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家喜欢我

2024-06-051

大家喜欢我(通用10篇)

大家喜欢我 篇1

  主题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实际任务,幼儿学会跟客人主动打招呼,会用适当的语言行为跟人商量着玩,当别人接受时,能从表情动作表示高兴。从而培养幼儿愿意运用这些方法,主动与人交流,并友好相处。

  一、教学性情境

  活动名称:交朋友

  活动要求:让幼儿学会用友好的态度对待别人,当别人不接受自己时,会想办法让别人喜欢自己。

  活动准备:木偶剧表演,课前学习表演《拉拉勾》。

  活动指导:

  (一)创设情境《哑巴老虎》,幼儿观察交流。

  1.小动物们愿意和老虎威威交朋友吗?为什么?

  2.老虎威威想了一个不说话的办法来跟小动物们交朋友,你们想一想不说法这个办法好不好?为什么?(可用表情、动作,好听的声音)(幼儿尝试)。

  3. 除了用这些方法交朋友,还有什么好办法能交朋友?(幼儿商量,教师巡迥指导)。

  4.小朋友们想了这么多好办法,看看老虎威威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5.它终于交上了朋友,老虎威威是怎么交上朋友的?

  (二)小结:关心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和你交朋友。

  (三)游戏《拉拉勾》,体验交上朋友的快乐。(实践操作)

  二、实务性活动

  (一)具体内容

  1.接待客人

  2.外出作客

  3.结伴游玩

  4.打电话

  (二)具体方法

  1.时间:可利用节假日。

  2.交往对象:成人、孩子(熟悉的、陌生的)。

  3.鼓励幼儿在家里自己给老师打电话,并能找话题与老师交谈。

  (三)活动重点:积累交流经验。

  (四) 活动指导:

  1.请爸爸、妈妈反馈活动情况。

  2.幼儿完成任务,老师与他们个别交流。并加以鼓励。(你和谁一起玩的?玩得怎么样?为什么……)

  三、分享交流活动

  (一)活动要求:通过运用已经学会的适合的交往方式,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励小朋友以后再次使用这些交往方法。

  (二)活动准备:设置“借东西”的情境障碍:

  1.老师正在上课,门关着;

  2.我的老师不在;

  3. 老师说:“哎呀,你们要借的东西我没有,在其他老师那里”;

  4.老师正与别人谈话。

  (三) 分享交流:

  1.创设“借东西”的真实情境,从中观察孩子的反应。

  (1)我想请小朋友帮忙,向其他老师借一些东西,谁愿意帮助我?

  (2)我非常需要这些东西,请小朋友一定要想办法借到这些东西。

  2.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进行交流讨论。

  (1)你们是怎么借到东西的?(笑咪咪,有礼貌,不打扰别人……)

  (2)你们在借东西时碰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3.实务性经验的联想,幼儿交流分享。

  (1)今天我们学会借东西的本领,那么平时你们遇到事情是怎么与人打交道的?

  (2)是不是也用过这些好方法呢?

  4. 幼儿得到的体验:如果我们有事情,应该主动地告诉别人,让别人明白,看看别人是不是愿意帮忙,当别人给了我们帮助,我们要感谢别人。

大家喜欢我 篇2

  主题目标:

  1、初步感知春天里花草、树木等自然景象的变化,了解春天的明显特征,指导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2、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3、喜欢亲近花草,爱护花草,喜爱春天,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H7N9禽流感期间,督促幼儿勤洗手,教育好孩子不在外面乱吃东西。

  主题内容:

  周日:语言《小草醒来了》

  周一:搭班考核课《数学:上面和下面》

  周二:科学《尖尖的春笋》(指导实习生上课)

  周三:语言《小雨点》(脱班)

  周四:艺术《种子发芽》(指导实习生上课)

  周五:区域活动

  语言:小草醒来了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知道春天到了,知道草绿了。

  2、想象春天小草绿了的美景,喜欢春天。(乐意参与散文诗表演,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挂图19号;《小朋友的书春天来了》;磁带及录音机。

  2、自备打雷的音乐,自制小草、春雨、春风和太阳的头饰。

  活动过程:

  1、播放打雷的音乐,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打雷)。

  (2)轰隆隆,轰隆隆。雷声可能会把谁吵醒呢?

