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精选14篇)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和“木、艹、纟”3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快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这节课,老师也想带同学们到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看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这是首优美的诗歌,它描写了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想不想听老师读读?(范读)这首诗歌美不美?想不想自己读读?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当小老师听对方读,纠正读音。
3、自主探究,识记生字(课件出示)
(1)、自主识字
①圈出生字并带拼音拼读
②去拼音读
采取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识记字音。
(2)、(出示单个生字)淘气的生字宝宝从词语中跳出来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指名读
(3)、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它们的?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4)、集体展示各自的识字好办法。
(5)、各种游戏,检查中识字。
5、再一遍大声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三、看图学文,读中感悟。
1、学习一、二句。
师:今天,老师就把诗歌中描写的美丽地方的图画带来了。(课件出示)请同学们按由近到远的顺序观察。看谁观察仔细并且说话完整。
(1)近处有什么?
学生看得较仔细,说出了“竹排”、“小鱼”、“鸟儿”、“树木”。教师适时指导借图认识“竹排”。并质疑“小竹排顺水流”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后老师播放小竹排在水中漂流的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2)远处有什么?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观察树木的样子,水田里的禾苗长得怎样。从而理解词语“树木密”、“绿油油”。
(3)如果你站在竹排上,会听见什么?会看见什么?
生:树上的小鸟头对头正比赛唱歌呢,我们会听见小鸟清脆的叫声。
生:会看到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
生:还能看到远处的大树和大山,还有水田。
(4)指导读。
师:此时,你站在竹排上,看着美丽的风景,身边有鸟儿、鱼儿作伴,心里会怎样?(高兴,欢快)你能带着欢快的心情读读一、二句吗?
(课件出示一、二句)
先自己读、再指名读,师相机点拨指导、齐读。
2、学习第三句。
(指图)小小竹排顺水漂流,两岸是茂盛的树木,禾苗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小鸟在欢快地歌唱,鱼儿快活地游来游去,这里景色真美呀!
看到这么美的地方,你现在最想干的是什么?
生:我想到那个地方的小河里去洗澡。
生:我想去那个地方旅游,带着相机,把风景拍下来。
生:我想去那儿照张相。
生:我想去那儿钓鱼。
生:我想站在小竹排上看风景。
师:那么,这儿到底是哪儿?(江南)对,你知道江南在哪儿吗?(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指导学生认识两条大河,指出江南所指地域。
师:江南这个地方河流特别多,所以鱼多、虾多,还出产许多大米。所以,我们把江南一带叫作“鱼米乡”。
(1)出示第三句,齐读。
(2)指名读,指导停顿、重音,再指名读。
四、创设情境,背诵全文
师:你喜欢江南鱼米乡吗?为什么?(喜欢。各说自己的理由)带着你对江南的喜爱之情,再把这首诗歌读一遍,看谁读得最美。
1、自由读: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2、展示读:你最喜欢哪一句?把你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大家听听,怎样让别人知道你喜欢这句呢?(有感情,带表情,加动作)找两名学生上台
表演读。
3、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由老师诵读课文,一起到江南去看看。(放有流水鸟鸣声的乐曲)展开你丰富的想象,你都看到了什么?
4、现在,老师也非常想去看看,大家一起来背诗歌,让老师也到江南走一趟,好吗?(学生兴致勃勃,手舞足蹈地读起来)
五、拓展说话
出示江南的其它风景图,让学生进行情境说话练习,说几句赞美风景的话。
六、课外延伸
1、收集江南的风景图片,在教室里展览。
2、我们的家乡诸城也很美,把你认为最美的地方用你手中的彩笔画下来,好吗?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设计理念】
江南风光旖旎,是我国的旅游胜地,课文教学采用孩子们感兴趣的“组织旅行团出游”的方式,让孩子们在一定的情境中了解江南、认读生字、感知图画、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3个字。认识2个笔画3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和朗读课文。
2、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让他们体会到祖国的江南是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
【教学准备】
悠扬的江南音乐、多媒体课件(或彩色粉笔)、字卡、词卡、导游旗帜、江南旅游介绍(介绍中包含有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等。
【教学程序】
一、推荐旅游景点,组织小小旅游团
1、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今天我这位导游想向各位推荐一个特色旅游景点,不知道各位是否有兴趣听我介绍一下。
2、用多媒体或是小黑板等展示旅游介绍。(介绍中包含有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
3、导游展示旅游景点介绍(文字全部注音),游客阅读。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您阅读我们旅行社推出的江南游介绍。江南一带位于中国的东部,那里物产丰富,有“鱼米乡”之称;那里河流密布,两岸树木茂密,禾苗油绿。在那里,您可以乘坐“竹排”这种特殊的水上交通工具领略如画美景。
4、各位小游客,对我们的旅游景点满意吗?如果介绍中的字让您为难了,请跟我读。学习红色字。
5、出示字卡(排、中、游、流、唱、两、岸、树、苗、绿、江、南),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
6、出示词卡(江南 江水 禾苗 树苗 树木 树叶 竹排 木排 两岸 两天 绿色 绿地 中国 旅游 流水 河流 唱歌),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
7、再读景点介绍。
8、老师(导游)挥动导游旗,愿意参加这个旅游团的小朋友请报名。咱们出发吧!
