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复习提纲

2024-06-055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复习提纲(精选16篇)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复习提纲 篇1

  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而且工作时总是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不能独立运动。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4、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

  5、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平时多。

  6、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7、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锪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8、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被吸收。

  9、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臼齿(20个)

  10、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

  11、经常运动,心脏会变得强壮。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12、 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

  13、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

  14、消化食物时,也会消耗氧气的。

  15、 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

  16、 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

  17、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爱护。

  18、我们完成肢体运动,需要骨骼、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

  19、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7℃),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6、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7、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

  8、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9、(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10、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11、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12、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13、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主要是靠(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14、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15、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

  16、(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

  17、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18、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19、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

  20、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

  21、水和沙子相比,(沙)吸热和散热的速度快。

  22、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

  23、(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24、(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

  25、(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

  26、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凝结)。

  27、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和(周围温度)有关。

  1、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 弹性 。

  2、“孔明灯”是利用 热空气上升 的原理上天的。

  3、热水变凉的规律是: 先快后慢 。

  4、声音是由 物体的振动 产生的,声音的 强弱 叫做音量,声音的高低和发声物体的长短、粗细(松紧)等因素有关。

  5、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占据空气体积78%的_氮气__,能帮助燃烧的是_氧气____,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

  6、热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的方式叫传导,空气传热主要是以 对流 的方式进行的。

  7、 物体冷热的程度叫 温度, 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____37℃____,水烧开时的温度是___100_℃____,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0_℃___。

  8、水和沙子相比, 沙 吸热和散热的速度快。

  9、加工食品中漂亮的颜色是 色素 。

  二、判断:

  1.任何一种食物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 ×)

  2.云雾雨露霜雪冰都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 √)

  3.颜色深浅不同的物体吸热都一样。 ……………………………( × )

  4.物体加热以后体积会膨胀。 ………………………………… ( × )

  5.所有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 )

  6.铁垫圈受热体积会变大。…………………………………………( √)

  7、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 ).

  8、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

  9、吃水果可以代替吃饭。 ………………………………………( × )

  10、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 ………( √ ).

  11、天然食品都是健康食品。 ………………………………………( × )

  12、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 √ )

  13、云和雾都是水蒸气。………………… …………………………( × )

  14、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 ).

  15、多吃含有人造色素的食品会损害身体健康。……………… …( √ )

  1、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应改为“绝大多数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3、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

  4、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5、云和雾就是水蒸气。(×)应改为“云和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聚在一起的极小水滴。”

  6、颜色深浅不同的物体吸热都一样。( × )应改为“颜色深的物体比颜色浅的物体吸热快”

  7、物体加热以后体积会膨胀。( × )应改为“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

  8、铁垫圈受热体积会变大。( √)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复习提纲 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小老鼠、青蛙身高、体重的变化,了解饮食、运动与身体长大的关系。

  2、引导幼儿大胆地想象让自己长大的方法。

  活动准备:

  PPT《我想长大》、幼儿对测量身高体重有一定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比较小老鼠、青蛙身高体重的变化看PPT《我想长大》

  1、你们觉得它们长大了吗?从哪里看出来它们长大了?

  2、小老鼠小青蛙原来多高?原来多重?现在多高?现在多重?观察:身高树2—3天平秤苹果2只—3只

  小结:师生共同小结(小老鼠长高了吗?原来是2现在是3,原来两只苹果现在三只苹果。)

  二、观察讨论,发现饮食、运动与身体长大的关系。

  (一)提问:

  1、小老鼠怎么会长大的?

  2、小青蛙的身高和体重怎么会发生变化的?

  (二)再次观看PPT小结:小老鼠吃了许多食物长高了、长胖了,小青蛙天天锻炼也长高了、长胖了。

  三、大胆想象,勇敢地说说让自己长大的办法

  1、除了长高了,长胖了,还有那些事情让我们知道自己长大了呢?

  2、我们一天天都在长高长大,你还想长大吗?你有什么办法让自己长高长大?(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并大胆讲述)

  3、提升:身体的变化、本领大了都说明我们长大了。祝贺你们长大了!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主题活动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我们的身体”,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对自己的的身体,对自己与别人产生许多的好奇和兴趣。在这个主题背景中,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人体每一部分的用处和每一部分之间的联系,也让幼儿知道自己与别人不同。认识自己,是中班幼儿在集体中能够独立学习生活的心理基础。活动从认识自己的身体着手,到认识自己的能力,为幼儿确立了“我已经长大了”的概念,树立了“我能行”的信心,产生了我还会长大的期待。在为期四周的活动中,幼儿在操作中发现“身体长大”了,在与情景的交流中发现“本领变大”了,使幼儿在感性活动中获得直观的认识。对于身体上的常用部位,孩子们大都知道它们的名称,但是,对于不常说到、用到的那些部位幼儿由于年龄等关系对其不是太了解,于是在《滑稽脚先生》活动中,让孩子在与同伴结伴寻找的过程中利用他们的互动使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互动的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不但进一步激发,而且对交往能力也有一定的促进。在活动中,孩子们发现了新的部位,认识了新的名称,如“脚窝”、“腋窝”、“脚踝”等。结果表明:孩子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较高的兴趣,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新的认识。在活动开展期间,幼儿由于经验不足、动作发展不够等原因,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情。因此在活动设计时,我们还结合思维课程的内容,利用个别幼儿的亲身经历来开展活动。让他们在与同伴结伴讨论、交流中获得一些经验,通过活动,孩子们也从中了解到了一些自我保护的经验。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复习提纲 篇3

