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挂灯笼
大班数学:挂灯笼(精选3篇)
大班数学:挂灯笼 篇1
活动目标:
1、比较,分辨灯笼的特征,学习将灯笼与试题配对,理解加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在图片与试题配对游戏中,体验加法试题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准备:灯笼、算式题。
活动过程:
一、看灯笼说不同
1、国庆节的装饰
提问:前几天我们去了易买得超市,去找国庆节的喜庆装饰,看看我们都找到了什么?
小结:红色是我们中国喜庆的颜色,红红的灯笼、红红的辣椒、红红的绸带和红红的枫叶,让我们的节日更热闹、更喜庆,在节日里挂上红色的东西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民俗。
2、出示4串灯笼,观察灯笼的不同特征。
师:国庆节的时候,老师也挂上了一些灯笼。
提问:老师这里有许多灯笼,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这里的灯笼有的大小不一样,有的花纹不一样,有的形状不一样,真好看。
二、看灯笼找算式
1、根据灯笼的特征,理解加法算式的符号
出示加法算式:
提问1、这些是什么?这些加法算式都认得吗?我们一起念一念。
提问2、这些试题上有什么?
2、根据灯笼的特征,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
师:今天我们用加法试题和灯笼做游戏。
提问:这里的四串灯笼,你最喜欢哪一串?请你为你喜欢的这串灯笼找一道算式题朋友,并告诉我们为什么?
三、看图片找算式
要求:看清图片,为它找一道算式题,说出你的理由。
1、幼儿操作
2、幼儿交流
(1)先念题目,再说图片上的事情。
(2)集体验证:看看,图片和加法试题都找对了吗?有什么问题?
(3)找试题
小结:原来同一个图片可以用不同的试题表示,同一试题可以说不一样的事情,看你说的是哪件事情。
四、活动延伸
这里的试题有的表示扇子,有的表示灯笼,还可以表示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比如说妈妈先买了3个苹果,爸爸又买来了在2个苹果,一共买来了5个苹果……
大班数学:挂灯笼 篇2
目标:1.比较灯笼的不同特征,理解加法的意义,学习5以内的加法。
2.通过挂灯笼活动,知道灯笼是我们中国人喜庆时特有的饰物。
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各种灯笼,加法卡片若干。
过程:
一、说说灯笼
出示灯笼,讨论:什么时候你看到灯笼?为什么大家喜欢挂灯笼?
小结:在中国的许多喜庆的节日里,例如马上就要来到的国庆节。大家都喜欢挂灯笼,因为灯笼象征着红红火火,看上去特别的
大班数学:挂灯笼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