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四册《识字4》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四册《识字4》教学设计(精选16篇)
苏教版第四册《识字4》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预设: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民间风俗。
过程与方法:
1、练习多种识记生字的方法;
2、继续练习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根据图画理解词语的方法;
3、学习向家长请教我国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心、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知识;
教学难点、重点:
1、认识9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4个生字,把字写端正、匀称。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和根据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课文
1、师:寒假里我们都度过了一个最重要的节日,同学们还记得是什么节日吗?
生:春节
(课件出示欢度春节的一组图片)
2、师:那春节到来的时候,同学们都干些什么呢?
生:自由表达
3、师:关于春节的知识还有许多,今天老师要告诉同学们的是: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什么教我国的传统节日呢?就是我国从古代就有的节日。
【设计意图:同学们刚刚度过寒假,春节给他们的印象很深刻,从这个生活实际出发,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兴趣,这也是新课标中提倡的语文要回到生活实际中这个“大语文观”的体现。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为下面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观察图画,认读生字词。
1、学习春节这组词串
(课件出示春节图)
1)师:请小朋友们看看图,看看图上的人都在干什么,想想这是什么节日?
2)学生观察。
3)交流明确:图上的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这是春节。
4)课件出示:春节饺子)
5)师介绍春节:每年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是我们中国最重要的节日。
6)师:饺子吃过吗?(吃过)春节包饺子这是北方人的习惯,我们南方人比较多的是在除夕夜吃年饭,这是和我们不一样的地方。但无论是我国南方人,还是北方人,春节到来的时候有一个活动是一样的,那就是春节当天我们要互相……
7)生:拜年。
(课件出示:拜年)
8)同学们,你们春节有没有互相拜年啊?现在下位向你的好朋友和老师拜年,好吗?抓紧时间啊。
9)学生读词串:指名读、领读、正音读、齐读(年的声母是n)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课文中有大量的插图,这个插图是我们需要好好利用的,因为插图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是学习课文时很好的切入点。低年级理解词语的方法最主要的有三种,这里使用的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因为“饺子”对于学生来说每人都吃过,只要能勾起回忆,学生就理解词语了。而“拜年”这个词语老师要去空洞的讲解太无趣,学生甚至不一定能理解,这里让学生下位和同学进行一次拜年活动,有了在家里的生活基础,学生表演时非常的好。】
2、学习清明词串
1)(课件清明扫墓图)
2)师:请小朋友们看看图,看看图上的人都在干什么,想想这是什么节日?
3)学生观察。
4)交流明确:图上的少先队员们来到烈士墓前。
5)(课件出示:扫墓)
6)师:知道少先队员们来到烈士墓前在干什么吗?他们就是在扫墓。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一般在什么节日到来的时候我们会跟着家长去祖先的墓前纪念他们呢?
7)生:清明。
8)(课件出示:清明)
9)师:对,清明,关于清明,同学们知道什么吗?
10)生自由交流。
11)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在4月4、5或6日。
12)清明节前后人们除了去自己家祖先的墓前扫墓,许多少先队员和社会上的人还自觉地去烈士陵园去祭拜为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牺牲的英雄们,表达对他们深深地敬仰和怀念。同学们,知道清明节前后人们还会做一些什么事呢?
13)师适当介绍:踏青。踏青指清明节前后,人们去郊外游玩,这时候地上的小草刚刚钻出地方,路边、野外一片青色,所以叫踏青
14)学生读词串:正音读、齐读、指名读、开火车、齐读。(清明青都是后鼻音)
【设计意图:关于清明的词语,和我们农村学生的距离比较远,尤其是“踏青”,学生们并没有这样的生验。即便是“扫墓”我们许多学生也不知道什么叫扫墓,因为农村的许多家长都不知道什么叫“扫墓”,我们农村的口语应该叫“上坟”,这就更需要我们结合图画,联系生活实际去引导学生了解这一知识,鼓励同学们以后清明节前后踏青,告诉他们和家长去上坟实际上就是“扫墓”。】
3、学习端午词串
1)(课件出示端午图)
2)师:请小朋友们看看图,看看图上的人都在干什么,想想这是什么节日?
