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教案
《门》教案(精选17篇)
《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够较为准确的射入球门。
2.知道定点射门时要掌握好射球力度。
3.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4.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足球,小球门4个、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导部分(1)师生问好(2)介绍足球(3)即兴带动
二、主体部分:
(1)球感练习:小朋友分四组,在操场上随意踢球、玩球。
(2)罗纳尔多射门:小朋友分四组,每组前面摆个小球门,让小朋友把球踢进球门,则算胜利,踢球以后没有踢进的小朋友要表演节目。
(3)传球练习:小朋友分四组,每组围一个小圆圈手拉手,每个圆圈放两个足球给小朋友们互相传球。
三、结束部分找朋友互相放松,师生再见。
【安全提示】
1.活动前教师要带领幼儿做充分的热身运动。
2.注意行进中的.路径安排,不要发生碰撞。
【活动反思】
幼儿已经有了射门和射标靶的经验,但命中率并不高。定点射门分为多种方式,刚开始很多幼儿喜欢抽射,就是大力的将球射入门内。但几次之后,有人开始发现越是大力球似乎越是射不进门。于是幼儿开始调整力度。有的幼儿则力度太小,球都滚不到门框附近。幼儿在多次射门的练习后知道射门需要掌握好力度。本次活动培养幼儿独立自主、耐心专注、果断判断的能力。幼儿的兴趣也很高,充满了积极性。
小百科:足球运动技术术语。指用踢球、头顶球、铲球等技术将球射向对方球门。是进攻的最终目的,也是比赛胜负的关键。方法很多,对射地滚球、空中球、反弹球、直线球、弧线球;可直接射、带射、接射。射门时要求冷静、机智、果断、有信心,动作快速、准确、有力,并能随机应变。
《门》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我班有几个孩子去过北京天安门,而我们的主题《我是中国人》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所以孩子们看着环境,唱着歌曲,对北京天安门比较熟悉,能感受到天安门建筑的雄伟与壮丽。于是通过图片,绘画的形式,让孩子们近距离地接触天安门,在自己的感知中感受天安门的雄伟,从而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对称的'方法表现天安门的外形特征,知道天安门是我国的首都。
2、感受天安门的雄伟壮丽,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天安门图片、勾线笔、铅画纸
活动过程:
一、说说天安门
1、我们的首都是哪里?
2、首都北京有许多有名的标志性建筑,出示天安门图:“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天安门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幼儿观察天安门的外形特征(对称)。
3、小结:天安门在我们国家首都北京,上面有两层城楼,每一城楼上都挂有灯笼,两边飘扬着同样多的五星红旗,下面是城门,一共有五个城门,中间一个的大,两边各有两个,城门上面是毛主席的像,两边是两副标语。天安门非常雄伟壮丽,全国人们都热爱天安门,每天都许多人来天安门参观,每天清晨解放军在这里举行升旗仪式,节日里在广场上开庆祝会。
二、画画天安门
1、今天我们来画画雄伟壮丽的天安门。
2、观察讨论:天安门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3、师幼画一画:先画上面的两层城楼(城楼大而平,两角翘起来)——城楼的柱子两边对称一样多——请幼儿上来画飘扬的红旗——城墙中间是毛主席的像,两边是标语——下面是城门(中见大,两边小而对称)
(1)提醒幼儿要把天安门画大画结实
(2)天安门的城楼、城门、红旗、灯笼都是两边一样对称的。
(3)启发幼儿在天安门前添画人物背景。
三、天安门前留个影
在天安门前拍张照留个影。
《门》教案 篇3
放弃射门
教学目标:
1、学习运动员以团结、友谊第一的高尚的体育风范。
2、运用课文描写比赛场面的方法,写一段比赛场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运动员以团结、友谊第一的高尚的体育风范。
教学难点:
学习对比赛场面及运动员的动作、语言的准确描写。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前两段内容。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前两段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很多同学都爱看足球比赛,尤其爱看运动员精彩射门的那一刻。本文为什么要“放弃射门”?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自主读书要求:
(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三、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本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
(一)(1):写足球射门进球,无论对谁都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2):写我被人性美震撼了。
[学生活动设计]:
朗读 讨论
(三)(3——6):写放弃射门避免了一次对手受伤的事故发生。
(四)(7):写他的崇高的体育风范受到赞叹与敬佩。
四、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2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那句写得好?为什么?
《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小班新生幼儿入园,是幼儿从家庭个体活动走向幼儿园集体活动的第一步。由于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幼儿会感到陌生、不习惯,尤其是幼儿园平时接触到的东西不再是个人独有,集体生活里物品是大家的,大家都是集体里的一份子,集体的重要性以致于出现哭闹、逃跑、不进教室等现象,从而导致教师无法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快速而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这不仅是家长们的愿望,也是幼儿园老师费尽心思要做好的工作。
活动目标:
1、知道小猪家门的变化,喜欢听故事。
2、在听听、看看中,尝试动物与门的对应匹配。
3、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我们的...
