员的身份,向大家讲解课文介绍了哪些有关“屏”的知识?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但由于理解能力的限制,回答还不够全面,其余学生交流、补充,然后明确。教师归纳,展示板书内容。
环节三:我是评论员
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1.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对屏风的感情?
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的学习方法,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他们在交流、启发、展示自我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环节四:我是收藏家
学生展示搜集的有关屏的诗句,教师补充。
第三板块:拓展延伸、学习民族文化
我是推销员
如果你是一名推销员,要想推销自己的商品,你认为需要抓住哪些特点,运用什么方法,怎样说才能快速地售出你的商品?(扇子或灯笼)
在这一板块,我先让学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没有和“屏“类似的物品,并为这件物品做最简单的介绍。这样的教学设计,其目的是让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并能将所学的内容加以拓展,体会其中联系,从而实现知识迁移。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1.结合文章内容,为“屏”设计一段解说词。
2.从多媒体显示的图片中任选一种,写一篇小的说明文。(要求把握物品的特征,用途及历史文化意义)
八、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突出了这节课的重、难点,起到了归纳、小结的作用。
说“屏”
说明内容:屏的作用,屏的分类,屏的设置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分类别、引用、举例子
表达情感:向往、喜爱、赞美
《说“屏”》自学评估 篇4
说“屏”
临泽县平川中学 杜 艳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说明文,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基本的说明文的常识,本文的说明方法已不在是难点,所以在教学设计上,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尤其是口头表达的能力、语言组织的能力,并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堂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充分预习了课文(能够较流利地复述课文),即学生已经独立地完成了个性化解读(在他们心中已经拥有自己的尚未诉诸文字的读后感受),所以课堂可以直接进入到“文本解读”的对话层面——这个对话将是在多个文本之间、师生之间等多个维度要展开的。因为我力求进行一种生成性的、通过对话展开的教学,形成对主题的“临时性共识”,所以在上此课前没有进行过试教,课堂对话带有相当多的不确定因素。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2、了解中国古代的屏风,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二)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2、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本写法,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3、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堂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4、在活动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表演能力等。
5、初步学习推销的方法,增强竞争意识。
(三)情感目标
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
教学实录
一、导入 新课
(教师先出示金漆雕龙宝座的图片)
师:同学们,在《故宫博物院》一文中我们都被安放在朱漆方台上的金漆雕龙宝座所吸引,不知道你是否注意过安置在其背后的雕龙屏呢?屏面纹饰巧夺天工,更增添了御座的庄重肃穆。今天,我们就跟随陈从周先生走进屏风的世界,感受我国屏风文化的博大精深。
(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听完了朗读,哪位同学能说一说?
生:课文中介绍了屏的特点、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师:有没有补充的?
生:还写了作者对屏风装饰的期盼。
师:概括的真好。
师:谁能再具体地说一说?
生:在介绍屏的特点时,作者引用了诗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写出了自己对屏风的向往之情,并概括说屏的特点关键在一个“巧”字上。
生: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还可以缓冲视线,这些都是屏的作用。在说明这一点时,作者还列举了两个事例。
生:“屏者,障也。”这一句是在给屏下定义,然后写了屏的分类,按照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语言清楚明了。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
师:实际上屏风离我们非常的遥远,在生活中见的也很少,下面就请大家欣赏一些屏风图片,可以看看,这些屏风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属于哪一类屏风。
(教师出示一些屏风图片,师生共同欣赏)
三、活动----“屏风推销会”
师:屏风的世界的确让人留恋忘返,接下来我们开一个屏风推销会,让大家初次尝试做一名推销员。
(教师准备了锦屏、石屏和竹屏的图片,分发给各组。分组准备,小组是提前分好的,全班共分6组,三组推销员,另外三组是相对应的顾客)
师:屏风推销会正式开始,首先有请我们的锦屏推销员。
(上来了两位同学)
推销员(男):我们推销的屏风叫做“锦上添花”,它选用了上等的丝绸为主要建造材料,并配有徐悲鸿的马、苏东坡的诗、郑板桥的画等做装饰,边框是用檀香做的,丝丝如扣。
推销员(女):我们的屏风制作精美,如若摆放在家中,一定会显示出主人高贵典雅的气质,相信我们,你的选择不会有错,我们的底价是2000元,热忱欢迎大家购买我们的屏风,并提出宝贵的意见。
顾客:你们的屏风的确能显示主人的雍荣典雅,如若安放在家中日积月累一定会沾上尘土,如果这样就不容易清除污渍,它岂不是不能长久使用?
推销员(男):我们在制作屏风时所选择的材料为了起到双层保护作用,特意在它的上面涂了一层保护膜,可以用清水轻轻擦洗,我们相信,它的主人一定会非常爱惜的,因为他是一个文化经济水平相当高的人。(掌声)
顾客:如若长期折叠,会不会留下痕迹呢?
