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提醒幸福

2024-06-053

提醒幸福(精选13篇)

提醒幸福 篇1

  教学建议

  一、题解

  课文标题中的“提醒”并不是对未来作某种预见(人们习惯的“提醒”一般都是对灾祸的警告),而是让人们“珍惜”幸福。

  二、思路结构

  作者借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举例叙说人们往往注重提醒灾祸,而忽视了幸福的存在,以此告诉人们不要患得患失地去期待着灾难的来临,而应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刻,尽情地享受幸福。

  本文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作者从生活中人们常被提醒防备灾祸入手,谈到人们经常忽视了,其次谈了为什么要,告诫人们要珍惜幸福、提高对幸福的敏感,人们便会拥有更多的幸福,最后呼吁人们“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

  三、独到的构思

  文章的题目是,“幸福”还需要提醒吗?这正是作者心思敏锐眼光独到之处。

  作者发现人们的日常生活太苦太累,人们只知道一味地去追求,而不懂得享受生活,漠视身边的幸福,因此作者首先从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现象设譬发问,告诉人们不要只注意苦难,而忽视了幸福。然后,作者谈了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作者又进一步指出幸福也有它的征兆,为此作者提醒人们要珍惜幸福,懂得享受幸福。最后作者指出,幸福其实并不需要很多的金钱、很高的地位,因为“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它只是你心灵的感觉”。文章条理清楚,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四、排比手法的运用

  课文不仅有句与句之间的排比,还有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句与句之间的排比如:

  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苦难也许马上就要降临……提醒小心跌倒……注意路滑……;

  世上有预报台风的……有预报地震的;

  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

  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段与段之间的排比如:

  我们已经习惯……;

  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

  当春天的时候……幸福的时候……;

  所以,丰收的时候……所以,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

  这样运用排比,能用各种相类似的生活现象,说明作者的观点,阐述清晰明了,让人信服。在行文上一气呵成,连贯有力。

  五、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建议

  作者所说的幸福是“心灵的感觉”,人们要抓住当前的欢乐等看法只是人类诸多幸福观的一种,并不是定论。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这是正常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也可以和《热爱生命》中“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观点相比照。

  教学设计示例

  一、预习课文。

  1.至少读两遍课文。

  2.查词典,做下列作业 题。

  A.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姗姗( ) 怅然( ) 惴惴不安( ) 谆谆告诫( )

  甘霖( ) 祈盼( ) 袅袅婷婷( ) 熠熠夺目( )

  B.解释下列各词语。

  希冀枕戈待旦南辕北辙瞻前顾后

  温馨相濡以沫荣辱不惊踌躇

  二、学习新课。

  1.检查作业 。

  2.以“幸福”为话题导入  新课。

  什么是幸福?我们可以说自己是幸福的吗?

  考试成绩很好,那是幸福;有父母的关怀,听了老师的表扬,那是幸福;与同学尽情地玩了一场,那是幸福;看了好风景,心中有说不出的快乐,那是幸福……这样说来,我们的生活好像真的不缺少幸福。

  作家怎么说呢?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说的是她对幸福的理解,今天我们来细细读一读,看我们能不能认同她的看法。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朗读或默读课文。

  2.给课文分段。

  方法:互相讨论,老师提示。

  提示的内容:

  A.作家说人们总是习惯在提醒中过日子,这种提醒有效没有?

  显然,作家说多半没效,这到了第几自然段?应该是到第9自然段。

  B.作家说了很多幸福是什么,最后则说要“激情地享受每一天”,举了“春天”时应该怎样?“幸福”时应该怎样。还有那些“所以”打头的段落,当然也是“享受幸福”,更应该放在—起。

  理解:将课文简要地分为三大节,1到9自然段为第一节,10到25自然段为第二节,26到最末为第三节。也可以把文章最末一段划出来当第四大节。

  四、讨论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的第一节,提出以下问题:

  A.“提醒”本来是什么意思?作家说,这个词的后面总是跟着不好的东西,所以有

  “淡淡的贬义”,生活中真是这样的吗? 