  2、教师边朗诵散文诗边插问,引导幼儿思考。

  (1)小草醒来。教师朗诵散文诗从开始至“醒来了”

  提问:轰隆隆的雷声惊醒了谁的梦?

  小草醒来时,做了什么动作?请幼儿一起来学动作(伸伸懒腰,踢踢腿,揉揉眼睛)(重点学习,为表演铺垫)

  (2)小草问好。

  欣赏散文诗从“春雨轻轻打在小草身上”到“小草说:你好,太阳”。

  提问:都有谁向小草问好?它们是怎么样问好的?(教师与幼儿扮演春雨、春风和太阳,相互问好)。

  你猜,小草睁大了眼睛,会看到什么呢?

  (3)小草绿了。教师继续将散文诗朗诵完。

  3、教师结合挂图,完整朗诵散文诗,并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春天除了小草醒了,变绿了,还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呢?

  总结:春天到了,小草变绿了,小花都开了,柳树也发芽了。

  4、请幼儿听诗歌录音,感受春天小草绿了的美景。

  (4、引导幼儿表现春雨、春风、太阳的动作,邀请几组幼儿上来表演散文诗。)活动反思:本次活动在原教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幼儿表演散文诗的环节,我认为这首散文诗里有角色、有意境和动作表演的需求,最主要对话非常简单,“,你好!”的句式对小班孩子来说很容易掌握,也有能力表演,所以在感知小草醒来做了什么动作环节,我作为重点学习的内容,为后面的表演作铺垫,最后让幼儿想象春雨、春风和太阳分别可以用什么动作表演,为最后的整体表演做准备,幼儿对本次散文诗的表演兴趣非常浓厚,不过第一批幼儿上来比较拘束,表演时候放不开,后来多表演几次后,孩子逐渐掌握了动作,才逐渐表演得好起来。

大家喜欢我 篇3

  活动产生:

  现在的普遍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在生活上一手包办,忽视孩子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的研究,设计了一系列相关的生活活动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生活能力,促进全面、健康地发展。

  活动目标:

  1、掌握系鞋带的正确方法。

  2、理解故事,记住短句“先绕一个圈,两头交叉绕一绕,拉拉紧”。

  3、提高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准备:

  《一双有蝴蝶结的鞋》故事图片,短绸带人手一根,幼儿鞋带的鞋上园。

  活动一:故事《一双有蝴蝶结的鞋》

  1、有表情的完整讲述一遍故事。

  2、结合挂图,边讲述边提问。

  (1)开始,妈妈为什么不给佳佳买这双有蝴蝶结的鞋?

  (2)佳佳是怎样学习扎蝴蝶结的?

  (3)到了佳佳的生日,妈妈真的给她买了这双有蝴蝶结的鞋,佳佳是怎样穿好这双这双鞋的?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借此复习前面的短句。

  3、学扎蝴蝶结

  发给幼儿人手一根短绸带,练习扎蝴蝶结。提醒根据短句,运用正确的方法。先绕的两个圈要小一些,交叉的也要小,不要拉紧容易拉过头。形不成蝴蝶结。

  4、娱乐活动

  互相帮助把蝴蝶结扎在食指上,颤动食指模仿蝴蝶飞动。

  活动二:学系鞋

  1、讨论:早上,爸爸妈妈是怎样给你系鞋带的?

  2、请会系鞋带的幼儿表演一次,激发学习鞋带的愿望。

  3、引导

  幼儿根据扎蝴蝶结的经验,学系鞋带。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提醒一定要系紧鞋带,不然鞋带容易散开。

  4、比一比,谁的鞋带系得又快又好。

  活动延伸:

  在区角中增设自理区,投放扎蝴蝶结的短绸或可穿鞋子的娃娃,可让继续学习系鞋带。

  活动评析

  本活动设计体现出以下特点:

  

大家喜欢我

大家喜欢我(通用10篇)大家喜欢我 篇1  主题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实际任务,幼儿学会跟客人主动打招呼,会用适当的语言行为跟人商量着...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