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一年级数学教案集合

2024-06-052

一年级数学教案集合(精选4篇)

一年级数学教案集合 篇1

  教学内容:小猫钓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0”表示的几种含义,可以表示没有、水结冰时的温度、起点的含义等等;并且能正确地读、写“0”。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0”的含义,在生活中会运用;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以及探究、交流、合作的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认识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进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0”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小猫钓鱼图,讲故事导入,提出问题?

  第1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第2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第3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再来看看,第四只小猫它钓了几条鱼呢?

  一条都没有怎么来表示呢?

  二、自主探索,体验0的含义。

  (1)学生自主思考,怎么来表示“一条都没有”。

  (2)同桌交流。

  (3)集体反馈。

  得出:一个也没有时用“0”表示。

  0是一个数,比1、2、3、4……要小。

  (4)指导“0”的书写。

  三、实践体验。

  (1)学生“分铅笔“。

  理解“0“的含义(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

  想一想“0还可以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全班反馈。

  四、拓展巩固

  (1)数一数有几朵花,并写下来。

  (2)读一读,写一写。

  (3)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0”

  五、小结:这节课你感到最有趣的是什么?

一年级数学教案集合 篇2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第1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数轴的正半轴----数射线

  2、会在数射线上标数。

  3、会在数射线上比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结合生活实际来探求数射线的意义。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数射线及其特点(方向,起点,单位长度)

  教学难点:

  在数射线上标数、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两幅树图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树。你喜欢哪副图?

  师:为什么你们觉得他排的整齐呢?

  师:我们都喜欢排列的整齐的事物,所以我们小朋友在排队的时候也要像他们一样排在一条直线上。

  (多媒体)出示2副树的图

  2.生活中的队列

  二、初探数射线

  1.初探数射线的特点(起点,单位长度,方向)

  师:看,数宝宝们也来参加我们的数学课了,想一想,怎样才能让数宝宝拍的整整齐齐的呢?

  师:你们觉得谁应该排在第一个呢?

  (板书:0是起点)

  师:0排好了,那接下去的就应该是几?

  师:接下去就应该是2了,你们来说说2排在这里好不好?(不好)

  师:那你认为应该排在哪里?上来指一指?

  师:你能告诉下面的小朋友为什么要排在这里吗?

  师:把2放在这里,看看从0-1,再从1-2,他们每格一样长吗?

  师:原来每格应该一样长,

  (板书:每格一样)

  师:现在数宝宝都整整齐齐的排好了。看,谁来了?(11)

  师:11说,我也想加入他们的队伍,你们觉得应该把它放在哪里?

  师:好的,我把这根线延长,把11放在10的后面。这样行吗?

  师:那12呢?再延长。13呢?再延长。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黑板不够了怎么办?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

  师:这里我告诉大家一个符号,用箭头来表示,这个箭头就表示往右还有好多数宝宝。而且你们仔细观察,这条直线上,起点是0,从0往右数,越数越大。

  师: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叫做数射线。

  生齐读数射线。

  (板书:数射线)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数射线,谁能说说看它有什么特点吗?(同桌讨论各自观点)

  同桌讨论,交流汇报

  师小结,齐读板书

  2.巩固练习判断,哪些是完整的数射线?用手势表示。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2)0 1 2 3 4 5 6 7 8

  (3)1 2 3 4 5 6 7 8 9 10

  (4)0 2 4 6 8 10

  小结: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数射线上每一个间隔都是相等的,数射线上不但要

  有起点“0”,还要有正方向(用箭头表示)。

  三、深入探究,强化数射线认识

  学会标数

  送数宝宝回家

  师:这些数宝宝都迷路了,他们找不到家了,你们能不能帮忙找找看啊?

  找邻居

  师:看着这条数射线,你能知道他们的左右邻居是谁吗?

  师:不看数射线,现在你知道师:刚刚我们是看着数射线找邻居的,现在我把数射线拿掉,你还能找到数宝宝的邻居吗?

