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游戏
亲子游戏(精选15篇)
亲子游戏 篇1
亲子游园计划
游戏名称《层层叠高》
游戏目的:
1、体验亲子协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2、培养幼儿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
游戏准备:
长方体积木、圆柱体积木各二十块、小篮子四个。
游戏玩法:
每次游戏可请四对家庭参加。家长与孩子在起点手持篮子准备。游戏开始后,每对家庭跑到场地内将散落在场内的长方体积木、圆柱体积木各拣五块后,跑到终点将两种积木依次循环搭起。以积木形状搭配正确、速度快的家庭获胜。
游戏二
游戏名称:《送珠珠回家》
游戏目的:
1、体验亲子协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2、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动手能力。
游戏准备:
大脸盆一个{内装水和各色玻璃珠}、小碗三个、筷子三双、调羹三把、分类盒三个。
游戏玩法:
每次游戏可请三对家庭参加。每对家长与孩子围坐在桌旁。听到游戏开始的口令,家长用筷子将大脸盆中的玻璃珠夹到自己的小碗中,孩子则将小碗中的玻璃珠用调羹按颜色送到分类盒中的不同格子。大脸盆中的玻璃珠被夹完游戏结束,以分类盒中的玻璃珠数量多者为胜方。
亲子游戏 篇2
往往家长同孩子做游戏的时间,无论是对于家长还是孩子来说都是最快乐的时刻了,那家长想不想让这种快乐继续呢,那就来看下我们的方法,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让你同孩子最快乐的时刻继续下去。
妈妈+宝宝
宝宝出生后,妈妈要给孩子喂奶、换洗尿布、洗澡,要与宝宝一起游戏,给宝宝讲故事,逗宝宝开心,教宝宝认识周围事物和社会常识等。因此,可以说与宝宝交往最多的是妈妈。然而,宝宝在与妈妈交往过程中,学会最多的还是与人分享、谦让、合作、团结、友爱、关心别人、有礼貌等行为习惯以及最初的情感社交技能。
专家评述:
妈妈的性格比较温柔细腻,耐得住性子,根据这一特点,妈妈们可以用简单的小游戏来促进宝宝的各项智能的发展。
妈妈宝宝游戏设计
游戏1:企鹅迈步(适合新生儿)
延长迈步反射,锻炼下肢肌肉。扶着宝宝站在桌上或硬板床上,宝宝会主动迈步前进,每天练习2—3次,每次迈8—10步,可以锻炼宝宝下肢肌肉,能较早支撑体重量。
目的:新生儿迈步是先天获得的反活动,如果不锻炼,出生后56天前后这种本能会消失,坚持练习可增进肌使宝宝提早站立学步。
游戏2:拍拍手(适合2个月的宝宝)
妈妈可以在宝宝的一侧拍一下手,然后慢慢移动到另一侧,再拍一下手,这样做有目的的轮换。让小宝宝跟着声响和妈妈的手左右动。
目的:刺激宝宝的视觉和听觉的发展。
游戏3:爬行练习(适合6个月以上宝宝)
让小儿从匍行转到爬行,腹部逐渐离开床面,并用手臂转圈或后退。可将玩具或食物放在不同的位置上,让小儿爬着去够取。此间,从头自由转动逐渐到头能保持平衡。用毛巾提起腹部,练习手膝的支撑力,为过渡到手足爬行作准备。
游戏4:踢气球(适合1周岁以上的宝宝)
妈妈扶住宝宝的身体,帮助宝宝踢彩色的气球。 可以对着墙踢。
目的:帮助宝宝增加身体的平衡能力以及下肢的力量。
游戏5:挑珠子(适合2岁以上宝宝)
准备一盒彩色珠子,两个盘子,让宝宝先将红色珠子挑出放入一个盘子内,再找出黑色的放入另一个盘子内。看看宝宝能否把红色和黑色的挑干净。
目的:宝宝挑红色珠子的能力会比挑黑色的好,因为认识黑色是最近的事。一来使宝宝更准确认识颜色,二来可以锻炼宝宝有目的地挑选和分类的能力。
宝宝+爸爸
曾见到过这样一幅图片:一个粗旷又具品味的年轻父亲怀抱光着小身子的幼儿,风度翩翩神态自然。谁都会喜欢这样的父亲,他在给人一种对比的同时传达出一个信息:成熟男性对幼儿的关爱是衡量他公众形象的标准之一。就像鸟儿起飞的两个翅膀一样,母爱和父爱都是宝宝的心理需要,缺一不可的。
专家评说:
爸爸和宝宝游戏时,经常鼓励宝宝尝试新鲜的游戏,鼓励宝宝勇敢探索、独立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爸爸的个性特征和游戏精神,会让宝宝有形无形中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爸爸宝宝游戏设计
游戏1:发声游戏(适合6个月以上宝宝)
亲子游戏 让宝宝坐在爸爸的对面,用纸把你自己的脸遮住,喊宝宝的名字,如果宝宝作出声音的反应,立刻亲吻他,反复玩2分钟。这可是爸爸与宝宝亲密接触最好的游戏哦。
游戏2:找玩具(适合8个月以上宝宝)
爸爸用大毯子把宝宝最喜欢的玩具盖起来,然后让宝宝自己找把它找出来。然后重复这个过程,也可以逐渐增加被藏起来的玩具的数量,来增加游戏的难度。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宝宝认知能力的发展。在玩的过程中,也让宝宝初步认识到物质永恒性的概念。
幼儿教育小编总结:家长可以通过上面介绍的小游戏,与宝宝增进一下感情,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不只是亲子游戏不知是增进亲子感情的哟,最重要的是在增进感情的同时,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求知欲望,让孩子的技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亲子游戏 篇3
2-3岁
目的:
1、发展腿部肌肉,提高运动能力。
2、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玩法:
1、孩子与家长相对而坐,双手体后支撑,两脚脚底互顶。接着家长一腿绷直,一腿弯曲,孩子的左右腿绷直或弯曲刚好与大人相反。
2、孩子与家长边念儿歌边双脚向前踩,类似踩自行车的动作。
3、儿歌:
齐:大脚碰小脚,我们踩小车。
家长:车子开到哪里去?
