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教案
《统计》教案(精选13篇)
《统计》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巩固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相关知识,熟练填写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
2、通过练习巩固复式统计表的初步知识,学会正确处理表中信息。
3、培养学生的认知习惯,提高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巩固复式统计表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学校开展兴趣下组活动,有计算机、篮球小组等。你想参加哪个小组的活动?我们一起来统计吧。课件出示复式统计表。
提问:在完成这张统计表时,我们要怎么做?(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完成统计表。指名说一说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指导练习
1、出示第38页第1题。
读题,看表,数数表上总共有几个国家,列举了几届奥运会。这些数据表述的是各国的什么奖牌的数量?
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2、出示第38页第2题。
表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思考1:怎样才能完成下面的表格?
思考2:男生及格人数是多少?优呢?良呢?不及格呢?分别数一数。
小组交流后派代表回答。
思考:女生的情况怎么统计呢?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大家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3出示第39页第3题。
小组合作完成,集体订正。
三、提高练习
1、出示第39页第4题。
(1)每个小组派一人虎豹数据。
(2)根据数据制作复式统计表。
(3)老师示范,学生完成后对照检查。
(4)老师针对存在问题集中讲解。
(5)回答表下问题。
2、出示第39页第5题。
仿照第4题步骤和顺序解答。
3、课后完成第39页第6题,制作有特色的统计表。
四、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在制作复式统计表时要注意什么?
《统计》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84页的内容。
学情分析: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和象形统计图,对已经分好类的事物进行计数,填写统计表不太困难,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和整理数据,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决定,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
1:让学生在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体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过程。
2:让学生通过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和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3: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体验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在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条形统计图。
2:难点:会把统计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
教具准备:
卡纸、口算题、彩笔。
教学方法:
以情景教学为主,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情景,以组织学生出游为导学和学生活动的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
1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3尊重学生,和谐发展。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设疑激趣。
师:同学们“六 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大家想去什么地方玩?(播放公园、淘气猫乐园、香陈湾游乐园的美丽景色。)
生:答┄┄。
师:刚才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们只能去一个地方,怎么办呢?为了让去的地方使大多数同学满意,我们必须对大家的想法进行调查。(板书课题:统计)。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了解大家都愿去什么地方游玩?谁帮老师出出主意?
(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意见和想法)
师:大家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同的情景,让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身边,不再感到枯燥乏味,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的情景。]
二:引导交流,探究新知。
师:下面发挥集体的力量,小组合作、探究,小组长记录调查结果并汇报调查的方法,大家比赛一下哪一组讨论的好,回答的正确,速度快。注意每人只选一个地方。
师:听到小朋友们的精彩的发言,老师感到特别高兴。动动小脑筋想一想你们用什么方法来调查小组成员的意见呢?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调查小组成员的意见的!
(得出:逐一问、做标记、举手表决、“正”字统计法等)
师:大家真是爱动脑筋的小机灵,向同学汇报你们组的讨论结果吧!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现在就挑出你们最喜欢的方法和你的同桌说说吧。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给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探索统计的方法,此时并没有最优方法,而是放手让他们相互沟通交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优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步修正,让学生多中选优,择优而用。]
师:同学们的统计方法有很多,今天,咱们学习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一个统计图。让我们先欣赏别人绘制的漂亮的、规范的统计图。(播放课件)
实验小学一年级(2)班春游情况统计图
公园
淘气猫
香陈湾
森林庄园
人数
8
6
9
12
三:自主练习 巩固深化.
师:让我们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画有条形统计图的纸,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刚才你们组统计结果绘制漂亮的条形统计图。注意绘制一格代表一人。
(教师巡回辅导)
师:让我们欣赏小朋友们的作品吧!
(在投影仪上展示小朋友们制作的统计图。边欣赏边评价,鼓励小朋友们学习的自信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经历了调查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意识,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统计的作用。]
师:小朋友看到的这些统计图都是用条形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我们叫它们什么统计图呢?
生:条形统计图。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下面和老师一起制作班级六一出游情况条形统计图。
(根据班长对出游情况的统计结果在电脑上绘制,.
双龙小学一(1)班六一”出游情况统计图
地点
公园
淘气猫乐园
香陈湾游乐园
人数
14
12
6
师:你从统计图上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们班共有:14+12+6=32(人)
生2:去公园的比去淘气猫乐园的人数多:14-12=2(人)
生3:去香陈湾的人数最少只有6人。
生4:小朋友们大多愿去公园玩。
生5:去公园的比去香陈湾的人数多:14-6=8(人)小朋友们可以去公园玩。
……
师:小朋友们回答的可真精彩,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尊重大家的意愿尽情地欣赏公园的美景吧!
