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怎么办》教案
《我该怎么办》教案(精选12篇)
《我该怎么办》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图画读懂故事,说出这个故事的内容。
2、帮助小明想个办法,并能把想到的办法说清楚。然后评一评谁的办法好,谁说得好。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故事,想出办法。
2、清楚地表述自己想出的办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话题。
该怎么读?(疑问的语气)那么该用什么标点符号呢?(“?”)再读一读。
二、自己看图,思考问题。
1、小组合作,互相说说这三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互相补充。
2、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内容。
3、你学得小明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老爷爷为什么不让小明取牛奶?(过意不去,定要答谢。)
4、自己动脑筋,帮小明想个办法。
5、小组内交流,选出最佳办法。
三、交流评价。
1、收钱送奶。
2、不收钱,不取奶。
3、辩论。
4、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5、评一评,谁的办法好?为什么?
四、表演故事。
分组排演,可以有不同的结局。
《我该怎么办》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2.能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图片:《我会上厕所》。
2.故事:《皮皮生活剧》[附]、布偶、海报纸、笔。
3.挂图:《我会上厕所,我会洗手》。
活动过程:
1.演一场皮皮遇到问题就哭的生活剧。
2.准备一个布偶,告诉幼儿,他叫做“皮皮”,今天皮皮有一些问题不懂,想要请班上的小朋友告诉他该怎么办。
3.观看后,皮皮要提出问题啦,请知道的小朋友帮帮他的忙。
——我想上厕所时,该怎么办?
——别人都不和我玩,怎么办?
——我想找妈妈,妈妈什么时候才会来?
——吃饭时有我不喜欢吃的菜,怎么办?
——裤子尿湿了,怎么办?
——如果把别人的东西弄坏了,怎么办?
——有人打我,怎么办?
4.当皮皮提出问题后,请幼儿自愿为皮皮解答;若幼儿也不知道,可一起讨论,共同想想有哪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再告诉皮皮。
5.展示挂图,并请幼儿看图片《我会上厕所》,讨论正确的上厕所方法。
6.活动结束后,可在每天活动的某时段中设立“我该怎么办”时间,让幼儿讨论每个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建议:
1.问题不宜一次过多,可根据开学初最常碰到的问题发问。
2.教师可利用海报纸,将幼儿的讨论记录在海报纸上;可能的话,以图画辅助说明,放在教室或语言区,作为情境布置。
[附]故事:皮皮生活剧(佚名)
皮皮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因为皮皮没有兄弟姐妹,而幼儿园里有很多小朋友,所以皮皮很喜欢上幼儿园。
可是,幼儿园里的小朋友都不喜欢和皮皮一起玩,因为皮皮很爱哭。想上厕所时,皮皮就哭;听故事时,皮皮哭着要找妈妈;尿裤子时,皮皮也哭;吃饭时,皮皮哭着说不想吃青菜;午睡时,皮皮又哭了,把所有的小朋友都吵醒了。
皮皮自己也很难过,他也希望小朋友喜欢他,皮皮该怎么办呢?
活动反思:
幼儿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更加丰富,这方面的能力会更强。本次活动中,以播放图片的形式,给予幼儿生动、形象的视觉效果,以“家里来了陌生人”和“外出走失”的情境,帮助幼儿了解生活中遇到突发事件的解决方法。针对特殊电话号码119、120、114、110的使用问题,孩子有一定的了解,在大家的探讨、交流、争论声中,教师以引导的方式让幼儿感知发生交通事故后也可以拨打110,除了发生火灾,家里门锁了,没有钥匙同样可以求助于119的生活常识。
在与幼儿共同讨论中,引导孩子寻找原因、分析事情的对与错。对的,该如何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照着做,错的,该如何及时矫正,有危险的行为,应该如何杜绝。在迁移幼儿日常生活的经验,讨论外出应该注意的问题时,今后的活动中,应该积极巩固已经取得的效果。
《我该怎么办》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外出时要紧跟大人,不乱跑,以免走失。
2、学习走失后求助别人或拨打求助电话等自我救助的方法。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妈妈不见了》。
活动过程:
一、看幼儿用书《妈妈不见了》。
教师:小朋友,看看小红和妈妈去干什么了?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小红找不到妈妈了,急得哭了起来)
1、幼儿分组讨论:小红怎样才能找到妈妈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小红呢?
2、每组选一名幼儿将本组讨论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大家从中选择几种方便、可行的方法。
二、结合幼儿用书画面,帮助幼儿巩固经验。
教师:小红找不到妈妈后,她应该怎么办?请你看图说一说她找到谁、做了什么。
师幼共同小结,引导幼儿知道外出时应该紧跟大人;走失后不能随便跟别人走,可以站在原地或请求警察、营业员等帮助找妈妈,还可以打电话。
三、参考幼儿用书画面,引导幼儿完整地说一说小红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四、经验迁移:讨论外出应注意的问题。
引导幼儿讨论外出时还会遇到哪些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教师:如果你和你妈妈在逛街的时候,和妈妈走失了,你会怎么办?