  理解:“提醒”本来是从旁指点,促使注意之意。让学生对照自己的生活比较,会发现作家讲得还真是那么回事,“提醒”确实老跟着不好的东西。

  B.作家说的“风暴”与“良宵”各比喻了什么?如果把这种形象化的说法换成直接说理,那又会怎样?

  理解:答案可以不求—致,但要理解“良宵”是比喻好的、美的、幸福的东西,“风暴”则恰恰相反。不能想象换了以后成什么样子。我们经常所说的“文采”就在这些地方。

  C.朗读第2至第8自然段的内容。

  D.请把“提醒”两字在文中的意思说一说,它可以用什么词来替换。

  理解:这里的含义不是对灾祸的警告,而是提醒大家对幸福要珍惜。题目的“提醒”可以用“珍惜”来替换。

  五、学习文章的第二大节,围绕下列问题学习。

  1.默读这一节课文,寻找作家给“幸福”下的定义与解说,每人至少找出三条。

  A.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那就是幸福啊!

  E.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

  C.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

  D.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

  E.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

  F.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在暗淡中降临。

  G.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纸条……这些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H.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

  J.幸福有时很短暂,不像苦难似的笼罩天空。

  K.苦难的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但指针—定要向幸福这一侧倾斜,因为它有生命的黄金。

  L.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就看你是否珍惜;(这句话要用数学知识解说—下。)

  2.轻声朗读这些定义与解说,想—想,毕淑敏与张洁对幸福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讨论理解:从这一段里对幸福的定义与解说中可以看出,毕淑敏所举出的几乎都是平凡的人和事.而她以为幸福就正是包含在这些平凡的人事中。因而可以看出,张洁以为的幸福足和平、安宁、生活富足;而毕淑敏对幸福的理解要宽泛得多,生活中每一件平凡小事都可以包含幸福,关键是要你自己学会倾听,学会感受。

  3.理解这段文字里不容易理解的—些句子。配合作业 题的第二题做。

  A.第15自然段里的2、3两句怎么理解?

  讨论归纳:“感官的享受”即指感觉器官的好的感受,这是人们天生就会的,比如天生能感觉到人体的舒适与否,但是“灵魂的快意”即心灵的快乐,却是要不断地训练自己才能很好地感受到的,怎样进行训练呢?即要能时时发现日常平凡生活中的美处,同学的一个微笑,老师的一次无声的鼓励,这些都是幸福,都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这种幸福,能做到这样就可以“掌握幸福韵律”了,也就能区分什么是“灵魂的快意”,什么“感官的享受”。

  B.第18自然段的比喻句。

  理解: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标本”人手理解这个比喻句。

  标本是我们见过的东西,五色无香,不生动,不灵活,而未制成标本之前,却是生动、灵活、色香俱全的,作家用“回忆幸福标本”的说法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的忽略:在幸福之中时,不知道感受,幸福离我们而去了,却去回味、追寻,念念不忘。

  C.第24自然段的“幸福”借了“机遇、友情、成功、团圆……”的衣裙而来,它们却不一定是幸福,甚至可能有“钢铁般的心核”,这些怎么理解?

  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理解。

  “机遇……”这些东西很多时候确实带来幸福,但许多时候也带来不幸,这就是“钢铁般的内核,是我们不能把握、无法享受的那一部分。再说,难道没有那些东西,我们就不能幸福吗?显然不是,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能发现幸福,所以并不一定要有那些东西才是幸福的,作家也就是这个意思。

  六、学习课文的最后一节内容。

  设想:少讲多读,在读中感受作家所说的应该如何享受幸福。

  要求:注意段落的排比,要读出气势。

提醒幸福 篇2

  教学目的

  1.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学习比喻句的用法,理解、品味句子的含义。

  3.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4、懂得什么是幸福,怎样享受幸福。

  教学重点:

  目标2 目标3

  教学难点 :

  目标2

  课前预习:

  1、至少读两遍课文。

  2.查词典,做下列作业 题。

  A、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姗姗( )怅然( )惴惴不安( )谆谆告诫( )

  甘霖( )祈盼( )袅袋婷婷 ( )熠熠夺目( )

  B、解释下列各词语。

  希冀枕戈待旦南辕北辙瞻前顾后

  温馨相濡以沫荣辱不惊踌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

  二、讨论下面的笑话,导入  新课。

  有这么个笑话,从前有个老婆婆,她有两个女儿,小女儿开伞铺,大女儿开染访。天晴了,老婆婆要着急,因为小女儿的伞卖不出去;天下雨了,老婆婆又要着急,因为邓个开染坊的女儿会晒不干布。后来有人来对老婆婆说:"你真是幸福啊,天晴了,你的大女儿赚钱,天阴了,你的小女儿能赚钱,你真是幸福的老婆婆呀。"老婆婆自己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于是开始天天快乐了。

  1.本来觉得很伤心的事,换个想法就不同了,你生活中有没有这种事?

  不用展开讨论,不用说得很多,总之还是有的。比如有的同学有同父异母的妹妹,本来觉得她分享了自己的父爱,可一想到别人都没有妹妹,只自己有,不也是很好的事吗?

  2、你想老婆婆的忧虑有道理没有?她的快乐是不是源于别人的提醒?

  答案不要统一,忧虑当然也有道理。但快乐确实是源于别人的提醒。

  3.总结:可见,生活中确实有必要提醒自己及时享受幸福,不要让幸福从自己的身边跑掉。

  这个道理有位女作家用很漂亮的语言说出来了,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提醒幸福》。

  三、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朗读或默读课文。

  2、理解文章内容。

  提示的内容:

  A作家说人们总是习惯在提醒中过日子,这种提醒有效没有?

  显然,作家说多半没效,这到了第几自然段?

  应该是到第9自然段。

  B.作家说了很多幸福是什么,最后则说要"激情地享受每一天",举了"春天"时应该怎样,"幸福"时应该怎样,还有那些"所以"打头的段落,当然也是"享受幸福",更应该放在一起。

  理解:将课文简要地分为三节,1到9自然段为第一节,IO到25自然段为第二节,26到最末为第三节。也可以把文章最末一段划出来当第四节。

  四、学习课文第一节的内容,围绕以下问题学习。

  1."提醒"本来是什么意思?这里又是什么意思?

  理解:"提醒"本来是从旁指点,促使注意之意。让学生对照自己的生活比较,会发现作家讲得还真是那么回事,"提醒"确实老跟着不好的东西,跟那笑话里老婆婆的被提醒不同。

  理解:这里的含义不是对灾祸的警告,而是要提醒大家对幸福要珍惜。题目里的"提醒"可以用"珍惜"来替换。

  2.作家说的"良宵"与"风暴"各比喻了什么?如果把这种形象化的说法换成直接说理,那又有什么样的结果?、

  理解:答案可以不求一致,但要理解"良宵"是比喻好的、美的、幸福的东西,"风暴"则恰恰相反。

  不能想象换了以后成什么样子。我们经常所说的"文采"就在这些地方。

  3.朗读第2至第8自然段的内容。

  五、仔细阅读第二节的内容,看作者对"幸福"是怎样解说和定义的。每人至少找出三条。

  A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那就是幸福啊!

  B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

  C.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

  D.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

  E.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

  F.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在暗淡中降临。

  G.贫困中相德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纸条……这些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H.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

  J.幸福有时很短暂,不像苦难似的笼罩天空。

  K.苦难的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但指针一定要向幸福这一侧倾斜,因为它有生命的黄金。

  'I..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就看你是否珍惜。(这句话要用数学知识解说一下。)

  六、围绕以下问题,学习余下的课文内容。(目标3)

  1.回忆《挖荠菜》的对比写法,想想这样写作家想说明什么道理?

