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拍皮球》教学设计

2024-06-053

《拍皮球》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拍皮球》教学设计 篇1

  之一

  佚名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知道自己是个小学生了,下课要和大家一起玩,和同学友好相处。

  2、学会本课7个生字,“拍、冬、有、个、叫、家、起”,

  新偏旁“提手旁、口字旁、走字旁”,

  掌握“下课、大家、一起”等词,

  能用“有”说一句完整的话。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7个生字,3个偏旁,1个句式。

  难点理解:“大家玩得真快乐”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磁带、投影片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看图说话,朗读读课文,理解课文第一、二两句话的意思。

  2、学会拍、冬、有、个、叫、家、起7个生字,能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

  一、复习知识

  1、卡片认读生字和偏旁:白、走、口、手、月和宀、扌、口。

  2、指名读音节词。皮球 有 一个 叫 一起 真快乐 玩

  二、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1、图上有些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们玩得怎么样?(操场上,小朋友们在一起拍皮球。)

  2、指名完整得说说图的意思。

  3、你知道这个皮球是谁的吗?这么多小朋友是怎么玩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6课(板书:6 拍皮球)

  4、指导学习生字“拍”,说说怎么记?拍手因为要用手来拍所以要用提手旁。

  三、初读课文:

  1、读课文,要求:读准音,读准带有拼音的生字。想一想,他们玩的皮球是谁的?他们玩得怎么样?是怎么样玩的?

  2、指名按课文顺序读带读字,重点正音?(冬、叫、家、玩、真、快)

  3、自己读读课文,数一数课文有几句话?你是怎么样知道的?

  四、学习课文

  1、这个皮球上谁的?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

  2、指名读课文第一句:冬冬有个大皮球。

  3、学习生字:冬、有、个,指名读一读,齐跟读。说说你是怎么记的?边书空边说笔画

  4、用“有”说一句话

  (1)读句子,说说冬冬有什么?有个就是有一个的意思。

  (2)那么你能说说你有什么?你家有什么?

  (3)我们教室里有什么?我们祖国有什么?

  5、学第二句

  (1)看图说话:冬冬有个大皮球,你看,下课时,冬冬在干什么?

  (2)读课文中的句子。

  (3)学习生字叫、家、起指名读一读,学生跟读,说说你是怎么记的?认识三个新偏旁。

  (4)谁能学着冬冬的样子来叫一叫?教师拿出一个皮球,请学生演示。小朋友们真友好,下课了在一起拍皮球,他们是怎么拍的?玩的怎么样?我们下一节课继续读课文。

  六、书写指导

  1、自己看请“拍、冬、有、个“的书写位置,指名说说。

  2、教师范写,学生跟写一个。

  3、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讲读课文,继续学习生字、词,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个小学生,应和同学友爱相处,一起活动。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词

  2、认读偏旁扌、口、走、宀

  3、朗读课文前两句。说说冬冬有个大皮球,她是怎么做的?

  二、朗读、理解课文:

  1、想象说话:小朋友们在一起,他们是怎么拍的?

  2、他们一边拍一边念儿歌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念的儿歌是怎么样的?读课文第三句话。

  3、谁能学着他们的样子来拍皮球呢?指名表演。同桌先练一练。

  4、说话:谁来说说你们玩得怎么样?冬冬和小朋友玩得怎么样呢?“快乐”是什么意思?“真快乐”呢?

  5、你一个人玩,有这样快乐吗?为什么?小结:当你和大家一起玩,才觉得特别快乐。

  三、朗读全文。

  自由读课文,要读出轻松快乐的语气。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

  四、说话训练

  1、冬冬有个大皮球,她叫小朋友们一起玩皮球,大家边拍皮球边念儿歌,玩得真快乐呀。

  2、看课件说话:丁丁有几本故事书,我们来看丁丁是怎么做的?

  3、大家是怎么看的?你能编几句儿歌。大家看得怎么样?

  4、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5、仿照课文说一段话.

  五、课堂练习课后练习题1。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总结课文,巩固复习,帮助学生进行行为判断,知道该怎么做。

  教学过程 :

  一、用卡片认读生字。用“一起”进行口头说话。

  二、朗读全文

  1、放录音课文,学生轻轻跟着读。

  2、指名读,集体读。

  3、完成课后第二题我们半哪些同学象冬冬?

