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 直
垂 直(精选17篇)
垂 直 篇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直、互相垂直、垂线等概念。
(二)初步学会画垂线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初步画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直、垂线、距离等概念是教学重点;学生画垂线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指出下面图形中的直线、射线和线段。
· (1) (2) (3) (4) (5)
2.量出各角的度数,并说出各是什么角。
(二)学习新课
我们今天要在学过直线和角的知识基础上学习一种新的概念:垂直。(板书课题:垂直)
1. 认识垂线。
(1)理解垂直的含义。
①教师演示:
用两条颜色不同的毛线表示两条直线,使它们相交。
提问:
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4个角)标出∠1,∠2,∠3,∠4。
这4个角分别是什么角?(∠1,∠3是锐角;∠2,∠4是钝角。)
②转动其中一条直线,使其中一个角变为直角。
提问:其余三个角是什么角?
想一想,为什么其他的角也变成了直角?
弓[导学生明确,把一条直线分成两个角,∠1是直角,∠2也会变成直角,
180°-90°=90°,同样∠3=90°,得出四个角都是直角。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板书)
②观察下面几组图形,看哪组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哪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
(1) (2) (3) (4)
引导学生观察并测量得知:图(2)、图(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图(2)、图(3)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
(2)建立垂线的概念。
师指出:上图中的(2)、(3)是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板书:垂线、垂足。
提问: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键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键是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就叫互相垂直,与两条直线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如果直线A与直线B相交成直角,说说这两条直线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得出:直线A与直线B相交成直角,直线A和直线B就互相垂直,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直线B是直线A的垂线。
请你观察教室里有没有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呢?并指出垂足。
生举例……
(3)学生操作,巩固垂线概念。
同学们用一张纸,折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指出这两条直线的关系,标出垂足。
2.教学垂线的画法。
(1)过直线上的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例 过直线上A点,作直线的垂线。
画的方法和步骤: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
※沿直线移动三角板,使直角顶点与A点重合。
※从A点起,沿另一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过A点新画出的直线,就是原直线的垂线。
指名到黑板上试画过直线上的点的直线的垂线,其余同学在本上试画。
教师巡视指导。
(2)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例 过直线外一点B,做这条直线的垂线。
·B
画的方法和步骤: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沿直线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过已知B点。
※从直角的顶点起,沿另一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新画出的这条直线就是过线外B点所求的垂线。
指名到黑板上试画过线外一点的这条直线的垂线,其余同学在本上试画。
教师巡视指导。
3. 理解垂线的性质,建立距离的概念。
(1)过A点向这条直线画4条不同长度的线段。
一人在黑板上画,全班同学在本上画。
(2)测量每条线段的长度。
(3)你所画的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引导学生得出:从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线最短。这是垂线的重要性质。
师指出: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实际上距离就是垂线线段的长度。
4. 画垂线的应用。
我们可以应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例 画一个长2.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提问: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它们的对边相等,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画的步骤如下:
※先画一条2.5厘米长的线段;
※过两个端点在线段的同侧画两条与它垂直的线段,每条线段长2厘米;
※把这两条线段的端点连接起来。
同学们在本上画一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
教师行间巡视,加强指导。
5.小结。
启发性提问:
(1)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的关键是什么?
(2)什么叫做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做什么?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多少条线段?什么样的线段最短?
(4)什么叫做距离?
(三)巩固反馈
1.下图中哪两条线段是互相垂直的?(投影)
A D
B C
2.过直线上A点,直线外B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A
·B
(四)作业
练习二十九第2,3题。
垂 直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及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垂线,积极探索画垂线的方法并会用三角板画垂线.
2.提高学生规范作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和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垂线、掌握画垂线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三角板正确、规范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下列图形.
教师提问:每组都有两条直线,每组的两条直线之间有什么共同特点?
(延长后都相交一点,成四个角)
教师导入 :相交是两条直线位置关系中的一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条直线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板书课题)
二、指导探索.
(一)认识垂线.
1.播放视频“认识垂线”.
教师提问:大家都看到了∠1变成了直角?那么∠2、∠3、∠4变成了什么角呢?(∠1变成直角,∠2、∠3、∠4也变成了直角)
学生讨论:∠1变成直角,为什么另外三个角也变成了直角?
(相邻两个角组成一个平角,180°— 90°还是90°)
2.教师讲解: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教师提问:你怎样理解互相?怎样理解“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判断哪组两条直线互相?
4.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的(举实例)
(二)垂线的画法.
1.画垂线.
(1)教师说明:工人师傅一般用角尺画垂线,我们画垂线通常使用三角板.
教师提问:你猜猜,我们会利用三角板的哪一部分画垂线?