幼儿:车子开到去。
家长:车子经过什么地方?
幼儿:车子开到去。
提示:游戏过程中,家长要根据幼儿的能力定游戏时间,切不可让幼儿腿部肌肉运动量过大,以免伤筋。
亲子游戏 篇4
大脚小脚走 适应年龄:2—3岁 目标: 1、培养幼儿灵敏性。
2、增加孩子与父母间的感情。 器具:
1、二条宽30厘米的小路。
2、二条小路的一端,各放一只装满小球的塑料筐,另一端各放一只空的塑料筐。 过程:
1、成人与孩子手拉手面对面站立在放空塑料筐一端的小路上。 2、孩子把双脚站在成人的双脚上。
3、孩子和成人一起移动双脚沿着小路向前走,走到装满小球的塑料筐前,由孩子拿起小球,然后往回走,再由孩子把手中的小球放入空塑料筐内。看哪一组拿的球多为胜。 建议:
1、小路的距离不能太远,大约在2—3米左右。
2、孩子可以双手拿球。
3、成人可以用游戏的形式鼓励孩子,如:“袋鼠妈妈带袋鼠宝宝一起去采果子”等语言激发孩子参与的兴趣。
亲子游戏 篇5
一、活动名称:毛毛虫游戏
二、活动准备:地垫若干
三、活动目标:
1、 幼儿体验亲子游戏所带来的乐趣,培养幼儿亲子情感,让幼儿乐意参与集体活动。
2、 发展幼儿肌肉动作的敏感性,提高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 幼儿在走、跑、爬等简单的动作练习中,发展幼儿身体平衡感。
四、活动玩法:
请一组(5—8人)参与毛毛虫游戏,家长手、膝着地为幼儿搭建长长的山洞,幼儿听信号从山洞下爬过,当最后一位幼儿爬过后,最后一位家长像雪球一样滚动式跑到最前面继续为幼儿搭建山洞,幼儿爬完规定路线游戏即可结束。
亲子游戏 篇6
名称一:小蜜蜂找花儿
目标:
手脚协调地动作和学习听指令游戏
材料:
一些小蜜蜂头饰,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朵,儿歌录音《小蜜蜂找花儿》
过程:
1、出示蜜蜂头饰,教师示范游戏(边念儿歌边找到红花)1―2遍,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
――“这是谁?小蜜蜂最喜欢和谁做游戏呀?”(交代游戏名称)
“小蜜蜂找到谁做好朋友?”
“小蜜蜂和花儿在干什么?”
2、教师帮助幼儿戴头饰,扮演小蜜蜂,并带领幼儿一起边“飞”边念儿歌数遍。
3、在游戏中,教师通过动作示范和语言鼓励幼儿用脚踮起来走,两只手像蜜蜂的翅膀一上一下(较大幅度地)摆动。
4、进行“小蜜蜂找花”游戏,让“小蜜蜂”在反复游戏中逐渐地做到根据指令找花儿:
――“现在,小蜜蜂要找哪一朵花做朋友呢?小朋友可要听清楚。”
提示:
1、由于托班幼儿自我中心倾向明显的这一年龄特点,游戏中,仍然会出现不根据指令找花儿的情况,教师只需反复提醒或者示范,而不必责怪和强制幼儿。
2、此游戏亦可作为亲子活动的内容。
附儿歌:小蜜蜂找花儿(小小)
小蜜蜂,嗡嗡嗡,
飞到东,飞到西,
飞来飞去找花儿,
找到红花亲亲嘴,
你是我的好朋友。
(花瓣的颜色可灵活替换)。
名称二:小蜜蜂飞呀飞
目标:
用印章的方法进行添画
材料:
刻
亲子游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