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精选13篇)
作品赏析 篇1
欣赏作品:《卡门序曲》(管弦乐)
年级:高中一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
一、探索音乐欣赏课堂教学的延伸,利用网络使学生能独立获得所需的音乐知识。(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充实教学内容,易于学生更方便更积极地学习知识。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音乐,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与时代接轨,使严肃音乐成为学生可以学习的一部分。)
二、 依据曲式图听辨作品《卡门序曲》,把握作品各主题,从作品的结构深入认识音乐作品。
三、 以当堂测验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对作品的认识和掌握作品的情况。
四、 欣赏歌剧《卡门》中的著名唱段。直观性地了解──歌剧,定义:歌剧是把戏剧、诗歌、音乐、舞蹈和美术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艺术。
[教学重点]
运用曲式图听辨《卡门序曲》,正确认识每个主题的发展变化并记忆音乐作品片断。
[教具]录音机、录音资料、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
一、收集有关歌剧《卡门》的资料,
请两位同学来讲解或介绍,在课下收集有关歌剧《卡门》的资料。(由学生亲自演示)。
二、欣赏管弦乐作品《卡门序曲》
《卡门》是世界著名歌剧之一,在这部歌剧中最具代表性及流传最广的器乐作品就是管弦乐作品《卡门序曲》又称《卡门前奏曲》,经常被一些交响乐团作为音乐会曲目来演奏。欣赏作品 ,在音乐会演出中作品就演奏到这里结束。这段音乐描写欢乐的节日气氛和剧中斗牛士的英雄形象。而在歌剧中作品并没有结束,让我们继续欣赏 ,提问:这段音乐留给你的印象?
一、首先来欣赏作品《卡门序曲》(录像)——欣赏到第一大段落结束,(在一般的音乐会演奏时,我们所欣赏到的《卡 门 序 曲》就结束了,而在歌剧中的序曲乐曲没有完,让我们来继续欣赏。(磁带)学生的感受
1、引出——曲式图
卡 门 序 曲
并置曲式
三部曲式
A
a b a
8 8 8 10 8 8
B
引 c c1
4 8 16 8 14
A
a
8 12
展开性段落
引 d d1 d2
2 4 4 4 4 10
全曲共分两个部分,采用并置曲式结构,
第一部分为三部曲式,(ABA)气氛热烈;第二部分在一般的音乐会演奏时,大多不演奏,这段旋律具有悲剧气氛与第一部分形成反差。
2、 按曲式图听全曲。(第一遍)
要求全体学生看板书,由教师指图欣赏,使全体学生熟悉这部作品的曲式图。
掌握、分辨出曲式图中二个大的段落(三部曲式、展开性段落)。
3、 按曲式图听全曲。(第二遍)
要求学生听辩出各主题,(看教材P97页)找到
第一主题、 第二主题、 第三主题、 第四主题
(在曲式图中)的旋律,并和曲式图相对应,在曲式图中标出这四个主题。
4、 按曲式图听辨全曲。(第三遍)
要求学生随音乐的发展在自己的曲式图上作记录。(可用各种符号标出旋律、力度、速度等的变化,也可用文字说明或记谱,其中特别注意每个主题的区别更包括重复部分的变化。)
5、 按曲式图听辨作品片断
要求在图上完成,在小节下面用方括号标明音乐从哪小节到哪小节,并写清楚序号。
6、 公布正确答案(师生共同完成)
二、观看录像片欣赏歌剧《卡门》中的著名唱段(根据教学进度完成的情况,欣赏一段或二段)
1、 女主人公卡门的唱段《爱情是一只自由的鸟儿》
卡门在第一幕中挑逗霍塞时所唱的哈巴涅拉舞曲,唱词是卡门的爱情观念的自我表 白。作为一个倔强的吉卜赛人,卡门宁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不愿让她的爱情自由受到任何约束。(观看录像片)
小节:这首哈巴涅拉舞曲源于当时还是西班牙殖民地的古巴,比才采用了哈巴涅拉舞曲的形式写了这首歌,而歌曲的音调却带着浓厚的西班牙民间风格。卡门边舞边歌,旋律跳跃而有生气,节奏强烈而有特性,整个音乐充分表现了卡门的精神面貌:热情奔放,明朗大胆而又无拘无束。
2、 斗牛士埃斯卡米洛唱段《斗牛士之歌》
第二幕斗牛士埃斯卡米洛上场时,唱起了这首著名的唱段。音乐鲜活,
课后学习:同学们如果想欣赏到更多歌剧《卡 门 》,可以在网上下载一此MP3的作品。如可去洪恩在线等去欣赏和学习
作品赏析 篇2
美术教案-作品欣赏 外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
——古文明之旅
本课在教材中的作用:本课在教材中的欣赏课中属于外国美术作品欣赏的第一课,学生对外国美术方面的知识了解太少,所以难度较大。但本又课是扩大学生知识面的一节课,学生学习起来会有很大的兴趣。
课业类型:欣赏课
授 课 人:龙 江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古代文明的艺术成就。
2、 通过图片的欣赏,掌握各地艺术风格的异同。
3、 通过学习和对比,体会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自豪与骄傲。
教学重点:掌握各地艺术风格的异同。
措 施:用“旅行”的方法来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学会欣赏。
措 施:通过系统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学会用时代背景和地域风格来分析艺术作品。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
学具准备:教材、多媒体。
教学过程:
i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组织听讲情绪。