  (练习:___, 6 , ___ ___ , 3 , ___ 4 , ___ , ___ ___ , ___ , 2 想一想,看一看,用数射线来验证)

  动物跳远比赛

  1、小熊在数射线上是怎么跳的?

  (小熊猫从起点起向前跳,一格一跳,跳三下,成绩是3)

  2、小兔在数射线上是怎么跳的?

  (小兔从起点起向前跳,2格一跳,跳4次,成绩是8)

  3、小袋鼠在数射线上是怎么跳的?

  (小袋鼠也是从起点起向前跳,3格一跳,跳3次,成绩是9)

  学会比大小

  起点相同,比较大小

  师:小熊,小兔子,小袋鼠谁是跳远冠军呀?三者比较3

一年级数学教案集合 篇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2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2、了解加、减发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在根据数的组成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展思维能力和口算能力。

  4、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10+5=,6+10=,10+7=

  12-2=,14-10=,19-10=

  2、口答: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 ),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

  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出示32页情景图。

  2、看图列式,思考算法。

  提问:根据这幅图,你会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30+4=,4+30=

  34-30=,34-4=

  提问:30+4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34-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你们是根据数的组成来思考的。34+4就是把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34-30就是从3个十和4个一里去掉3个十

  ,还剩4个一,还剩4个一。

  3、解答“试一试”。

  提问:4+30等于多少,你又可以怎样算?

  (1)4个一和3个十和起来是34。

  (2)因为30+4=34,所以4+30=34。

  谈话:“34-4”你会算吗?填在书上,并轻声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交流。

  4、介绍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介绍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称,在每一个算式中每部分也都有各自的名称。在加法算式里,像这里的30+4=34中,

  相加的两个数,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对了,相加的这两个数都叫做加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什么呢?

  讲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和”。(边说边在“30+4=34”的算式下面板书各部分的名称:加数、加数、和)

  提问:谁来说一说算式4+30=34中各部分的名称。

  (2)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减法算式中的各部分也有名称。在34-4=4里,减好前面的数叫做什么?请你猜一猜。

  讲述:减号前面的数是被减数。(板书:被减数)

  那么,减号后面的数又叫做什么呢?指名说。

  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板书:减数)

  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什么呢?请学生试着说说。

  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差。(板书:差)

  指名说出算式34+4=30中各部分的名称。

  (3)提问: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有什么区别?

  三、巩固练习,深化应用

  1、计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80+5=,56-50=,62-2=,96-90=

  3+50=,2+80=,20+6=,28-8=

  选择几题说说各部分名称。

  2、“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图,让学生说图意。

  (2)根据图意,列出四个算式。

  (3)反馈交流。

  3、“想想做做”第2题。

  同桌同学合作练习,说出得数。

  交流:说说怎样想的?

  提问:根据60+3=63能想到其他三个算式吗?

  4、“想想做做”第3题。

  (1)同桌合作练习,说出得数。

  (2)反馈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5、“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根据表中第一行的名称说说左表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计算。

  (2)算一算两张表中的得数。

  (3)反馈交流。

  6、“想想做做”第5题。

  (1)“相邻数”是什么意思?

  (2)学生写数后交流。

  7、“想想做做”第6、7题。

  (1)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2)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一年级数学教案集合 篇4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10以内加法表的过程。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

  理在加法表中,能够发现加法表中的简单规律。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小组交流,列出所有算式,对10以内的加法进行归纳,从中发现规律。

  难点: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研究与探索的过程。

  教具学具:10以内加法算式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所有加法,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以前是老师给你们讲,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整理我们学过的所有加法算式。你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明确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

  二、探究新知:

  1.整理加法表。

  师:现在同学们先在小组内把我们学过的10以内的加法算式写在卡片上,注意写得越完整越好。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写卡片。

  师:老师已经把我们学过的加法算式都整理在了卡片上,我们要想把这些整理好,就要仔细看看,好好想一想先确定一个标准,按什么分类整理呢?

一年级数学教案集合

一年级数学教案集合(精选4篇)一年级数学教案集合 篇1  教学内容:小猫钓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0”表示的几种含...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