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味道》教学设计
《月亮的味道》教学设计(通用13篇)
《月亮的味道》教学设计 篇1
活动目标:1.通过猜测、想象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动物们齐心协力“尝”月亮的有趣过程。2.尝试讲述动物之间的对话,学说短句“,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3.通过情境表演体验合作的力量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1.ppt《月亮的味道》。2.背景音乐:舒伯特的《小夜曲》。3.故事中夜晚的大背景图以及出现角色的小彩图。4.八种小动物的头饰。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发想象:1.小朋友们,你们看图片上有这么多好吃的,你最喜欢吃什么,能说说它是什么味道的吗?(简单提问两个幼儿)2.小朋友们真棒,其实不同的食物啊有不同的味道。但是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你们肯定不知道它是什么味道。到底是什么呢?小朋友们看几张图片就知道了。(师播放月亮的幻灯片)咦,这些图片中都有一样什么东西?是月亮呀,你们有人吃过月亮吗,你们觉得月亮是什么味道的?(提问两个幼儿)3.那么到底月亮是什么味道的,是甜的,是酸的,是咸的,还是辣的呢?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题目就叫做《月亮的味道》(一起来念一遍),我们来听一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二、播放课件,讲述故事:(时间不要太长)1.晚上,月亮升起来了。有一群小动物想尝一尝月亮的味道,瞧,它们来了。小朋友们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一个又大又圆的月亮、眼睛)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几双小眼睛,1,2,3……9,有九双眼睛,都有哪些小动物呢,我们接着往下看。(不纠结到底有几双,我们等会再回来看)
2.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还是咸的呢?真想尝一口啊!夜里,动物们望着月亮,总是这么想。可是呢,不管怎么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
3.这时候你们看,谁来了?(小海龟)有一天,一只小海龟下定了决心,它要一步一步爬到最高的山上去摸一摸月亮。你们看小海龟那么小,山那么高,它能爬上去吃到月亮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吃到了没有——爬到山顶,月亮近多了,可是你们看它够着月亮了没有?你们帮小海龟想想办法。(请两个幼儿回答)
4.小朋友们帮小海龟想了很多办法,看看小海龟是怎么做的。原来它搬了救兵呀,这是谁呀?(大象)小海龟叫来了大象,“大象,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师放慢语速,强调句式)看,大象站到了小海龟的背上。月亮想:“这是在和我做游戏吧!”大象的鼻子往上一伸,就要够到了呢,可是月亮轻轻地往上一跳,唉,还是够不到。
5.怎么办呢,再搬一个救兵吧,这次要请谁了呢?大象叫来了长颈鹿,(大象要怎么对长颈鹿说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长颈鹿,你到我背上来, 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月亮一看到长颈鹿,又轻轻往上一跳。长颈鹿使劲儿伸长了脖子,可还是够不着。小朋友们,大象怎么说的?那长颈鹿有没有够着月亮呀?那怎么办,猜猜接下来会哪个好朋友来帮忙了。(幼儿回答)
6.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们猜对了没有,呦,一下子邀请了这么多动物啊,都有谁呀?(斑马,狮子和狐狸)搬了这么多救兵,这下肯定能吃到月亮了。长颈鹿叫来了斑马、狮子和狐狸。(我们一起把它们叫过来)“斑马、狮子、狐狸,到我们背上来,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小动物们大声喊。小朋友们如果你是月亮,你愿意让小动物们吃到你吗?(月亮和大家想的一样/我们的月亮可不这么想)它才不怕呢,它觉得很好玩,又轻轻往上一跳。眼看就要摸到了,可月亮总要飘远一点,让大家够不着。
7.我们来数数有几个动物了?(六只)呦,六只了,连万兽之王狮子都出动了,还是够不到,你们认为小动物们应该放弃吗?那怎么办,如果是你们,会请谁来帮忙,要厉害一点的。(幼儿猜)大家请来了猴子,我们都知道猴子可是又聪明又机灵的,说不定它能想出好办法呢。
8.狐狸叫来了猴子,狐狸要怎么说,大家一起说。“猴子,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月亮一看到猴子,又轻轻往上一跳。猴子都能闻到月亮的味道了,可还是够不到。你们猜猜月亮闻起来是什么味道的呀?
