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上海2024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展望与备考

2024-06-0533

上海2024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展望与备考(精选2篇)

上海2023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展望与备考 篇1

  现代文注重整体阅读表达感受

  作者:久隆模范中学高级教师 朱寄望

  一份语文试卷的优劣,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现代文阅读选材的精当与否,试题设计是否了注重个性差异。近几年来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稳中有变,特色鲜明。 

  ■现代文关注政治生活大事

  西部大开发和建党80周年是2001年人们生活中的两件大事,“现代文阅读(一)”《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将考生熟闻而又较为生疏的西部开发这一大题目融入了西部文化之中,不仅使考点有了依托,而且能激发考生阅读的兴趣。其中第15题最为精彩。这是一道开放性的理解题,重在检测考生在现代文阅读中的联想与感悟能力,即由所阅读的材料联想到“我们的生活”,进而感悟到日常生活中也充满了“得”与“失”的辨证关系。对于“辩证关系”这一哲学概念,考生也许不甚明了,但由于命题者以通俗易懂的“相伴相随”来加以即兴点拨,所以绝大多数考生还是能准确理解的。本题的“开放性”还好在注重了考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太多的束缚,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作阐述和论证。

  “现代文阅读(二)”《山村传圣火》虽未正面涉及中国共产党建党,但从背景的角度切入,使考生在关注政治生活大事的同时,增加了有关知识。其中的第21题一改以往题目中有答题要点提示的方式,要求考生自己来作完整的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答题的难度,能较真实地反映考生整体阅读理解及要点概括的能力。

  ■强化阅读的趣味

  2003年现代文阅读材料的选取和试题的设计进一步向课外拓展延伸,注意到了时代性与文学性的统一,人文内涵与语言要素统一,重在考查考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现代文阅读(一)”《奥林匹克新格言》虽然新格言的内容较为生疏,但奥运会学生还是熟知的,这样,考点有了依托,也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其中第19题很出彩。这一题考查学生能否将课堂所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它既引导考生关注身边的语言现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地运用语言的习惯。第17题很别致。这道题巧妙地将古诗文名句的记忆与现代文阅读结合起来,考查了考生对知识的积累,也为学生如何恰当地运用古诗文有生命力的诗句作了一个导向。

  “现代文阅读(二)”《成全一棵树》内容十分感人,字里行间充满了人情味,洋溢着勇于战胜困难与挫折的乐观精神。试题的设计侧重于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和内心情感的体验。第24题,它要求考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表象的感受和较为理性的认识表达出来,既考了考生的思维能力,也考了考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凸现。语文学习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体现出综合性,这就要求考查语言的材料应具有综合性,测试的知识与能力也体现综合性。2004年现代文阅读的选材和试题兼顾了认读、理解、应用、评价、鉴赏等多种层次的能力,也兼顾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二期课改”理念的多个侧面。“现代文阅读(一)”《蒙娜丽莎微笑揭密》一文的“相关链接”是我市中考语文试卷从未有过的呈现形式。在“相关链接”中有图片也有文字,它们的价值和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增加卷面的可观赏性,引起强化阅读的趣味,更在于引发考生对知识探求的愿望,提高考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第15题(1)的题干明确要求“阅读正文和相关链接”来回答“蒙娜丽莎的微笑被称为神秘的微笑”的原因,这是对“相关链接”的显性考查;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还会利用它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完成第19题,其中蕴含了对“相关链接”的隐性运用。

  总之,现

上海2024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展望与备考

上海2024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展望与备考(精选2篇)上海2023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展望与备考 篇1  现代文注重整体阅读表达感受   作者:久隆...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