ii 、板书课题(多媒体):
古文明之旅
iii 、板书目标(多媒体):
(略)
iv 、导入新课:
师问:大家知不知道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生答:知道。
师问:那大家知不知道,“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
生答: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
师:除了“四大文明古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也有非常丰富的文明成果。今天我们就到印度、埃及、巴比伦以及古希腊古罗马去看一看外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成果。
(用多媒体展示课程大纲)
一、 古埃及、两河流域
埃及和两河流域⒁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早在埃及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86-前2181年),它在建筑和雕刻方面都已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著名的胡福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用多媒体展示并补充相关图片)
金字塔是埃及法老(即国王)的陵墓。胡福金字塔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高146米,故亦称大金字塔。它不仅突出地体现了古埃及无与伦比的建筑技术,而且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它以巨大而又极其单纯的几何形体,给人以高大而又无比稳定的感觉,充分体现了统治者的权势与神圣。
与胡福金字塔相邻近的狮身人面像,高约20米,长约57米,高达6米的头部据说是法老哈夫拉的容貌。建造这尊巨像的目的,是为了护卫哈夫拉金字塔前祭殿的大门。在古埃及人的心目中,狮子是力量的象征。所以,狮身人面像实际上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法老权力的象征。(用多媒体展示并补充相关图片)
出于和建造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同样的目的,古埃及统治者十分重视自己雕像的制作。他们常将自己的雕像放置在自己墓室里。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通体着色,人物形象安详、庄重,公主的形象尤其生动、优美。用宝石嵌成的人的眼珠,使雕像显得更加栩栩如生。(用多媒体展示)
与埃及文明几乎同时期的两河流域文明,在美术方面也有重要的成就。公元前七世纪的著名浮雕《受伤的母狮》,十分引人注目。身中数箭的母狮,满身鲜血淋漓,身子的后半部已瘫倒在地,但它健壮的前爪仍在挣扎着想从地上站立起来。那昂头怒吼的神态,极其悲壮。像这样极其真实而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在那一时期的美术作品中是不多见的。(用多媒体展示并补充相关图片)
二、 印度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便产生在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从孔雀王朝(公元前324-前187年)到笈多王朝(公元4-5世纪)这近千年的历史中,佛教美术得到了很大发展,且对亚洲其他各国佛教美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存的等身大的佛立像,是笈多王朝时期佛像雕刻的代表作。佛像的姿态肃穆慈祥,袈裟紧贴身体,衣褶清晰,线条流畅,头后有精致华丽的光环,表现了一种庄严静穆之美。(用多媒体展示并补充相关图片)
印度莫卧儿王朝时期(公元1526-1858年),由阿拉伯国家传入的伊斯兰教十分流行,各地兴建了许多清真寺(21)和其它伊斯兰教风格的建筑,被称为“印度的珍珠”的泰姬陵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这是莫卧儿王朝全盛时期的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早亡的爱妻泰姬·玛哈尔所建造的陵墓,由来自波斯、土耳其、法国、意大利等国杰出的工匠共同设计建造。1632年破土,1648年建成。陵墓全部用洁白如玉的大理石建成,象征泰姬的美貌和爱情的纯洁。陵墓的艺术形象既有肃穆的纪念性,又具有开朗的亲切感。各部分之间比例匀称,既讲究对比,又十分统一和谐,是一件精美无比的建筑物。(用多媒体展示并补充相关图片)
三、 古希腊、罗马
古希腊和古罗马是欧洲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它们在雕刻、建筑等方面创造的辉煌成就,奠定了西方美术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用多媒体展示并补充相关图片)
米隆⒂的《掷铁饼者》,抓住了一个极富表现力的瞬间,完美地表现了运动员健美的身体和强劲的力量,充分显示了古希腊美术家塑造人体的高度技巧。(用多媒体展示)
取材于古希腊神话的著名雕刻《拉奥孔》⒃,以它精心的构思和对人体解剖的深入理解,在保持人的形体美的前提下,表现了拉奥孔及其两个儿子身遭巨蛇袭击时痛苦挣扎的情景。(用多媒体展示)
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采用古希腊建筑的典型形式——列柱围廊式,造型庄重宏伟,各部分比例匀称,风格开朗,并配以大量精美的浮雕,从而成为西方古典建筑的典范。(用多媒体展示并补充相关图片)
