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美国南北战争

2024-06-053

美国南北战争(精选12篇)

美国南北战争 篇1

  学  科

  历史

  课  题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1)本课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历史知识是: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林肯在美国历史的作用以及对南北战争的评价。

  (2)加深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的理解。认识制定实施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政策所产生的巨大威力。学会用唯物史观评价个人和人民群众地位的方法。

  过程

  方法(1)注意知识的重新整合与知识的迁移。 (2)要注意抓住主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进行学习。

  情感

  态度要使学生认识到:违反历史潮流的势力是不可能长久的;反对落后势力并为之付出代价的人物,人民和历史都不会忘记,林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教学重点

  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

  教学难点

  南北战争的起因。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及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导入新课:两种方式引课,方式一:由美国巨人群雕——林肯——林肯纪念堂——南北战争。方式二:自由阅读卡“美国领土扩张”——南北方矛盾——南北战争。                                    一、南北战争的原因: 1教师生动、简洁地讲授:美国独立战争——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两种经济制度的冲突——美国内战 2指导学生归纳、记忆美国内战的根本原因:(美国)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与南方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3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得出南北矛盾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二、战争的导火线: 1教师形象、简洁地讲授:林肯1861年就任美国总统(导火线)——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开始标志)——内战爆发。注意历史本身的生动性、情节性。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a林肯为什么能当选美国总统?就此你能预测到美国南北战争的最终结果吗?为什么?                b林肯当选美国总统,为什么导致美国内        战的爆发?  3教师结合“美国内战的导火线——1861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教给学生掌握重要历史年代的一些方法。 三、战争的过程:1教师先点出战争开始的标志,并结合《美国内战形势》设置具 体问题情境:战争初期,北方虽然力量比南方强大,作战勇敢,但军事上不断失败处于不利地位,如何才能反败为胜?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北方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争取人民的更强有力的支持?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不要受课本限制。 2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结合图《北方军队中的黑人士兵》归纳、记忆(注意强调固定短语记忆)。 学生自己写思考提纲,个别学生发言。 多角度思考问题,个别学生发言。 阅读、做笔记。 设疑、激趣。 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激发学历史兴趣。 培养“正义的事业最终胜利”的观念及分析能力。 初步掌握归类记忆方法。 训练多角度思考问题。

  教 学 内 容 及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选摘,归纳上题答案。并让学生通过阅读说出两文件的主要内容及作用。学生在课本相应位置上做好听课笔记。 四、战争的评价: 1教师指导学生讨论: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师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给“偷盗”、“抢劫”定性,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给美国南北战争定性。引导学生从战争的目的、任务出发考虑问题。训练学生运用类比法思考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美国南北战争为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指导学生思路:先指出第一次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然后再想二者的共同作用,问题就得到解决。并引导学生总结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 3教师布置学生讨论:美国南北战争的作用?引导学生联系战争的起因,鼓励学生多角度、不受课本的影响去思考问题。 4师生共同归纳南北战争的作用、影响、及评价。教师提示学生要根据问题的不同要求,灵活组织问题答案,注意答案内容的增减。 五、课堂小结:指导学生从时间、原因、导火线、过程、结果、性质及意义方面进行总结,以培养总结概括能力。教师进行适当补充。 六、作业布置:参照课后练一练及活动与探究。 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同上。 同上。 学生在师指导下归纳 学生在草稿纸上概括,个别学生发言。训练运用类比思考法思考问题。 培养不断总结的学习习惯。 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然后进行有效选择的答题习惯。 培养概括能力。

  教 学  内  容 及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板书设计时间:1861——1865年 -

  美国南北战争原因: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与南方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导火线:1861年林肯就任总统过程:1862年9月,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结果:北方胜利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意义: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的障碍,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教

  学

  反

  思 

美国南北战争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起因、战争过程中的主要事件、战争的结局、战争的性质和作用以及林肯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等主要基本史实。