  理解:通过两代人对"养荣"的不同感情的描写,作家在文章最未表明希望青年一代要懂得什么是幸福,要怎样才能得到幸福。

  2.怎样才能得到幸福?作家怎样认为的?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地总结

  答案可以不唯一,但是作家认为今天和平、美好的生活是幸福,而只有苦过、痛过,才会珍惜今天的幸福,这些意思要有;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3.把张洁的理解和毕淑敏的对幸福的定义与解说对照,想一想,毕淑敏与张洁对幸福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讨论理解:从这一段里对幸福的定义与解说可以看出,毕淑敏所举出的几乎都是平凡的人和事,而她以为幸福就正是被这些平凡的人事所包含的。

  因而可以看出,张治以为的幸福是和平、安宁、生活富足;而毕淑敏对幸福的理解要宽泛得多,生活中每一件平凡的小事都可以包含幸福。关键是要你自己学会倾听,学会感受。

  4.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目标2)

  A第15自然段里的2、3两句怎么理解?

  讨论归纳:"感官的享受"即指感觉器官的好的感受,这是人们天生就会的,比如大生能感觉到人体的舒适与否,但是"灵魂的快意"即心灵的快乐,却是要不断地训练自己才能很好地感受到的,怎样进行训练呢?即要能时时发现日常平凡生活中的美好之处,同学的一个微笑,老师的一次无声的鼓励,这些都是幸福,都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这种幸福,能做到这样就可以"掌握幸福韵律"了,也就能区分什么是"灵魂的快意",什么是"感官的享受"。

  B.第18自然段的比喻句。(目标2)

  理解: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标本"入手理解这个比喻句。

  标本是我们见过的东西,无色无香,不生动,不灵活,而未制成标本之前,却是生动、灵活、色香俱全的,作家用"回忆幸福标本"的说法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的忽略:在幸福之中时,不知道感受,幸福离我们而去了.却去回味、追寻,念念不忘。

  C.第24自然段的"幸福"借了"机遇、友情、成功、团圆……"的衣裙而来,它们却不一定是幸福,甚至可能有"钢铁般的心核",这些怎么理解?

  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未理解。

  "机遇……"这些东西很多时候确实带来幸福.但许多时候也带来不幸.这就是"钢铁的内核",即是我们不能把握、无法享受的那一部分。再说,难道没有那些东西,我们就不能幸福吗?显然不是,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能发现幸福,所以并不一定要有那些东西才是幸福的,作家也就是这个意思。

  5.谈谈你对课后练习题里第一大题中的第2小题两句话的理解。

  答案不要求统一,主要依学生自己的见解。但及时地把握幸福,享受幸福及幸福是心灵的感受,不是外在的附丽,这些意思要有。

  七、思考下面问题。

  1.古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毕淑敏却只是要大家及时把握幸福,享受幸福,那么她是不是只看重眼前的欢乐,而不去管将来的愁苦呢?

  可以有不同答案,但也要看到,作家讲的并非只是要眼前的欢乐,而是看到很多人在忧虑将来的愁苦时,忽略了眼前的幸福,这才要提醒大家及时享受幸福的,这在文章的第一节就说得很清禁;就好比那个老忧虑女儿的老婆婆,不能不说她的忧虑有道理,但她在忧虑中确实忽略了眼前的幸福与快乐,这时提醒一下很有好处。

  2作家说幸福的感觉只在心灵,享受幸福要重眼前的欢乐.那么当前的幸福感受和长远的理想有什么关系呢?还要不要去追求未来呢?

  讨论可以有不同答案,不过作家并没有说不要去追求未来,再说眼前的幸福都不能看见,不能把握,将来的幸福又怎样把握呢?

  八、教师小结

  作家说的要时刻"提醒幸福",你觉得有道理没有?