《我该怎么办》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学会一些处理突发事件的好办法,懂得自我保护,强化安全意识,树立“我能行”的意识。
2、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在讨论分析中提高判别是非的能力。
3、了解竞赛活动的游戏规则,在游戏中培养竞争、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
1、“智慧树”(小松树)四棵,“智慧果”(各色塑料果子)若干,皇冠帽若干,红绿旗人手各一面。
2、图片、数字标记,录像片段。
三、活动过程:
1、以讨论、谈话方式,引出话题。师:今天我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一个妈妈骑着车带着她的女儿上幼儿园,忽然车子一滑,她们从车上摔了下来,那小女孩只擦破了一点皮,妈妈却怎么也站不起来,可能是腿受伤了,这可急坏了小女孩,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帮忙想想办法,看谁的办法又好又快)幼A:如果妈妈受伤很严重,我就拦一辆“的士”车,送妈妈去医院。幼B:如果妈妈受伤不严重,我就帮妈妈揉揉。幼c:请叔叔阿姨帮忙……师:小女孩忙请叔叔阿姨帮忙拦丁一辆出租车,送妈妈去了医院。
2、游戏:智力大赛,引导幼儿学习一些处理突发事件的好方法。师:我们小朋友在生活中,有时也会突然遇到一些危急的事情,我们该怎么办呢?今天就来进行一场比赛,比一比谁想的办法好,谁想的办法多。
(1)了解竞赛活动的游戏规则。请幼儿自由组合分成四组。(提供形状、颜色不同的椅子让幼儿按其特征自由分组)师:在每一组桌上都有一棵“智慧树”,只要答对问题,你的“智慧树”上就会长出一颗“智慧果”。让我们来比一比,哪组“智慧果”结得最多,这组的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得到一顶皇冠帽。
(2)进行讨论题比赛,要求幼儿具有合作的意识。观看录像:火灾师:呀,发生了什么事?(火灾)如果发生了火灾,你该怎么办?幼A:立即拨打110。幼B:马上离开着火的地方。幼c:喊救命,马上用水灭火。幼d:立即拨打119。师:你觉得哪些办法好?幼A:我觉得打119的办法又快又好。幼B:自己用水只能灭小火,火大了就不行了。请幼儿讨论110是什么电话,119是什么电话,请幼儿讨论并讲述怎样赶快离开着火现场。
(3)进行选择题比赛。①请幼儿观看并讲述录像情节:小女孩和妈妈在商场里走散了。师:如果你不小心走失了,你怎么办?老师这里有4个办法,请你来选择。(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
办法一:又着急又害怕,只会哭,别人问你什么也不说。
办法二:站在原地等妈妈,妈妈肯定会回来找我的。
办法三:请营业员或保安帮忙打电话给妈妈。
办法四:到商场的广播室请播音员通过广播帮自己找妈妈。
请幼儿站到相应的图案数牌前并讲述自己的理由,答对的幼儿都可为自己小组赢得一颗“智慧果”。(让幼儿学会分析哪种情况采取什么方法才是正确的)
②请幼儿观看录像并讲述:爸爸妈妈都不在,小女孩一人在家,这时有人来敲门,说是找小女孩的爸爸……师:你在录像中看到了什么?(幼儿讲述)师:如果你一个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你该怎么办?老师这里有3个办法,请你来选择,如果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可站到数牌4的前面。
办法一:立即开门请客人进来;
办法二:很害怕,不开门;
办法三:隔着防盗门请客人留下电话号码,等爸爸回来再打电话联系。幼儿站到相应的数牌前,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幼A:马上打电话给妈妈,征求一下妈妈的意见;幼B:我从猫眼里看看认不认识这个人)请幼儿讨论哪些方法比较合适,并观看录像的后半段,答对的幼儿都可为自己一组赢得一颗“智慧果”。
(4)游戏:看谁举得快,让幼儿判别。要求:对就举绿旗,错就举红旗;全组都举对,便可得到一颗“智慧果”。
①发现着火了,赶紧拨打电话119。
②煤气泄露了,赶快关掉煤气阀,打开窗户,并用湿毛巾捂住自己的鼻子。
③出鼻血了,赶紧用手去揉。
④和小伙伴一起玩炮仗,可炮仗没响,便赶快走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3、评出获胜者,戴上皇冠帽,随着欢快的音乐出活动室。
《我该怎么办》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对宝宝进行安全防卫知识训练,提高宝宝的自我保护能力。
2、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家长教宝宝记住自己的姓名、父母的姓名、单位、家庭住址、家中的电话号码。
2、宝宝喜爱的玩具、糖果、点心等。
【活动过程】
1、主教师向宝宝询问个人资料。
宝贝,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家问了爸爸、妈妈的电话、单位等情况,现在,老师要考考小宝贝了,看哪个宝宝最聪明。(逐一向宝宝询问个人资料。包括宝宝的姓名、父母的姓名、单位、家庭住址、家中的电话号码。)
2、宝宝回答后,教师总结:宝贝外出时要认识回家的路,无论什么情况不要接受陌生的礼物,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3、助教师扮演陌生人,试试宝宝的反应。
助教师扮演陌生人,走到一小宝宝跟前,用宝宝喜爱的玩具、糖果、点心等哄宝宝说:“宝贝,我给你带来了很多好吃、好玩的东西,喜欢吗?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好吗?”
4、主教师小结:宝贝,不管陌生人给你什么好吃、好玩的东西,你千万不能接受,更不能跟他走,如果陌生人硬要把你抱走,一定要大哭大叫。
【活动延伸】
叮嘱家长:以后带宝宝外出回家时,启发宝宝领着家长回家。
【活动反思】
通过观看直观的录像,小朋友们还是发现了较多的不安全的行为,再进行录像对比,孩子的印象更深,安全的意识也更浓,老师和幼儿一起总结的多种安全行为,可以总结成儿歌,教幼儿朗诵,加深对安全的认识,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可以照成相片,让幼儿学习正确的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上下床、上厕所、排队等。
《我该怎么办》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了解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遇到了什么情况,设想一下他会怎么办,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能让别人听明白。
2、遇到困难时,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教学
《我该怎么办》教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