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春风》教学设计

2024-06-053

《春风》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春风》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3、品析精彩的词句,了解短句的特点及其表现力。

  4、学习文中对比衬托和欲扬先抑手法。

  教学重点:

  1、品析精彩的词句,了解短句的特点及其表现力

  2、理解作者感情,领略自然景物的美。

  教学难点:

  学习文中对比衬托和欲扬先抑手法。

  教法和学法:

  1、对比阅读教学法

  2、讨论法

  3、引导启发法

  4、朗读指导法 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圈点勾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刚学习了朱自清的《春》,江南的春风在朱自清笔下是温暖、和煦、清新、悦耳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林斤澜所写的北方的《春风》,看一看南国的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哪些不同?作者是如何来写北国的春风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二、读一读

  这一环节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在学生朗读课文前提出这样的要求;

  1、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对课文内有疑问的地方,先在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说出来,在班上共同探究。教师多媒体出示容易读错的字词。

  2、你感觉作者对北方春风的感情是怎样的。是讨厌、还是喜爱?本课的春风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找出文中具体描写北方春风的段落,反复朗读并画出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

  三、议一议

  先让学生齐读6、7、8段,然后讨论下边的几个问题;

  1、作者是怎样来表现北方的春风的特点的?勾画出你最喜欢的直接描写春风的句子并进行赏析,体会一下北国的春风有什么特点?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运用对比(第9、10段)衬托(第6、7段)的手法 “一夜之间,春风„„如无数针扎”用响亮有力的短句,琅琅上口的对偶、排比句式,用一系列准确的词语,展现了北方春风雄健、宏大、粗犷、苍劲的、难以遏制的气势

  2、象声词的运用“轰的一声”,“嘎的一声”,“格拉拉”有什么作用? 渲染了氛围,使北方春风的气势更加有声有色。

  四、比一比

  我打算指定几个学生分别读课文3、4、9、10段。然后比较江南的春风与北方的春风有什么不同?并说一说更喜欢哪种春风?为什么? 这一环节先让学习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见解,然后,每小组推荐一个人,在班上说说自己小组的主要观点。最后老师归纳,以幻灯片的形式明确。 江南的春风:温暖、柔情 犹如多情的小姑娘 北方的春风:粗犷、刚劲 犹如豪放的男子汉

  五、想一想

  1、让学生纵观全文,作者对北方春风是喜爱的、赞扬的,可课文前两段为什么写对北方春风的厌恶情感呢?又为什么写江南春风呢?

  开篇就用北京人的话说“春脖子短”和觉得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 第二段又举出北方春风带给人们的恶感——起风、刮土、让人睁不开眼睛,这是抑、抑北国春风。

  第3、4段,“我”相对怀念江南的春风,引用诗句“暮春三月,江南„„”并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对江南春风温馨宜人,滋润万物进行大肆褒扬。这是与北方的春风形成对比进而突出对北方春风的厌恶。这是欲扬先抑手法。

  第10、11段,再次写江南春天,这是对比烘托。 通过欲扬先抑、对比烘托使北方的春风显得更加可爱,对北方春风的敬意也油然而生,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达到了扬的目的,抒写了怀念之情。

  六、说一说

  让学生交流一下平时积累的有关描写春风的诗句。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七、练一练

  让学生在课下写一篇观察日记,描绘我们这个地方春风的特点,力求语言生动形象。

《春风》教学设计 篇2

  《春风》是一首欢快的春之歌 ,整首诗歌语言浅显,通俗易懂。中间部分结构重复,可以让幼儿学习仿编。

  本活动我采用观察图片的方式让幼儿通过具体、直观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再通过一个个具有引导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如:“这上面画的是什么季节?你们从什么地方看出是春天?”启发幼儿从柳树发芽,小草长出来了,花儿开放了燕子飞回来等春天特征,请幼儿谈谈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景色,重点观察柳树、桃花、小草发芽,帮助幼儿理解“吹绿、吹红、吹来、吹醒”等词的含义。进一步观察春风吹来,哪些植物也变绿了?哪些花儿也开了?春风还吹来什么?通过观察,使幼儿知道春天来了,很多植物都发生了变化,并了解这些植物的颜色。最后采用分段和整体学习的方法帮助幼儿记忆诗歌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诗歌的结构工整,语言具有韵律感,也便于幼儿的创编活动。首先帮助幼儿一起分析诗歌的结构,重点把握“吹x了”的句式,然后启发幼儿思考:“春风一刮,除了吹绿什么?吹红什么?”引导幼儿结合观察活动所积累的知识经验,说说自己的感受。接着我示范仿编:“吹绿了小草(吹红了桃花)。”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用诗歌语言表达出来。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的反思了一下,当孩子们不能达到我的要求时,我不应该急躁。我的急躁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影响了孩子们的情绪。小班的孩子需要的是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老师温柔亲切的言语。在今后的工作中,对于一些突发事件,我应该耐心、冷静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春风》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比较北国的春风与南国春风的不同,体会对比手法及欲扬先抑的写法在文中的作用。

  2)揣摩、赏析精彩的词句,体会本文拟声词的表达效果。

  3)理解文章的主题,领略作者的情感。

  4)掌握如何准确形象描述景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欣赏散文的能力,迁移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为了追求美好的未来,应该做一个勇于挑战困难、挫折的人。

  2)要做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人。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方法

  诵读、合作探究等。

  教学难点

  目标2、3。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直接导入。

  二、新授:

  1)教师范读课文。

  2)作者是如何描绘江南春天的?

  (学生读书)

  (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在欣赏江南春景图片)

  3)江南春天具有什么特点?