  二、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起因以及由此而决定了南北战争的性质、结局和作用,培养学生对因果关系,一因多果关系的认识;通过南北战争中林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引导学生对战争双方力量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读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残暴野蛮的统治始终是要被推下历史的舞台的,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为了国家进步、社会发展而献身的人历史是不会忘记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

  教学难点:南北战争的起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复习提问:美国独立战争前夕,原先十三个殖民地经济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北部造船业发达,中部盛产粮食,南部盛行种植园经济,各地之间的经济交流频繁而且日益密切。

  教师复习提问: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在美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教师导入:美国独立后,原先的13个殖民地成了13个州,经济上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是仍然保持着各自的特色。以南方为例,依然盛行使用黑人奴隶劳动的种植园经济。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生产力的提高,美国国内南北两种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矛盾又突出地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在美国独立后的80多年后,即1861年~1865年又发生了一场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

  讲授新课:

  一、战争的爆发

  教师让学生认真本目教材内容。

  教师讲授:独立前,美国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即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独立战争中,他们结成了同盟,实现了美国的独立。

  教师提问:

  导入新课:

  老师请学生阅读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的抒情诗《哦!船长!我的船长!》

  学生朗诵:

  “哦,船长!我的船长!

  ──选自惠特曼《草叶集》

  哦,船长!我的船长!

  我们的可怕的航程已经终了,

  这只船已经经历了一切风涛,

  我们所追求的酬报也已经得到,

  港口已经靠近,

  我听见了钟声,

  人们全都在欢腾,

  这时候,跟踪着这坚毅的船,

  这勇猛的大胆的船,

  那千万双眼睛:

  但是,哦,心啊!心啊!心啊!

  哦,点点红色的血痕,这时我的船长横卧在甲板上,

  倒下了,死得冰冷。”

  老师:请问大家,这首诗所要纪念的‘船长’指的是谁呀?”(出示林肯照片)

  学生:美国总统林肯!

  老师:很好!就是被列夫•托尔斯泰评价为“他的地位相当于音乐中的贝多芬,诗歌中的但丁,绘画中的拉斐尔和人生哲学中的耶稣”的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那么其中的“可怕的航程”又指的是什么?

  学生:美国南北战争!

  老师:对,就是差一点导致美国国家分裂的美国南北战争,历史上又叫做‘the american civil war’,即‘美国内战’。

  讲授新课:

  一、战争的爆发

  老师:在第12课《美国的诞生》中,我们知道,美国独立时只有13个州90多万平方公里面积的领土,但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发展,美国版图也急剧扩大。

  随着美国领土的扩张,进入19世纪以后,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断尖锐。这两种经济制度虽然本质上同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但北方工业化程度高,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而南部仍然采用建立在奴隶艰苦劳动基础之上的种植园经济,双方在对劳动力、市场、原料等的占有和分配上有着非常尖锐的矛盾。首先,北方的工业资产阶级为了保护本国工商业市场免受英国的冲击,主张提高关税,而南方种植园主出于向英国出口棉花和向英国进口廉价工业品的需要,又主张降低关税,这是第一个矛盾──关税之争;另外,北方工业资产阶级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他们对于南方种植园以野蛮而残暴的方式占用大量的奴隶从事棉花、烟草种植深感不满,强烈要求解放黑奴。

  那么,黑奴的生活情况到底如何呢?现在我们有请等同学上台为大家表演《拍卖黑奴》的情景,大家欢迎!

  (一大胖男生扮演黑奴1号,一瘦小男生扮演黑奴2号,一女生扮演女黑奴3号;一男生扮演拍卖师、三男一女4学生扮演1—4号白人奴隶主;另外,高大打手二人、其他人等若干。)

  拍卖师:“我宣布,拍卖黑奴大会现在开始!请大家注意,每个奴隶的起拍价为10$,加价和减价的幅度都是2$。”

  (会场吵闹起来,奴隶主激动地议论着,指点着台上的黑奴。)

  拍卖师:“肃静!肃静!首先拍卖的是刚刚从非洲贩卖来的1号黑奴(满脸愤怒的样子,还伴随着挣扎)。请各位老爷好好看看,他身材高大魁梧,膀粗腰圆,力大无比,适合做各种脏活、累活、力气活。好!想买的老爷请举牌竞拍!)