  不做统一答案,但要能理解幸福确实无处不在,要能感受平凡生活中的幸福,也确实要时时提醒自己。

  九、布置作业 

  A、完成练习一。

  B、对课后作业 中的第一大题的第2小题写出书面答案,字数各在50字以内。

  C、写一段文字,记叙自己感受幸福时候的人、事,以及心情,中间要有议论。

  十、说课精要:希望从学生的自由发挥中,能看见他们的创造性。

  十一、教学结构:导入  (讨论)--默读--提问--解答--交流--对比阅读-自由发表意见----小结。

  十二、教学后记:

提醒幸福 篇3

  教学建议

  一、题解

  课文标题中的“提醒”并不是对未来作某种预见(人们习惯的“提醒”一般都是对灾祸的警告),而是让人们“珍惜”幸福。

  二、思路结构

  作者借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举例叙说人们往往注重提醒灾祸,而忽视了幸福的存在,以此告诉人们不要患得患失地去期待着灾难的来临,而应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刻,尽情地享受幸福。

  本文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作者从生活中人们常被提醒防备灾祸入手,谈到人们经常忽视了,其次谈了为什么要,告诫人们要珍惜幸福、提高对幸福的敏感,人们便会拥有更多的幸福,最后呼吁人们“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

  三、独到的构思

  文章的题目是,“幸福”还需要提醒吗?这正是作者心思敏锐眼光独到之处。

  作者发现人们的日常生活太苦太累,人们只知道一味地去追求,而不懂得享受生活,漠视身边的幸福,因此作者首先从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现象设譬发问,告诉人们不要只注意苦难,而忽视了幸福。然后,作者谈了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作者又进一步指出幸福也有它的征兆,为此作者提醒人们要珍惜幸福,懂得享受幸福。最后作者指出,幸福其实并不需要很多的金钱、很高的地位,因为“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它只是你心灵的感觉”。文章条理清楚,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四、排比手法的运用

  课文不仅有句与句之间的排比,还有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句与句之间的排比如:

  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苦难也许马上就要降临……提醒小心跌倒……注意路滑……;

  世上有预报台风的……有预报地震的;

  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

  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段与段之间的排比如:

  我们已经习惯……;

  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

  当春天的时候……幸福的时候……;

  所以,丰收的时候……所以,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

  这样运用排比,能用各种相类似的生活现象,说明作者的观点,阐述清晰明了,让人信服。在行文上一气呵成,连贯有力。

  五、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建议

  作者所说的幸福是“心灵的感觉”,人们要抓住当前的欢乐等看法只是人类诸多幸福观的一种,并不是定论。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这是正常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也可以和《热爱生命》中“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观点相比照。

  教学设计示例

  一、预习课文。

  1.至少读两遍课文。

  2.查词典,做下列作业 题。

  A.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姗姗( ) 怅然( ) 惴惴不安( ) 谆谆告诫( )

  甘霖( ) 祈盼( ) 袅袅婷婷( ) 熠熠夺目( )

  B.解释下列各词语。

  希冀枕戈待旦南辕北辙瞻前顾后

  温馨相濡以沫荣辱不惊踌躇

  二、学习新课。

  1.检查作业 。

  2.以“幸福”为话题导入  新课。

  什么是幸福?我们可以说自己是幸福的吗?

  考试成绩很好,那是幸福;有父母的关怀,听了老师的表扬,那是幸福;与同学尽情地玩了一场,那是幸福;看了好风景,心中有说不出的快乐,那是幸福……这样说来,我们的生活好像真的不缺少幸福。

  作家怎么说呢?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说的是她对幸福的理解,今天我们来细细读一读,看我们能不能认同她的看法。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朗读或默读课文。

  2.给课文分段。

  方法:互相讨论,老师提示。

  提示的内容:

  A.作家说人们总是习惯在提醒中过日子,这种提醒有效没有?