(播放公园的风景,带领小朋友尽情地欣赏。)
[设计意图:根据统计经过作出决策,让学生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了小朋友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参与意识。]
四:应用拓展,实践创新.
师:“六一”儿童节到时,我们班还要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小朋友们认为举行什么样的活动好呢?请小朋友们应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帮助老师出出主意,解决这个难题好吗?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这个任务,比一比哪一的方法好?制作的统计图漂亮、美观。
(教师巡回辅导,参与其中和同学们一块完成统计图并展示统计结果。)
[设计意图:组织比赛---引入主题,让学生体会感知身边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的逻辑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明确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师:从这幅统计图中同学们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小组合作并交流解决数学问题。
……
师:看大屏上的数学问题小组对照是否和老师想的一样。
出示:相关的数学问题和算式。
师:小朋友们,你们可真棒!你们今天这么爱动脑筋,而且做事有计划,有主意,并且学会了统计数学信息能创作优美的条形统计图。特别可爱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相互帮助,团结合作。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下面同桌有条理的交流今天你都有哪些收获?
《统计》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敢于尝试和探索,学习分类和统计物品,提高计数能力。
2、感受统计给生活带来的帮助。
3、体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动动板、统计表四份、操作统计表1份、货架4个、蔬菜4种、果4种、学具4种、日用品4种
活动重点:
1、掌握统计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读懂记录表。
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逛超市吗?
幼儿:喜欢
师:在超市你们都看到哪些商品?
幼儿:有苹果、毛巾、水杯、鱼、土豆、猪肉、洗碗精等等。
师:超市里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幼儿:水果放在水果架上,毛巾放在日用品架上。
师:它们可以放在一起吗?
幼儿:不可以,因为它们不是一类。
师:这里是一个小超市,请你们看看货架上都有什么?
幼儿:书、白菜、笔、毛巾等等
师:我就是这里的经理,我准备在进点货,想了解一下货架上有哪些物品?怎样摆放更加合理?所以请大家来帮帮忙,你们愿意吗?幼儿:愿意
师:怎样来统计4个人分为1组,统计一个货架,并把你们统计的结果记录下来(出示记录纸),4个人做一件事不太容易,谁来记录谁来分谁来数选择哪个货架请你们商量一下,选择一名小朋友来做记录,下面请负责记录的小朋友到老师这里来取记录用的纸和笔,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
幼儿:准备好了
师:那我们就来统计一下货架上的物品吧,大家要仔细看每种物品有多少个?并且把你统计的数量详细的记录在记录单上。
师:小朋友们你们统计好了吗?
幼儿:统计好了
师:现在老师这里也有一张统计表,请小朋友们把统计到的数量告诉给老师(提问1、2、3、4组)。
幼儿:上报统计数量。
师:刚才四个小组已经把货架上的物品数量分别的统计出来了,那们就请我们的好朋友在数位板上帮我们统计出来吧!
师:老师展示数位板上的统计结果。
师:听音乐,请小朋友分别把同类的物品核对之后放在指定的货架上。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在生活中统计出家里的物品,和大家一起分享。
《统计》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
简单的数据分析
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求平均数
例2: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13--14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目标:1、向学生介绍两种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两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寻找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
教学重点:会看两种统计图
教学难点: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第38页例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图意)
如果超市的王经理,现在很想知道超市上周四种品牌矿泉水的销售情况,还想知道下周该进些什么品牌的矿泉水。你有什么好办法?(统计)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出示空白的纵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
说说这个统计图与以前见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它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3、根据统计表,你能完成下面这份统计图吗?
3、学生讨论并说明如何完成统计图。
4、提问:如果用横轴代表销售量,用纵轴代表不同的品牌,该怎样设计这样的统计图?
5、小组合作学习
6、小组汇报
7、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完成。
你能跟同学说说完成这样的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
8、讨论:如果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你能说说理由吗?
三、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在前几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会了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统计……让学生理解、体验统计的1、展示数据2、科学预测、决策作用。
四、巩固练
课本40页第一、第四题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统计》教案 篇5
第九单元:统计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3~97页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材及学情分析:
统计内容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练习中注意选取学生生活中的题材。) 注意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让学生学习统计方法,体会统计的意义与作用)
例1──收集整理已定的数据,用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例2──收集整理随机出现的数据,用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表示数据,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题材与例1相联系;展示了不同的数据记录方法;统计图与统计表对照出现。
教学措施:
1.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
2.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统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93~94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初步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观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统计的含义,会看统计图、统
《统计》教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