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反思
听课反思(精选13篇)
听课反思 篇1
国庆假期刚刚结束,幼儿园里的老师们就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视觉上的盛宴。她们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精彩纷呈的教学风格,都值得我好好学习,现在说说个人的一些想法。
导入环节“吸引眼球”
以最短的时间揭题,简单有效。《狮子的新发型》这节活动以狮子要参加森林联欢会想请小朋友帮忙做一个新发型入手,激发孩子们参加活动的兴趣。《创意手形画》活动开始,老师为幼儿精心准备了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片,鼓励孩子去发现隐藏在图片中的秘密,原来它们都是由手印衍伸而来的,孩子的眼球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难点解决“别出心裁”
中班《快乐的鱼儿》活动中,老师从一根会跳舞的线着手,让孩子自己将圈圈幻化成一条条千姿百态的小鱼,诗意唯美的课堂处处显示出精心的梳妆。秦老师用她极富有感染力的线条去描绘黑白画带来的意境,配合优美的背景音乐把孩子们连同我们听课老师一起带入艺术的世界,真是应景。每个环节都紧紧相扣,每个环节都是为下一环节更好地服务。
作业设计“别有用心”
《美丽的花园》这节活动主要是让幼儿练习印画,孩子们用老师准备的“绿宝宝”去蘸一蘸颜料,亲一亲画纸,一朵朵彩色的小花开放了,蝴蝶穿上了漂亮的新裙子,孩子们在游戏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完成了作业,学到了新的本领。孩子一直处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中有玩、玩中有学,想象力与动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展示环节“画龙点睛”
中班的《下雪啦》活动最后,老师带领孩子们到走廊上,小朋友闭上眼睛,五颜六色的雪花从天而降,中间还有他们自己涂色后用小手撕下来的大雪花,孩子们欢呼雀跃着,一下子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一堂课,可以从环节设计中看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及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只有不断更新理念,深入研究解读教材,才能抓准目标重难点,才能游刃有余地处理教材,让课堂的有效性成为现实。可喜的是在观摩课上我看到了众多的老师对幼儿主动学习十分关注,不再流于一种热热闹闹、华而不实的形式外表,而是采取了种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了幼儿的想像力与观察力。美术本身不是复制,而是创造,把孩子们创新力激发出来,会有很多想不到的收获的。我们要通过学习研究将美术课的魅力挖掘出来,找到更合适的教学方法,创造优良的教学氛围,更用心地设计每一堂课,更认真地上好每一堂课!
听课反思 篇2
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五年级体育《跨越式跳高》听课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遵循教育规律,感受实实在在。
在课的准备部分设计了队列队形练习和图形跑及“沿线追拍”的游戏。队列队形的练习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课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口令同时,袁老师跑动到队列的各个方位,观察学生的行为情况,及时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简单的小结,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要求。在图形跑的游戏中,老师身先士卒,在队伍最前面带领学生一起,每个学生都积极配合,效果非常的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达到了热身的目的。基本部分共分成三步。一是过高低竿,二是过平行竿,三是过高度不等的平行竿。这样设置使教学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快乐有趣中学习跨越式跳高,使全部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动作,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用问题引导课堂走向。
在袁老师的课堂中,我们不难看到,老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老师在授课中及时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怎样跳身体才避免碰到横杆;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关键,如何才能跳得又高又好……学生通过动体——动脑——实践——体验,主动探究,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更主动,更积极,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思维更活跃。学生玩的高兴,学得开心,不知不觉的掌握了跨越式跳高的动作。
三、巧妙设置,环节清晰。
在袁老师的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练习的激情,但是丝毫看不出雕琢的痕迹,源于教师在课前认真的进行了学情分析和课堂预设。教师在各个环节的衔接上的“行云流水”确实是我学习的榜样。在准备活动的小游戏“沿线追拍”的游戏中,老师安排被追到的学生就可以拿放在旁边的橡皮筋,然后自由组合跳橡皮筋。这段时间,让已经退出游戏的学生能够很快转移学习关注,不会因此停留下来,更妙之处在于,学生取到的橡皮筋就是接下来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练习器具,减少了摆放取材,取收器材的时间。真是一石二鸟啊!其次,教师在课堂中的分组看似有点混乱,但是这个组一旦分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直接散开。事实证明,主教材的学习和游戏的进行都是以这次的分组情况定下来的,没有过多的调集队形,为能够高效练习提供了保障。
四、不同层次学习,体验快乐。
面对跨越式跳高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来看是严重参差不齐的。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了分组选择高度练习环节,应该是对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受益的举措。学生自己选择高度,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发展既有共同特点,又有不同层次,有利于教师区别对待,因材实教。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同学之间互教互学,互相帮助,既培养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又使他们的求知动机和自我表现动机得到展示,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以下是我的对于这堂课的一点建议:
一是教师在课堂中的随意性较大。
教师在为学生分组的时候消耗的时间比较长,共计45′。这对于分秒必争的课堂是非常不利的。究其原因就是老师在进行分组前对学生的要求讲的不够仔细。而且分组之后没有为每一组划定区域,只是用口头语言指挥各个小组在老师随意指向的地方进行练习,导致后面的分组轮流练习的时候小组间人员就发生身体的碰撞和摩擦。教师应该事先做好场地、器材的安排。教师随意性大也是造成学生学习纪律性差的一个起因。
二是教学重难点突破的手段不是很明显。
本节课中学生的问题提出来的非常的到位,之后教师经过了讲解和示范,学生由于小组间的距离并不是均匀,加之本班的人数较多,很多的学生对于教学的重难点根本就没有听清楚。在接下来长达六分钟的练习中,学生分小组依次练习,但是对于“摆动腿上抬过竿、两腿依次过竿、轻巧落地”的重点不是很清楚,只是顺着小组的大部队前移,一次次去过,怎样改进就不得而知了。这对于学生技术动作的学习和定型都是有影响。建议先安排分解动作的辅助练习再过渡到完整动作的全过程练习。
袁老师的课堂是快乐的,学生的学习是激情四射的,这样的课堂又有哪个学生给你会不喜欢呢?
听课反思 篇3
上周我校的“学洋思”课堂教学赛上,各科参赛选手经过精心准备,给我们献上了一个个精彩的教学片段。其中11月27日下午,语文组的李秋娟老师的《说屏》和王佳惠老师的《陈太丘与友期》又是我们12月4日教研活动的中心内容,通过说课、评课,我感受很多。
1、“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训练是语文课的要点。而我平时语文课堂上“写”的训练太少。
2、注意讲读课和自读课的教法,相信学生,学生能做的老师别再说。
3、语文课堂上引用故事一定要用正面事例,如果稍不注意用反面事例子对学生不好。
4、教师课堂用语要规范,要注意尊重学生、少说废话。
少一些这样的语句:
“你给我答一下。”
“你给我说一下。”
“懂吗?”
多一些这样的语言:
“老师的话说明白了吗?”
“你愿意告诉同学你是怎么想的吗?”
“小老师,请你给点评一下。”
“你真棒!这么复杂的问题都没把你难倒。”
“你真聪明,这个方法老师真没想到,谢谢你教给我们这个好方法。”
“谁有不同的想法,谁敢挑战他?”
“怎么想就怎么说,老师相信你能行!”
“再来试一试,好吗?”
“没关系,多思考一会儿,老师等你。”
……
当学生被鼓舞时,他们会学得更好。俗话说:“十个人中,有九个爱听好的。”这里的好,也就是对其的肯定、表扬。
5、注意学生的合作学习。
6、分角色朗读要
听课反思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