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云彩和风儿

2024-06-051

云彩和风儿(通用15篇)

云彩和风儿 篇1

  目标:1、引导幼儿有兴趣观察云彩的不同变化,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欣赏之情。  

  2、能大胆尝试仿编诗歌并表现云彩的多变,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准备:云彩幻灯、棉花、兰色纸、胶水、录音磁带  

  过程:一、观察不同的云,激发兴趣  

  1、你们知道云在哪里吗?你见到的云是什么样子的?  

  2、老师带你们到云彩世界去玩,想去吗?  

  3、放幻灯:  

  1)你们看到了些什么?  

  2)喜欢这些云吗?找找你最喜欢的一朵云。为什么喜欢?它象什么?  

  二、欣赏诗歌,感受云彩有趣的变化  

  1、天上的云彩变来变去,真有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诗歌,听听看,是谁使云彩发生了变化?  

  2、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问:是谁使云彩发生变化了呢?  

  3、1)我们再来听听看,风儿让云彩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倾听录音欣赏)  

  2)问:风儿让云彩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引导幼儿用诗歌中的语句回答)  

  4、师生共同念一遍诗歌  

  三、创编诗歌  

  1、如果你们是风,想把云彩变成什么样子?(幼儿间相互交流)  

  2、幼儿仿编诗歌(个别幼儿讲述)  

  重点:诗歌的开头和结尾要一样,用“吹呀吹,云彩变成……”的句型来描述云彩的变化。  

  四、延伸  

  1、幼儿操作:用棉花制作各种各样的云  

  2、把自己创作的云编进诗歌里

云彩和风儿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参与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2、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欣赏及关爱。

  活动准备:

  1、纸、胶水、散文诗字卡、环境布置。

  2、户外观察云彩。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一个地方,看一些有趣的东西,你们想去吗?”(想)

  2、参观图片,初步熟悉了解大自然的美。引出活动主题:云彩和风儿

  提问:a、你们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自由观察,并回答)

  b、你平时看到的云会动吗?(让幼儿知道天空中有风,风一吹白云就会动)

  二、欣赏配乐诗朗诵。逐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其优美的意境。

  1、引导幼儿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散文诗《云彩和风儿》。

  提问: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

  2、欣赏第二遍,;老师操作云彩图片,帮助幼儿体验、理解。

  根据散文诗的内容提问:

  a、问什么说云是有趣的云?风是能干的风?

  b、散文诗中的风都把云彩变成了什么?幼儿用“吹呀吹,云彩变成什么”来表述 。 (引导幼儿用散文中的语句完整的回答 )

  3、集体跟着老师朗诵散文诗《云彩和风儿》。(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表达和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4、让幼儿说说平时还见过云彩变成什么?幼儿继续用“吹呀吹,云彩变成什么,什么怎么样?来表述。(激发幼儿想象,积极表达,有助于幼儿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口语表述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三、老师给幼儿发卡纸,幼儿合作创作自己喜欢的云。

  1、教师示范用卡纸撕出各种形状的云彩,幼儿仔细观察,发挥想象力。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展示幼儿作品。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活动中幼儿都是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创作出有趣的云彩,激发了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了幼儿对语言活动的情趣。

云彩和风儿 篇3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喜欢欣赏文学作品,理解作品内容,感受文学作品的美。”《云彩和风儿》这首散文诗篇幅短小精悍,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云彩和风儿的多姿变化,符合大班幼儿想象特点,而且大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美的能力,但是他们在朗诵散文诗的时候,喜欢拖长音,缺少感情,破坏了散文诗的美感。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活动目标:

  1、学习散文诗,理解诗歌内容,对云彩感兴趣。

  2、感受诗中三段意境,学习用相应的语气朗诵。

  活动重点:

  学习散文诗,理解诗歌内容。

  突出重点的策略:

  1、视听结合欣赏散文。

  2、图谱设计理解记忆散文。

  活动难点:

  感受诗中三段意境,学习用相应的语气朗诵。

  为突破活动的难点,采取的策略:

  1、动作辅助感受诗中意境。

  2、魔盒匹配:“我还带来了几个语气魔盒,每一个语气魔盒代表一种语气,请你把这三个语气魔盒配到散文诗里去。”“这一段为什么配这个语气魔盒?”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讨论,在匹配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诗中意境并掌握和它相应的语气。

  3、背景音乐渲染:三段不同意境的散文诗配上三段与此相应的背景音乐,进一步让幼儿感受三段意境并学习用相应的语气朗诵。

  活动准备:

  泥工板、背景图、牵线云彩、散文诗图卡、语气魔盒、背景音乐《动物狂关节》、散文诗录音、语气符号

  活动流程:

  一、感受风儿,引出课题。

  (闭上眼睛,教师用泥工板扇风)你感觉到了什么东西?

  二、欣赏理解散文。

  1、教师朗诵散文诗一遍。

  1)散文诗的题目叫什么?

  2)散文诗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出示背景图,教师边操作牵线教具边朗诵散文诗一遍。

  云彩都变成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分别出示小船、狮子、胖娃娃的图片)

  3、分段示范、动作辅助理解内容

  1)吹出来的船是怎么样的?(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理解竖、扬)

  2)狮子是怎么样的?(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弓起身子是怎么样的?张开大嘴是怎么样的?(请幼儿学一学,做一做,理解躬、吼。)

  3)胖娃娃是怎么样的?(出示图谱)

  4)诗歌前面说了什么?(出示图谱)后面还说了什么?(出示图谱)

  5)为什么说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真能干?