推销员(女):当然会的,但并不影响屏风的美观。
……
顾客:既然如此,我们就买了。
师:“锦上添花”最终以2000元的价钱成交。
师:下面,我们有请石屏推销员上台推销他们的屏风。
推销员(男):大家好!我们是石屏公司的推销员,我们推销的屏风叫“事事如意”。看,它的结构是多么的坚固,造型是多么的奇特,上面的狮子头像是多么的形象啊!这样的屏风摆在您家里,既美观又大方,而且经久耐用。
推销员(女):我们的屏风是用上等的岩石制作的,它最大的优点是坚固耐用,不易破损,您可以把它摆放在室外,显示出主人的尊贵。各位顾客,这么好的东西赶紧购买吧,不要错失良机,我们的底价是3000元。
顾客:说的再好也没有意义,这么笨重的东西搬动多麻烦呀,和锦屏相比太笨重了。
推销员(男):正因为它重,所以才坚固耐用。
顾客:看,上面的图案做工多粗糙,而且装饰也不够精美。
推销员(女):没关系的,这只是一个样品,如果你真心想要,我们会按照你的要求打造,一定会让你满意的。
推销员(男):这位先生一看就是个有眼光的人,相信你绝对不会错过这次机会的,这样的屏风也只有你这样的人才相配,绝不辱您尊贵的身份。(大笑)
顾客:好吧,你能把价钱再降一降吗?
推销员(男):价钱好说,只要你真心想要,你说个价吧!
顾客:2000元。
推销员(女):先生,你也太狠心了吧,如果这个价卖给你,我们都会被炒鱿鱼的。(笑)
推销员(男):这样吧,你再加点!
顾客:2500,这可是一口价。
(推销员相互商量)
推销员(男):好吧,2500卖给你。
(掌声)
师:非常精彩,下面我们有请竹屏推销员上台。
推销员(男):大家好!我叫刘云飞,我们推销的屏风叫“胸有成竹”。你看这做工是多么精巧,用手摸摸,多么光滑,加上这生命的颜色“绿”色,给了我们无限的希望。
推销员(女):可以把它摆放在卧室,既可以放松心情,又可以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我们的屏风是你理想的家居装饰,我们的底价是2000元。
顾客:你能说说它的质地吗?
推销员(男):当然可以,它是选用百年竹子,经工匠们精心打造而成的,它可花费了不少工匠师的心血呀!
顾客:做工确实精美,但是色彩过于单一,不够明快。
推销员(女):没关系,这只是样品,我们还有各种竹屏,不知你想要什么样的?
顾客:我比较喜欢粉色。
推销员(男):没问题。
顾客:上面的图案装饰有没有其他的?
推销员(女):当然,我们会满足你的一切要求的。
……
顾客:这样吧,2000元我买了,你们得给我重新换一种屏风。
推销员:没问题。
师:很好,我们的推销员都顺利地完成了各自的推销任务,我们向他们表示祝贺。
(集体鼓掌)
师:通过本次活动,大家有什么收获呢?谁来谈一谈。
生:我懂得了如何向别人介绍一件产品,可以介绍它的质地、特点、作用,也可以和同类事物作比较说明。
生:我知道了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多观察,发现事物的优缺点,这样在购买东西时才不会上当受骗。
师:谈得很好。我们应该知道,语文学习与生活是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语文无处不在,我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多方面积累,努力提高语文素养。
四、诗词欣赏
师:古代有许多文人墨客写了有关屏风的诗句,老师摘录了一些,供大家欣赏。(出示课件)
南 朝 《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李商隐 《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柳 永 《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李 贺 《洛妹真珠》“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师:请大家随着音乐轻声朗读。
《说“屏”》自学评估 篇5
今天我所说的篇目是陈从周先生的《说“屏”》,它是八年级下册语文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五篇。
一说教材
1、单元教学目标:
(1)单元内容: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发达,中国的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独具特色,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八年级下第三单元反映的是建筑园林、名胜古迹。共安排了五篇课文,其题材丰富多样,主题集中,《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是比较规范的说明文,《桥之美》《说“屏”》则是带有一定说明性的小品文。
(2)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说明文的一般特点,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现代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一些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热爱和保护祖国文化的感情;
2、《说“屏“》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屏”是指“屏风”,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本文简单介绍了“屏风”的功能与种类,但这不是本文的重点内容,本文介绍屏风的目的在于提出期望:今天我们应更好的使用屏风。
(2)教材的处理:这篇课文特点鲜明,作为教学内容来看,不能把它当作说明文来处理,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教学中应强调的是训练学生的阅读概括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体会小品文语言的优美,因此,在教材处理内容取舍方面,我兼顾了两个方面:一是重点练习学生快速阅读,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提高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二是适当复习介绍说明文的文体知识。不少学生可能没有见到过屏风实物,教师应该提供一些图片,学生有了直观印象后,本文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可以让学生自学课文,教师不必过多讲解本课内容,要调动学生的想像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艺术审美能力等。
3、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掌握重点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屏的相关知识;理解文中古诗句的含义;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目标: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在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屏的相关知识,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掌握常用说明方法的运用。由于学生还是初中生,阅读鉴赏能力还比较欠缺,为此我把理解本文诗情画意的说明语言作为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读——探究——延伸”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查找收集资料,课堂上倡导“教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三、说学法
《纲要》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
《说“屏”》自学评估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