二、乘竹排,畅游江南美景
1、师:我们乘着飞机越过高山、河流,向着江南飞去,白云在向我们招手,太阳在向我们微笑。到了江南以后,我们开始了愉快的旅行。(播放江南乐曲)
2、多媒体展示“竹排”画面(或简笔画勾勒“竹排”)
导游:这是江南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我们将乘坐“竹排”顺流欣赏两岸的美景,愿您此次旅途开心!
3、演示课件,展现课文中动态图画。游客们你们都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可以和身边的其他游客交流交流。游客们你们觉得江南的景色怎样?可以谈谈吗?请生交流。
4、看来大家非常喜欢江南的景色,我也和你们一样喜欢,我还写了一首小诗来赞美江南的景色呢,大家有兴趣读一读吗?
5、多媒体展现课文内容。开展多种形式朗读:示范读,个别读,同桌读,配图画读,配音乐读,赛读等形式。
6、游戏:我会找(在相应的图画旁贴上字条)
字条: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
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
三、创造性朗读:我也试着做导游
小朋友们,喜欢这次江南游吗?你知道江南还有什么迷人景色吗?谁能做导游介绍介绍?老师建议你们用上书中的诗句,会把这个地方介绍得更美,看哪些导游最受人欢迎呢?
四、复习巩固生字,书写生字
1、出示带田字格的“口、日、中”三个生字。
2、读准字音(日、中为翘舌音),认清字形(都为独体字)。
3、同桌交流看准关键笔画。
4、谈谈书写时注意的笔顺。
5、学生描红、书写。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篇3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诗歌,短短三句,描绘了风景秀美,物产丰富的江南水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1、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将采用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和同伴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词语。
2、游戏激趣,巩固识字。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游戏形式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在玩中认字,巩固识字效果。
3、注重评价,激励主体。评价是教学有机组成部分,在课上以即时性的口语评价鼓励和赞赏每一个人,让他们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4、开放语文学习空间。树立一种大语文观,把语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教师活动〗
一、谈话激趣,指导看图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快给大家介绍一下。
2、这节课老师也想带你们去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看看,你们愿意吗?课件演示江南水乡图。
3、看到这样的景色你不想对同学说点什么吗?看看谁观察得认真仔细而且说话完整,试一试吧!
4、同学们看得很细,说得也很好,我也想把自己观察到的跟大家交流一下:小小竹排顺水飘流,两岸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绿油油的禾苗,鸟儿在尽情欢唱,鱼儿欢喜地跳出了水面,江南的景色多美呀!
5、同学们听得都陶醉了,有首诗歌仅仅用了琅琅上口的几句话就把江南的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你们想读读吗?赶快打开书读读第3课。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认读生字
1、你能试着读好吗?先把不认识的字用笔画下来,借助拼音或请教别人读准字音,动脑筋想一想,该用什么办法记住它。
2、小组交流识字情况,快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大屏幕出示生字)教师检查识字情况,及时正音并介绍3个偏旁“山、木、”。教师适时出现带有“山”“木” 的字,启示学生关注其偏旁与本字的区别。
4、你如何在生活中使用这些字呢?
5、游戏:拼飞机
同学们愿意做游戏吗?小组每位同学都读对词才能拼好飞机,飞机轮廓内有“江南、江水、禾苗。树苗、树本、树叶、竹排、木排、两岸、两天、绿色、绿地”等词。(屏幕出示没有注音的儿歌)
6、在诗歌中再认生字。
这些淘气的生字又跳回了诗歌中,在没有拼音提示的情况下你能把诗歌读准吗?
三、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1、认识句号。数一数,这首诗歌有几句话?
2、读中感悟:
⑴ 自由练读:
这首诗每句都描写了江南的美丽,柳对确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吧!