3)学生观察。
4)交流明确:人们在赛龙舟,这是端午节
5)(课件出示:端午龙舟)
6)师介绍端午: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古代一个非常伟大的诗人屈原。同学们看看图,说说什么叫“龙舟”?
7)生观察后交流:船的样子像条龙,所以叫龙舟。
8)师:端午节,我们除了要赛龙舟,还要做意见很重要的事,知道的说说干什么?
9)生:吃粽子
10)(课件出示:粽子)
11)师:喜欢吃粽子吗?喜欢吃什么馅儿的?
12)认读生词:指名正音读、分小组读、分男女生读。(粽子是轻声,舟是卷舌音)
【设计意图:“龙舟”是学生一个陌生的词语,我们身边并没有“龙舟”,但借助图画,我们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了“龙舟”,同学们观察后也很容易理解。借助图画理解词语的意思,具有很强的直观性,非常利于低年级学生突破只是的难点。】
4、学习中秋词串
1)(课件出示中秋图画)
2)师:请小朋友们看看图,看看图上的人都在干什么,想想这是什么节日?
3)学生观察。
4)交流明确:图上一家人围在桌子旁,吃月饼,看月亮。这是中秋节。
5)(课件出示:中秋月饼)
6)师:中秋节是哪一天知道吗?(农历八月十五)你们都要干些什么?
7)生自由交流。
8)师:看来和图上的家人都差不多,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明月,知道一家人都在一起叫什么吗?
9)生交流后明确:团圆
10)(课件出示:团圆)
11)认读生字词:指名正音读、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饼后鼻音,月饼是轻声)
5、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一共学了几个我国的传统节日?(4个)。请大家填空。
(课件出示:今天我们一共学了_____个我国传统节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填空:指名填空、订正、齐读
6、读词串:
1)生练读
2)指名读
3)优秀同学领读
4)齐读
【设计意图:在认读词语的过程中,利用图画和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全面扫除以后学习过程中词语方面的障碍,这个基础是很有必要的。学完了及时巩固,帮助学生了解到这四个节日都是我国传统节日,强化对这个知识点的认识,是落实“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知识”这个目标的重要方面。】
三、识记生字词。
(课件出示本课所有词语,生字突出显示)
1、师:今天的生字有9个,下面请小朋友自己想办法来识记生字:可以用“字谜法”、“部件法”、“换一换”、“加加减减”、“数笔画”中的任何一种方法。
2、学生自主想办法识字生字。
3、交流:
预设饺:“部件法”“换一换”“字谜法”;
拜:“数笔画”(重点提示左边是一撇加两横,右边是四横)
扫:“部件法”“换一换”(重点提示:右边中间一横不出头)
墓:“部件法”
踏:“部件法”
端:“部件法”
团:“部件法”“换一换”“字谜法”
圆:“部件法”“换一换”“字谜法”
饼:“部件法”“换一换”“字谜法”
4、师出字谜,巩固识记情况:
饺:“咬”字“口”变“食”子旁,要吃饺子大家忙。
拜:拜年先举手,四横加一竖。
扫:手劲可真大,大山推倒啦!
墓:太阳戴草帽,土在大下藏猫猫。
踏:左边足字旁,日在水下方。
【设计意图:生字识记是低年级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重点难点。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立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第一驱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地想方法识记。二年级经过一年多的识字教学,学生也掌握了一些识记生字的方法,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地鼓励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落实到实践学习活动中。再者,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学习了那么长时间,已经比较疲劳,这时候就需要调节,教师出一些字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改变了学生学习疲劳的状态,在低年级,这个同样重要。】
四、指导写字。
(课件出示生字:饺拜扫墓)
1、师范写,生观察
2、生交流:每个字从左右(上下)关系左右高低关系或者上下宽窄横中线和竖中线上的笔画最长笔画几个方面交流。
3、生在课文中描红
4、评讲
5、生在课堂作业本上临写,每个字3遍;
【设计意图:低年级要求识写并重,写字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我们花大力气来抓。写字教学应重在示范和指导,教师的范写对学生影响非常大,指导应该更多的让学生自己观察,互相交流,教师再指出重点,这样的程序有利于学生帮助学生写出端正、整洁、工整的方块汉字。虽然比较烦,但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做到每节课都安排一些生字的书写,长期训练,坚持不懈。】
五、作业:
回家像家长询问我们国家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节日当天,我们要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虽然缺乏自我收集资料的能力,但向家长口头了解资料的能力还是有的,我们应该着力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地向家长了解各种各种的知识,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这也是新课标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课时板书:
春节饺子拜年
清明扫墓踏青
端午粽子龙舟
中秋月饼团圆
第二课时(简案)
一、复习导入:
1、读生字组词;
2、填空:今天我们一共学了_____个我国传统节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有韵味地读词串
1、师泛读;
2、生交流:老师怎么读的?
