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开天辟地》教案

2024-06-051

《开天辟地》教案(精选12篇)

《开天辟地》教案 篇1

  一、学习第五自然段。

  1、读一读,问:这是一句什么句?(比喻句)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2、读这里,你能感受到盘古怎样的形象?(巍峨的)多么的了不起呀!

  3、再读这句。

  4、有没有了?(让学生继续找读能体现盘古伟大的句子)

  二、学习第六自然段。

  1、指名读

  2、生评议,说说哪些词他读好了?

  3、抓住“精疲力竭”“含着微笑”体会,感悟他的伟大。

  4、给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还有更伟大的呢!谁能发现?(引出第7节)

  三、精读第七自然段。

  1、引读第7节。

  2、自由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说他更伟大?

  ▲生交流说说。(板:身躯 化为万物)

  3、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呀?你想对英雄盘古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说说。

  4、让我们带上这份感情来读一读

  ▲生齐读第7节

  5、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图片)

  6、你会这样说吗?

  ▲练习说话。

  7、盘古的身躯化成了万物,世界从此变了样,这一切是那样的美好,让我们把这份美好通过朗读来传达。

  ▲生再读第7节。

  8、引读第八自然段。

  四、拓展练习。

  1、想象:世界万物除了文中写到的,你还想象到了哪些也是盘古的化生?

  2、练说:●当我看到( )时,觉得这可能是盘古的( )化成的。

  ●盘古的( )化成了( )。

  3、质疑:这一切是真的吗?(理解:神话传说)

  4、推荐:中国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女娲补天》 《女娲造人》《

《开天辟地》教案 篇2

  本课文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整篇课文脉络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目标:

  1.认识竭、液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混沌、冉冉上升、慢慢下沉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68自然段。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4.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2.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一、故事导入

  ①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

  ②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交流课前部分资料: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③揭题:12开天辟地。

  二、初读感知

  ①识记生字。/article/

  a.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b.同座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②读通课文。

  a.自由练读课文。

  b.同座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③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研读交流。

  ①学生自读课文,谈谈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②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

  ③重点研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a.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

  b.让学生根据教学挂图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

  c.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

  四、作业

  1.练读课文。继续搜集有关神话故事的资料。

  2.看拼音写词语。

  3.扩词。

  厚竭

《开天辟地》教案 篇3

  一、            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开天辟地》

  1、出示     混沌         巍峨    开天辟地   冉冉上升

  雷霆         合拢     精疲力竭   纵横交错

  (指导读好词 )

  2、谁来说说课文主要 讲了什么神话故事?这些词可供你选择 。

  二、学习第一 段

  通过昨天的朗读,我们知道是盘古开辟了天地,那么为开辟之前,天地是怎样的?(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             板书  盘古

  那是什么样的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谁能通过朗读向人们传达这样一个世界。(指名读 )

  二、           学习2-5

  1、过渡:就在这个浑沌一团的大鸡蛋中,昏睡了一万八千年的盘古醒来了,看到周围黑乎乎一片,他感到(彷徨,茫然),它多么渴望见到光明阿!于是开始了他的开天辟地。                 板书(开天辟地)

  请你大声读读第2自然段,看看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

  从中你可以看出盘古是个怎样的神?请把相关语句划出来。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2、指名说。

  (1)出示“他一使劲 ……破碎了”                

  一使劲,一翻身就能让宇宙裂开一条缝,说明了什么?(高大  力大 )

  你有这个力量吗?只有盘古才有这个神力。        板书:神力

  (男同学把他的神力读出来)

  你们读的太好了,特别是“咔嚓”太生动了,仿佛就在我的耳边响起。(女生读)

  一丝微光 对醒来就处在黑暗之中的盘古来说,这是一丝怎样的光啊!(生命之光,理想之光)(这一丝光让他看到……)

  让我们一起朗读读出他追求光明的决心。

  (2)这是个普通的鸡蛋吗?是个巨石累积而成的,你怎么知道的,

  “巨石崩裂”       电影电视中你见过这样的场面吗,能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你让我看到了石块飞溅的场面,你让我听到了山崩地裂的巨响。

  请你把词语放在句子里朗读,(男生读)读出开天辟地的气势

  你们读的太棒了!通过你们的朗读让我仿佛感到整个宇宙都在振动,让我感到盘古真是神力无比!

