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宁夏走访肿瘤患者心得体会范文 宁夏走访肿瘤患者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九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宁夏走访肿瘤患者心得体会范文

欢迎大家到青铜峡来观光旅游,很高兴由我为大家做今天的导游。

游客朋友们,首先,请大家随我到一百零八塔文物陈列室去看一看。这里摆放着许多修复古塔时从塔中发掘的西夏经文,泥塑佛像,砖雕佛像,内容十分丰富。

看完文物陈列室后,我们一起从塔的左面上去,再从塔的右面下来。一会儿大家上塔时要抚摸塔身,一层层地登上去。佛教把人生烦恼归结为108种,数一座塔即可消除一种烦恼,如果大家真能一口气数遍108个塔,你便能消除心中的烦恼。

大家顺着我的手指往上看:这组位于陡峭山坡上的古塔,因塔的总数为108座从而得名一百零八塔。一百零八塔原本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寺庙建筑群,但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这里的绝大部分的寺庙或被毁灭或被湮没,如今仅塔林独存。1987~1988年文物管理部门对塔群进行了加固维修,安装了金属宝顶和塔群护栏、台阶。1989年又正式划定了保护范围,并委派专人看护,这里才真正成为青铜峡的王牌景点。

现在我们已到了塔顶,让我们走到塔旁来观赏。108塔背山面河,沿山坡修建,从高到低按奇数一,三、三,五、五,七,九……十九排列,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塔群。这种布局的塔群建筑十分罕见,在我国现存的塔群中还找不出第二个,它也是全国第三大塔群,塔数仅次于河南高山少林寺塔群(约250座)、山东长清灵岩寺塔群(167座)。

看完塔的布局,我们再来看塔的外观造型。这每个塔的结构看起来都大致相同,塔的底座都是砖砌的八角形须弥座,塔心的正中还立着一竖木,里面填的是土坯,外面砌着青砖,塔体外表涂着白灰,整个塔的形状就像一把盖着宝珠的伞。有个游客告诉我说它跟北京妙应寺元代白塔的造型很相似,都具有喇嘛塔的特点。这些塔大小有别,顶端的那座单塔形体最大,有3.5米高,它的底部是个八角形的束腰须弥座,塔身象覆钵,塔顶如宝珠,东面还有个供人烧香的小门,一百零八塔中数这个塔最大。它下面的塔按比例缩小,大约有2.5米高,它们的塔身形状也逐层有变化,第2到第4层是尖锥形,5、6两层塔的形状就像个葫芦,7至12层大家看象不象个宝瓶。西夏灭亡后,一百零八塔就一直被冷落在这山野。1958年,在这佛塔以东的滔滔黄河上兴建了青铜峡拦水坝时,人们才意外地发现了这遗忘了数百年的一百零八塔。人们发现这些塔时塔心正中就立着一根竖木,而且这些塔也的确是用土坯砌的,最外一层的塔面上还有彩绘遗迹。后代的人重修时,又在土坯塔体外面另外包了一层砖,还给砖上抹了一层泥。从建筑学的角度看,这些塔上下协调,隐含着佛家“人生在世,有大造化,也有小造化;有大功德,也有小功德。只要用心修行,虔诚向佛,他的功劳便不磨灭。”的意味。

游客们,关于一百零八塔的建筑年代至今还是个谜呢!有人认为:从形状、结构上看它可能是元代建的。因为明朝的《大明一统志》等书都记载了一百零八塔在青铜峡,而且将它称为“古塔"。__时这里的一部分塔被毁,1987年重修时人们在塔的内外及塔基下意外地发现了一些写在丝绸上的西夏文字残片及元朝时期遗留的物品,才知道原来这些塔群是西夏时所建。据考古专家说:一百零塔建于西夏,兴于元代,所以明代人才称它为“古塔”,到明清时这里成为香火旺盛的佛教寺院建筑的中心,受到善男信女的养护与崇拜。

有的游客问我:为何一百零八塔要建在青铜峡?主要是这里风水好。大家看这塔的后面有青铜色的山做屏障,前面又有黄河润泽塔四周的草木。可能还有些外地游客不知道,在这塔群附近的黄河库区,有个被人誉为"候鸟天堂"的青铜峡鸟岛。每年春季,数万只候鸟从南方赶来,在这里生儿育女。绿草青山,飞鸟成群,也给这古老寂寞的塔群增添了无限生机啊!但考古专家却认为:党项族人在此修造佛塔,与佛教有关。西夏王国崇尚佛教,就把佛教定为国教。因此宁夏境内的寺、塔很多。银川承天寺塔(俗称西塔)、海宝塔(俗称北塔),还有一百零八塔都是西夏时留下的佛塔。