9.月亮的味道真香呀,真的好想好想咬一口啊。我们的小动物们今天一定要吃到月亮是不是?所以它们又请来了谁呢,是小老鼠!我们一起大声地把小老鼠叫过来。“老鼠,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猴子大声的对老鼠喊。月亮看着老鼠,心想:“这么个小不点,肯定捉不到我的。”月亮打了个哈欠,它太累了,这回它没有再往上跳。你们觉得这次大家能吃到月亮吗?我们来看看。小老鼠先爬到海龟的背上,然后爬到大象的背上、长颈鹿的背上……还有呢,斑马、狮子、狐狸、猴子,然后……呀,发生了什么?
10.“咔嚓!”他咬下一片月亮,月亮的味道真好,值!你们觉得这么好吃的月亮小老鼠一个人吃好吗?为什么?(幼儿回答,师抓思想感情月亮不是小老鼠一个人摘到的,而是大家一起合作,相互帮忙的结果)所以他又给猴子,狐狸、狮子、斑马、长颈鹿、大象与海龟都分了一口月亮,大家都觉得这是他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这天夜里,大家挤在一起睡着了。
11.咦,有几只小动物睡在一起呀,我们来数数。(八只,师用鼠标点着和幼儿一起数1234……)那刚才我们数的小眼睛有几双,谁记得?(九双)哦,那还有谁呢,谁在偷偷地看着他们呀……是小鱼。一条小鱼看着这一切,怎么也闹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那么费力,到高高的天上去摘月亮?这不是还有一个嘛,就在水里,在我旁边呀。”为什么水里也有一个月亮呀?(倒影)水里的月亮能吃吗?(不能,因为水里根本没有月亮嘛)小鱼也好想尝一尝月亮的月亮啊,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愿意给小鱼也吃一块月亮吗?(愿意)看来我们的小朋友们都是懂得分享的好孩子哦。
三、教师提问,出示彩图:1.故事的题目叫什么(贴月亮图)?2.你还记得有哪些小动物吗?(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动物彩图,若说不全师直接出示)3.月亮那么高,小动物们是怎么吃到月亮的?(一个一个站在背上)小朋友们还记得是谁站在谁的背上呀?请一个小朋友来帮老师排一排顺序。(教师在旁用简单的语言讲述故事内容,重点突出出场顺序。每叠加一个动物,让幼儿一起说“,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的句式)注意:尽可能让幼儿开口说,师话少。4.小动物们最后吃到月亮了吗?月亮好吃吗?故事里是怎么说的?(这是他们吃过最好吃的东西)
四、配合音乐,完整欣赏:师:呦,这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现在我们跟着好听的音乐一块儿来讲吧。(师再播放课件,并配上背景音乐完整讲述一遍故事)
五、角色扮演,体验合作:师:小动物们总算吃到了美味的月亮。月亮的味道真好啊,嗯,又香又甜,还有点脆脆的。你们想不想尝一尝月亮的味道呀!现在老师请几个小朋友上来演一演故事里的小动物,看看你们能不能吃到月亮。(给指定幼儿佩戴头饰,师扮演月亮角色并说旁白,最后把大月亮给”小老鼠”,让他进行分享,其他动物假装一人咬一口)月亮的味道好吃吗,吃饱了请我们的小动物回到座位上休息一下。
总结:今天我们欣赏的故事叫什么?(《月亮的味道》)你喜欢故事中的小老鼠吗?为什么?(小老鼠摘到了月亮还分给大家一起吃)为什么要和大家一起吃呢?(因为小动物们的帮助)哦,因为大家的帮忙小老鼠才摘到了月亮,所以把月亮和大家一起分享是不是?看了这个故事,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你会怎么做呀?对,可以请自己的好朋友来帮忙,当然了,为了感谢他们你是不是要把好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好,课后我们可以一起再来表演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月亮的味道》教学设计 篇2
活动目标:
1、认真聆听雨的声音,比较不同雨声的特点,用‘_____的’的表达方式描述不同季节雨的特点。
2、主动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秋天到来”的各种变化,描绘秋天的故事。
3、倾听散文的配乐朗诵,跟随音乐感受散文中秋天的美。
