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通用6篇)
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篇1
生物4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知识结构
二、教学目标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3、认同生命的物质性。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 ⑴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⑵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解决方法]⑴让学生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观察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图,书中的表解和“思考与讨论”获得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⑵教师先演示实验,再指导学生选择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研究。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⑴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⑵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解决方法] ⑴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碳原子核外电子分布特点,以及碳的性质,理解c元素对生命的重要作用。⑵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明确实验原理,开展实验研究。四、课时安排 1课时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解法、实验法。六、教具准备挂图,实验用品七、学生活动1、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学习新知识。2、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八、教学程序(一)明确目标见教学目标(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问题探讨]投影教材p16《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提问:组成生命的细胞和组成地壳的元素有没有什么不同?一、组成细胞的元素投影教材p17图2—1和图2—2,提问:1、哪些元素含量较多,哪些元素含量较少?2、在鲜重和干重中含量都最多的元素是什么?3、在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教师总结:1、细胞中最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各种元素的归属范围可归纳如下:2、c为什么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这样碳原子就具有了4个能够成键的价电子。正是这4个价电子,能够使碳原子之间,碳原子与其他原子之间结合形成更多的化学键。由于每个碳原子可以形成4个化学键,所以就有可能形成含有成千上万个甚至更多个碳原子的物质。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什么形式存在于细胞中呢?(学生看教材p17表格)
[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材p17相关问题。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检测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吧![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师根据教材p18内容讲清实验原理、化学试剂的使用方法及实验步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比较:在配制时,都用到naoh和cuso4,但配制时浓度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
⑵使用时,向样液中先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入4滴双缩脲试剂b液。学生将实验结果填入教材中的表格内,并完成p19讨论题。三、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⑴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⑵生命起源于非生物界。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⑴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⑵无机自然界中的各种化学元素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只有在生活的机体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三)总结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等。(四)作业布置p19练习(五)板书设计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2、基本元素:c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篇2
一、选择题
1.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中,在仙人掌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 水 b.蛋白质 c.脂质 d.糖类
2.组成人体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 )。
a.氢元素 b.氧元素 c.氮元素 d.碳元素
3.c、h、o三种元素在人体内质量分数约为73%左右,而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还不到1%,这一事实说明了( )。
a.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相似性 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元素组成是不同的
c.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
4.在组成人体细胞的化学元素中,占细胞干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是( )。
a.o b.h c.n d.c
5.c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含量最高 b.含量最稳定
c.分布最广泛 d.构成有机物的基本骨架
6.下列各项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
a.c、h、n、p、mn b.cl、fe、s、n、mg
c.b、cu、zn、mn、mo d.n、p、k、cu、fe、i
7. 下列各项中,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是( )。
a.淀粉 b.蔗糖 c.果糖 d.纤维素
8.下列有关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配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
b.斐林试剂的配制是将4~5滴0.05 g/ml的cuso4溶液滴入2 ml0.1 g/ml的naoh溶液中混合
c.双缩脲试剂是将3~4滴0.01 g/ml的cuso4溶液滴入2 ml0.1 g/ml的naoh溶液中混合而成
d.双缩脲试剂含有两种试剂: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
9.在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中,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时加入少许石英砂,其目的是( )。
a.研磨充分 b.防止糖被破坏 c.防止反应 d.提取有机物
10.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
a.无色→砖红色(沉淀) b.浅蓝色→砖红色(沉淀)
c.浅蓝色→蓝色→砖红色(沉淀) d.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11.用苏丹ⅲ染液对脂肪组织进行染色时,可用来冲洗浮色的药品是。
a.hcl b.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 c.h2o d.无水酒精
12.下列哪个实验需要使用显微镜( )。
a.可溶性还原糖实验 b.淀粉的鉴定
c.蛋白质的鉴定 d.脂肪的鉴定
13.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是( )。
a.在2 ml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1 g/ml的naoh溶液,再加3~4滴0.01 g/ml的cuso4 溶液
b.在2 ml蛋白稀释液中先加3~4滴0.01 g/ml的cuso4溶液,再加0.1 g/ml的naoh溶液
c.在2 ml蛋白稀释液中同时加入0.1 g/ml的naoh和0.01 g/ml的cuso4的混合液
d.在naoh和cuso4的混合液中加入2 ml蛋白稀释液
14.下列哪一项实验处理没有显色反应?( )
a.用碘处理淀粉 b.用斐林试剂处理葡萄糖(水浴煮沸)
c.用双缩脲试剂处理多肽 d.用碘处理麦芽糖
15.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动物材料
二、非选择题
16.下表表示人体和玉米细胞中部分含量较多的元素的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元素
o
c
h
n
k
ca
p
mg
s
玉米
44.43
43.57
6.2
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