  4、小结: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大家在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一起做操,这样大家才有快乐。

  三、课堂作业 指导

  1、看图用“有”说一句话。

  2、把两句话合长一句话。

  3、说话:

  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一支钢笔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拍皮球》教学设计 篇2

  之二

  佚名

  教学目标 :

  1、学会“拍、冬、有、个、叫、家、起”7个生字;认识提手旁、口字旁、走字旁;理解“下课”“大家”“一起”等词语;能用有说一句话。

  2、会正确朗读课文。

  3、知道下课要跟大家一起玩,跟同学友好相处。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读课文了解大意,看图说图意,学习生字“拍”及提手旁。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用卡片认读熟字:皮、下、了、大、你、我、月、云、米及宝盖头。

  2、指名认读音节:ding you qiu jiao wan zhen kuai 。

  二、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事物皮球,问:你会拍皮球吗?(出示课题)让学生读题,教师正音。

  2、指导学习“拍”,教学新偏旁—ti 手pang 。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学,并分析、识记字形“拍”。强调偏旁表义。

  三、看图说话。

  1、图上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玩得怎么样?

  2、你知道这个皮球是谁的吗?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2、指名按课文顺序读带有拼音的字,读得好的同学可以做小老师来领读。

  3、重点正音:拍、冬、叫、真、快。

  4、指名试读课文。

  5、教师范读、领读。

  五、书写练习。

  拍:应注意左窄右宽,提手旁应略写长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 理解课文意思,知道自己是小学生,应和同学和睦相处,一起活动。

  2、学习生字“冬、有、个、叫、家、起”及口字旁、走字旁。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生字词:拍、皮球、有、个及提手旁。

  2、指名书空:拍

  3、指名朗读课文。

  二、朗读、理解课文,再学字词。

  1、皮球是谁的?你怎么知道?

  练习读第1句。“有个”就是“有一个”的意思。

  2、下课了,冬冬是怎么玩皮球的?

  “叫大家一起拍皮球”,谁能学着冬冬的样子叫一叫?(教师拿出一皮球,让学生演示。)

  练习读第2句。“一起”要读重音。

  3、指名读第3句。读后问:谁能学着他们的样子来拍拍皮球?(指名两人,一人拍一下,教师引导学生齐读:“你拍一,我拍一,你拍二,我拍二。”)

  练习朗读,可读得轻松愉快些。

  4、他们玩的怎么样?

  “快乐”是什么意思?“真快乐”呢?一个人玩有这样快乐吗?为什么?

  指导朗读,注意“真”要读得重些,读出非常快乐的语气。

  齐读全文,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停顿。

  三、指导自学,分析识记字形。

  1、出示新偏旁:

  口—口字páng 。

  走—走字páng 。它与我们学过的“走”有什么不一样?(一捺特长,要能托住上面的字。)

  2、教给方法,指导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学习生字的方法是:

  认:一个一个地看田字格的字,问自己认不认识,不认识的再到课文中去找拼音,多读几遍。

  想:这个字怎么写?怎么记住它?

  看:笔画、笔顺可看课堂作业 ,难写的字多书空几遍。

  3、师生共同分析、识记字形。

  你学会了哪一个字,是怎么学的?请你告诉大家。(学生说,教师板书。)

  冬:可指名学生上来板书,注意下面两点要竖排,不能横排。

  有:第二笔撇应写得略长些,“月”的第二笔横折钩应从横中线写起。

  个:书写时应注意在正中位置。

  家、起:可让学生说笔画、笔顺,教师放大写,并让学生数数有几画。

  四、书写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用卡片认读生字词和新偏旁。

  2、口头组词。

  3、听写。

  二、朗读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第5题。我们班哪些同学像冬冬,能跟大家一起玩?(表扬)

  3、教师小结:同学要团结友爱。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做操,一起玩。这样大家才快乐。

  三、作业 指导。

  1、课后第3题:第4个词语“冬冬”,第二个音节标轻声,提示学生注意。

  2、课后第4题:先看图理解两幅图的图意,再用“有”说句子。如:“冬冬有一个布娃娃。”“丁丁有一本书。”也可以离开图画,就日常生活用“有”说话。

《拍皮球》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拍皮球》

  2.欣赏钢琴曲《跳绳》

  教材分析

  歌曲《拍皮球》是一首反映儿童体育游戏的童谣体歌曲,全曲是由三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结构,F大调,四二拍。加入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的旋律轻快、跳动,节奏富有动感,表现了蹦蹦跳跳的花皮球可爱动感的样子和小朋友之间玩耍皮球时“你拍拍、我拍拍”的有趣场景。