⑵ 选句朗读:
你最喜欢哪一句,然后把你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大家听。
你怎么读,才能让人家一听就知道你喜欢这句呢?(有感情,带表情,加动作)
你认为这个同学读得怎么样?谁来简单地评价评价。教师随着学生的思路,相机进行指导点拨。
例:第一句“游” 和“流” 押韵,读出韵脚。你怎么读才能读出鸟和鱼自由自在可爱的样子呢?板贴:竹排、鸟、鱼
第二句“密” 是什么意思?“绿油油” 是什么样?要把绿绿的感觉读出来。“油”要读成“you”。你还会说类似“绿油油”这样的词吗?板贴:树木、禾苗
第三句:借助保件演示渔民捕鱼、收割等场面,理解“江南鱼米乡”。板书:小小竹排画中游
⑶ 回归整体,熟读成诵:
除了熟悉之外,你还有哪些好的背诵方法,不妨介绍给大家。
四、课外延伸,积累语言
1、质疑问难:
你有哪些问题提出来,老师和同学想办法帮你解决。
教师从江南的地理环境及气候等特点给予提示讲解,并鼓励学生查阅资料。适时语言鼓励学生是爱提问题的好孩子等。
2、扎实积累:
介绍描写江南风光的诗词。
江南自古以来就是让人神往的地方。清朝的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一些文人墨客也拿起笔赞美江南。你会背哪些描写江南的诗词?
描写江南的诗词很多,不妨在课下搜集。
3、课外作业江南确实很美,我们的家乡也有自己独特的地域风情,有兴趣的同学搜集东北的图片或资料,记在(知识小宝库》里。
〖学生活动〗
1、学生兴致勃勃地回忆并说出旅游的地名或景点名称:
生可能概括“这个地方的景色真美”“太美了” 或其他独特感受。
2、生观察至“竹好”“鸟”“树”“禾苗”等并把看到的景物用带有个性风格的语言加以试述:
生仔细倾听教师的语言描述。学生迫不及待地读书。
3、学生选择识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
小组长组织学习,每名同学读生字,其它组员仔细听,纠正读音。
学生正确读准字音,认识3个偏旁,并相机点拨“岸”“排” 的字义和“南”的反义词。可能还会说出许多带有三个偏旁的字。
4、生可组词造句,或说出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字:
用开火车的方式读生字并回答相关的问题,同学们齐心协力合作愉快。生试读后再指名读。
5、学生可能会各抒己见,但经过点拨后会正确数出有三句话:
学生自由练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内心的情感。
让学生读后点拨,感悟一些重点词,然后再通过指名读、小组读等形式,丰富感受。生把自己当成荡着竹排的孩子,顺水飘游,把自己当成鸟儿和鱼儿,读出欢快的语气。
6、学生说出“红彤彤”“白花花”“亮晶晶”“光闪闪”等同语,相机积累语言:
生通过录相片了解江南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和老师带动作、有感情、有表情地表演背诵。
学生可能会提出“江南怎么会有竹排呢?”“江南和东北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江南有江北吗?”等等。
学生可能会背《忆江南》《采莲曲》等诗词。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篇4
【设计理念】
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用立体化的文本去撞击学生的心扉,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学生在读中识字,读中感悟,读中欣赏。读出美感,读出韵味,美读移情,培养语感。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3个生字;认识笔画“ 、 ”和3个偏旁“山、 、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尝试看图模仿课文创编小诗。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祖国、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课前背诵古诗《江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诵读古诗,激发兴趣
1、看课件诵读古诗《江南》。
2、谈话创境:
小朋友,在这首古诗中你看到了江南有哪些美丽的景色?
3、你知道江南在我国的什么地方?(出示中国地图了解大概位置)这节课我们要好好地去欣赏、了解咱们自己的家乡——江南。咦?大家平时出去旅游乘什么交通工具?今天我们乘坐的是江南特有的一种交通工具——出示“竹排”,指名拼读。你坐过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排”字吗?让我们怀着阳光般的心情,快乐出发吧!
二、情景渲染,揭示新课
1、欣赏江南风光: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美景?看到这么多的美景,你想说些什么?
2、揭示课题:小小竹排画中游(学习“中、游”,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这两个字。)
三、初读诗歌
1、动画朗读。
2、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
3、同桌互读,和朋友互帮互学,共同分享进步。
4、读给全班小朋友听,伺机指导:如“绿油油”中的“油”应读 yōu,练习用“绿油油的什么”说话。(课件出示课文)
5、分组读,齐读课文。
四、趣学生字
1、出示生字(带有声调的),请你自已认读几遍。
2、指名认读。
3、同桌互相说说哪几个生字我以前就认识的,在哪儿怎样认识的?哪几个生字我有好办法来记住它?
