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认识工具》教案

2024-06-052

《认识工具》教案(精选12篇)

《认识工具》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认识各种各样的可以利用的工具,知道它们的名称、功用,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体会到运用它们能协助自身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懂得在使用工具时要特别注意平安。

  活动准备

  学生8~10人一组,组长布置组员每人准备1~2种工具,要能说出它的名字和作用,使用时的平安要点。组内的同学尽量带不同的工具。每组必需准备一根细铁丝、剪刀、五张纸和剪丝钳。

  活动过程

  一、识各种各样的工具

  1.分小组活动,老师下组指导。

  要求每个人在组内展示自身带的工具,要说知名称、功用和平安使用事项。

  2.小组总结:这一组共准备了多少种不同的工具,分成哪几类?(例如剪贴类、粘贴类等)

  3.学生汇报评比。

  (1)每组派一人来总结,介绍本组共有多少种工具,说出它们的名称,评出“优胜小组”。

  (2)每组派两人来详细介绍其中的两种工具怎么用,不重复介绍,评出“红旗小组”。

  二、平安小卫士

  1.每组派一人来抽签扮演工具,用你想用的身份来演一演,告诉大家用这种工具时要怎样注意平安,评出“平安小卫士”。(例如两个人扮演:小明,你用剪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很锋利,不要被划伤了。用完了,要放到平安的地方。小心,掉下来砸到你的脚。)

  2.“紧急救护”行动:老师指出不小心出现了被划伤,怎么办?学生讨论交流发表意见后老师小结。

  三、“使用工具”擂台赛

  1.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任务,比一比,看哪一组完成得好、完成得快又注意了平安,而且桌面坚持干净整洁。

  (1)请每一组剪出五个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2)把多余的纸用回形针整整齐齐地别好。

  (3)把细铁丝用剪丝钳剪成四截。

  老师到每个小组巡视检查,同时,播放轻快的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竞赛氛围。

  2.评选优胜小组。评选使用工具之星。

  3.学生谈自身的计划:你准备学习哪几种工具的使用方法。想一想,你正好需要什么工具帮你完成什么任务。

《认识工具》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组织幼儿观察和学习使用部分工具,使他们对经常使用的一些工具产生兴趣。

  2.让幼儿知道日常小工具(起子、卷笔刀、剪刀、指甲钳)的名称、用途以及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主便。

  3.培养操作能力,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4.丰富词汇:卷笔刀、起子、指甲钳。

  活动准备:

  1.卷笔刀、起子、剪刀、指甲钳、打蛋器、多功能切菜器、削苹果机等小工具。

  2.整支铅笔、彩色纸、汽水、黄瓜、鸡蛋、胡萝卜、莴苣、筇一姜、土豆、苹果、碗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一个工具王国去,在那里有许多有趣的工具。现在我先请小朋友们到工具王国来用你们的亮眼睛看一下,在工具王国里有哪些工具?(带幼儿到工具王国)

  2.引导幼儿操作教师提供的小工具。并提问:

  (1)你使用了什么工具?

  (2)你是怎样使用的?

  二、认识小工具

  1.认识卷笔刀

  (1)师:刚才小朋友都讲得很好,所以我用铅笔画一幅画送给小朋友做礼物好吗?(教师作画画状)

  师:咦,怎能么画不出来呢?我该怎么办呢?

  师:我请一位小朋友帮老师到工具王国找一件能削铅笔的工具,我们看他找得对不对?(幼儿找出卷笔刀)

  (2)出示卷笔刀。

  提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3)丰富词:卷笔刀。

  (4)请一幼儿示范操作削铅笔。

  提问:你是怎么削的?

  (5)教师用削好的铅笔画画。

  2.认识起子

  (1)师:刚才这个小卷笔刀帮了我们的大忙,为了表示感谢,我们请它喝汽水好吗?咦,怎么开瓶呀?这瓶盖用手扳扳不动?教师又要请小朋友来帮忙了,请一位小朋友到工具王国找一件能开瓶盖的工具。

  (2)出示起子。

  提问:这是什么?(丰富词:起子)它有什么用处?它怎么用?

  (3)请一位小朋友用起子打开汽水瓶。

  3.认识剪刀、指甲钳。

  (1)师:小朋友手指甲长了该怎么办?用什么来剪指甲?(剪刀)还有什么可以剪指甲?我们为什么不都用剪刀剪指甲呢?(进行安全教育)

  (2)师:剪刀还有什么用处?

  4.小结卷笔刀、起子、剪刀、指甲钳的简单构造和功能(请大班小朋友扮演这些工具,自我阐述)。

  5.向幼儿介绍一些新的工具

  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学习使用新工具:削苹果机、打蛋器、切片切碎机等,教幼儿正确的使用方法,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三、结束

  请幼儿把切好的苹果送给小班小弟弟、小妹妹吃,把切好的菜磅给炊事员叔叔。(幼儿离开活动室)

《认识工具》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看懂图意,知道图上画的什么。

  2、能正确认读

  词语: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汽车。

  3、学会生字“车”。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和字形结构,在田字格内规范书写生字。