  2号奴隶主:12$!

  4号奴隶主:“14$!”

  ……

  拍卖师:“28$!一次!28$!两次!28$!三次!好!恭喜3号老爷买回一棵摇钱树!”

  拍卖师:“现在开始拍卖2号奴隶(满脸的麻木)!别看他个头不大,来我们这里已经xx年啦!能耐可大着呢!种棉花、耕地、做饭等都非常熟练,而且,他每天只需要吃两碗饭就够了!”

  ……

  拍卖师:“……18$!恭喜1号老爷买到了一匹难得的又会跑又很少吃草的‘好马’!恭喜!恭喜!”

  拍卖师:“现在开始拍卖3号女奴隶(脸上呈现绝望的表情)!她到我们这里来也有5年啦,她最大的优点就是会做饭、洗碗、摘棉花!哪位老爷想要?”

  (奴隶主们:沉默、议论、摇头。)

  拍卖师:“既然老爷们嫌贵了,就8$拍卖!8$啦!一次!两次!三次!”

  (又是沉默、议论、摇头)

  ……

  拍卖师:“恭喜2号女奴隶主用4$的超低价买到了一个物超所值的好“机器”!恭喜!……黑奴拍卖会现在结束!下个星期天将在这里举行一场更大规模的黑奴拍卖会,请老爷们不要错过好机会哟!”

  老师:感谢几位同学的精彩演出!刚才他们的演出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奴隶没有人身自由,他们像牲畜和货物一样,站在展台上,由拍卖师喊出底价,再由奴隶主争相竞价。

  老师:从1820年到1860年黑奴人数不断增加,同时棉花产量也不断增加。正因为美国南方的奴隶主认为使用黑人奴隶生产棉花在经济上有利可图,才在政治上拼命维护当时已经是十分落后的奴隶制度。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讲解他们表达的含义。

  学生:这是一幅漫画,它形象地说明了在西部土地问题和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南部和北部的斗争。图中右侧背上写有‘南部’二字的人推动着一个大球。球上有个骑着马、手持皮鞭的西部牛仔,还写有‘奴隶制的扩张’几个字。南部的人想把大球(即‘奴隶制’)推到西部土地上,而北部的人则拼命顶住这个大球。

  老师总结:刚才两位同学的介绍告诉我们,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就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奴隶对奴隶制更是深恶痛绝,从19世纪20年代起就举行过大规模起义反抗奴隶主的统治。北方民众也掀起轰轰烈烈的废奴运动,他们创办报刊、建立组织展开废奴宣传和反抗斗争,甚至还帮助黑奴逃离种植园,逃向北方,使南北矛盾进一步激化。

  1852年,美国著名女作家斯托夫人的小说《uncletom’s cabin》即《汤姆叔叔的小屋》一出版就大受欢迎,很快被搬上戏剧舞台后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老师:《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出版和流行又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有人认为《汤姆叔叔的小屋》至少造就了200万废奴主义者,被视为美国内战的起因之一。

  老师:很好!林肯总统后来接见斯托夫人时戏谑地称她是“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这一句玩笑话充分反映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长篇小说的巨大影响,也说明了美国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

  学生: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

  老师:与此同时,美国统治阶级内部也多次发生激烈争论,但是无论是谁都提不出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1860年11月6日,林肯击败民主党候选人斯蒂芬•道格拉斯,当选为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他的胜利成为压垮南方的最后一根稻草。

  老师:林肯当选后,打破了南方种植园主长期控制政府的局面。那么,南方奴隶主的态度如何?

  学生甲:种植园主当然不愿意让一个主张废除奴隶制度的人当总统,他们就在林肯就职以前就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叛乱,在1861年2月,南部各州就宣布脱离联邦政府。

  学生乙:他们建立了一个“南部联盟”,定都里士满,还推选出大种植园主戴维斯当“总统”,美国发生分裂。

  教师出示动画:南北战争形势。

  动画:南北战争形势

  教师:这一年4月,他们不宣而战,占领了由北部政府军把守的萨姆特要塞,战争爆发了。那么,战争初期的战况如何呢?