  显然,作家说多半没效,这到了第几自然段?应该是到第9自然段。

  B.作家说了很多幸福是什么,最后则说要“激情地享受每一天”,举了“春天”时应该怎样?“幸福”时应该怎样。还有那些“所以”打头的段落,当然也是“享受幸福”,更应该放在—起。

  理解:将课文简要地分为三大节,1到9自然段为第一节,10到25自然段为第二节,26到最末为第三节。也可以把文章最末一段划出来当第四大节。

  四、讨论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的第一节,提出以下问题:

  A.“提醒”本来是什么意思?作家说,这个词的后面总是跟着不好的东西,所以有

  “淡淡的贬义”,生活中真是这样的吗? 

  理解:“提醒”本来是从旁指点,促使注意之意。让学生对照自己的生活比较,会发现作家讲得还真是那么回事,“提醒”确实老跟着不好的东西。

  B.作家说的“风暴”与“良宵”各比喻了什么?如果把这种形象化的说法换成直接说理,那又会怎样?

  理解:答案可以不求—致,但要理解“良宵”是比喻好的、美的、幸福的东西,“风暴”则恰恰相反。不能想象换了以后成什么样子。我们经常所说的“文采”就在这些地方。

  C.朗读第2至第8自然段的内容。

  D.请把“提醒”两字在文中的意思说一说,它可以用什么词来替换。

  理解:这里的含义不是对灾祸的警告,而是提醒大家对幸福要珍惜。题目的“提醒”可以用“珍惜”来替换。

  五、学习文章的第二大节,围绕下列问题学习。

  1.默读这一节课文,寻找作家给“幸福”下的定义与解说,每人至少找出三条。

  A.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那就是幸福啊!

  E.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

  C.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

  D.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

  E.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

  F.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在暗淡中降临。

  G.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纸条……这些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H.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

  J.幸福有时很短暂,不像苦难似的笼罩天空。

  K.苦难的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但指针—定要向幸福这一侧倾斜,因为它有生命的黄金。

  L.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就看你是否珍惜;(这句话要用数学知识解说—下。)

  2.轻声朗读这些定义与解说,想—想,毕淑敏与张洁对幸福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讨论理解:从这一段里对幸福的定义与解说中可以看出,毕淑敏所举出的几乎都是平凡的人和事.而她以为幸福就正是包含在这些平凡的人事中。因而可以看出,张洁以为的幸福足和平、安宁、生活富足;而毕淑敏对幸福的理解要宽泛得多,生活中每一件平凡小事都可以包含幸福,关键是要你自己学会倾听,学会感受。

  3.理解这段文字里不容易理解的—些句子。配合作业 题的第二题做。

  A.第15自然段里的2、3两句怎么理解?

  讨论归纳:“感官的享受”即指感觉器官的好的感受,这是人们天生就会的,比如天生能感觉到人体的舒适与否,但是“灵魂的快意”即心灵的快乐,却是要不断地训练自己才能很好地感受到的,怎样进行训练呢?即要能时时发现日常平凡生活中的美处,同学的一个微笑,老师的一次无声的鼓励,这些都是幸福,都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这种幸福,能做到这样就可以“掌握幸福韵律”了,也就能区分什么是“灵魂的快意”,什么“感官的享受”。

  B.第18自然段的比喻句。

  理解: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标本”人手理解这个比喻句。

  标本是我们见过的东西,五色无香,不生动,不灵活,而未制成标本之前,却是生动、灵活、色香俱全的,作家用“回忆幸福标本”的说法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的忽略:在幸福之中时,不知道感受,幸福离我们而去了,却去回味、追寻,念念不忘。

  C.第24自然段的“幸福”借了“机遇、友情、成功、团圆……”的衣裙而来,它们却不一定是幸福,甚至可能有“钢铁般的心核”,这些怎么理解?

