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城市的区位因素

2024-06-054

城市的区位因素(精选5篇)

城市的区位因素 篇1

  [考纲要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1)聚落的形成 乡村、城市的起源及发展。(2)城市的区位  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知识讲解]

  1.聚落的形成

  (1)聚落的概念与分类

  概念: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

  乡村: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小

  分类   城市: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类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城市是由乡村发展而成的

  (2)乡村的形成

  形成:人类为生存,必定希望互相合作和共同生活,由此构成聚居,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分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开始形成乡村聚落

  演变:半固定的棚舍,后逐渐稳定下来,规模范围逐渐扩大

  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村落呈圆形或不规划的多边形

  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村落沿河伸展,平面形态多呈带状

  (3)城市的起源

  出现:和定居农业差不多同时出现,大约在公元前50xx年至35xx年

  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农业生产有剩余产品,是城市起源

  形成    的物质基础

  劳动分工促进城市出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出现商品生

  产,商品交换发展出现集市,交换地域扩大,集市演变为城市

  古城市分布: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古城市的兴衰:起落很大,发展很不稳定,水平很低

  2.城市的区位因素

  (1)地形与城市区位

  城市主要     实例:我国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美国三大城市带位于平原上

  分布在平原   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

  热带城市     实例: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亚马逊平原上

  分布在高原   原因: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

  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如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

  (2)气候与城市区位

  城市分布在气温和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我国特大城市中只有包头、兰州、乌鲁木齐位于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区:大约60°n以南的欧洲地区、日本、朝鲜半岛和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雨林地区很少有城市分布。

  (3)河流与城市区位

  原因: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古代更明显,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河运的起点或终点如江西赣州

  沿河城市区位   河流汇合处如宜宾、武汉、重庆分别位于岷江、嘉陵江、汉水与长江干流汇合处

  河口处如上海、广州等

  军事防卫:河流弯曲度最大处、河心岛等处。如伯尔尼、巴黎、波士顿

  (4)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

  煤矿发展起来的城市:伯明翰、曼彻斯特、匹兹堡

  世界   石油发展起来的城市:阿伯丁

  金矿开采兴起城市:约翰内斯堡

  铁矿发展起来的城市:鞍山、包头、攀枝花

  中国   石油发展起来的城市:大庆、玉门

  煤炭工业城市:大同、鹤岗、抚顺、开滦

  (5)交通与城市区位

  古代城市:南方多位于河流汇合处,北方多位于大道汇合处,如邯郸

  现代城市:铁路公路沿线形成城市。铁路枢纽兴起城市如石家庄、郑州、蚌埠、宝鸡,株洲有京广、浙赣、湘黔通过,是个火车拉来的城市

  株洲市形成初期,仅在湘江岸边平原、低地交通便利的地区分散布局,规模小,亦不能称之为城镇。后来随着京广线在该地域穿过,使城镇沿京广线分布,但规模较小且分散,特别是1949年前更是如此,后随着湘黔线、浙赣线的兴建,株洲市成为铁路枢纽,带动了株洲城市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大。由此可以看出:株洲市是京广线、浙赣线、湘黔线开通后而形成的城市,故称“火车拉来的城市”。

  交通线变化对城市发展分布的影响: 

  京杭运河的开凿通航和南北方贸易的日渐频繁,扬州、济宁得到发展,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发展缓慢

  (6)政治、军事、宗教与城市区位

  古代的雅典、罗马、西安、洛阳、杭州,现代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较大

  巴西巴西利亚、美国华盛顿、澳大利亚堪培拉、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为政治中心兴建

  宗教:麦加、麦利那、梵蒂冈、拉萨最早由宗教中心发展而来

  (7)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军事、宗教因素减弱,资源、交通一直重要;科学、旅游成为一些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

  因科技而形成的日本筑波科学城;因旅游因素而兴起的城市如桂林、张家港、泰安、黄山市等。

  [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1.目前,浙江省尚存多处历史悠久,民居建筑和平面布局形态独特的古村落遗址,其中整个村落古建筑群的平面布局形态是按诸葛亮的八卦阵图设计的是 (    )

  a.兰溪八卦村 b.富阳龙门古镇 c.东阳卢宅 d.武义俞源太极星象村

  2.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

  a.沿海设城 b.沿湖设城 c.沿河设城 d.沿铁路设城

  3.由于金矿的开采而兴起的城市约翰内斯堡位于  (    )

  a.美国 b.英国 c.埃及 d.南非

  4.下列城市位于京广线和陇海线交会处的是   (    )

  a.石家庄 b.郑州 c.邯郸 d.宝鸡

  5.日本筑波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海运进出口贸易发展的需要 b.新建铁路交通枢纽的需要            

  c.发展风景名胜旅游的需要 d.科学技术开发研究的需要

  6.xx年5月起,浙江杭州市区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其首要目的是 (    )

  a.减轻城市交通废气污染 b.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c.减轻城市交通噪声危害 d.延长居民休闲时间