古罗马的美术是古希腊美术的继承和发展。华丽的《奥古斯都像》是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公元前27-后14)的肖像。奥古斯都⒄的形象像一个被神化了的英雄,赤着双脚,脚旁的小爱神丘比特,暗示出他受爱和美的女神维纳斯的庇护。雕像的写实风格使人联想到传统的古希腊雕塑。(用多媒体展示)
罗马大角斗场是罗马帝国弗拉维王朝的创立者韦斯巴香驱使数万名奴隶和战俘于公元70-82年建造的。整个建筑呈椭圆形,长轴直径约188米、短轴直径约156米,可容纳45000人,建筑立面高48.5米,分为四层,下三层均采用“券柱式”,十分华丽。它的完善的型制,在体育建筑中一直沿用到现在,充分说明了古罗马建筑艺术所达到的高度水平。(用多媒体展示)
v 、课堂小结:(用多媒体展示)
vi 、布置预习:
作品赏析 篇3
各位评委: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7课《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教材分析
打破学生美术神秘的观念,了解艺术家的创作都不是任意的,而是表达了某种意图的。
艺术作品都表现了艺术家的某种创作意图,不同的美术类型表现意图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要分清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与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教师总结: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要打破美术神秘的观念,我们要认识到,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不是任意的,而是表达了艺术家的某种意图,这种意图可能是针对现实的,也可能是针对艺术的。总之,它们都与艺术家所生存的社会和文化情境有密切的关系。
这节课采用讲授法、探讨法、展示法等与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此结合提问教学法,可以采用分目标、分层次的选择学生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不管他们的答案正确与否,在适当修正和更改的同时,主要给予正面的启发引导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不要简单灌输、指责。这样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都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让全体同学的水平都有提高。
学法:
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观察,学生自己用本节课所学内容主动去分析、鉴赏、评价作品,在运动参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自己的主动意识。
一、导入:由罗丹的雕塑作品《巴尔扎克》导入。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1.你心中的巴尔扎克形象是这样的吗?
2.罗丹为什么要把雕像的手砍去?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可以互相之间讨论,得到较准确的答案,从而提高成就感。
老师总结:对这幅作品作介绍,引出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二、探究新知识
(一)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哪里?
学生活动:可自由回答问题
老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指导型的点拨,让学生把思维放宽。
老师总结: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必然受到现实和艺术两个方面因素的触动后有感而发的。针对现实艺术,艺术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针对艺术问题,艺术家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张。艺术创作并不神秘,艺术家也是普通的劳动者,只不过他们的产品是艺术,他们使用的手段是视觉语言。
以毕加索的《牛头》为例分析艺术家的意图来自哪里。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几幅作品。
(二)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有哪些?
在这一部分中,要注意让学生联系生活,结合时代背景与地域来分析鉴赏。影响因素有:
1.现实
2.艺术
3.特定的社会和文化情景
因为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情景下,艺术家创作所针对的问题也就不同,因而其创作意图也就会大相径庭。在同一社会和文化条件下,艺术家的成长过程、成长环境、家庭、个性、知识水平也是造成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差异的原因。
老师以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画《西斯廷教堂天顶画》与《丛竹图》分析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其中运用讲解与展示图片结合,提问与学生主动探究结合的方法来完成这部分教学内容。
(三)艺术家的意图是如何体现的?
