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备课开始
落实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备课开始(精选2篇)
落实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备课开始 篇1
备课是教学过程 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是教学过程 中重要的主体,是教学之本,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把学生放在首位。在备课时明确课堂教学过程 性、体验性的目标,创设具有渗透力、影响力的情景,从学生活动的时间、表现的机会、成功的体验等角度去设计教案,实现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让学生在品味、讨论、判断、交流中,享受学习过程,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那么,教师究竟该怎样备课,才能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呢?
现结合苏教版第十册《三亚落日》的备课,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让学生有活动的空间。
在由学生、教师、文本三方组成的教学行为过程中,课堂不应仅仅是学习的地方,更应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园地。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就要预先设计好各种实践活动。
《三亚落日》这一课,有一个重要教学目标 :欣赏描写落日美丽景色的句子,背诵课文。因此,在备课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来增加学生的情感积累和优美语言的积累。
1.在读讲完太阳像孩童、像红灯笼、像跳水员三段内容后,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细读课文,同学们想一想,这三个环节中哪一个环节作者描写得最精彩?说说为什么?”
2.当学生描述太阳“颤动两下,悄然人水”的情景时,教师介绍古人描写落日的诗句:“大漠孤烟盲,长河落日圆”;“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浩浩风波起,冥冥日沉夕”。
3.在教师概括课文后,引读:多么醉人的三亚落日啊!此时此刻,让我们一起立足在三亚的沙滩上,凝视天边的太阳,在感受美的画面、美的音乐的同时,一起来感受一下作者为我们提供美的文字吧!
4.在巩固阶段设计:分成4人学习小组.根据教师的板书提示.试着读一读课文,背一背你最喜欢的句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来打擂台。
这样一来,学生就有了足够的活动时间。一课下来,三亚落日在他们心中已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二、让学生有表现的机会。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在备《三亚落日》时,我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
首先,在了解了古人描写落日的诗句后,问学生是否愿意仿用诗歌赞美一下三亚落日?
其次,假如听课的老师就是来三亚旅游的客人,你就是三亚的小导游,你该怎样为他们介绍三亚落日?
再次,表现的机会不仅仅在课堂上,也可以体现在作业 中:我们家乡也有许多的美景(出示课件),瞧,这优美的小桥流水,这高大的城市建筑,这五彩的花朵,这碧绿的草地,每一样都让人赏心悦目。请你拿起笔,勾画一幅你熟悉的家乡风光图,并写上几句,赞美一下。
通过迁移,让学生有表现的机会,通过读后复述、表演、讨论、画图、习作等形式,把教材化为一种学习语言的动态情境,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三、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落实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备课开始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