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认识绵羊

2024-06-054

认识绵羊(精选3篇)

认识绵羊 篇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爱护绵羊的情感。

  2、培养幼儿较细致的观察力和灵敏的思维力。

  3、让幼儿初步感知绵羊的外形特征,了解绵羊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课件、绵羊模型、水彩笔、画好绵羊轮廓的纸、磁带、多媒体设备。

  活动分析:

  绵羊对于幼儿来不是太熟悉,因为幼儿很少见到绵羊,绵羊具体长得什么样子,幼儿并不清楚,所以本活动,以让幼儿初步感知绵羊的外形特征作为重点,让幼儿了解绵羊于人们的关系作为难点。在活动中,教师主要运用启发法、提问法,通过问题:你知道绵羊长得什么样子吗?绵羊的头上有什么?绵羊的身体上有什么?(引导幼儿从整体、头、躯体、四肢等分别进行讲述)你知道绵羊喜欢吃什么?它怎样叫吗?幼儿通过观察法、讨论法突破重点。在突破难点时,教师主要运用了启发法、鼓励法、观察法,幼儿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结论。本活动的延伸活动是:动手操作《我的小绵羊》。

  活动过程:

  导入:

  幼儿随音乐开汽车进入教室,停在自己喜欢的车位。

  展开:

  1、幼儿观看课件,猜谜语,激发幼儿对认识绵羊的兴趣。丰富词汇:绵羊  sheep。

  2、引导幼儿观察绵羊:

  (1)绵羊长得什么样子?

  (2)绵羊的头上有什么?

  绵羊头上有两只弯弯的角、一双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巴、一个鼻子。

  (3)绵羊的身体上有什么?

  绵羊的身体上长着卷卷的柔软的毛,绵羊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

  3、教师小结绵羊的外形特征。

  4、提问:

  绵羊怎样叫?它喜欢吃什么?

  5、启发幼儿了解绵羊与人们的关系。

  (1)绵羊的毛可以做什么?

  (2)绵羊的皮可以做什么?

  (3)绵羊奶与人们有什么关系?

  (4)绵羊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作用?

  6、教师简单小结。

  7、激发幼儿爱护小绵羊的情感。

  结束:

  1、教师简单小结活动情况。

  2、延伸活动:完成小绵羊的画。(添画)

认识绵羊 篇2

  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喜欢涂鸦和任意撕纸,而撕纸活动也经常被我们老师和家长忽视,认为是在瞎玩。其实撕纸是最适宜小班幼儿的手工活动,利用撕纸活动能对幼儿进行耐心、细致等学习态度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小绵羊毛茸茸的可爱造型是被幼儿所熟悉的,幼儿在生活中也对小绵羊有一定的了解,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察小绵羊,激发幼儿帮助小绵羊的情感。活动中根据小班幼儿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通过撕贴小纸条,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大胆想象,敢于创新。因此我结合自己在这学期研究的专题计划《科学区域中探究式活动的适宜模式》紧紧围绕怎样让幼儿“撕出又细又长的纸条”展开活动,把撕纸活动与科学探究活动相互融合,让孩子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现餐巾纸的纹路与撕纸难易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知道顺着皱纹纸的纤维能较容易的撕出细细长长的“羊毛”。

  2.能耐心地参与探索活动,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3.体验帮助“小绵羊”取暖所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每组一张绵羊轮廓的纸,固体胶若干。

  2.餐巾纸每人2-3张。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幼儿撕纸条的愿望。

  师出示“绵羊轮廓”:前几天,小绵羊身上的毛刚刚被工人叔叔剪掉,天越来越冷,把小绵羊们冻得咯咯咯咯直发抖,这可怎么办呢?谁有好办法让小绵羊变得暖和起来?(幼儿讲述让小绵羊暖和的方法。)

  幼儿1:给它穿上

认识绵羊

认识绵羊(精选3篇)认识绵羊 篇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爱护绵羊的情感。  2、培养幼儿较细致的观察力和灵敏的思维力。  3、...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