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迢迢牵牛星
8迢迢牵牛星(通用16篇)
8迢迢牵牛星 篇1
迢迢牵牛星 ,
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
終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白马篇
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吹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
8迢迢牵牛星 篇2
教学目标:
古诗表达思念的常用意象
教学过程:
师:《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在泪别小姑时有这样一句话:“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注释说古代女子在农历七月七日晚向织女乞巧。何谓乞巧?
生: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天上牛郎织女相会,妇女于当晚陈列瓜果于庭中,在月下穿针,向织女乞求智巧。
师:讲到牛郎织女,我们就会想起在奶奶怀里听过的他们的爱情故事。
请一生讲述故事(略)。另一生找出课文和故事相应的诗句。疏通字句(略)。
师:本文除了“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二句外,其余的诗句都能从故事中得到验证。但这首诗并不是对牛郎织女故事的复述。如果只是简单地复述故事,它就当不起“天衣无缝,一字千金”的美誉。那么这首诗在牛郎织女故事的背后,想告诉我们什么?
明代文艺理论家钟惺《古诗归》说:“乐府之妙,在能使人惊;古诗之妙,在能使人思。”面对这首古诗,你能思到什么?(学生讨论)
师:提示:解读这首诗的关键应该是“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两句。为什么整天织布却织不成布,还哭成泪人儿呢?
这两句诗和《诗经.周南.卷耳》中:“采采卷耳,不盈顷筐。”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在下文:“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生:原来是“怀人”。那“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的原因也是怀人,思念远方的人儿。
师:讨论:作者为什么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而不讲女娲补天或者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生:原因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念。作者借织女思念牛郎,牛郎织女相隔遥远不能见面来表达自己思念爱人,两人不能见面的哀怨的感情。这种手法叫做托物言志。
师:再看:叙述者是男是女?从何可知?
生:女。从“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可知。
师:一个女子思念远方的人的诗,有个特定的名称:思(sì)妇诗。《古诗十九首》中有不少思妇诗,比如《青青河畔草》也是。这首诗影响了唐代王昌龄的《闺怨》,课外大家可以分析这两首诗的关系。
和思妇诗相对的是游子诗,这也是古诗一个主题,比如《涉江采芙蓉》,表达游子思念故乡和亲人。
师:所以《古诗十九首》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表现生离死别,羁旅情怀,表达思念。
我们再引申出去,表达思念,古代诗文中除了课文所用的牛郎织女这一意象外,还有哪些常用意象?
生:常用的还有:红豆,枫叶,鸿雁,青丝,青草等等(例句略)。还有最常用的就是月亮。比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一轮明月,照两地相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布置作业:
1、古人常用月圆月缺表达人间的悲欢离合,但很少有人用到月亮里的嫦娥,为什么?结合课文思考。
2、然而李商隐的《嫦娥》(略)却用月亮里的嫦娥表达思念,写出新意,思考这首诗为什么成功了?