(2)分组讨论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每组自选内容)并尝试画垂线.
(3)分组汇报演示.
(4)播放视频“垂线画法1”和“垂线画法2”.
(5)学生比较:两种情况在画法上哪些地方相同?
(先把三角板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另一条直线边过已知点)
2.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1)用尺子测量从A点引出的4条线段的长度找出最短的一条.
(2)演示动画“垂线段最短”.
(3)教师讲解: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4)练习:找出哪一条线段表示A点到直线的距离.(没有)
教师提问:那你能画出来吗?
3.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1)学生尝试画一个长2.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或画一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任选一个画)
(2)互相检验所画图形是否规范.
(3)播放视频“长方形的画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132页1题.
拿一张纸,折出两条互相的直线.
2.用小棒摆出两条互相的直线,指出垂足并说出这两条直线的关系.
3.游戏:4人一组,利用皮筋摆两条直线如下的关系.
①重合 ②相交 ③
4.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1)长方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2)边长3.5厘米的正方形.
(四)质疑小结.
1.教师提问:本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的概念、画垂线的方法……)
2.鼓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提出质疑,组织学生进行解疑.
(五)布置作业 .
练习二十九第2题
画出下面每条直线的一条垂线.
板书设计
垂 直 篇3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互相、垂线等概念.
(二)初步学会画垂线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初步画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线、距离等概念是教学重点;学生画垂线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指出下面图形中的直线、射线和线段.
2.量出各角的度数,并说出各是什么角.
(二)学习新课
我们今天要在学过直线和角的知识基础上学习一种新的概念:.(板书课题:)
1.认识垂线.
(1)理解的含义.
①教师演示:
用两条颜色不同的毛线表示两条直线,使它们相交.
提问:
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4个角)标出∠1,∠2,∠3,∠4.
这4个角分别是什么角?(∠1,∠3是锐角;∠2,∠4是钝角.)
②转动其中一条直线,使其中一个角变为直角.
提问:其余三个角是什么角?
想一想,为什么其他的角也变成了直角?
引导学生明确,把一条直线分成两个角,∠1是直角,∠2也会变成直角,180°-90°=90°,同样∠3=90°,得出四个角都是直角.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板书)
③观察下面几组图形,看哪组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哪两条直线是互相的?
引导学生观察并测量得知:图(2)、图(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图(2)、图(3)两条直线是互相的.
(2)建立垂线的概念.
师指出:上图中的(2)、(3)是两条直线互相的,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板书:垂线、垂足.
提问:两条直线互相的关键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两条直线互相的关键是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就叫互相,与两条直线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如果直线A与直线B相交成直角,说说这两条直线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得出:直线A与直线B相交成直角,直线A和直线B就互相,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直线B是直线A的垂线.
请你观察教室里有没有两条直线是互相的呢?并指出垂足.生举例……
(3)学生操作,巩固垂线概念.
同学们用一张纸,折出两条互相的线,指出这两条直线的关系,标出垂足.
2.教学垂线的画法.
(1)过直线上的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例 过直线上A点,作直线的垂线.
画的方法和步骤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
沿直线移动三角板,使直角顶点与A点重合.
从A点起,沿另一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过A点新画出的直线,就是原直线的垂线.
指名到黑板上试画过直线上的点的直线的垂线,其余同学在本上试画.教师巡视指导.
(2)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例 过直线外一点B,做这条直线的垂线.
画的方法和步骤: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沿直线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过已知B点.
从直角的顶点起,沿另一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新画出的这条直线就是过线外B点所求的垂线.
指名到黑板上试画过线外一点的这条直线的垂线,其余同学在本上试画.
教师巡视指导.
3.理解垂线的性质,建立距离的概念.
(1)过A点向这条直线画4条不同长度的线段.
一人在黑板上画,全班同学在本上画.
(2)测量每条线段的长度.
(3)你所画的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引导学生得出:从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线最短.这是垂线的重要性质.
师指出: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实际上距离就是垂线线段的长度.
4.画垂线的应用.
我们可以应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例 画一个长2.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提问: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它们的对边相等,相邻的两条边互相.
画的步骤如下:
先画一条2.5厘米长的线段;
过两个端点在线段的同侧画两条与它的线段,每条线段长2厘米;
把这两条线段的端点连接起来.
同学们在本上画一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
教师行间巡视,加强指导.
5.小结.
启发性提问:
(1)两条直线是否互相的关键是什么?
(2)什么叫做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做什么?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多少条线段?什么样的线段最短?
(4)什么叫做距离?