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在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三大类中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要多化时间与精力分析部分作品,让学生思路清晰。同时复习部分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的内容,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艺术家的意图是如何体现的。老师结合大量的相关作品来加深讲解,并让学生也主动参与中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1、具象艺术: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通过收集形象(国家领导人),创造出典型的艺术形象(毛泽东),然后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开国大典),并营造出故事的典型环境(喜庆的民族特色),使画面更具有真实性和可读性。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是要表达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表现了中国人民摆脱三座大山的压迫,从此翻身解放的豪迈精神风貌。
色彩上借鉴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和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法,强调色彩的单纯与强烈的对比,从而增强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节日气氛。
2、意象艺术:可以通过整体气氛的渲染来传达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如汉画像石《荆轲刺秦王》并没有刻画人物形象,而是通过荆轲的“追”、秦王的“逃”,并辅以刺进柱子的匕首,打翻的盒子和侍卫等形象,使画面传达出一种紧张、危险的氛围。意象艺术也可以通过对艺术家感觉的表现来传达创作意图。如印象派画家莫奈的《卢昂大教堂》,主要营造不同时刻太阳照射在教堂上独特美丽的光色氛围。
3、抽象艺术:是通过形式语言本身及构成关系来传递艺术家对事物的认识。分析《第三国际纪念碑模型》。用直线和曲线两种语言元素构成作品,以螺旋上升的曲线将直线连接起来,从而把人的视线引向无限的天空,表现升腾飞翔的空间效果。
(四)学生自己分析作品的创作意图
《千年土地翻了身》(董希文)。《印象日出》莫奈。《怒吼吧,中国》李桦
三、归纳总结本课三个知识点。
四、板书设计:
通过多媒体直接展示,首先展示本课课题,然后分别展示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哪里?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艺术家的意图是如何体现的?并穿插部分美术品图片介绍
作品赏析 篇4
邓国屏 武宝兰
秋天,各种植物都忙碌起来了。
你看,蒲公英头上顶着的一簇簇白色绒毛,蠢蠢欲动;木蝴蝶树,从树梢上垂挂下一个个又宽又长的“豆荚”,酷似骑兵们手中的大刀;挂在藤上的串串野葡萄,早已红得发紫,晶莹欲滴;长着倒刺的鬼针,躲在一边探头探脑地窥测动静……,它们都做好了出门求生的一切准备。只等各种机会的到来。
风来了。
蒲公英头顶上的绒毛,像一个个打开了的降落伞,带着无数的种子乘风飞去,离开母体,到远方去安家。
木蝴蝶树上那些悬挂着的“大刀”,受到秋风的吹拂纷纷开裂,从中冲出了漫天遍野的“飞虫”,简直与花丛中翩翩起舞的美丽粉蝶真假难分。只有认真地细辨,才能认出这原来是一颗颗带着透明薄膜的木蝴蝶树种,借着风力,漂流四方。真不辜负木蝴蝶的美名。
正在木蝴蝶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展翅飞向远方的时候,竟有一只木蝴蝶被挡住了去路,不偏不倚地在一个“树权”上落难了。
落难的木蝴蝶挣扎再三,终不能摆脱,眼望着一个个朝夕相处的姐妹们随风远去,它急得哭出了声,并随手敲打着身下的“树权”,恨不能把它敲碎。
“你用不着这么伤心嘛,落在我身上又稳当,又舒服,还免去了你长途跋涉之苦,该谢谢我才是。”这段对木蝴蝶的话,是伴着一阵笑声说出来的。
“你是谁?人家落难,你却笑!”
“我?我是葫芦科植物喷瓜呀。难到你不愿意接受我为你提供的免费服务吗?”说着,喷瓜将自己的藤条上下颠了一颠,开玩笑地说,“多么柔软而富有弹性,比席梦思还要好上几倍呢。”
落难的木蝴蝶苦笑道;“我生来不为享受,甘愿历尽千辛万苦到适合我生存的地方去扎根,哪怕天涯海角。可是,你误了我的前程!”说着说着,落难的木蝴蝶不禁悲愤地提高了嗓门,它大声诉说道:“你要知道,我们好不容易才等来了这阵风……,唉!不能落地,不能扎根……我将枯死在你这棵瓜藤上了。”说完又啜泣起来。
听完了落难木蝴蝶的话,喷瓜不屑地说:“把自己的命运完全交给风来安排,这也太可悲了!何必靠风?就靠自己解放自己嘛!”