3、背诵课文。诵读课堂上所举的诗句。
8迢迢牵牛星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诗十九首》有关常识。
(2)理解诗歌大意,体会叠音词的用法。
(3)训练学生诗歌朗诵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叠音词的作用,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完成“训练学生朗诵的技能”这一教学目的。
(2)经过朗读、背诵诗歌,加强对诗歌的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本诗女主人公因感情受阻的痛苦和哀怨的情感。
(2)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互助合作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1.本课重点
(1)理解诗歌主旨和情感,体会叠音词的用法。
(2)训练学生诗歌朗诵的技能。
2.本课难点
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本诗的情感,并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把这种情感表现出来。
三、教学方法
1.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
2.诵读欣赏法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课前播放黄梅戏《牛郎织女》选段《春潮涌》。
师:大家刚才欣赏了一段戏曲,这是关于谁的
那么,谁给大家讲一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生叙述故事,师进行补充。
师:好,故事很精彩,我们来看看牛郎织女星的所在位置(PPT展示星座图)。看,咱们中国人多浪漫啊!(指屏幕上银河星空图)就这样一条明亮的银河,两颗不相关的星星,咱们的祖先就创造出这么一段凄美的感情故事。那人们是怎样看待这个故事的呢让我们一齐来学习这篇美文。(板书课题)
2.古诗简介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选自《古诗十九首》,那你们了解《古诗十九首》吗它是东汉中下层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标题为诗歌的第一句,作者多为无名氏。(出示课件)
时间:东汉末年。(战乱年代)
思想资料:一是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苦;二是士人失意的苦闷哀愁。
特点:语言朴素自然,描述生动真切。
地位: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在五言诗发展史上占关键性的地位。
类别:游子诗和思妇诗。
艺术风格:融情入景和运用比兴。
称誉:刘勰《文心雕龙》说“古诗”是“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更称其为“一字千金”。
3.朗读感知
先请同学们自读全诗(出示全诗),看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出示字音)。再请学生自读诗歌,请一生朗读,学生评点。再请一生读,师多鼓励。
欣赏配乐朗读,注意语气、语调、语速。(PPT展示)
PPT展示:五言诗的朗读一般是两个节拍或三个节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纤纤擢素手。
再次朗读全文,看看能否品出美感。
4.诗歌赏析
再读诗歌,体会这首诗的情感。
从诗中哪里读出这样的情感的小组讨论交流,并在书上做记号。
品析字词句,说说叠词的效果。
师:此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何以看出
生:“相思”。(学生异口同声)(板书:相思)
师:全文哪里写相思了我没有看到“相思”二字啊!
师:请同学们按小组讨论交流,总结观点。
师:提问和分享的时间到了。时间有限,机会难得,大家可要抓紧啊。哪个小组先来回答
生:从“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中能够看出,这两句诗不仅仅写出了织女织布时动作的娴熟,织女的姿态之美,更写出了织女因牛郎不在身边的孤寂苦闷。
师:织女的动作娴熟“擢”什么意思“弄”又是什么意思
生:“擢”举起,“弄”是摆弄。
师:那她有没有全身心地织布呢
生:没有,正是因为思念而不能认真工作!
师:是啊,也能够说她以工作来排遣心中的苦闷啊!
生:从“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句也能够看出,她因为思念,一整天也织不出一匹布来,而“泣涕零如雨”更是直接写出了她相思的神态,后面“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是说,他们两人一水之隔,却不能互诉衷肠,表达了那种相思之情。
师:读最终一句,你仿佛看到什么样的画面用自我的语言加以想象描绘出来。
讨论交流:
一位女子泪光盈盈地站在水边,含怨带愁、凝眸深情地远视牛郎,却不能与他对话。
师:说得很好,异常是最终一句,一水之隔,不能共语,多痛苦啊!还有吗,除了这几句
生:“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也是!诗中揭示了现实与梦想的矛盾,河汉“清”且“浅”,人近在咫尺却不得相见,更让人觉得悲怜。
师:“河汉清且浅”,是啊,让人有咫尺天涯之感!
