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2024-06-053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精选3篇)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篇1

  第三节  [课前准备] [学习任务] 1.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2.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4.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5.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知识准备] 1.回忆原子、分子概念及本质区别 2.复习回忆常见原子的结构、相对原子质量以及一些常见物质的成分 [物质准备] 准备一些食品、药品、化肥、土壤等实验用品等 [课堂练习] [资料查询]现提供若干微量元素的补充来源。请查询它们分别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如何?

  元素名称

  来           源

  铁(fe)

  肝、肉、豆类、麦类、菠菜、西红柿、水果等

  铜(cu)

  坚果、豆类、谷类、水果、鱼、肉、蔬菜

  锌(zn)

  谷类、豆类、麸皮、肝、胰脏、乳汁

  锰(mn)

  萝卜缨、小麦、扁豆、大白菜、糙米、茄子

  碘(i)

  海带、海参、紧菜、发菜、蛭子、蚶、蛤、干贝、海蜇

  硒(se)

  大白菜、小麦、玉米、小米、南瓜、红薯干[问题研究] 1.完成课本p70页的填表 2.我们知道原子、分子、离子通过化学反应形成了数以千计的物质。这些物质的基本成分都是元素。什么叫元素?常见的元素有哪些?如何表示呢? 3.完成下列表格(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        素

  原        子

  概念

  区别

  联系

  使用范围

  举例

  4.100余种元素组成了数千万种的物质,这些物质可简单分成下列几类,请完成下表

  宏观组成

  微观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举例

  纯净物

  混合物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讨论交流] 1.讨论了解下列六类物质的定义并完成填空

  混合物

  :如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 物质

  按组成物质      的种类分                         金属单质:如___ ___ ___ ___ ___等 纯净物                                 单质 非金属单质:如__, __, __, __, __, __, __等                      按组成元素       稀有气体单质:如_____ _____ _____等                      的种类分                                             氧化物如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等                                  化 酸如___ ___ ___ (在老师指导下填写下同) 合 碱____ ____ ____ 物 盐____ ____ ____    有机物____ ____ ____ 2.同学之间相互督促默写课本中列出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同时了解相对原子的质量。 3.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并说出理由。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元素种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是不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传递]根据图3~18至3~20提供的信息,你能否推测出植物体中所含元素的种类?请一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测试] 1.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   a.o2          b.mg          c.h          d.n 2.自第十一届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开幕式都要举行颇为隆重的“火炬接力”,火炬的可燃特是丁烷(化学式为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在白天,200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 ③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    ④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组成 ⑤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3.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                                 (    )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4.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   a.原子  核内质子数              b.原子  核外电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5.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6 2 8 6,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与______数相等,均为_____;核外有____个电子层,最外层有____个电子;其中____数决定元素种类,____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6.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此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还可能含有______元素。 7.列表举例说明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的关系。

  定义

  关系

  举例

  含氧化合物

  共同点: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如: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氧化物

  不同点: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如: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物质①氢气 ②硫磺 ③二氧化碳 ④液氧 ⑤氯化钾 ⑥矿泉水 ⑦空气 ⑧四氧化三铁 ⑨石灰水 ⑩铜丝 ⑾生铁 ⑿水(以下空格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于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属于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    (6)属于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说明理由。 (1)凡是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微粒,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铜原子和钠离子都属于钠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h、2h+、h2都由氢元素组成,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为a、b、c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a. +12 2 8 2        b. +10 2 8          c. +9 2 7 (1)写出a、b、c三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精选3篇)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篇1  第三节 [课前准备] [学习任务] 1.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