4、全班交流:教师及时总结学生的识字方法。(如:编顺口溜、编谜语、加一加、减一减等)
5、学习小组组织认读生字活动(去掉声调)。
6、识字游戏:小天使游江南。
7、出示词语宝典认读:
江南 江水 禾苗 树苗 树木 树叶 绿叶 果树 竹排 木排 两岸 两天 绿色 绿地 江河 长江 富春江 绿油油 三三两两 青山绿水
四、写字乐园
(学习写“口”“日”“中”)
1、师范写,学习笔顺,认识新笔画“?”;
2、观察田字格中的“口”: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掌握写好“口”的要领: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防止学生把“口”写成方块。 )
3、示范指导、学生练写。
4、用同样的方法指导书写“日”、“中”,提醒学生注意“日”的第二笔书写是横折钩。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多样复习生字
1、开火车读生字。
2、朗读短文(把本课生字编成阅读材料,换环境识字):
我的家乡在江南,这里风景美如画。看,小鸟在天空中唱歌,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小河的两岸树木茂密,禾苗绿油油。我爱我的家乡──江南。
二、品悟诗歌、美读课文
1、引导质疑,共同释疑:
看图自由朗读诗歌,诗歌中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如“江南鱼米乡”) 师述:江南是指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气候温暖,河流、湖泊多,鱼多,虾也多;江南适合稻子生长,每年成熟季节收获多,所以说江南是鱼米乡。(配以课件)
2、把你最喜欢读的诗句读给大家听一听,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或你在朗读时仿佛看到了什么?)表演读。(引导学生在评价中提升朗读的水平)
3、师范读诗歌。评一评你觉得老师读得好在哪儿?
4、请生自由美读课文。指名配动画朗读。齐读。
三、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1、师生合作读:
师:小竹排
生:顺水流 ……
2、指图读:师指小竹排,生读“小竹排,顺水流” ……(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悟出背诵的方法,如看图背诵。)
3、自由背诵,指名背,齐背。
四、引导拓展、创编小诗
1、小朋友,除了书上写的、插图中画的,江南还有什么,分别是什么样?(生自由说)教师也为大家增加了几个旅游景点。请看:课件播放(茶园、小桥流水……)
2、在课文的插图上增画江南美景。
3、根据画的内容模仿课文来编编诗歌。
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篇5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师:喜欢旅游吗?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看看。我们要去的地方水特别多,所以我们应该用什么交通工具?现在我们来认识一种更一种简易方便的水上交通工具(出示竹排课件)它的名字叫“竹排”。
师:谁想念念这个字?
师:怎样才能记住它呢?
师:请大家一起叫它的名字。(小小竹排)
师:小小竹排也要去旅行了,他要去哪呢?(画中游)
2、揭示课题并质疑: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课文的题目,大家一起读课题。(指板书)
师:小朋友,课题告诉我们,竹排要到哪里游呢?生:画中游。
师:那你认为竹排应该在哪里游?
师:可是课文为什么会说小竹排在画中游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师:请打开课本第56页,找到这篇课文。找到了用你的大眼睛告诉我。学生找课文。
师:下面呀,老师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听清老师的要求,小手指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用笔圈出来,然后请拼音宝宝帮帮你。咱们比比看,谁能把课文读下来,开始读吧!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师:小朋友读的真认真,谁愿意起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请用小手指着课文,仔细倾听。看他读得对不对。
指两名学生单独试读课文。(注意“绿油油”的读音。)全体齐读 “绿油油”。
师:注意“绿油油”的发音,我们一起把课文读一遍。
三、认识生字、生词
1、带拼音认识生词(课件)
师:小朋友,读课文的声音真好听,生字宝宝也被你们吸引来了,瞧。和字宝宝交朋友要知道他们的名字,先请跟着老师一起认识他们。
a、师领读。
b、请两位男女小老师领读。
c、谁还想试试?请个别学生认读生字。
2、去掉拼音认识生词
师:看来大家带着拼音读都没问题了,如果老师把拼音去掉了,你还认识他们吗?
a、指名读。
b、齐读。
3、交流识字方法:
师:这些红色的字是我们要认会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记住他们呢?