  (3)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神力? “ 猛劈猛凿 ”

  怎样的凿和劈阿!谁来读。能读的更猛一些吗?

  请你把词语放在句子里朗读,把他威武神勇的样子读出来。

  (4) 你们读的真好!你们的朗读让我仿佛看到一个“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的盘古正在“ 猛劈猛凿 ” “ 猛劈猛凿 ” “ 猛劈猛凿 ”大鸡蛋终于破碎了,同学们大鸡蛋破碎容易吗?      

  是啊,为了开天辟地盘古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啊!

  (5)齐读这一段,体会一下盘古开天辟地的艰难。

  6、过渡:盘古就靠这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指导朗读。这句话在描绘天地的变化时用词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对反义词形象的描绘了天地分离的情景。)(字数相等/琅琅上口)

  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句子,在下面的学习中自己要留意。以后在写作中,我们也可以尝试运用对仗这种方法,那会让文章增色不少。

  (二)、学习3-5

  1、过渡:盘古用他的神力开辟了天地,天和地 分开以后,又是怎样做的呢 ?

  “头顶着天,脚踏着地,”可以用个成语来形容。(顶天立地)(看图)

  盘古上要支撑着天,下要抵住地,防止天地的合拢,你试试,(学生做姿势一分钟)  学生说感受突出盘古的时间长、累

  “一万八千年”说明了什么,(持之以恒、高大有力)读的慢

  出示第4 小节“ 这样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 (朗读)

  2、从朗读中你觉得盘古是个怎样的神?(意志坚定、顽强毅力)

  3、我们一起来朗读,想象一下在漫长岁月中盘古意志坚定是何等的不易啊!

  所以书中还称盘古是个―――巍峨的巨人   

  巍蛾原来是形容山的,现在用来形容盘古长得大。仅仅是身躯大吗?说明盘古在人们心中是(高大)的。盘古真的是个了不起的巨人啊!

  4、让我们一起朗读第5段,把这个巍峨的巨人记在心中。

  1、      再读题目,读出你的敬佩之情,读出了不起的感觉。

  三、           学习6-7

  (一)学习第6段

  1、引读:就这样盘古顶天立地过去了几千年,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盘古也已-(精疲力竭),就含着微笑倒下了。

  什么叫筋疲力竭?为什么倒下了还要微笑?

  盘古之所以“倒下”,是因为他已精疲力竭;他之所以“微笑着倒下”,是因为他知道天地再也不会合拢,宇宙再也不会黑暗,一个崭新的光明世界降临了。盘古具有一颗多么伟大的心灵啊!面对死亡,他是那么坦然,那么无畏,请你再读第6段,读出盘古的无怨无悔(朗读)

  2、过渡:盘古倒下了,为开天辟地耗尽了心血,流尽了汗水,在临死前他还把自己的身躯化成了世间万物。

  3、  板书:身躯      化生万物

  (二)学习第7段

  1、读第7自然段,让我们看看他的身躯都变成了什么。出示第7段

  a、              朗读句子,说说什么变成了什么。

  b、              好好读读第7自然段,看看他的身躯与所化成的事物有什么关系?(相似)

  所以说想象不是瞎想,所想象的事物与原来的事物之间必有其相似之处,这样的想象才是合理的。

  你觉得这段文字描绘的美吗?谁能把美通过读展示出来,其他同学想想为什么会写的这样美?

  (1)写出了事物特点。如:万丈光芒的太阳,皎洁明媚的月亮……

  光芒万丈、皎洁明媚。这两个词语都是形容光亮的,但这两种光亮有什么不一样?光芒万丈,强烈一些。皎洁明媚,光线要柔和一些,读的时候就要温柔一些。分男女生读

  如:“万倾良田”这里的“万倾”就是一块连着一块,面积大。一顷等于一百亩。万顷说明什么?(朗读)

  (2)通过这样优美词汇的描写  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

  ①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

  (指名读)(接力读)

  过渡:同学们这样美好的世界是谁给予我们的?是他用自己的身躯换来的。所以当我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时,不要忘了我们的大神---盘古。

  2、      这时你心中又产生了怎样的情感?自己再深情的读一读把自己的所思所感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简要地写在书旁。

  3、学生读书感悟,教师巡视指导

  4、组织交流

  5、小结:同学们你们不但读得好,说的也好!各人有各人的感受,有的感谢盘古,感谢盘古给我们带来这么美好的宇宙空间:有的为盘古的无私献身而深深感动:有的为盘古就这样离去而难过,心头有着一丝悠悠的怀念。

  6、看!这就是盘古为我们开创的美丽的世界(看图,出示一些美丽山河的图片)

  让我们一起怀着对盘古的崇敬之情再来感受一下盘古给我们留下的美丽宇宙吧!配乐背诵图片展示

  四、学习第8段

  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让我们再一次怀着感动,怀着对他的敬佩之情朗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宇宙并不是因为盘古开天辟地而形成的,那么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领略一下神话的魅力所在吗?

