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

2024-06-051

《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精选2篇)

《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匀速圆周运动中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2)知道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可用公式求质点在圆周上某一点的向心加速度。2.能力目标(1)理解向心加速度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计算;(2)懂得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3.德育目标

  通过a与r及ω、v 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确任何一个结论都有其成立的条件。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的大小a=rω2=v2/r,并能用来进行计算。2.难点: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都是大小不变,方向在时刻改变。

  三、教学策略讲授法、归纳法、推理法。三、教学建议1  教材处理1)重点  理解向心加速度的观念,明确它的意义、作用、公式及其变形.  2)难点  运用向心加速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解释有关问题.  3)疑点l        向心加速度起什么作用?l        怎样进行多因素影响的分析?(控制变量法,可以略讲)  4)解决办法l        充分利用实验说明问题l        充分利用推理说明问题5)栏目处理意见l         48页的“思考与讨论”可作为本章的引入,l         50页的“思考与讨论”是本节的难点,不作为重点,引导用极限思想进行处理。l         51页“做一做”是一个没有实验的探究活动,它给出了提示,让学生自己尝试去做。 2  •学生学习指导(1)向心加速度概念的建立首先要领会它的方向指向圆心,可以用动力学的观点进行理解,但要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2)引导学生去网站查阅向心加速度的几种推导方法或老师给向心加速度推导方法的资料,指导他们学习和领会.3         学习资源l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必修2》 l         向心力演示器影视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引言 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所以一定受力的作用,因此会产生加速度,本节我们探讨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 分组讨论“思考与讨论”的问题 2               速度变化量 首先介绍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改变,在介绍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改变。 3               向心加速度  方向:利用动画《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动态演示加速度的方向,体会极限的思想  推导:结合《做一做》分组推导由于三角形aob与 矢量三角形相似,所以可以由此推导出加速度的

  根据 的关系,向心加速度有如下的计算公式:

  当线速度v一定时,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当角速度w一定时,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 篇2

  课题

  向心加速度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1.教材在学生的原有加速度概念的基础上来讨论“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问题,让学生知道向心加速度能够表示匀速圆周运动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教材把向心加速度安排在线速度和角速度知识之后,使学生对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几个物理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3.教材从了解运动的规律过渡到了解力跟运动关系的规律;把向心加速度放在向心力之前,从运动学的角度来学习向心加速度。

  4.教材为了培养学生“用事实说话”的“态度”,让一切论述都合乎逻辑,改变了过去从向心力推导向心加速度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

  1.采用理论、实验、体验相结合的教学安排。

  2.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

  教学目标

  知

  识

  与

  技

  能

  1.会作矢量图表示速度的变化量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加深理解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区别。

  3.体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方向的分析方法。

  4.知道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也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知道变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方向。

  5.知道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6.知道公式ɑ=υ2/r=ω2r 的意义。

  7.会应用向心加速度定量分析有关现象

《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

《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精选2篇)《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匀速圆周运动...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