  学生:由于南部联盟对内战早有准备,他们的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攻势凌厉。相反的是战争初期林肯还抱有幻想,企图通过对南方让步解决纠纷,对战争准备不充分,结果导致北方在战场上接连失利,南方军队甚至打到了华盛顿附近。

  二、北方的胜利

  老师:北方人民对战争形势强烈不满,要求林肯总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扭转战争的不利局面。经过深思熟虑,林肯总统于1862年先后颁布了两部法令,而这两部法令的颁布就成为了战争的转折点。请问:《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个法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们的颁布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甲:《宅地法》规定,只要交纳10$手续费,所有美国人都可以得到西部的一块土地,连续耕种5年后,这块土地就成为他的私人财产。

  学生乙:《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解放黑奴,废除叛乱各州的奴奴隶制,允许黑人参加北方军队。

  学生丙:这两项措施赢得了美国人民的热烈支持,各国工人阶级都支持林肯政府的这一行动,革命导师马克思还亲自写信给林肯,向他表示祝贺。广大黑人欢庆解放,南方更多的黑人奴隶逃离种植园参加了联邦军队。1863年林肯政府还专门组织了黑人作战部队,使北方军队战斗力大大增强,北方开始进行反攻。

  老师:回答的非常好!1863年7月1日南北双方在葛底斯堡展开决战,3日南军被击败,战争形势进一步有利于北方。1864年北方发动全面进攻,5~6月格兰特将军率军同李将军进行一系列会战,1865年1月,谢尔曼将军北上,取得一系列胜利,3月和格兰特会师,4月攻占叛军老巢里士满,罗伯特•李将军率残部投降。内战结束。

  老师:好!美国内战的结果是以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方获胜而告终。那么,北方获胜的原因有哪些呢?

  (教师出示《南北方实力对比图》后请同学讨论,老师归纳。)

  北方 南方

  人口 2200万 900万(包括约300万黑人奴隶)

  军队总人数(至1865年) 150万 100万

  工业产量(1860年) 91% 9%

  铁路里程 5万多千米 1.4万千米

  海军(至1865年) 700艘 少数快船

  学生:

  1.北方实力远远超过南方;

  2.中国有一句古话:“得民心者得天下”。除了物质力量北方有较大优势外,更主要的是民心向背的问题。南方奴隶制既残酷又落后,早已民怨沸腾;而联邦政府是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是民心所向。因此,林肯政府获得人民的热烈拥护。

  老师:大家讨论得很好!战争中,北方几乎有一半的工人参战了;获得了土地的农民也积极参战了;解放了的黑奴更是纷纷参军参战,自由唤醒了黑人的自尊自信,他们在战斗中异常勇敢。据统计,直接参加战斗的黑人达到了18.6万人,平均每三个黑人中就有一个人为解放事业光荣牺牲。

  学生:正是这些黑人士兵的不怕牺牲,浴血奋战,为战争的最后胜利铺平了道路,也赢得了自身的翻身解放。

  老师:林肯作为黑人奴隶解放的象征,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奴隶主却对他十分仇恨。就在战争结束后的第五天, 4月14日晚上,林肯在华盛顿福特剧院看戏的时候,被南方奴隶主收买的一个暴徒暗杀,终年56岁。

  林肯的不幸逝世引起了国内外的巨大震动,美国人民深切哀悼他,有700多万人肃立在道路两旁向灵车致哀,有150万人瞻仰了林肯的遗容。林肯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为推动美国社会向前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美国人民的崇敬。xx年2月,美国有线电视台公布了一项美国历史上41位总统的最新排名,林肯名列榜首,富兰克林?罗斯福次之,“美国之父”华盛顿名列第三。

  林肯因为坚决维护了联邦的统一直至最后牺牲而最受国民敬爱。除此之外,林肯还有哪些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值得我们学习呢?