  4、学习用普通话朗读

  句子

  ,有标点的地方注意停顿。理解句子意思,能结合图片和生活实际说完整的句子。

  5、从小树立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注意交通安全,做一个文明的社会人。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选择能体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从智障学生的智能实际出发,把传授知识技能、渗透思想教育、培养良好习惯与矫正学生身心缺陷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培养智障学生的兴趣入手,着眼于发展语言,有计划的安排了识词、学字和说话的训练。注意了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意了个别化教学与整体发展的有机结合,以补偿学生的心理缺陷,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以具体形象、活泼新颖、色彩鲜艳的生活化画面来丰富学生的感知,并通过相应的语言文字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礼仪教育,为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打下基础。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认识四种常用的交通工具,并能说出名字。

  2、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掌握生字“车”的读写。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例说完整的句子。

  4、对学生进行安全、礼仪教育。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例用完整的话表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过车展吗?现在老师要为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小点点。来,我们一起向他打个招呼吧。“嗨,你好!小点点。”今天小点点要去看车展,同学们想不想去?那我们也一起跟着小点点去看车展吧。

  二、学习新课:

  初识交通工具,认读词语,学习生字“车”。

  (一)自行车展区

  1、师:现在我们跟随小点点来到第一展区,看这个展区里摆放的都是什么?(抽生说)

  2、出示自行车图片、词语,认读词语:自行车。

  (1)看图领读词语。

  (2)师生齐读。

  (3)抽生读词语,个别指导读音。

  3、师:你家里有自行车吗?你会骑吗?(抽生说)你能用手演示一下骑自行车的动作吗?(抽生演示)

  (二)摩托车、电动车展区

  1、师:接着我们跟随小点点去第二展区看看,那里会有什么呢?

  2、出示摩托车、电动车图片、词语,认读词语:摩托车、电动车。

  (1)看图比较并区分摩托车、电动车。

  (2)看图领读词语。

  (3)师生齐读。

  (4)抽生读词语,个别指导读音。

  3、师:这两种车你家里有吗?你能演示一下骑摩托车的动作吗?(指导学生说一说、做一做)

  (三)汽车展区

  1、师:瞧,第三展区到了,哇!快看,这里有好多什么?

  2、师:把你看到的说出来和你身边的好朋友分享一下。(指导学生发言)

  3、出示图片、词语,认读词语:汽车

  (1)师:你想不想当个小老师?那么请你来领着同学们看图读一下这个词语。

  (2)师生齐读。

  (3)抽生读词语,个别指导读音。

  4、师:汽车是怎么开的?来,我们一起来开。(师生共同演示)

  (四)学习生字:车

  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四种交通工具,它们分别是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汽车,同学们看在这四个词语当中有一个共同的字――车。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个生字。

  2、师板书拼音并领生拼读。

  齐读后,抽生读,个别辅导学生。

  3、拓展词语。

  4、认识字形:

  (1)车是独体字。

  (2)抽生找出“车”字你认识的部分。

  5、学习书写: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让生观察生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并进一步强调每笔的书写位置。

  (3)领生书空,抽生书空。

  (4)抽生板演,余生自写,师巡回指导。

  三、课堂练习

  1、听老师读词语,用“√”标出来。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电动车

  2、我会说

  (1)我家里有 _______。

  (2)我坐过_________。

  (3)我喜欢坐___________。

  (4)我在路上见过___________。

  四、拓展资源(认知导行)

  1、火眼金睛。

  师:同学们看图,请你辨认一下,说出你认识的交通工具。

  2、我会做。

  师:请你把相对应的图片和词语连接起来。

  3、我来说。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是乘什么交通工具上学的。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跟随小点点看了车展,认识了好多的交通工具,都有什么?你们还记得吗?这些交通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我们在乘坐交通工具时不但要注意安全,同时还要做一个文明的乘客。特别是乘坐公共车时,上车要跟司机叔叔问好,下车要和司机叔叔说再见。在车上遇到年老体弱的人时要学会主动让座。

  今天我们跟随小点点看了车展,认识了这么多的交通工具,大家的心情怎样?现在小点点要回家了,同学们应该和小点点说些什么?

《认识工具》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器,掌握计算器的简单使用方法,能进行较大数目的计算。初步了解计数法,在不断更新、完善的探究过程中认识算筹,了解珠算的计数方法。

  2、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演变史,让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器的简单使用方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教学难点:

  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学生:小棒、计算器、算盘、方案设计表格

  教师:课件、磁性小棒、算盘和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制造冲突,引入课题

  1、出示口算题,要求30秒钟内完成。

  3×2 14+6 36÷3 15×6 210÷21 1354×367

  2、师:1354×367这么大的数目的计算,要在30秒内算完,你们感到怎样呢?

  3、引入计算器,揭示课题: 计算工具的认识

  (当学生遇到“ 1354×367”时,由于数目大无法用常规的计算方法在短时内完成,这时学生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困惑,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计算方法。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引出计算器。)

  二、操作交流,认识计算器的功能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手里的计算器?

  1、学生相互介绍,认识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2、在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计算方法

  ①计算138+489,掌握常规计算方法。

  ②计算762.32—0.89,32010—8925,436.8÷0.75,13.6×2.7÷0.75,145+145+145

  (探索特殊算法: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的,这个0可以不按;加数相同时只需按“=”键即可。)

  (这里考虑学生对计算器已并不陌生,因此,课上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上一些常用键的名称和作用,这样,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间互相交流和学习,实现了师生、生生互动。通过两个层次的练习,让学生体验到用计算器计算大数目的快捷、方便、准确,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三、演绎文化

《认识工具》教案

《认识工具》教案(精选12篇)《认识工具》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认识各种各样的可以利用的工具,知道它们的名称、功用,在使用工具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