3、生自主练读
4、指名读
5、评议
6、齐读
7、读根据课文改编的儿歌:
春节到,包饺子,开开心心去拜年。
清明节,去扫墓,高高兴兴去踏青。
端午到,包粽子,热热闹闹赛龙舟。
过中秋,人团圆,家家户户吃月饼。
三、交流收集的资料
1、交流:你还知道有哪些传统节日?
预设:元宵节重阳节冬至腊八除夕
2、交流:知道人们是怎样度过这些节日的吗?
3、小练笔:
学着课文中的方法,选一个传统节日,组成一个词串,比如:
元宵花灯烟花
四、写字:
踏端团圆饼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集中识字中的“词串识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图和词语。第二部分是要求会写的9个生字。第三部分是练习。全课共有12个词语,分成四组。分别介绍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个节日里人们分别会做些什么。课文还配有相应的插图,会使学生对不太了解的节日有所了解。而朗朗上口的词串又会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使学生在读中既丰富了语言,又能了解民间风俗,感受祖国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四行朗朗上口的词串是识字的载体,识字、写字还是本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
学生到了二年级下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具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这篇课文本身比较简单,并且每个词语都配有相应的插图,因此学生在识字、写字、理解词语方面应该不会非常困难,因此课堂上可以大胆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苏教版第四册《识字4》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 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所学的字词与图上描绘的事物联系起。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第一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一),复习日字旁、目字旁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日的古文字是个图形,中间加一点,像什么?(像太阳)
(2)复习日字旁。
教师范读带日字旁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3)目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只眼睛)
(4)复习目字旁。
师范读带目字旁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1、太阳出来了,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天空?[相机出示词卡:晴空]
2.春天到了,太阳照在身上暖和和的,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温暖]
3.小姐姐在干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晾(1iong)晒]
4.解放军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样打靶的?[相机出示词卡:眼睛、瞄准]
5.小哥哥站在山坡上看远处美丽的风景,这叫什么?[相机出示词卡:眺望]
6.眺望也是看,但和看有什么不同?
五、教师小结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是什么偏旁?(日字旁)为什么都是日字旁?(晴、暖、晾、晒大都与太阳有关)第二组词语是什么偏旁?(目字旁)为什么都是目字旁?(眼、睛、 瞄、眺大都与眼睛有关)
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1.指名读、齐读。 2.正音:晒、准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3.用暖、眼、准扩词。
七、指导书写
1.学生看和记忆暖、准的笔顺。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让学生注意在田字格中书写时都应左窄右宽。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听写生字。 3.检查听写情况。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有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二),复习两点水、三点水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 的古文字像什么?
(像冰凝结时的裂纹)
(2)复习两点水。
教师范读带两点水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3) 的古文字像什么?