  一、主题来源

  在主题“有趣的水”中,孩子们对“水”十分感兴趣。一次,我们来到公园的湖边观察水,发现了水中有柳树、小船的倒影。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了,唧唧喳喳的议论起来。回到幼儿园,孩子们在带来的水边照片中,也留意观察水中的倒影“找倒影,画倒影”。

  “看,水里有个人。”

  “那是过桥的那个人的影子呀!”

  “人在水里的倒影。”

  “人在地上也有影子的。”

  我在一边仔细聆听,以一颗敏感的心,捕捉教育的契机。“哦!是吗?你在什么时候看见影子的?”“在晚上的时候,走在路灯下看见的。”孩子们听了以后也立即说“我们也看到过影子的!”“在家里的墙壁上。”……

  这样一来,在水的主题将近尾声的时候,“影子”成了大家的兴趣所在,于是我们班以“影子”这条线,自然的进入了“我自己”的主题。

  二、活动来源

  在一次户外“找影子、画影子、测量影子”的时候,孩子们发现了人动影子也会跟着动。

  “我头动,影子的头也动的。”

  “我的脚动了,影子的脚也动了。”

  在画影子时,孩子们还发现人不动时间长了挺难受的。这正是主题教材中“我的身体真有用”这个站点最佳的切入点。于是我问“那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地方会动呢?这些地方能动使我们可以做什么事情呢?”在强烈的兴趣的带动下孩子们又开始了新的探索了。在讨论中,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了这些能动的部位可以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方便。我在墙面上布置了纸娃娃,孩子们把能做的事情粘贴在纸娃娃相应的部位,如手指能做的事情贴在纸娃娃的手指处等等,孩子们很喜欢这个墙面,有空就会来看看,指指点点。

  多多提出了“心脏也会跳动”有的孩子心脏跳动的声音所吸引,他们互相贴在对方的胸前聆听心跳的声音。

  这成了孩子共同的兴趣和热点,于是我们设计了今天的预设活动。

  三、活动依据:

  活动是孩子们共同的兴趣和关注的热点

  孩子关注的热点,往往是与他们的兴趣、需要密切相关的,在实践中我真切的感受到,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设计,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孩子所有的活动都依赖与兴趣,因此没有兴趣也就没有创造。”可见,兴趣是孩子的积极参与活动的原动力,是每次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寻找到孩子真正关心的热点,是预设与生成两者成功结合的前提。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复习提纲 篇4

  歌目标:

  1、引导幼儿能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2、大胆的表演小手歌,愿意与同伴一起进行表演。

  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知道你的小手有哪些本领吗?

  二、熟悉歌曲内容

  1、今天,老师的两只小手学会了新的本领,它在问你们的小手:"你们想学这个本领吗?"

  2、听听这首歌曲里面都有什么?老师把歌曲前两段以儿歌形式念一便,两只手做动作。

  3、请已经学会本领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念儿歌。

  三、学唱歌曲、

  1、我的两只小手说,这首儿歌很好听的,如果唱给大家听就更好了。那我们来听听唱的好不好?

  2、请已经学会本领的幼儿跟我一起唱。

  3、和小手一起表演歌曲。

  四、创编歌曲

  1、小手除了可以做雨伞、雨点,还有什么?(引导幼儿还可以做太阳、蝴蝶等)

  2、演唱幼儿创编的歌词。

  反思:

  能够随音乐配上自己的动作。今天,我找到了这首歌的磁带,听到欢快的音乐,幼儿都能根据音乐节奏动起来,等到熟悉了歌曲内容,配上动作。当我和孩子们用风琴演唱这首歌曲时,孩子们都停留在动作上,而不是注意自己唱的歌,也许这就是他们的年龄特点吧!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复习提纲 篇5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2、过程与方法: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能够将动态的身体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动作分别进行细致有目的的观察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

  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难点:

  用观察记录的方式记录下每一段学习中对研究议题的想法与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人体基本结构图、骨骼模型图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能独立运动吗?有哪些组织与骨骼协调工作呢?

  二、观察上肢的运动

  1、拿重物:学生体验一侧手臂完成拿起哑铃动作。感受肌肉在运动中的变化和作用;

  尝试使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来了解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能感受到拿起、放下时都在用力、肌肉变化不同。

  观察交流:上肢骨骼、关节和肌肉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复习提纲(精选16篇)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复习提纲 篇1  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