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自己》教学设计

2024-06-051

《我自己》教学设计(通用16篇)

《我自己》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感受长大的喜悦。知道自己长大了,能做的事要自己做。

  2.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能够自觉地去发现并学习别人的优点。

  3.借助学生对一年来学习和生活的回忆,使他们感悟到自己的成长变化,并在活动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米尺、体重称、奖品(智慧果)、“我看我自己”评价卡。

  2.学生准备:小时候穿的衣服和照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寻找”行动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了,心里高兴吗?当一年级小同学叫你们一声哥哥、姐姐的时候,你们是不是特别自豪呢?你们发现自己长大了吗?长大后的你们可是有很大变化的,知道自己有什么变化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寻找我们长大后的变化好吗?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本课主题。

  二、行动一:量一量

  师:现在我们就来进行第一个“寻找”行动。我准备了米尺和体重秤,你们猜出我们的第一个行动是什么了吗?对,就是测一测身高,量一量体重。我把去年健康状况检查时你们的身高和体重数据发给你们,量完之后自己来对比一下看你们会发现什么?

  (教师帮助学生测量,学生自己记录数据。)

  师:从同学们的表情上我看出,你们都有惊喜的发现,谁愿意把你们的喜悦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踊跃汇报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量身高、测体重并让学生对比去年健康状况检查时的数据使学生能更直观地发现“我真的长大了”,此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行动二:讲一讲

  师:大家的发现真让人高兴,后面还有更多的惊喜等着你们呢!现在我们就来进行第二个“寻找”行动。课前我让你们把自己小时候穿的衣服和照的照片带来,你们带来了吗?带来的就赶快拿出来我们共同欣赏欣赏吧!看看自己的再去看看别人的,互相聊聊衣服是什么时候穿的,相片是什么时候照的。 (学生自由交流。)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们是不是又有了新发现?快说说吧! (学生发言。)

  师:大家发现衣服那么小,现在已经不能穿了,照片上的你是那么小,你还记得那时候的你会做什么吗? (学生交流。)

  师:那时候的你太小了,什么都做不了,看大人什么都能做着急是吗?那么,今天的你都能做什么呢?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适时地给予表扬、鼓励,引导他们知道生活中哪些事应该是自己做的,什么才是真正长大的表现。)

  [设计意图]:由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较小,需通过一些形象又直观的方法让其认识到自己身体上的变化,教师的提问更能引导学生思考,不仅是自己的身体长大了,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的更多了,生活本领、学习本领更强了。而且通过互相交流可以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行动三:猜一猜

  师:同学们的发现越来越多,你们还想接着寻找吗?好!现在我们就来进行第三个“寻找”行动。这第三个行动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我们要以小组为单位,发挥集体的智慧,看看你们哪个小组对同学最了解。方法是各组同学要说出本组同学的特点,然后其他组同学讨论,猜猜他是谁?哪个组先猜出来我就奖给哪个组一个智慧果。在做游戏之前我们先想想自己有什么特点,然后与别人的评价比一比,好吗?现在我就发给你们每人一张“我看我自己”的评价卡,在上面写上你的特长和优缺点。

  (学生填写。)

  师:自我评价结束了,现在游戏开始!大家对自己的小组有信心吗?先由第一组描述,其他组猜。

  (在描述过程中引导学生多描述长处,描述短处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猜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全面看问题的方法,初步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检验一下自己对自己的了解程度,自己对他人的了解程度。    

  五、行动四,听一听

  师:在游戏中你们又有了很多收获,发现了自己有那么多的优点,同时也有小缺点。我们的最后一个“寻找”行动就是当一次小记者去采访别人,问问他们是怎样评价你的,再去听听别人心目中的你是什么样的,好吗?我们还是以小组为单位,第一组小记者先出发,拿起你的模拟话筒去采访,被采访的同学要说出采访人的优点与缺点,说缺点时要真诚,最好能帮他想一个改正缺点的好办法。

  (学生开始采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聆听别人的意见,当小记者将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一项活动,也是一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可以检验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教师应注意引导,让每个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别人的长处与不足,同时也要增强自信。

  六、行动总结提升

  师:采访结束了,看着大家的一张张笑脸,我知道你们的收获一定不少,发现自己与小时候真是不一样了,在不断地长大。长大的你想做什么呢?拿起你手中的笔,把你的心里话写下来吧!

  (学生写心里话。)

  师:你们已经长大了对吗?想不想让大家看到你们更大的变化?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那你们能不能站起来大声地告诉所有的人你已经长大了,你还想做什么?

  师:我们在成长、变化,我们是最棒的!为我们不断地成长变化而鼓掌加油吧!

  [设计意图]:写心里话的活动会加深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明确今后的目标,激励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努力地向好的方向变化。

  教学意图:

  二年级小学生成就感较强,本节课教师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精心设计了一个“寻找变化行动”,将教学目标有机地融入到“寻找”行动中。一系列的行动衔接得自然巧妙,使教学活动有序、有趣,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课程理念。本课通过交流、游戏、采访等一系列活动安排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变化、体会变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从自己的进步中感受到长大的快乐。

《我自己》教学设计 篇2

  主题目标:

  1. 认识自己的五官、身体的主要部位和性别,了解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 乐意用语言、音乐、美术等手段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主要内容:

  《我的身体》《我的小手》《可爱的小脚丫》《身体变变变》《男孩女孩》《捏拢放开》《什么乐器在歌唱》《让我来听一听》《闻闻看》《比比看》《衣服和身体》《头发肩膀膝盖脚》

  环境和材料:

  1.创设一个“家”的墙饰。

  2.在墙上张贴一幅男孩像和一幅女孩像。

  3.在各个活动去相应的材料,观察幼儿的关注点,了解幼儿对自我认识的现有水平,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材料的依据。

  区域活动:

  科学类:镜子、纸、笔;软、硬的材料,光滑、粗糙的材料;装有不同的材料的响罐;装有不同气味物品的广口瓶。

  语言类:有关人体知识的图片和书籍。

  音乐类:各种打击乐器及幼儿熟悉的歌曲磁带。

  角色区:继续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能够按照分配的角色进行游戏,产生游戏的角色语言;学习各个区域的材料。

  家长工作:

  1.家长十分自然地向孩子介绍性别的特征。

  2.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地自我保护意识和爱清洁、讲卫生地习惯。

  3.尽可能让幼儿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的属性(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

《我自己》教学设计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学唱歌曲《我自己》。

  2、愿意和老师、同伴一起参加音乐活动,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我自己》,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每人一面小镜子、视频录像、《我自己》的音乐伴奏带、ppT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引起兴趣

  重点提问:那你的小脸上都有什么呀?

  预设:我的脸上有……

  教师回应:宝宝,你观察的真仔细啊,你的小脸上有……那还有什么呀?

  小结语:宝宝们,你们的小脸上都有眼睛,那你们的眼睛在哪里呀?(我的眼睛在这里,在这里。)那你们的鼻子在哪里?拿出你的小手指一起找一找。(我的鼻子在这里,在这里。)你们的嘴巴在哪里?(我的嘴巴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现在请你把小镜子送回家,轻轻的放在椅子下。你们真棒,都能轻轻的把小镜子送回家。

  二、感受音乐旋律

  1、第一次欣赏音乐

  提问:爸爸是怎么唱的?

  预设1:幼儿不回答。

  教师回应:没关系,我们再来听一次,这次要听仔细咯。听听爸爸是怎么唱自己的眼睛、嘴巴和头发的。

  预设2:幼儿回答:小小的眼睛……

  教师回应:你小耳朵的本领真大。对呀,爸爸唱的是:这是我的眼睛小小的。

  小结:爸爸的眼睛小小的,嘴巴大大的,头发短短的,这就是我。

  2、第二次欣赏音乐,感受歌词

  提问:妈妈是怎么唱的呀?哪个宝宝来学一学?

  教师回应:哟,你唱的真好听,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是我的眼睛大大的……

  歌曲小结。

  三、初步学唱歌曲《我自己》

  1、幼儿第一遍完整唱

  观察要点:幼儿是否都开口唱了

  2、鼓励幼儿随着音乐再唱一遍。

  小结:宝宝们唱的真好听呀。每个宝贝都来唱王老师了,王老师好开心呀,谢谢你们!

  四、游戏——唱镜子中的自己

  观察要点:幼儿的声音的大小如何、幼儿的情绪如何。

  师:好,放下镜子,到王老师身边来。我们一起来唱唱自己,唱唱好朋友。来拍拍手,身体摇一摇。唱的时候,脸上要笑嘻嘻的哦。准备好……

  结束语:宝贝们,问问老师我们唱的好不好呀?谢谢老们师,和老师们再见。我们明天去小舞台再来唱唱。

《我自己》教学设计 篇4

  【设计意图】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谁拥有了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幼儿期是个性品质可塑较强的时期,从小培养幼儿自信,对其一生都有影响。幼儿时期是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最初阶段,而自我意识的正是自尊和自信等重要的心理品质形成的基础。对于即将进入小学的大班幼儿来说,非常需要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自信的去迎接以学习为主要活动的人生新阶段。我根据大班幼儿的这些特点设计了《我就是我》的教育活动。

  整个教育活动我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借助课件讲故事,引导幼儿发现动物们各自的本领,帮助伤心难过的青蛙寻找优点,从而感知、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我就是我,谁也代替不了”的道理。

  第二个环节,鼓励幼儿大胆在别人面前讲述自己的本领,多方面展现自己的特长;第三个环节,组织孩子们召开“赞美会”,引导幼儿发现其他小朋友身上的优点,让每个孩子感受赞美和被赞美的快乐。

  最后,让孩子们随音乐自由、大胆的展现自己,并大胆的告诉别人“我喜欢我自己”,让自己更加的自信!

  整个活动,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氛围,以提高自己与别人交流的自信心。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领,我就是我,谁也代替不了。

  2、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并能大胆的讲述喜欢自己的`理由。

  3、在宽松的氛围中,提高自己与他人交流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故事课件、花环、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你喜欢你自己吗?喜欢自己的什么地方?

  二、结合课件讲故事。

  1.教师讲故事前半部分

  师:(神秘状)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它是谁呢?(出示青蛙课件)

  师:你喜欢青蛙吗?为什么?(引导幼儿找出青蛙的优点)

  青蛙也是这么想的,今天,小青蛙在池塘边……它忍不住哭了起来。(结合课件讲故事)

  师:青蛙为什么会难受?他真得很没用吗?他有没有别人不会的本领呢?

  师:青蛙有这么多的本领,他不应该难受呀!谁来安慰安慰它。

  2.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山羊笑着对青蛙说:……我们大家都喜欢你。

  师:(老师高兴的情绪)你们猜猜,现在青蛙会是什么表情呢?

  讲故事至最后,问:现在青蛙为什么又高兴起来了呢?山羊对它说了什么?

  师:山羊不仅知道自己的本领,还知道观察别人的优点。那么野鸡、小松鼠有哪些本

《我自己》教学设计

《我自己》教学设计(通用16篇)《我自己》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感受长大的喜悦。知道自己长大了,能做的事要自己做。  ...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