4、跟读散文,理解并感知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以及情境美,学习有感情的朗读散文,激发阅读散文作品的兴趣,体验散文学习的快乐,培养阅读的积极性。
5、尝试并运用散文中的句子表述和表达金秋的美丽,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分组为散文创编动作,学会合作,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记录到的秋天的美。
活动重点:
理解并感知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以及情境美。
活动难点:
为散文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不同季节的雨声录音。
2、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秋天图景。
3、秋天的叶子、果实等的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结合幼儿实际生活经验,并抓住幼儿爱玩的天性,以闯关游戏的方式完成此次活动。
动物王国最近要招募一批英勇能干的小动物来保卫他们的森林,报名的小动物要经历听、说、仿、编、演等五关层层选拔,最后挑选最勇敢、最能吃苦、最爱动脑
筋的小动物来保护他们共同的家,小朋友们想不想参加啊?
1、第一关:听雨辨不同(感受雨声)——听
放音乐,先放不同大小的下雨声,再不同季节的雨声,引导小朋友去感受雨声的变化与不同之处,使用‘_____的’的形式描述雨的特点。
小结:教师要帮助小朋友丰富和补充语言以及纠正不正确用词,启发他们去感受音乐中雨声的细微变化,为他们打开一个新的观察视角。
2、第二关:说说‘我与秋天’的故事——说
2.1请小朋友举手发言,说一说‘我’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秋天。
教师小结,引导幼儿用“______的”的表达方式叙述。
2.2秋天和其他的季节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知道的或是发现的?
天气、穿的衣服厚薄、树叶的颜色、开的花儿、成熟的果实、粮食等等,春夏秋冬各举一到二个例子。
2.3秋天的树木和花草有什么变化?
2.4秋天成熟的果实和丰收的粮食都有哪些?举例说明。
2.5秋天的小动物在干什么?
小结:本阶段既是对已有经验的再感知,又是为学习散文作铺垫,教师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小朋友用散文中的话将自己的故事,初步接触散文的语言。
3、第三关:学我说话(走近散文)——仿
3.1放配乐散文,跟随音乐一同走进秋天,感受来自散文的美。
师:散文听完了,小朋友感觉秋天的雨美不美?美在哪里?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
3.2结合画面,分段理解散文。
1)欣赏下雨前后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导幼儿把雨比作一把钥匙。可对幼儿进行反问,进而帮助他们理解雨的清凉和温柔。
师: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秋天的门?
师:秋天的雨下过后,自然界就有了很多的变化,就好象一把钥匙轻轻地把门打开,让我们看到了秋天的一切。
2)下雨后的画面:在画面中感受色彩的美。引导幼儿用散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重点指导幼儿说出各种植物、花卉的色彩变化。
师:秋天到了,各种植物都有了变化。银杏树的叶子变黄了,水稻成熟变得金黄,各种颜色的菊花都开了,有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所以美丽的秋天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3)呈现果实画面,引导幼儿从气味上说出秋天的雨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
师:小朋友从图上看到了什么?这些水果有什么味道?把准备好的水果篮拿到幼儿面前,让他们闻一闻,并用“_____的”说出自己闻到的味道。
师,秋天的雨有非常好闻的气味,这气味是从哪里来的?