  (请同学介绍1—2个小故事,并出示林肯入主白宫前的简历并让学生讨论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1.出身贫寒,但志向高远;

  2.关心百姓疾苦,对黑人奴隶制度深感不满;

  3.意志坚强,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

  4.热爱祖国,努力维护国家统一,直至为国献身。

  老师:“好!经过对美国南北战争这一史实的学习和了解,那么,这场战争有何历史意义呢?”(板书)

  学生:它在本质上同独立战争一样都是为了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独立战争初步扫除了英国殖民统治这一外部障碍,内战是进一步扫清美国社会制度内部的障碍。所以它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老师:内战中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解决了土地问题,巩固和加强了联邦政府的统一,使美国完全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从此,美国进入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狂飙时期,迅速赶超英、法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乃至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课后小结:

  老师:“现在,我们来对本课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总结。”

  原因:南北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的矛盾。

  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其实质是国家有分裂的危险。导火线: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开始:南方独立并挑起内战。

  转折:林肯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结束:北方军队攻占里士满,南方军队投降。

  意义: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美国南北战争 篇3

  这课是初中九年级上册的重点内容。人教版教材从战争的爆发和北方的胜利两个方面,介绍了这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内战,文字浅显易懂,线索清晰明了。但教材受版面的限制,有关战争的规模及其细节无法展开。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从开发教学资源,使略显平淡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这个环节入手,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是本课的重点;林肯代表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反映了美国的自由、民主精神;透过林肯的故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林肯的善良、正直、诚信和自强不息的品质,也是情感教育的材料,所以我以林肯为主线进行了教学设计。

  这份教学设计是采用故事、材料和问题设计教学的思路,进行设计的。我觉得设计没有太大的问题,甚至感觉有点新,但优质课比赛并没有成功。经过同事与同行的评点,以及自己的反思,觉得除了课堂教学的把控能力外,问题主要出在历史材料的处理上。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思想的感染力,把历史课讲活,使学生置身于历史事件中,教师在必要的时候,必须适时补充一些史料,才能突出历史课的特点。有人说,没有材料,就没有历史。另外,材料也是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桥梁。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自身知识储备不够。为了解决前面提到的三个问题,尤其是要解决“了解美国人眼中的南北战争”,我进行了大量阅读,这个过程让我享受了一次充分研究和学习经历。

  用故事、用材料或用问题进行教学,是很常见的教学方式。然而,将故事、材料和问题贯穿全课,却是第一次尝试,这点燃了我的激情。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遇到的第二个困准是──如何筛选故事、材料,如何精心设计问题。经历过程后知道,当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需要展拓和深化,对历史现象的认识需要深化和系统化时,为了使学生对历史现象有深刻的感性认识,就要提供一些材料,改变传统的只靠教师讲授的方法。补充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选择的材料要有针对性,要有说服力。材料很多,选择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第二,选择的材料要照顾到学生的认知水平。

美国南北战争 篇4

  美国南北战争

  万荣县城关一中 王 丽

  教学目标

  1、知道美国独立后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南北战争的性质、意义。

  2、识记《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了解林肯的主要活动

  3、分析美国内战的爆发是两种经济制度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4、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与内战爆发的关系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标

  出示美国诗人惠特曼写的一首诗篇《啊,船长!我的船长啊》,这首诗用以悼念美国的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总统,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他为什么会受到美国人民如此高的评价?教师板书,学生阅读学习目标。(1、知道美国独立后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2、识记《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3、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自学质疑(学生自学课文,填写下列问题,不会的问题注意标记。也可参考自主测评)

  1、1860年11月,主张 的共和党候选人 当选总统。

  2、内战初期,北方屡屡失利,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 、

  ,扭转了战局,加速了北方军事胜利的进程。

  3、 年7月,联邦军在东线取得 的胜利,1865年4月,

  联邦军攻陷 ,南方军投降,持续 年的内战宣告

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精选12篇)美国南北战争 篇1  学 科  历史  课 题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  课 型  新授  教   ...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