活动准备:
图画书PPT。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
(出示PPT封面)今天给大家带了一本书,这本书叫做:我的门
小猪盖了一幢新房子, 可漂亮了!
二:欣赏故事
1、小猪的家门
师:大家说说这房子哪里很漂亮?
幼:屋顶很漂亮,窗户很漂亮,花也很漂亮。
师:可是这么漂亮的新房子,怎么进去呢?小猪说要请朋友来玩。
小结:突出小鸡的小门、小猫的中门、小熊的大门。
2、游戏:会叫的朋友要进门。
提问:这时候又来了许多朋友,大家听听叫声,猜猜是谁呢?
小老鼠,小鸟,小鸡,小鸭子,小鹅,小羊,马儿,牛分别来了
小结:尝试听不同的叫声,正确猜测出动物名字,能根据动物不同体型匹配对应的小门,中门,大门。
3、游戏:不会叫的朋友要进门。
毛毛虫,乌龟,小白兔,猴子,熊猫
小结:能根据动物的部位,正确猜出动物名字
三、故事结尾:《我的门》变成了《我们的'门》
大象好朋友来了,可是三个门都进不去,怎么办?小猪想了一个办法,做了一个大门,于是大象就能进去了,小鸡问:我的小门呢?小猫问:我的中门呢?小熊问:我的大门呢?小猪说:别急别急,这一扇就是我们大家的门,所以是‘我们的门’。
师:原来这种书叫《我的门》,现在变成了《我们的门》,孩子们,我们来到了幼儿园里,原来玩具都是‘我的’,一个人的,来到幼儿园里,就有许多东西成‘我们的’。
比如:我们的床,我们的灯....
四、转盘游戏:我们的朋友。
师:里面的也是我们小班的朋友,转盘转动,喊停,然后大声说出‘我们的......’
幼:我们的小鸡,我们的小鹅....
(重点:教师提示词:大家的,我们的,谁的?)
师:原来在幼儿园里还有许多‘我们的’
结束:今天上课就上到这,全体起立,大家向后转,大家说一说这里什么是大家的?这是大家的老师,我们的老师。
《门》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以门的文化含义为切入点启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探索门的深刻的人文思想。
2、学会联想,将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体悟门与生命的关系。
3、在感知的基础上能够展开联想,自主独立地探索思考。
重点难点:1、抓住每段中能够集中体现作者感悟的句子,理解门的深刻内涵。
2、引导学生以门为出发点,自主独立地探索思考。
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课时:一课时
导入
刚刚学过的《窗》一课中,我们知道: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换一个角度来看,也许门的意义不只是通向世俗的物质的世界,而是有着更为深刻的含义。我们不妨来学习美国作家莫利的哲理性散文《门》,进一步领会“门”的奥秘。
一、 门是什么?
学生说门:政府、机关、工厂、学校的门;个人家庭的防盗门。何其相似,防备、实用。
展示不同风格的门:故宫朱门、庙宇山门、不同的民居之门、园林之门、学院之门。
(二)回顾并梳理文章结构
(三)领会课文中对于门的描述(阅读第1段至4段)
问题1:第一段所说的“奥秘”指的是什么?
(明确)然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
问题2:如何理解第四段所说的“隐秘”?从第2、3段中找出相关内容。
(明确)1、没有认知道,当他打开一扇门时,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
2、也可能隐藏着令人惊讶的事情。
3、“当我再一次打开这扇门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二、 开门与关门
(一) 朗读地5、6段
(二) 课文第5、6段分别从开门和关门的角度阐述了其意义。第5段以社会众生相来陈述开门显示了人生和社会无数新的机遇、意外、现象;第6段则侧重说明关门的隐秘和回避的象征意义。回答问题3。
问题3: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请根据文意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开门”和“关门”的含意。
(明确)开 门——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新的发现。
关 门——使心灵躲进一个自由的世界。
三、 开门与关门的象征
(一)阅读第7至9段
(二)理解关键句子:
1、如何理解开门“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
2、如何理解“一扇猛然关上的门是一种软弱的自白。一扇轻轻关上的门常常是生活中最具悲剧性的动作” ?
3、如何理解“开门和关门是严峻生命流动的一部分。生命不会静止不动并听任我们孤寂无为。”?
4、如何理解“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重新打开它是徒劳的” 结尾的 “另一扇门”和“另一个入口”指什么?
板书:
开门:神秘、开始
门—隐秘 人生哲理
关门:庇护、结束
作业 :你对开门和关门有什么新的认识,回去思考一下,写一个300字左右的感悟。
《门》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造背景和创造目的。
2、品味诗歌,并背诵全诗。
3、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4、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教学重
《门》教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