还有游客问我:西夏人建这么一座佛塔有讲究吗?讲究当然有。一百零八塔是佛教纪念性建筑,而“108”又是佛教最崇拜的数字。我国各地寺庙自古以来,都有撞钟祈福的习俗。佛教认为人有一百零八种烦恼,敲一百零八下钟,人听了之后便可以排忧解愁。

此外,民间对建塔还有这样的说法:明朝初期,108位将士在青铜峡阻击敌人的战斗中全部壮烈牺牲,为了纪念他们人们建了108座塔。那个最大的塔据说是为纪念一位战死的将军而建的。也有人说,当时抗击敌人的是108个和尚,108座塔是为这些和尚而建的。另外民间还相传,一百零八塔是穆桂英的“点将台”,“天门阵”。虽然这只是些传说,但却反映出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各位游客,青铜峡的一百零八塔我们游完了,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将把它的美丽神奇珍藏在脑海中,永不遗忘。

2022宁夏走访肿瘤患者心得体会范文

各位游客:

在银川市的西北部,有一座宏伟陡峭的山脉,它峰峦起伏,装入一批奔跑的骏马,由东北向西南驰骋于银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之间,这就是有名的贺兰山。

“贺兰”一词来自于蒙古语,是骏马的意思。贺兰山又称阿拉善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之间,是宁夏和内蒙古的分界限。山脉呈南北走向连绵250余公里,货色宽20―40公里,最宽处60公里,在浩瀚沙漠中拔地而起,北接乌兰布和沙漠,南连卫宁北山,西傍腾格里沙漠,东临银川平原,俨然是银川平原的一道自然屏障。

整座贺兰山又大小山峰46个,较大的山口38个。贺兰山均匀海拔在20xx米以上,“贺兰之山五百里,纵目长空高插天”,就是夸奖最顶峰敖包疙瘩的,其海拔3556米,比我国著名的五岳都要高得多。敖包疙瘩,是蒙古族人在贺兰山巅的最高处,用石头堆起的一个“敖包”,是他们祭神的处所。他是贺兰山高峰的标记。贺兰山主峰也就以此为名。

贺兰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做作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绩。它岂但是我国河流外流域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天气和非季风尚候的分界线。山势的拦阻,既减弱了西北高冷气流的东袭,禁止了湿润的东南季风西进,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东西两侧的气象差别颇大。贺兰山仍是我国草原与荒凉的分界线,东部为半农半牧区,西部为纯牧区。

贺兰山因为地舆地位的特别性,从来满布刀光剑影。它地处我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民族迁徙非常频繁,在历史上是游牧民族通往中原地带的主要屏障,被誉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众多的谷口平时是商业交通要道,战时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诗人王维有诗写道:“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榭交驰日夕闻。”以“阵如云”、“羽榭交驰”形象刻画了剧烈的战斗局面。岳飞《满江红》“架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名句,也曾鼓励过众多热血男儿奔赴疆场,报效国度!

贺兰山的动植物和地下矿藏资源十分丰硕。动物种类约有670种,其中不少为贺兰山特有的品种,如贺兰山西花紫堇、贺兰山翠雀花、贺兰山丁香、贺兰山棘豆和贺兰山麦瓶草等。此外还有云杉、油松以及山杏、山桃等果木和灌木,是宁夏三大林区之一。

贺兰山的野生动物有170余种,其中蓝马鸡、马鹿、麝、盘羊、猞猁、斑羚、灰鹤等为国家重点掩护的野活泼物。蓝马鸡为我国特有鸟类,在宁夏仅分布于贺兰山,1983年被定为宁夏区鸟。山下有丰富的煤炭、锰、铁等矿产资源,山中还盛产贺兰石,是制造势头工艺品的宝贵原资料。

贺兰山历史长久,钟灵毓秀,其境内有很多令人着迷的景致旅行点,如避暑胜地小滚钟口风景区,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贺兰山岩画,以及存在很高文物价值的西夏古塔――拜寺口双塔等等。游客们能够从中纵情领略这座古老山脉天然、历史和人文的风度之美,必定会回味无穷。