师:噢!全文共十句,八句都已写到了相思了,那么开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句包含相思吗
生:也有啊!“迢迢”,遥远的样貌。牛郎织女相隔天涯,那里正是以织女的口吻表达对牛郎的思念。
师:“迢迢、皎皎”就是从环境上渲染了星空广阔、相爱之人远隔天涯的悲凉气氛,让人联想起男女相思之情。
师:看,这首诗,能够说用“环境渲染,情感刻画,动作描摹”这些手法到达了没有一句直写相思,却——
生:句句写相思!(板书:环境渲染,动作描摹,情感刻画)
师:要到达这种“不直写相思却句句含思”的效果,在语言上定有它的独到之处,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在语言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生:叠词的运用,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
师:很好!(多媒体展示,这几组叠词)谁能说出它们的作用
生:叠词使得诗歌质朴清丽,情趣盎然,增强了节奏感。
师:很好,从总体上说的。还有吗
生:叠词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显得感情凄美,婉转缠绵。
师:这位同学也是提纲挈领地从总体上说出了叠词的作用,那么谁能分别具体说出叠词的作用
生:比如“脉脉”,让人联想到织女脉脉哀婉的眼神,咫尺天涯不能共诉衷肠。
师:再如
生:还有“迢迢、皎皎”让人想起星空浩瀚,相思之人远隔天涯。
师:很好!当然,还有“纤纤”让人联想到织女的柔弱,“札札”写出声音,环境单调,气氛凄凉,突出了织女内心的凄苦。
师:咫尺天涯,深情难诉。人人都说——
生:相思苦啊!
师:是,相思苦啊!
5.朗读升华:赛读(展示幻灯片)
同学们,刚才已入情入境地研读了诗篇,接下来请你们根据所学的方法和诗中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比一比,赛一赛,看看谁读得更好。
6.拓展训练
牛郎和织女的相思是如此之苦,他们最盼望的莫过于一见啊。假设我们此刻就是牛郎或织女,七夕前夜,牛郎、织女感慨万千。用第一人称描述牛郎或织女的心理活动。
推荐写得最好的,我们共同分享!(巡视,询问哪位同学写得好,同学推荐)
7.作业
(1)背诵全诗。
(2)想象牛郎织女相见时的场景,写一段描述当时场景的文字。
8.教师寄语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期望大家在欣赏诗歌精练含蓄的语言的同时,运用你们新奇美妙的想象,冥想诗歌图画般美丽的意境,感悟诗人真挚动人的情感。在慢慢品味、细细咀嚼的同时,收获美丽的诗意,收获精彩的语言,收获或浅或深的感动,从而提升我们的人格魅力。
8迢迢牵牛星 篇4
教学目标:
1、体会《古诗十九首》的语言风格特点。
2、学习诗歌的艺术效果和思想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牛郎织女相思之苦及委婉动人的别离之感。
2、鉴赏叠字的艺术效果。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
3、联系法:以题为纲,联系课内课外拓展延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资料:
一、导入:
同学们明白农历七月初七是什么节日吗?关于七夕节有什么传说呢谁给大家讲一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学生)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补充资料: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感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感情传说之一。(牛郎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与范喜良、白素贞与许仙)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它又被称为乞巧节,相传七夕的夜晚天上牛郎织女相会,妇女于当晚陈列瓜果于庭中,在月下穿针,向织女乞求智巧。20xx 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看,我们的祖先多浪漫啊,两颗不相关的星星,就能创造出这么一段凄美的感情故事,其实,牛郎织女星起初只是自然界的星星,随着岁月的演变才有了一些情节,而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迢迢牵牛星》,对这个感情故事的情节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二、介绍《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诗,全篇由五字句构成。东汉末年,男子从征服役,家庭破裂、夫妻分别,那些有抱负的文人也因混乱的时世不能实现自我的梦想。所以《古诗十九首》主要资料就是抒写仕途碰壁后产生的人生苦闷和厌世情绪(游子诗)以及离别相思之情(思妇诗),主题主要是感叹生命短促、坎坷和向往感情的忠贞,期望夫妻团聚,怨恨虚度青春。
《古诗十九首》在艺术上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吸取了乐府民歌的营养。《诗经》的赋、比、兴表现手法,在“古诗”中得到广泛运用。《迢迢牵牛星》是其中艺术成就颇高的一首,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为“无言之冠”,钟嵘在《诗品》中说它是“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到底这首诗有什么特色,为什么能赢得如此高的评价,看看它是不是真的“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三、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1、请学生朗诵诗歌,感受诗歌音节之美。
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详见课文下注)
诗歌翻译参考:
一边是遥远的牛郎,一边是隔着银河的灿烂织女。
轻巧地摆动着柔美洁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纺织。
整天都织不出布来,眼泪零落就像下雨。
清清的银河水浅浅,相隔距离又有多远?
