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惯性定律

2024-06-053

惯性定律(精选2篇)

惯性定律 篇1

  课题:惯性现象.  课时:1课时.  教学要求:  1.知道什么是惯性.  2.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简单的有关现象.  教具:课本图9-3的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器材:5个火柴盒,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节知识  1.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什么状态?  2.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什么状态?  二、进行新课  1.惯性  (1)什么是惯性.从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以原来的速度大小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说,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有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用“惰性”比喻“惯性”.我们也可以通俗地用物体有一种“习惯性”或叫“惰性”来理解“惯性”.就是说,一切物体都有一种“惰性”,这种“惰性”的表现就是不愿意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只要不受到外界力的作用,它就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才能迫使它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2.惯性现象  物体表现出惯性的现象很多.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实验.  (1)让学生把5个火柴盒摞起来,用火柴盒代替课本图9-2中的棋子.然后像图中那样用尺迅速打击下部的火柴盒,观察上面的火柴盒落在何处.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火柴盒原来的状态(静止),由于惯性,它要保持静止状态,所以落回原处.  让学生自己分析课本引言图0-2鸡蛋掉入杯中的现象.  (2)演示课本图9-3甲.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木块为什么向后倒:木块原来的状态(静止),下部突然向前运动,上部由于惯性仍保持静止,所以向后倒.  (3)把木块平放在小车上,在小车和木块间涂点滑石粉(或撒点小米粒),像图9-3那样做实验.让学生注意观察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时,木块怎样运动.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木块为什么向前滑出?木块原来随小车一起向前运动,小车突然停止,木块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所以向前滑出.  (4)看课本图9-4漫画.回答:汽车急刹车时,乘客倒向何方?分析讨论:为什么向前倒?  (5)讨论:①汽车突然开动时,乘客倒向何方?为什么?  ②汽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为什么不能立即停下而还要往前运动一段距离?  3.惯性的应用  拍打衣服可除去灰尘.  使劲甩手可把手上的水甩掉.  撞击可以使锤头、斧头紧套在把上.  摩托车飞跃断桥.  宇航员走出飞船后,仍能与飞船“并肩”前进,不会落在飞船后面.  4.讨论本节后面“想想议议”中的问题.  三、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  2.完成本节后练习题2、3、4.  3.阅读章后的“汽车刹车之后”.(自愿阅读)

惯性定律 篇2

  第五节  惯性定律从容说课    本节内容是在前几节机械运动及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力和运动的初步知识.如本节内容中的第一个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上节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如果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运动),通过实验、分析、推理得出的.惯性是学生生活常见的现象,但同学们很少想过为什么,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入手提出问题,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解释清楚了现象,对牛顿第一定律也就有了很好的理解和应用.二力的平衡也是在惯性定律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学生的探究得出了二力的平衡条件.二力平衡的情况随处可见,力学问题中经常要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来进行分析,因此,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和二力平衡是本节的重点,对惯性现象的解释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中教师重在引导,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及现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合理推测,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又能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惯性的概念,会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    3.知道二力平衡,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能力目标     l.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    2.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尝试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浯言表达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体验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增强对科学的热爱.教学重点    牛顿第一定律及二力的平衡.教学难点    惯性现象的解释.教学方法    探究法: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正确推理,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分析法:在学习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们的讨论分析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理解惯性的概念,学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具准备    惯性小车、斜

惯性定律

惯性定律(精选2篇)惯性定律 篇1  课题:惯性现象.  课时:1课时.  教学要求:  1.知道什么是惯性.  2.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简单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