下面请大家随我从苏峪口北侧进山,前往参观具备“游牧民族艺术画廊”之称的贺兰山岩画。

游客们,贺兰山岩画记载了贺兰山一带远古游牧民族的生活,在北至石嘴山,南至中卫的250多公里的十多个山口,分布着1000多幅岩画,单个图案超过2万个。贺兰山口就是有着众多岩画的山口之一。

从苏峪口往北走约5000米,就到了贺兰口。大家看,在沟谷两岸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散布着贺兰山岩画300多幅,岩画题材普遍,大至表现日月宇宙,小至描绘动物足蹄,并有狩猎、放牧、跳舞的场面,岩画艺术造型粗暴奔放,构图朴素,拥有独特的意境和艺术价值。其中数目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人面形。许多人面形画面简略,多数有眉毛、鼻子和嘴,而偏偏缺乏一对眼睛,这可能与作画民族的习俗和信奉有关。还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有趣景象,即人面形中有似一个站破人的轮廓,双臂曲折,两脚叉开,腰佩长刀,表示了一化身图腾的巫觋为核心的造型形象,这种奇特的崇敬和敬佩,是其它岩画所少有的。

人面形岩画中有的人首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这些可能是表现狩猎时的假装;有的还带着尖型和圆顶帽。表现女性的岩画,有的戴着头饰,有地挽着发髻,风度秀逸,楚楚动听,再现了多少千年前古代妇女对美的寻求。还有一些表现生活的欢喜和情趣,或大耳高鼻满脸长毛,或嘴里衔着骨头,可能是表现国民在欢庆狩猎丰产时舞蹈的情景。另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动物岩画,有奔驰的鹿,有双较凸起的岩羊,有风驰扬鬃的骏马,还有摇尾巴的狗以及飞禽飞禽,各个形象真切,栩栩如生。

据考据,贺兰山岩画不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作品,其前后连续时光可能达20xx年之久,在贺兰山生活的诸多古代民族前后接踵,独特实现了这一艺术画库。岩画是他们抒发感情、欲望、信奉的“艺术心态录”。岩画的创作,大抵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先秦至汉时,匈奴游牧部落所作;二是五代至西夏建国之初,党项族游牧民族所作。他们在狩猎与劳作之余,用这种方法表白他们的思维情感跟生涯风俗,展示了丰盛的设想力和无限的发明力。现在,这些石头的史书已成为可贵的艺术文明遗产。

2022宁夏走访肿瘤患者心得体会范文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位于祖国西北部的黄河中上游地区,地处北纬35°14’~39°23’、东经104°17’~107°39’之间。东邻陕西省,西部与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甘肃省相连,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地形南北狭长,地势南高北低,自北向南为贺兰山地、宁夏平原、六盘山地。宁夏南北相距456公里,东西相距约250公里。宁夏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从地貌类型看,南部以流水侵蚀的黄土地貌为主,中部和北部以干旱剥蚀、风蚀地貌为主。境内有较为高峻的山地和广泛分布的丘陵,也有由于地层断陷又经黄河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还有台地和沙丘。地表形态复杂多样。据20xx年初统计资料显示,宁夏地形中丘陵占38%,平原占26.8%,山地占15.8%,台地占17.6%,沙漠占1.8%。平均海拔为1090-20xx米。贺兰山是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主峰敖包圪垯海拔3556米。黄河从中北部穿越12个市县,境内流程397公里。

宁夏地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跨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区,西南靠近青藏高寒区,大致处在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交汇、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为5℃~9℃,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一般为200~600毫米。全年日照达3000小时,无霜期170天左右,是中国日照和太阳辐射最充足的地区之一。

宁夏是中华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宁夏灵武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遗址和出土文物表明,早在3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时期,境内就开始修筑闻名世界的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兵在宁夏屯垦,开始了引黄河水灌溉的历史,到汉代(前206~220),这里农耕经济已相当繁荣。唐代天宝十四载(755)爆发了“安史之乱”,太子李亨进入宁夏,在灵武登基称帝,史称唐肃宗。当时,宁夏已成为中国东西交通贸易的重要通道之一。北宋宝元元年(1038),党项族首领李元昊以宁夏为中心建立了大夏国,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市)。蒙古灭西夏后,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设宁夏府路,始有“宁夏”地名。明设宁夏卫。清设宁夏府。民国初年,宁夏府改为朔方道,1920xx年成立宁夏省

宁夏走访肿瘤患者心得体会范文 宁夏走访肿瘤患者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九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