隔着一条清清的银河,只能含情注视默默不语。
四、层层深入,鉴赏分析
(一)基本资料
明确:本诗以牛郎织女为话题,叙写了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织女因不得与牛郎相聚而终日以泪洗面,织布不成,他们含情相视而不得互诉衷肠。
(二)写作思路
明确:一二句描述环境,中间四句描述织女,最终四句点明离别的根源和哀怨。诗中充满浓厚的浪漫气息,将神话和现实和谐地结合起来。
板书:两星的形状(景)——织女的相思(人)——分离的痛苦(情)
(三)诗句鉴赏
1、鉴赏诗歌叠词之美
这首诗在十句中有六句用了叠音形容词开头。
板书:迢迢——距离之美
皎皎——星光之明亮
纤纤——手之修美
札札——织布之声
盈盈——河水清浅之貌
脉脉——相视之态
叠词的作用是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加上句句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使诗歌更具浓郁的抒情性,也使感情表达得更缠绵悱恻。无论谁,其实一向都需要完美的感情。诗人用织女的意象来表现自我追求完美感情而不得的痛苦,我们因为有完美的感情,所以读了之后会深深的理解并同情。叠字是我们汉语独有的语言现象,它有着重重叠叠,曲曲折折,平平仄仄的美丽,一波三折而又回肠荡气,唐诗宋词元曲哪一页都有它的美丽。谁能背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开篇几句?
答: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七组叠字写尽了易安居士国破家亡之恨。
哪位同学能模仿这句话给《迢迢牵牛星》的叠字作结。
答:《迢迢牵牛星》六组叠字写尽了“牛郎织女”的相思之苦。
2、鉴赏诗歌无一句直写相思却句句含思的艺术效果
同学们觉得此诗表达了相思之苦,全文哪里写相思了?我没有看到“相思”二字啊!
从“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中能够看出,这两句诗不仅仅写出了织女织布时动作的娴熟,织女的姿态之美,更写出了织女因牛郎不在身边的孤寂苦闷。“擢”举起,“弄”是摆弄。因为思念而不能认真工作,以工作来排遣心中的苦闷。从“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句也能够看出,她因为思念,一整天也织不出一匹布来,而“泣涕零如雨”更是直接写出了她相思的神态,后面“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是说,他们两人一水之隔,却不能互诉衷肠,表达了那种相思之情。“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件”也是!诗中揭示了现实与梦想的矛盾,河汉“清”且“浅”,人近在咫尺却不得相见,更让人觉得悲怜。“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也能够看出,“迢迢”,遥远的样貌。牛郎织女相隔天涯,那里正是以织女的口吻表达对牛郎的思念。“迢迢、皎皎”就是从环境上渲染了星空广阔、相爱之人远隔天涯的悲凉气氛,让人联想起男女相思之情。
这首诗,没有一句直写相思,却句句写相思!这就到达了无一句直写相思却句句含思的效果。(板书:环境渲染,情感刻画,动作描摹——无一句直写相思却句句含思)
那么,诗中写得这种思念仅仅是天上才有得吗?
不,是人间离情的写照。“一曲天上悲歌,一绪人间离愁”(板书:天上悲歌,人间写照)
五、拓展迁移:
(一)
宋朝的苏门四学子之一,秦观也写了一首“鹊桥仙”来描述牛郎织女的生活: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诗也是以牛郎织女为题材的,那里写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意思就是说忠贞的感情又何必在乎是否日夜的厮守呢?虽然他们只能在七夕相会,但只要他们忠贞不二、心心相印就足够了,同学们怎样认为呢?