  《跳绳》是作曲家丁善德创作的钢琴组曲《儿童组曲》中的一首,带再现的三部曲式,作品音调清亮、爽朗、明澈、跳跃,该曲表现了少年儿童纯洁、明澈、活跃的心理特点。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好奇心强,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非常高,但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适宜采用游戏的形式,让他们在玩中体验,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轻快跳跃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拍皮球》,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并能为歌曲加入声势伴奏。

  2.通过聆听、律动、模仿、念童谣、画图形谱、视唱乐谱、声势伴奏等方式主动积极的参与歌曲的学唱和欣赏。

  3.通过导入《火车来了》、学唱《拍皮球》、欣赏钢琴曲《跳绳》来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欢快情绪,感受单元主题“游戏”带来的乐趣,培养乐观友爱的精神。

  教学重点

  欢快、活泼地演唱《拍皮球》

  教学难点

  附点节奏的准确演唱、歌曲的多维处理、形象地跟随音乐做律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皮球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律动表演法、听唱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随《火车来了》律动进教室。

  (设计意图:在有趣的口令中体验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在熟悉的音乐中感受乐曲欢

  快活泼的情绪)

  二、【感受】

  1.复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

  2.模仿皮球的弹跳,熟悉旋律“轻轻一拍跳起来”

  3.引领学生模仿皮球的跳动

  4.听音乐按tasu的节奏活动

  (1)生拍手

  (2)师拍球

  (3)生传球

  5.听音乐按Tititimli的节奏活动

  (1)动作引领

  (2)重音拍手

  (设计意图:通过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八分休止符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轻松、跳跃、富有弹性的声音概念,借助有趣的律动解决节奏难点,并熟悉歌曲旋律)

  6.引入童谣

  花皮球,真可爱

  轻轻一拍跳起来,

  你拍拍来我拍拍呀,

  大家玩得多愉快!

  (1)师引领

  (2)生互动

  (3)跟音乐念读

  (设计意图:加入流行音乐元素熟读歌词,营造课堂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为歌曲的多维处理做铺垫。)

  三、【学唱】

  1.曲谱

  (1)摆放皮球,感受旋律音高

  (2)教师用“嘭”模唱,学生跟画图形谱

  (3)出示1、2、5、6、9、10小节的音高,学生视唱

  (4)加入柯达伊手势

  (5)师生接龙演唱曲谱

  (设计意图:通过图谱及皮球的摆放直观的感受旋律音高,通过模唱及柯达伊手势的辅助巩固旋律音高,使得知识技能的学习在生动的音乐审美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

  2.歌词

  (1)师生接龙演唱歌词

  (2)处理歌曲最后一句“嘭嗵嗵嗵,嘭嗵嗵嗵,大家玩得多愉快多愉快!”

  (3)引导学生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完整演唱全曲

  (4)加入动作,稍快速度表演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音色、力度、速度、声势伴奏等方面的处理丰富情感体验。)

  3.表现

  (1)引领学生加入声势伴奏

  (2)综合表现:加引子(童谣)+歌曲演唱(声势伴奏)

  (3)聆听歌曲加入爵士乐伴奏范唱

  (设计意图:在合作中感受音乐情绪,表现音乐情感,尝试用多种形式丰

  富歌曲的表达,培

  养学生对音乐的多种认知感受。)

  四、【拓展】欣赏——《跳绳》

  1.聆听教师弹奏《跳绳》

  师:你们在体育课还玩过哪些活动?听老师带来的这段音乐,想像小朋友们跳绳的画面。

  2.作品简介

  3.教师分段弹奏,学生根据旋律的速度、力度变化模拟跳绳的动作。

  4.随《拍皮球》音乐律动出教室。

《拍皮球》教学设计 篇4

  星期五上午是音乐活动律动《拍皮球》。听完这首乐曲,觉得这首乐曲很欢快,很适合幼儿跟着音乐做拍皮球的律动。教案中有一条目标是“熟悉韵律节奏,能和着韵律节奏边做蹦跳步边单手做拍球的动作。”我们的小朋友才入园三个月,虽然之前也让小朋友进行过律动,

《拍皮球》教学设计

《拍皮球》教学设计(通用12篇)《拍皮球》教学设计 篇1  之一  佚名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知道自己是个小学生了,下课要...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