a、氵”旁的生字,引导学生归类,与“水”有关。
b、读草字头苗字(猜谜语的方式:田头上长草)
c、他生字学生自由交流识字方法
小结:我们在识字时可以采用加一加,猜谜语,看偏旁等方式来记住生字。大家的方法真多,看来个个都是识字小能手。
4、认识生字:(打乱顺序)
a、指3名学生读,开火车(读对了火车开动,错了大家举手纠正)
b、齐读一遍。
5、游戏识字:(摘苹果)
四、理解课文
1、全文通读:(课件出示全文)
师:认识了这么多的生字朋友,读起课文,是不是更有信心?现在他们要回到课文中跟聪明的你一起学习了,让我们一起喊他们的名字,把它们送回去。
师:带着这份自信,再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把江南读得更美。来,自己先试试读出江南的美来。
学生练习美读课文。
师:谁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小朋友边听边想象江南那美丽的景色。(教师选择一名学生美读课文。)
师:小朋友,你们刚才都仿佛看到了什么?谢谢你的朗读,把我们带到了那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
2、学习儿歌第一小节:(课件出示第一句话)
理解 “顺水流”,教师做流水方向的动作,学生说说小竹排怎么走,一起做做动作。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坐上竹排出发,好吗?来,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下。
师:想象一下,我们现在都在小竹排上,你听到了什么?
师:啊,多可爱的小鸟。你觉得它可能在唱些什么呢?
(它可能和竹排上的小朋友打招呼说“你好”。它可能说:“哇,这里的景色真美啊!”)
师:你看到了什么?
师:你想对小鱼说些什么?
师:那你能读出鸟儿、鱼儿的可爱吗?谁想试一试?
师:读得真欢快,就像活泼的小鱼。谁也想读。再请一名学生试读。
师:多可爱呀,鸟儿在歌唱,鱼儿在游泳,你的心情又怎样?。
师:来,谁能带着高兴的心情,再来美美地读读这句话。
(美读第一句课文。)
师:看他多开心,脸上都笑眯眯的。来我们男女生来个比赛,看谁读得最开心,最高兴。
学生进行男女生赛读。
3、学习第二小节:(课件出示课文情景图及第二句话)
师:我们再来看看两岸的景色吧?小朋友看看书中的图画,你看到了什么?
师:树木长得怎么样啊?
师:你看见过长得很密的树木吗?那是什么样的?
师:地里禾苗长得怎么样?(在黑板上画疏与密的小树)
学生观擦,什么是疏,什么是密。
师:那这绿油油的禾苗长大后会长出什么?谁来猜一猜?
师:(课件展示禾苗的成长过程)禾苗是水稻的幼苗,水稻成熟脱皮之后就是大米。看到这就会知道禾苗长大会长出什么了吧?
师:(课件)“绿油油”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像“绿油油”这种形式的词,还有很多,比方说“红彤彤、香喷喷、笑哈哈”这些都是,你还知道有哪些?
师:小朋友脑袋里的词语可真多,今后我们说话时就可以多和它们交交朋友。下面,让我们来读出两岸的美,好吗?谁先来?
师:(分小队读)哪队小朋友能把树木读得再密些,禾苗读得更绿些呢?
4、学习第三小节:理解“鱼米乡” 和 “画中游”
师:(课件出示第三句话)谁愿意把最后一句话读一下?
学生单独试读。
师:(纳闷地)小朋友说说,为什么把江南说成是“鱼米乡”?
师:(课件出示江南鱼米)江南一带小河多,河里有许多鱼虾。田里种着大片的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把江南一带叫作“鱼米乡”。是指鱼儿多、稻米多的地方。(板书:鱼米乡)
师:为什么说小竹排在“画中游”,你知道吗?(联系上文想一想,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生:小竹排是在美丽的图画中游。
师:小竹排是在真正的图画中游吗?
生:不是,是因为景色美,所以小竹排好像在画中游。
师:这美丽的景色是指哪里的景色呢?
生:是江南。
师:对呀,就因为江南美,美得象幅画。所以才说小小竹排画中游。
5、欣赏江南美景(课件)来,我们一起乘上小竹排,来看看美丽、富铙的江南。
6、美读全文
师:优美的音乐响起了,让我们再次走进美丽的江南,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
首先由教师配乐范读,接下来由学生随音乐美读课文。
五、背课文
师;小朋友,让我们把江南的美记在心中,跟老师合作把课文背一背,老师读前半句,你们随后半句。
师生以接龙的形式配合背诵课文。
师:(课件出示文字提示)小朋友,看着江南的美景,能自己背背吗?
先请个别学生背,再集体背诵课文。
六、课外延伸
1、江南美景如画,有一首《江南》,写得很美,和老师一起读一读好吗?(课件)
小朋友,不但江南美,我们伟大的祖国处处有美景,我们要用自己一双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板书设计: 小小竹排画中游
鱼米乡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篇6
一、导入激趣。
1.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今天我这位导游想向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