  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理解。

  “机遇……”这些东西很多时候确实带来幸福,但许多时候也带来不幸,这就是“钢铁般的内核,是我们不能把握、无法享受的那一部分。再说,难道没有那些东西,我们就不能幸福吗?显然不是,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能发现幸福,所以并不一定要有那些东西才是幸福的,作家也就是这个意思。

  六、学习课文的最后一节内容。

  设想:少讲多读,在读中感受作家所说的应该如何享受幸福。

  要求:注意段落的排比,要读出气势。

提醒幸福 篇4

  毕淑敏

  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才相识了一个朋友,爸爸就说,小心他是个骗子。你取得了一点成功,还没容得乐出声来,所有关切着你的人一起说,别骄傲!你沉浸在欢快中的时候,自己不停地对自己说:千万不可太高兴,苦难也许马上就要降临……

  我们已经习惯了提醒,提醒的后缀词总是灾祸。灾祸似乎成了提醒的专利,把提醒也染得充满了淡淡的贬意。

  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看得见的恐惧和看不见的恐惧始终像乌鸦盘旋在头顶。

  在皓月当空的良宵,提醒会走出来对你说:注意风暴。于是我们忽略了皎洁的月光,急急忙忙做好风暴来临的一切准备。当我们大睁着眼睛枕戈待旦①之时,风暴却像迟归的羊群,不知在哪里徘徊。当我们实在忍受不了等待灾难的煎熬时,我们甚至会恶意地祈盼风暴早些到来。

  在许多夜晚,风暴始终没有降临。我们辜负了冰冷如银的月光。

  风暴终于珊珊地来了。我们怅然发现,所做的准备多半是没有用的。事先能够抵御的风险毕竟有限,世上无法预计的灾难却是无限的。战胜灾难靠得更多的是临门一脚,先前的惴惴不安帮不上忙。

  当风暴的尾巴终于远去,我们守住零乱的家园。气还没有喘匀,新的提醒又智慧地响起来,我们又开始对未来充满恐惧的期待。

  人生总是有灾难。其实大多数人早已练就了对灾难的从容,我们只是还没有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我们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觉苦难。我们太忽视提醒幸福。

  请从此注意幸福!

  幸福也需要提醒吗?

  提醒小心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不要受骗……提醒荣辱不惊……先哲们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

  也许他们认为幸福不提醒也是跑不了的。也许他们以为好的东西你自会珍惜,犯不上谆谆告诫。也许他们太崇尚血与火,觉得幸福无足挂齿。他们总是站在危崖上,指点我们逃离未来的苦难。

  但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

  那就是幸福啊!

  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当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会感官的享乐,人却无法天生地掌握幸福的韵律。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

  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它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的训练。

  简而言之,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少。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时,拣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见过她。

  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却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那时候我们往往步履匆匆,瞻前顾后不知在忙着什么。

  世上有预报台风的,有预报蝗虫的,有预报瘟疫的,有预报地震的。没有人预报幸福。

  其实幸福和世界万物一样,有它的征兆。

  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你不要总希冀中轰轰烈烈的幸福,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你也不要企图把水龙头拧得更大,使幸福很快地流失。你需要静静地以平和之心,体验幸福的真谛。

  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不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的天际闪烁红色的光芒。它披着本色的外衣,亲切温暖地包裹起我们。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它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熠熠夺目。

  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机遇、友情、成功、团圆……它们都酷似幸福,但它们并不等同于幸福。幸福有时会很短暂,不像苦难似的笼罩天空。如果把人生的苦难和幸福分置天平两端,苦难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但指针一定要向幸福这一侧倾斜,因为它有生命的黄金。

  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就看你是否珍惜。

  我们要提高对于幸福的警惕,当它到来的时刻,激情地享受每一分钟。据科学家研究,有意注意的结果比无意注意要好得多。

  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这是春天啦!心里就会泛起茸茸的绿意。

  幸福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请记住这一刻!幸福就会长久地伴随我们。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精选13篇)提醒幸福 篇1  教学建议  一、题解  课文标题中的“提醒”并不是对未来作某种预见(人们习惯的“提醒”一般都...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