  (学习盘古开天辟地的精神,敢于创新,勇于奉献的精神)

  1、现在许多商品都以“盘古”而命名,老师网上搜索了一下,有

  盘古文化网    盘古科技有限公司      盘古集团      内蒙古盘古羊绒集团等等,这说明了什么?

  2、“开天辟地”既是个神话故事也是个成语,

  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颂扬开创伟大事业,称“开天辟地”。

  如:毛开天辟地,成立了新中国!

  3、      再次朗读题目,祝愿同学们也学习盘古的敢于创新,勇于奉献的精神,长大以后也能开天辟地,干一番大事业。

  课件:作业:背诵课文第6、7、8自然段

  将自已搜集到的神话故事展示给自已的小伙伴们看

《开天辟地》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知识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七、八自然段。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方法:

  指导学生抓住主要词语,边读边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抓住主要词语,边读边想象,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课前准备: 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看图片猜故事。(依次出示图片及故事名: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2、揭示“神话故事”

  (1)你们知道这些故事都是什么故事吗?(出示:神话故事)

  (2)在远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对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还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古人就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了一些具有超凡能力的“神”,与这些“神”有关的故事就成了神话故事。

  3、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英雄,就是——(盘古)

  学习一则与他有关的神话故事——“开天辟地”。

  (2)解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古人认为原来的宇宙是怎样的?(混沌一团  昏天黑地  黑暗)

  出示:混沌一团     指导读好  理解词义

  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导读好。

  三、初读课文

  1、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改变这个混沌的世界的?

  2、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2-8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词语。

  4、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一句句子回答。

  5、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6、分段: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盘古以神力和身躯开辟天地,哪几个自然段又写了化生万物?

  四、学习2-5小节

  1、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万物。板书:开辟天地   化生万物

  2、盘古是怎样以自己的神力和身躯开辟天地的?请你默读课文的2-5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

  (1)出示: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神力无穷)

  一个翻身就能让宇宙裂开一条缝,你有这个力量吗?

  看到一丝微光,盘古会怎么想?(一定要把光明留住,改变黑暗混沌的世界。)

  (2)“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神力无穷)

  理解词语:

  “猛劈猛凿,巨石崩裂”:盘古的神力无穷。

  一阵:时间长。

  指导朗读: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小结出示图片:描绘同学们的想象还真丰富,通过你们的描述,我仿佛真的看到了盘古:随着他的猛劈猛凿,只见一道道斧光凿影,火花飞溅;耳边回响着那呼呼的风声;你听,巨石崩裂时,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响着那震耳欲聋的声音,整个宇宙在剧烈地震动着。让我们感觉到盘古真是 神力无穷!

  再次朗读:谁能看着图,结合我们刚才的想象,把盘古神力无穷的样子和坚持不懈精神读出来?

  盘古就靠这神力,把天地劈开来了,于是——引读下文,屏幕出示: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引导读出上下两句的变化。)

  (3)引读

  ——出示图,盘古以自己的神力终于将天地分开。这就是天地分开后的盘古(教师引读: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天和地的变化而变化。

  (4)理解:课文第四自然段:

  “一万八千年”:这么长的时间,盘古过得容易吗?可能会发生什么呢?

  一万八千年时间是多么漫长,盘古是多么不容易啊!还有哪儿也可以看出盘古很不容易?(三个“极”)

  指导读好。

  4、教师过渡:为了不让天地重新合拢,盘古就这样在天地间苦苦支撑着。此时课文称他为“巍峨的巨人”,这是为什么?还仅仅指盘古身躯的高大吗?(盘古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使他的形象更高大了。)

  5、齐读课文1-5小节,感受一下盘古的巨人英雄形象。

  五、作业。

  1抄写生词。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用上面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化生万物”

  1、出示图:这就是巍峨的大英雄盘古,为了改变这个黑暗混沌的世界,他在天地之间整整支撑了着,引读第6自然段

  理解:精疲力竭 

  微笑着倒下:此时盘古心里在想些什么?