(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明白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明白我爱你
而是明明明白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齐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明白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齐
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却还要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而是用自我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有人说,牛郎织女每一次的相逢都是一次漫长而痛苦的等待过程。他们这样心心念念,最终还是等来一个比等待过程痛一千倍的相逢,这样的感情太苦,感情不该如此。那么,你认为牛郎织女式的感情值得吗?
梁祝双双化蝶,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孟姜女哭长城,这些痴情男女用生命与所有的信念捍卫着忠贞的感情,他们用这样一种方式成全了自我也成全着后人。这种心心相印的感情是温暖、是期望、是人们永久的信仰。每当我们拾卷重读,闭目遐想,千年前的荡气回肠就会遥遥走来,久久击打着贫瘠的情感荒漠的灵魂。
六、课后作业
背诵《迢迢牵牛星》,预习《短歌行》,完成习题。
8迢迢牵牛星 篇5
一、 导语
1、 同学们学习的地方叫教室。按照同学们以往课上踊跃说理解、积极提问题的表现,我觉得这个叫法不妥,应该叫学室。学习、学习,当然是以同学们的学为主,而老师的教是为你们的学服务的。所以这堂课你们希望怎么学?
2、 我们今天要学的是诗歌。前不久,我们曾学过一首现代诗,它是( 《天上的街市》 )。通过那首诗的学习,你知道欣赏一首诗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同学们很喜爱诗歌,背了不少的诗歌,也了解了诗歌的一些知识。那你认为我们背诗学诗的目的是什么呢? 欣赏诗歌精炼含蓄的语言,欣赏诗歌新奇美妙的想象,欣赏诗歌图画般美丽的意境,欣赏诗人真挚动人的感情,在慢慢品味、细细咀嚼的同时,我们从中收获精彩的语言,收获美丽的诗意,收获或浅或深的感动,从而提升我们做人的层次。正如古人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一个人如果不喜欢诗,他的文学趣味也就会低下。”所以同学们不要仅仅停留在背诵这样肤浅的层次上,我们要努力走进诗歌,动脑去采撷、去收获。希望同学们在这堂课上勤于动脑,满载而归。
二、 学习
1、 我们今天学习《迢迢牵牛星》。请哪个同学来背这首诗。
2、 请你来回答这首诗中诗人要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3、 你认为怎样阅读才能较为准确地理解诗人的感情?
要准确理解一首诗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我们除了品味语言、了解诗的背景等之外,还得学会抓住诗中的意象。意象听去陌生,其实同学们都比较熟悉,就是诗中的人物,或景物。如刘禹锡的《秋词》,当中的意象就是晴空、一鹤。晴空湛蓝,鹤冲云霄,这景色多美呀。再加上诗人“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语句,我们就知道这首诗诗人要抒发的感情是(对秋天的赞美热爱之情。)
4、 这首诗选自何处?(南朝梁萧统编的《文选》中的《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一组诗的名字,它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大都出于东汉末年,也就是三国演义开头那个动荡混乱的年代。古诗十九首大都抒发了那个时代离家在外的游子和守候在家的思妇的感伤之情。古代有位文学评论家叫钟嵘,他评价古诗十九首“天衣无缝,一字千金”。你觉得《迢迢牵牛星》当得起这个赞誉吗?请同学们紧紧抓住诗中的意象,用自己的感情去碰触诗人的感情,用自己的想象去还原填补诗的意境,品读这首你们自认为很熟悉的诗,看看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理解,或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5、 诗歌赏析