师:秋天来了,水果成熟了,都发出很多好闻的香味。而且在秋天远远都能闻到糖炒栗子、烤山芋的香味。
4)喇叭画面:引导幼儿感受动、植物的过冬方法。
师:画面上的是什么?是谁的喇叭?怎么听听他要告诉小朋友什么?教师朗读喇叭的话。
师: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落叶树的树叶纷纷飘下来,工人叔叔也开始为小树过冬作好准备,冬眠的小动物忙着造房子、储藏食物、挖洞,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显示小动物过冬的画面。
5)水果和粮食成熟的画面,引导幼儿感受秋天的丰收景象。
教师小结,秋天的雨给大地、小朋友带来的是丰收、快乐的歌。
3.3有目的的再次欣赏一遍,并学习运用散文诗中的句子来讲述。
师:这次请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把你最喜欢的、写秋天最美的句子记在心里,等会儿告诉大家。
4、第四关:视频观赏(进一步倾听、感知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情境美。)——编
4.1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再次利用图片帮助幼儿说出散文中的句子。
4.2认真看视频
4.3边听边做,跟着音乐自由创编动作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散文内容进行动作创编,教师适时介入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本部分创编动作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属于最近发展区,但要对接触较少的散文进行动作创编就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在活动中可采取合作创编与自由创编两种方式。以合作创编为主,鼓励独自创编。一方面可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为幼儿在独立创编时积累一定的创编经验。创编动作的过程中,是一个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一个极好的机会,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次机会,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性。
4.4分组表演与展示创编成果,引导小朋友互相学习
阶段小结:教师对本阶段小朋友的表现要更进一步的进行指导和肯定,在跳一跳就够得着的学习阶段,幼儿通过不断的尝试与试误,自身内部的评价系统会给以反馈,小朋友相互之间的评价也会给以反馈,在幼儿的评价系统还未发展完善的时候,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不太客观,最容易受挫,所以教师要通过不断地观察,适时介入孩子们的活动中,引导和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并通过总结帮助小朋友更加客观的评价自己和其他小朋友。
5、第五关:表现散文——演
5.1本阶段是一个融合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儿童运用普通话有感情的跟读散文,体验散文的内容,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情境美,从而喜欢散文,喜欢阅读活动,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5.2播放音乐视频,有感情的朗诵散文并结合本组小朋友创编的动作进行表演,在愉快的情境中慢慢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延伸:
1、联想诗歌的内容自由画画,设置展示栏,让小朋友相互交流与学习。
2、家园合作,家长在平时要注重帮助孩子收集与丰富该季节的知识。
《月亮的味道》教学设计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自主摆放动物卡片,进行叠罗汉组合造型,丰富造型经验。
2、在看看、摆摆、说说中感受叠罗汉造型的多样与有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结合幼儿生活经验,收集“叠罗汉”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开展谈话、区角等相关活动。
物质准备:有部分绘本画面制成的ppt,几种典型的叠罗汉造型的ppt,操作材料(有月亮画面的底板、封塑的动物角色卡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产生兴趣。
师:这是什么?你尝过月亮的味道吗?(出示画面一“月亮和问号”。)
师:想尝一尝吗?你们想,我也想,有一群动物更想。有那些动物呢?(出示画面二“月亮和动物的眼睛”。)
师:找到它们了吗?数一数,有几双眼睛?这么多动物会有谁呢?
二、引入情境,交流经验。
1、出示画面三“月亮和动物们”,教师讲述情境。
师:夜里,小乌龟、大象、长颈鹿、斑马、狐狸、猴子、老鼠它们望着月亮,都在想: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还是咸的?真相尝一口啊!可是,不管它们怎么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这可怎么办呢?(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
2、观察画面四“动物叠罗汉”交流“叠罗汉”的经验。
师:看,动物们已经开始行动了!它们是怎么做的?
师:它们一个一个往上叠,慢慢地想靠近月亮。它们叠上去的样子看上去像什么?像不像梯子?
三、观看典型造型的ppt,了解叠罗汉的式样、方法、重点等。
师:这两幅图的造型看起来像什么?它们是怎么叠起来的?哪一层或者哪一个人最重要?为什么?
1、三角形。
引导幼儿观察并明白:三角形的罗汉是从下面往上一层一层叠起来的,下面一层最重要,下面多上面少,看上去稳稳的。
2、太阳形。
引导幼儿观察并明白:太阳形的罗汉师围着中间的一个叠,样子很美,中间的最
《月亮的味道》教学设计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