  4、让我们看着图片一起把这首散文诗来朗诵一遍。

  三、学习朗诵散文。

  1、怎样把散文念的好听,我还带来了几个语气魔盒。(出示贴有折线、波浪线、圆点的盒子)

  2、每一个语气魔盒代表一种语气,请你把这三个语气魔盒配到散文诗里去。这一段为什么配这个语气魔盒?

  3、我们来听一听语气宝盒是怎么念的。(背景音乐渲染)

  4、请语气宝盒连起来念一念,你可以轻轻地跟。

  5、逐渐撤去图谱朗诵。

  6、分角色朗诵。

云彩和风儿 篇4

  大班语言《云彩和风儿》(散文诗)活动设计

  活动目的:

  1、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理解秋季的风儿使云彩千变万化,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能讲述、表现云彩的变化。

  3、发展幼儿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幼儿到户外观察云彩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想像云朵什么,一会儿变成了什么。

  2、收集集各种云彩图片、照片,并布置成“云彩世界”。

  3、与散文诗内容一致的课件。

  课件画面1:天空及风吹动云彩的动画画面。

  课件画面2:一艘竖起桅杆,扬起风帆的小船在飘动,并慢慢地飘到远处看不见的动画画面。

  课件画面3:一头躬起身子、张开大口吼叫的大狮子;被吓得到处逃散的差羊群的动画画面。

  课件画面4:一个头戴金帽子身穿白围嘴儿、跑来跑去的胖娃娃的动画画面。

  4、为幼儿准备蓝色的纸和白颜料;棉花;画纸及画笔。

  5、优美的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进“云彩世界”参观。

  1、通过生动的语言,激发幼儿的兴趣。

  (1)谈话: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个好玩有趣的“云彩世界”去玩,到了那里,如果你们多看、多想、多说,你们变得聪明、历害。

  (2)幼儿随优美的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进“云彩世界” 。

  设想:玩是幼儿的天性。当幼儿听到诱导语言中“到好玩的‘云彩世界’去玩”时,幼儿就兴奋了;让幼儿随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进场,给幼儿自由自主,都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参观“云彩世界”。

  幼儿自由观察、交流图片中、相片中的云彩像什么?云彩有趣吗?为什么有趣?教师个别指导。

  设想:这个环节,主要是想让幼儿通过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的多种互动形式及教师个别指导,进行自主学习,并提供多交流的机会。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探索使云彩变化的秘密。

  1、提出问题:为什么云彩会变?

  2、组织幼儿看课件画面1。

  3、讨论:是谁使云彩会变?

  设想: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教师的启发,探索出使云彩变化的是风。

  三、帮助幼儿欣赏、理解散文诗。

  1、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散文诗,让幼儿初步感受散文的美。

  导语:天上的云彩这么有趣,天上的风儿这么能干,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云彩和风儿》的散文诗。

云彩和风儿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散文欣赏理解秋季的风儿使云彩千变万化,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云彩的变化,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幼儿到户外观察云彩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想像云彩像什么,一会儿变成了什么。

  2、云彩图片若干。活动图片:风、云、小白船、狮子、胖娃娃。

  3、录音机、磁带《云彩和风儿》、《小小的船》。

  活动重点:能用语言大胆讲述和表现云彩的变化。

  活动难点: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引导幼儿参观“云彩世界”。

  1、观看云彩图片,幼儿互相讨论:“这些云彩像什么?”

  2、幼儿用动作来表现云彩的造型。

  二、欣赏散文。

  1、听录音欣赏散文。

  2、提问:

  (1)散文中讲的是谁的事情?

  (2)云彩为什么有趣?

  (3)它会变成什么?

  (4)为什么云彩会变?

  3、教师演示活动图片教具朗诵散文。

  提问:你喜欢听散文中的哪一句话?

  4、教师带领幼儿集体朗诵散文。

  三、讨论:

  云彩被风儿吹,又会变成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丰富的创造性想象。)

  四、游戏《会变的云彩》。

  幼儿做小云彩,听音乐表现云彩在空中飘呀飘呀,音乐一停,请小云彩动脑筋变成各种东西的造型,教师以风的口吻询问幼儿“吹呀吹,云彩变成了什么?在干什么?”音乐起,幼儿继续模仿云彩变换动作。

  通过看看、说说、做做想象云彩的各种变化,引出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完整欣赏散文,初步理解散文,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通过欣赏、朗诵,使幼儿进一步感受散文中描述的云彩千变万化的意境。

  在讨论中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让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云彩的变化,发展幼儿的创造

云彩和风儿 篇6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班语言《云彩和风儿》,随着主题活动的进行,小朋友们开始对大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是生活中的各种自然景观,对孩子们特别有吸引力。诗歌《云彩和风儿》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彩的变化,让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美丽清新的大自然中的奇妙变化。

云彩和风儿

云彩和风儿(通用15篇)云彩和风儿 篇1  目标:1、引导幼儿有兴趣观察云彩的不同变化,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欣赏之情。   2、能大胆尝...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