(三)巩固反馈
1.下图中哪两条线段是互相的?(投影)
2.过直线上A点,直线外B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四)作业
练习二十九第2,3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过直线及角的知识基础上教学的.是两条直线相交的一种特殊位置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要使学生建立的正确概念,同时还要重视画图方法的教学.
新课过程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让学生理解的含义.通过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引出的概念,说明什么是互相,在理解互相的意义基础上,认识垂线和垂足.
其次学习垂线的画法.通过教师边指导、边画,让学生掌握画垂线的步骤,先画过直线上一点画直线的垂线,再学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的垂线.并通过学生的实践,掌握画的方法和步骤.
第三是理解垂线的性质.通过学生观察,自己动手画,测量等手段,使学生认识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线最短,从而引出距离的概念.
最后应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练习时让学生在动手画图中巩固概念.
板书设计
互相、垂线、垂足
过直线上一点画直线的垂线
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的垂线
过线外A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线最短.
这点到直线所画线段的长度.……距离
画长方形
垂 直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及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垂线,积极探索画垂线的方法并会用三角板画垂线.
2.提高学生规范作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和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垂线、掌握画垂线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三角板正确、规范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下列图形.
教师提问:每组都有两条直线,每组的两条直线之间有什么共同特点?
(延长后都相交一点,成四个角)
教师导入 :相交是两条直线位置关系中的一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条直线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板书课题)
二、指导探索.
(一)认识垂线.
1.播放视频“认识垂线”.
教师提问:大家都看到了∠1变成了直角?那么∠2、∠3、∠4变成了什么角呢?(∠1变成直角,∠2、∠3、∠4也变成了直角)
学生讨论:∠1变成直角,为什么另外三个角也变成了直角?
(相邻两个角组成一个平角,180°— 90°还是90°)
2.教师讲解: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教师提问:你怎样理解互相?怎样理解“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判断哪组两条直线互相?
4.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的(举实例)
(二)垂线的画法.
1.画垂线.
(1)教师说明:工人师傅一般用角尺画垂线,我们画垂线通常使用三角板.
教师提问:你猜猜,我们会利用三角板的哪一部分画垂线?
(2)分组讨论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每组自选内容)并尝试画垂线.
(3)分组汇报演示.
(4)播放视频“垂线画法1”和“垂线画法2”.
(5)学生比较:两种情况在画法上哪些地方相同?
(先把三角板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另一条直线边过已知点)
2.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1)用尺子测量从A点引出的4条线段的长度找出最短的一条.
(2)演示动画“垂线段最短”.
(3)教师讲解: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4)练习:找出哪一条线段表示A点到直线的距离.(没有)
教师提问:那你能画出来吗?
3.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1)学生尝试画一个长2.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或画一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任选一个画)
(2)互相检验所画图形是否规范.
(3)播放视频“长方形的画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132页1题.
拿一张纸,折出两条互相的直线.
2.用小棒摆出两条互相的直线,指出垂足并说出这两条直线的关系.
3.游戏:4人一组,利用皮筋摆两条直线如下的关系.
①重合 ②相交 ③
4.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1)长方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2)边长3.5厘米的正方形.
(四)质疑小结.
1.教师提问:本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的概念、画垂线的方法……)
2.鼓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提出质疑,组织学生进行解疑.
(五)布置作业 .
练习二十九第2题
画出下面每条直线的一条垂线.
板书设计
垂 直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及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垂线,积极探索画垂线的方法并会用三角板画垂线.
2.提高学生规范作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和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垂线、掌握画垂线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三角板正确、规范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下列图形.
教师提问:每组都有两条直线,每组的两条直线之间有什么共同特点?
(延长后都相交一点,成四个角)
教师导入 :相交是两条直线位置关系中的一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条直线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板书课题)
二、指导探索.
(一)认识垂线.
1.播放视频“认识垂线”.
教师提问:大家都看到了∠1变成了直角?那么∠2、∠3、∠4变成了什么角呢?(∠1变成直角,∠2、∠3、∠4也变成了直角)
学生讨论:∠1变成直角,为什么另外三个角也变成了直角?
(相邻两个角组成一个平角,180°— 90°还是90°)
2.教师讲解: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教师提问:你怎样理解互相?怎样理解“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判断哪组两条直线互相?
4.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的(举实例)
(二)垂线的画法.
1.画垂线.
(1)教师说明:工人师傅一般用角尺画垂线,我们画垂线通常使用三角板.
教师提问:你猜猜,我们会利用三角板的哪一部分画垂线?
(2)分组讨论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每组自选内容)并尝试画垂线.
(3)分组汇报演示.
(4)播放视频“垂线画法1”和“垂线画法2”.
(5)学生比较:两种情况在画法上哪些地方相同?
(先把三角板
垂 直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