  4)作者是如何描绘江南春风的?

  (《绝句》志南)

  5)江南春风具有什么特点?

  6)北京人认为“春脖子短”,对于北京的春天,还有其他看法吗?

  7)作者喜欢的是南国的春风还是北国春风?(划出文章中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

  8)作者林斤澜是南方人,江南的春天风景如画,为什么他要怀念北方的春风呢?北方的春风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9)为什么作者一开始不写自己喜欢北国之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0)作者如此怀念喜欢北国的春风,为什么在文章开头先介绍人们对北京春天低调的评价呢?

  11)你认为北国的春风赋予了我们北方人怎样的性格特点?

  12)你喜欢北国的春风还是南国的春风?为什么?

  13)总结准确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

  14)作业:小练笔。

  15)课堂小测。

《春风》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画春、颂春,培养学生听、说、画的能力。

  2、学会“绿、醒、桃、青蛙”等生字。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4、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画春、颂春,培养学生听、说、画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音像磁带:《春天在哪里》。

  2、学生准备水彩笔和画纸。

  3、学生搜集歌颂、赞美春天的诗句、词语等。

  教学过程

  生成与反思

  一、激趣导入,观察春景

  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

  二、自主阅读,感受春景

  1、放声自读课文《春风吹》,扫除阅读障碍。

  2、检查朗读情况,随机教学“绿、醒”等生字。

  3、课文与实物对照,说说春天的美景。

  (要求按顺序简单地说说柳树、桃花、燕子、青蛙等景物。)

  提供句式:美丽的春天到了,柳树了,瞧!。

  4、带着对春天的赞美、向往之情有感情颂读课文。

  三、创设氛围,描绘春景

  1、伴随着《春天在哪里》,学生绘春天美景,可溶自己丰富的想象于其中。

  2、自由赏画,评出佳作,排列好。

  四、畅所欲言,咏颂春景

  1、指名按一定顺序说出自己画的内容,小组评议。

  (要求在上一次的基础上,语言通顺、连贯、完整,且更具体、形象、生动,想象合理)

  2、说一说歌颂、赞美春天的诗句、成语,分小组竞赛评优。

  (万紫千红总是春,春雨沙沙、细如牛毛,春雨贵如油,春到人间,春回大地)

  3、生将诗句写在纸上,诵读

  活动小结:鼓励观察并积累诗句。在歌声中结束活动课。

《春风》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能够自信的与同学们合作,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的学会演唱歌曲《春风》,用歌声表达人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能认真听赏小提琴协奏曲《春》的第一乐章,能熟悉音乐主题,感受音乐情境。教学设想:

  春天来了,在温暖的春风吹拂下呈现出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人们喜爱春天是由于不仅远离了寒冷,还可以尽情地去享受鸟语花香,花红绿叶的大自然。本节音乐课以“春”为情境主题,根据学生对春天已有的.感受与经验,我设计了歌曲《春风》和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春》的教学活动,歌曲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旋律,并能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的与同学合唱二声部;欣赏《春》的教学,让学生感受每一段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达到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的目的。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启发学生感受每一段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能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的与同学合唱二声部

  教学准备:

  CAL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美丽的图画。(CAL课件播放)(展示一组春天风景图片。)(背景音乐歌曲《春天在哪里》)

  1、同学们边欣赏,边讨论

  2、师:同学们还能说出那些描写春天的诗歌,歌唱春天的歌曲?

  (学生分别展示课外收集的有关春天的诗歌和歌曲)

  讨论交流。

  三、新课教学

  (一)、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春》

  1、初听《春》(CAL课件播放《春》第一乐章)

  听完了刚才的音乐,说一说你对春天有什么感受?(学生发言,教师指导)

  2、介绍作者及乐曲背景

  这首乐曲是意大利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安乐尼奥·维瓦尔第(1678——1741)的一部作品,作者创作的小提琴套曲《四季》旋律优美,曲意清新,备受人们的青睐。《春》是《四季》中的一首。

  3、复听《春》(CAL课件播放《春》第一乐章)

  讨论,乐曲中用的什么乐器?模仿了什么的叫声?(引导学生体验小提琴音色)

  4、唱一唱

  学生跟音乐轻生哼唱主旋律

  (二)学唱歌曲《春风》

  1、听一听

  CAL课件出示带有歌词的大歌单,播放歌曲《春风》

  师:春风唱着轻快地歌声向我们吹来,我这里有描绘春风吹来的旋律,请同学们用“噜”来模唱。(复听音乐)

  师:歌曲用什么力度?

  板书:轻快的mp

  2、唱一唱

  学生跟着音乐轻声模唱歌曲(体验歌曲轻松活泼的意境)

  3、小组展示

  4、二声部合唱训练

  CAL课件播放低声部范唱音乐

  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5、师生合作二声部歌唱

  6、演唱全曲

  7、分角色演唱

  8、学生互评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春》,学会演唱了歌曲《春风》,从中领略到了春天的美好时光,愿每位同学都在这美好的春天里有新的收获,获得健康成长。

《春风》教学设计 篇6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居、如、方、作、撰、伤、与在文中的含义。掌握《论语》中状态形容词的两种类型:叠音词和带形容词词尾的。掌握相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2.能力目标: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敏锐的语感,通过积累词语,熟悉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水平。

  3.情感目标:了解孔子教学思想、人格魅力,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古人的政治理想和行为规范。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朗读和背诵。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放声朗读,分段背诵。

  2.辨析多义词:如、方、与。理解和掌握则、尔、以、者等词语以

《春风》教学设计

《春风》教学设计(精选12篇)《春风》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