  2、说得好啊,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在临死的时候,还把自己的身躯化成了万物。请大家读读第7自然段,读着读着,你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情感?把自己的所思所感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简要地批注在书旁。

  2、学生读书感悟,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交流

  (1)“就连……”说明什么?

  (2)练习说话:(      )变成了(        )

  4、小结:同学们谈得真是太好了!各人有各人的感受有的感谢盘古,感谢盘古给我们带来这么美好的宇宙空间;有的为盘古的无私献身而深深感动;有的为盘古就这样离去而难过,心头有着一丝悠悠的怀念。

  5、指导背诵。

  三、总结全文,齐读全文。

  四、认识对仗

  1、这个神话故事,不仅情节感人,而且文字优美,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们先来看这个句子:

  2、出示:左手持凿,右手握斧。你有什么发现?(初步认识对仗)

  3、出示第二句:“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这是怎样对仗的呢?(师生对读,初步感受对仗的好处)

  4、引导学生从书中第7自然段找一找对仗的句子,组织交流

  5、总结引导:以后在写作中,我们也可以尝试运用对仗这种方法,那会让文章增色不少。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第6、7、8自然段

  2、兴趣题:把下面不是很对仗的句子改一改,让它读起来更优美。

  (1)、隆起的肌肉变成了三山五岳, 流淌的血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

  (2)、筋脉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大道,皮肤变成了万顷良田。

  3、读《拓展阅读》——《天地造物》

  板书:

  12、开辟天地(盘古)

  开天辟地    化生万物

  无私奉献

《开天辟地》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七、八自然段。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有关段落,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课前准备

  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我国著名的神话传说,讲的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世间万物的故事。

  板书课题:12。开天辟地

  3.盘古究竟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请大家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    读准生字的读音。

  (2)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    画出生字新词。

  2.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    出示生字新词。

  一类字词:板斧  一丈  极厚  柱子  合拢  精疲力竭  血液

  纵横交错  皮肤

  二类字词:开天辟地  昏睡  翻身  破碎  重而浊

  (2)    正音

  “丈、柱、浊”是翘舌音,“丈、拢、精:是后鼻音,“斧”与“肤”只是调号不同,“血液”的“血”读xuè。

  (3)    理解词语。

  精疲力竭:形容十分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皓洁:(月亮等)明亮而清白。

  纵横交错:横一条竖一条相互交*。

  三、再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随机进行字音及断句的指导。

  2.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再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观察9个生字分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师强调:

  “纵”的右半边第二笔是点,不是捺。

  “拢”不能少一撇,否则就变成了“扰”。

  “竭”右下角不能写错。

  3.生练习书写,师巡视。

  五、作业设计

  (一)    拼音写词语。

  xuè    yè         bǎn  fǔ        hé  lǒng

  (          )     (        )   (       )

  (二)    扩词。

  厚(        )(       )(       )

  竭(        ) (       )(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六、七、八三个自然段。

  2.凭借语文文字,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课前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词。

  混沌    巍峨    开天辟地    冉冉上升

  雷霆    合拢    精疲力竭    纵横交错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课文

  1.在盘古还未开天地前,天地是什么样子?指名读引。

  (抓住“混沌一团”,“大鸡蛋”两格词然让学生想像天地合一,宇宙一片黑暗的情景)

  2.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默读第2~5自然段,感受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给你留下的印象。

  (1)    交流。

  (从“一使劲”、“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等处体会到盘古身躯的高大及力量的无穷;从“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猛劈猛凿”、“巨石崩裂”等词体会盘古对光明的向往及创造新世界的决心,同时体会开天辟地的艰难,从“也跟着长高”、“一万八千年”等处体会到盘古意志的坚定,形象的高大。)

  (2)    指导朗读,出示句子。

  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这两个句子有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句子中有反义词,分别是“轻而清-重而浊”,“冉冉上升-慢慢下沉”、“天-地”等,这样大家能一眼看出天与地的变化,形象地写出了天与地的不同。)

  3

《开天辟地》教案

《开天辟地》教案(精选12篇)《开天辟地》教案 篇1  一、学习第五自然段。  1、读一读,问:这是一句什么句?(比喻句)说说把什么比...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