  7.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村落的平面形态呈  (    )

  a.圆形   b.不规则的多边形  c.带状  d.不规则的圆形

  8.读右面某国家图,下列说法与该国相符的是                                      

  a.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聚落  

  b.世界上最早实现现代化

  c.世界上最早出现新兴工业  

  d.世界上最早出现逆城市化

  9.英国伯明翰,美国匹兹堡,中国抚顺、开滦等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 (    )

  a.开采石油 b.开发煤矿 c.开发铁矿 d.开采金矿

  10.在帆船、马车时代,城市多建在   (    )

  a.铁路枢纽上  b.高速公路沿线

  c.河流、大道汇合处        d.沿海地区  

  11.下列城市中,因石油而兴起的是   (    )

  a.英国阿伯丁 b.美国华盛顿 c.中国鞍山 d.日本筑波

  12.下列属于城市环境污染的是   (    )

  a.交通拥挤 b.居住条件差 c.噪声污染 d.失业人数多

  13.城市住房拥挤的主要原因是    (    )

  a.城市面积小  b.平房多,高楼少 

  c.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d.贫民窟多

  14.下列城市中,作为宗教中心发展起来的是

  ①麦加    ②石家庄    ③拉萨    ④梵蒂冈   ⑤巴西利亚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

  15.我国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    )

  a.第一级阶梯上 b.第二级阶梯上 c.第三级阶梯上 d.第四级阶梯上

  16.美国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带,位于  (    )

  a.美国的太平洋沿岸平原 b.美国的大西洋沿岸平原

  c.美国的中部平原   d.美国西部的沿海平原

  17.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   (    )

  a.亚马孙平原 b.巴西高原 c.安第斯山脉 d.刚果盆地

  18.乡村聚落的特点是    (    )

  a.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b.是从城市发展而成的

  c.规模较大              d.以农业人口为主

  二、综合题

  19.读浙江省城市分布图,回答:

  (1)我省城市主要分布在          沿线和    

  沿          地带以及沿海地区。

  (2)我省城市发展具有                  

  和                等特点。

  (3)我省西部和南部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是         ,因此这些地区应积极建立                     ,推进我省城市化进程。

  20.读“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c、d、e、f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它们是: b_______    __、d________ ____、e _____   _______。

  (2)从图中看出,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的_____  ___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                                                         。

  2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城市形成的原因是_____                             ____。(2分)

  (2)丙城市位于_____            _____的汇合处,是因为有大量的______  ____。

  (3)丁城市位于______     _  __,因此既是______  ____港,又是__________港。

  (4)以上四座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河流提供的_____              _  _ ___条件。

  22.下列四组城市中,从城市选址的角度看,在下列①—④选项中,a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b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从城市的起源来看,在下列⑤-⑨选项中,符合c组的应该是_________,符合d组的应该是_________。

  a组 株洲 石家庄 宝鸡

  b组 上海 伦敦 纽约

  c组 麦地那 梵蒂冈 拉萨

  d组 曼彻斯特 约翰内斯堡 攀枝花

  ①位于高地或高原               ②位于海岸或河口、运河沿岸

  ③位于铁路枢纽上               ④位于沙漠中的绿洲

  ⑤以军港和兵营发展起来的城市   ⑥作为宗教圣地发展起来的城市

  ⑦作为政治中心发展起来的城市   ⑧由于开发矿产而兴起的矿业城市

  ⑨大学、研究机构集中的城市

  [能力训练答案]

  1-5acdbd  6-10bcdbc  11-15acccc  16-18bbd

  19.(1)铁路、河流   (2)城市化水平低、发展不合理   (3)地形、乡镇(小城镇)

  20.(1)b尼罗河谷地 d印度河流域  e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2)中下游平原  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利于农耕业的发展

  21.(1)该处有瀑布,形成水运障碍,成为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成为货物的转运点,促使了城市的形成。(2)河流干支流交汇处,人流和物流在此处集散或中转。

  (3)河流的入海口;河;海。(4)水运交通。

  22.③ ② ⑥ ⑧

城市的区位因素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自然资源、交通等经济因素以及政治、军事、宗教等社会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能力目标

  1.正确理解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2.能够运用各种资料,综合分析某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变化。

  德育目标

  影响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是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学会运用马列主义的发展观来看问题。

  ●教学重点

  1.自然资源、交通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2.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

  1.伊斯兰堡、堪培拉、巴西利亚等城市为何建都于荒原。

  2.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教学方法

  采用个案分析法对影响城市区位的经济、社会因素逐一进行分析、讲解;综合、全面分析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投影片课本图6.12

  《中国交通图》或投影片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图

  《世界政区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自然条件中的三大因素(地形、气候、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除了这些自然因素之外,城市区位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我们来思考一下下列这些城市兴起的区位因素:

  邯郸、鞍山、朔州、晋城、宝鸡、合肥、匹兹堡、堪培拉、伊斯兰堡、麦地那。

  根据学生的理解、回答,教师做点评,然后引入本节课题、板书

城市的区位因素

城市的区位因素(精选5篇)城市的区位因素 篇1  [考纲要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1)聚落的形成 乡村、城市的起源及发展。(2)城...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