a、这首诗的意象就是一个人,她就是织女。为什么用“河汉女”而不用“织女星”? 与前面的“星”重复,又不押韵,而且河汉女还引起下文人物的活动和情态。 起笔就引导人们抬头仰看深邃广阔、星汉灿烂的夜空,让人们神思直飞向那个凄婉美丽的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
b、“擢”让人如见其形,“弄”让人如闻其声。 这句既写出了织女的勤劳,又写出她试图借忙碌的劳动来掩饰排遣自己的愁思。
c、织女是天上最能织布的人,而且那么忙碌,却织不成一匹布,表明她被思念折磨得没有心思织布,织女内心强烈的悲凄之感和悲痛之情 。 这句该读出怎样的语气?伤心 《诗经》中“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d、银河很清很浅,应该能自由往来,那为什么两人却不能见面呢?是有人压制了她的爱情。 这句朗读时应该读出什么语气?表现了怎样的感情?反问的语气,表现了怨恨、痛苦的感情。 这句不是与“迢迢”相矛盾吗?因为思念而觉得距离很远。顾城《远和近》。近在咫尺却如在天涯,这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痛苦。 比较《天上的街市》有关的语句,表达诗人对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这儿却表现了织女不能与牛郎相见的痛苦。两相对比,我们更同情饱受思念离愁的织女。
e、读了这句,你仿佛看到什么样的画面?一位女子泪光盈盈地站在水边,含怨带愁地望着牛郎的方向。 以女子的饱受离愁、楚楚动人、凝眸深情远视的神态结束,既给人以美感,又让人想象回味。
f、叠词的运用。
迢迢形容牵牛星之遥远,皎皎形容织女星之明亮,纤纤形容手之细长,札札形容织布之忙碌,盈盈形容水波之晶莹,脉脉形容注视之含情。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盈盈表现女子的美好姿态,皎皎表现女子的明艳动人。
“皎皎”既表现星的明亮,又表现女子的明艳动人,真称得上“一字千金”。
“盈盈”既表现水波的晶莹,又表现了女子的美丽,还可表现女子眼含热泪的神态,让人回味无穷。
叠词的作用是增强了诗的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也使感情表达得更缠绵悱恻。
无论谁,其实一直都需要美好的感情。诗人用织女的意象来表现自己追求美好爱情而不得的痛苦,我们因为有美好的感情,所以读了之后会深深的理解并同情。这样“披情入文”,我们会在含英咀华的同时收获感动,我们的感情也变得宽容丰盈。所以说,读诗使人变得灵秀。(在黑板上写上“披情入文”、“含英咀华”,并解释)
6、请同学来读诗。
7、请你来总结这堂课上你的所学所得,可以从内容,可以从学法,可以从语言,也可以从你的感受或联想等等。
8、学生合作读诗
(其他同学朗诵)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女:望着你在河的那边 用扁担把星的闪耀挑在牢靠的双肩
男:望着你在河的那边 用机杼把夜的深邃织成无尽的长绢
女:我怎能织起一丝一缕 终日守望你远远的背影
是思念摇动机杼织出夜幕 将你的闪亮衬托得鲜明
男:我怎能挑起一两一斤 终日守望你远远的背影
是思念撑起扁担挑起星辰 将你的面孔映照得清晰
合:浅浅的河汉告诉我 告诉我岁月的失落 告诉我距离的冷漠
女:让我的话传到那一边 哪怕单位是光年
合:浅浅的河汉告诉我 告诉我岁月的失落 告诉我距离的冷漠
男:你看那流星它悄悄滑落 那是灼热的泪珠在闪烁
(其他同学朗诵)
当我们再次抬头看那熟悉的夜空时,我们也许会多了浪漫的联想,诗意的感受。所以这堂课我们不仅收获了语言,收获了感动,也收获了诗意。人生有诗歌相陪,那该是多么美好的诗意人生呀。
三、 请同学们抓住意象、披情入文、含英咀华课后读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至龙标遥有此寄》,把你读后的感受和理解写在家作本上。
8迢迢牵牛星 篇6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评析】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牵牛星即"河鼓二",在银河东。织女星又称"天孙",在银河西,与牵牛相对。在中国关天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ㄈ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曹植《九咏》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是当时最明确的记载。《古诗十九首》中的这首《迢迢牵牛星》写牵牛织女夫妇的离隔,它的时代在东
8迢迢牵牛星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