(像水流)
(4)复习三点水。
师范读带三点水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四、出示挂图,继续学习生字词
1.企鹅生活在南极,你们知道那儿的天气怎样?[相机出示词卡:寒冷]
2.从图上什么地方看出南极非常寒冷?[相机出示词卡:冻 结、冰雪]
3.南京有一座大桥在全国都非常有名,这就是南京长江大桥,你们知道长江大桥横跨在什么上面吗?[相机出示词卡:长江]
4.教师简单介绍长江:长江流经我国10个省区,全长6300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
5.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那我国第二大河是什么河呢?[相机出示词卡:黄河]教师简介黄河。
6.长江的水最后流人哪个海?你们知道吗?[相机出示词卡:东海]教师简介东海。
五、教师小结
我们学习了这节课的生字,第一组生字的偏旁为什么是两点水旁?(这些生字大都与冰冻、寒冷有关)第二组生字的偏旁为什么是三点水旁?(这些生字大都与水有关)
六、学生自学本节课的生字词
1.指名读、齐读。 2.用冷、冻、冰扩词。
七、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冻的笔顺。 2.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 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词。 2.及时反馈。
二、指导读韵文
1.按要求归类读。
(1)哪些词语与太阳有关?(读第一组词语)
(2)哪些词语与眼睛有关?(读第二组词语)
(3)哪些词语与冰有关?(读第三组词语)
(4)哪些词语与水有关?(读第四组词语)
2.多种形式练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辨析两组形近偏旁
1.做找朋友游戏。 2.教歌诀:日字旁表示眼睛,目字旁与太阳有关。瞄准射击要用眼睛,晾晒衣服要在晴天。三点水是水的变形,两点水与冰冻有关。江河湖海离不开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四、课内作业
苏教版第四册《识字4》教学设计 篇3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95
苏教版第四册《识字2》教学设计
转载自武夷山市岚谷中心小学网站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要求写;认识金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我国重要的旅游景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能说给老师听听吗?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旅游有关的归类识字课文。板书课题:识字2(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看看有几幅插图,图上画了哪些著名的景点。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词
出示挂图,观察说话。
1.老师向同学们介绍桂林山水。 2.指名读生词。 3、开火车读、齐读。
4看图理解词义。
四、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朗读课文。
二、继续看图说话
1.图上的两个同学游览了哪些自然景观? 2.老师介绍这几处景点。 3.你们觉得这儿的风景美吗?能看图说说美在哪儿吗?指名学生说图。
三、指导读韵文
1.范读、自由读、齐读。 2.读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以我喜欢x x为题看图说话
五、指导书写
1.按廊的笔顺书空。 2.教师范写生字。 3.在《习字册》上描红,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4.在《习字册》上仿影、临写。
苏教版第四册《识字4》教学设计 篇4
课前透视
本识字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主要写小动物在夏天活动的情形,体现了夏天的美好快乐。本课共有11个带虫字旁的生字,教师要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课文插图,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大多数学生对文中提到的6种小动物有不同程度的了解,这有利于对儿歌内容的理解。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提高识字能力。
教学目标 :
1、认识“蜻、蜓”等11个带虫字旁的生字和“展运网”3个生字,会写“蚂、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儿歌。
3、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有观察小动物、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熟读儿歌。
信息资料:
1、课件或动物图片、生字卡片。
2、学生搜集一些小动物的有关资料。
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猜谜语。身子像个小豆点,摇着一根小尾巴,从小就会水中游,长大吃虫叫呱呱。
小飞机,绿翅膀,飞来飞去灭虫忙,低飞雨,高飞晴,天气预报它内行。
2、演示课件。(播放小动物活动的场面)夏天到了,小动物都在做些什么?指名说一说。
师;这些小精灵给夏天增添了很多乐趣,让我们来读一首儿歌吧。
对话平台
自学(在读文中标记生字,激发识字兴趣)
自由读儿歌,用喜欢的标记画出藏在儿歌里的小动物,并大声的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儿歌。
识字(利用构字规律识字,提高学生独立识字的效率)
1、同桌交流:把你圈画的动物名称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
2、观察特点引导发现:
(1)课件出示带虫子旁的字:你发现了什么?(这些字都有虫子旁,与小动物有关)
(2)读一读,想想这些字的意思,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一下。
(如果学生发现有困难,教师可出示例子点拨:蜻——虫、青;蝴——虫、胡)
(3)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利用这种规律认识很多字。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师运用“你发现了什么”的导向性提问,诱发了学生探究的动机,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朗读(把识字放到儿歌情境中,既巩固了识字,又激发了读儿歌的兴趣)
结合插图,采用多种形式读儿歌。
练习(游戏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生活中识字的能力)
小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方法:出示有六种小动物图案的儿歌。小组读后,选派代表负责把小动物送到金房子里。
第二课时
苏教版第四册《识字4》教学设计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