落难的木蝴蝶只顾自己伤心落泪,不再理睬喷瓜了。
喷瓜也不再说话了,它目不斜视,恰然自得,它嘴里哼着小曲,身子随风摇晃,竟使藤下挂着的即将成熟的一个个喷瓜也不禁跟着轻轻地摇晃起来,显得那样清洒无羁。
一群小鸟飞来了。
乐坏了一粒粒熟透了的野葡萄。它们争先恐后地摆出一副副多姿的媚态,招引着小鸟,呼唤小鸟快来吞食自己。
喷瓜面对野葡萄这种奇特的举止,禁不住骂了一声:
“傻瓜!”
话音刚落,便从树下传来了一阵“哈哈哈哈”的笑声,喷瓜循声望去,正好看见一个小东西笑着从小鸟刚刚排出的一堆粪便中钻出来,它抖抖身子,然后原地旋转一周,点头哈腰地说:“各位、各位,今后咱们就是邻居了,请多关照,多关照。”显然,这是一粒被小鸟在什么地方囫囵吞下去的一种浆果中的种子,那果肉被马消化,而种子却是在鸟腹中漫游了一周之后,随着粪便排泄在这里安家落户的。
看到这些,聪明的喷瓜,顿时明白那些野葡萄争着让小鸟吃掉自己的原因了。于是,它急忙掩住自己的口鼻,轻蔑地说:
“置身于人家的粪便里,你就不怕臭吗?”
“为了生存,只好这样。”刚从马粪中钻出来的那粒种子乐呵呵地说。
“还有你们!”喷瓜指着那一串串野葡萄说,“为什么非要走这条路:从粪便中讨生活呢?恶心不?”
“不这样,还能有什么办法呢?这还得感谢吞食我们的小鸟啊!”野葡萄们说着,纷纷向小鸟点头微笑,挤眉弄眼地讨好。
“办法是有的,就是不要靠别人,必须自己救自己。这样才能干干净净地度过一生!”说完,喷瓜马上别过脸去,再也不愿看野葡萄们的媚态了。
转过脸以后的喷瓜,闭上了自己的眼睛,轻晃着身子,让悬挂在藤上的几个成熟了的瓜得意洋洋地左右摇摆。它不愁没有风,不怕没鸟吃,不依赖任何力量,它要自己救自己。它为自己的独立自救而自豪,而陶醉,深深地沉浸在美好的憧憬之中。
忽然一阵叫骂声,打破了它的自我陶醉,把它从美好的憧憬中拉回到现实中来。它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是:
山羊又是跺脚,又是扑打。仔细一看,这才弄明白,原来是山羊被身上粘挂的鬼针激怒了,气得连山羊胡子都翘得老高,狠狠地骂道:“你这鬼东酉,缠我做什么!又臭又赖,长着倒钩,挂在人身上,不使劲扑打就赶不走,真是不知廉耻……”山羊扑打干净自己身上的鬼针,仍不停地骂骂咧咧着走远了。
被山羊抖落在地上的鬼针听着叫骂声,不仅不生气,反而爆发出一阵欢快的笑声。它们彼此祝贺着,庆幸者,庆幸能有机会来此落户。
看着这一切,喷瓜气得浑身发抖,它不禁开口骂道:“我从来没见过这么下贱的东西,被人扑打得这么凶,辱骂得这么惨,不以为羞,反以为幸……”
“这是为了生存,懂吗?”鬼针理直气壮地说。
“生存要靠自己,不能这样厚着脸皮攀附他人。”喷瓜愤愤地说完后,又骄傲地扫视了它周围的草木。那威风凛凛的劲头,竟产生了一种似乎能压倒一切的威慑力,弄得四周一时鸦雀无声。
沉默良久之后,落难的木蝴蝶实在忍不住了,它像发泄自己的委屈,又像在为大家鸣不平,它提高嗓门,大声嚷道:“喷瓜!你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我倒想看看你究竟有什么本事可以自己救自己的。”
落难的木蝴蝶这一声喊叫,打破了沉默,引来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
“是啊,你不攀附别人,有本事,拿出来让大家瞧瞧。”鬼针边做鬼脸边不服气地说。
“对,别吹牛,快让大家看点实际的!”从鸟粪中钻出来的种子愤愤不平地说。
这一句句像是声讨的话,把喷瓜激怒了,喷瓜高喊一声:“看就看嘛,乱喊什么!”于是它嘴里喊着“一、二、三”,身子轻轻地随喊声晃了三晃,一只瓜皮早已被瓜中那些粘稠的浆液胀得鼓鼓的、绷得紧紧的熟透了的喷瓜,随着“一、二、三”的喊声及身子的晃动,瓜与瓜柄自然脱落,瓜顶顿
作品赏析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