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五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教案模板

2024-06-053

小学五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教案模板(通用13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教案模板 篇1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猜一猜中央电视台哪个节目最受欢迎。

  生:《新闻联播》最受欢迎。

  生:《动画城》。

  ……

  师:听音乐猜一猜.

  师:《新闻联播》在什么时候播放?

  (课件演示《新闻联播》刚开始播放时的音乐)

  生:《新闻联播》是晚上七点播放的。

  师:看《新闻联播》,电视上是怎么记录晚上七点的呢?

  (课件演示……《新闻联播》开头部分)

  生:上面写19:00。

  师:这是一种新的计时方法——24时计时法。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进行时间的计算。(板书:时间的计算)

  二、教学24时计时法

  1 师:猜一猜人们为什么把这种计时法叫24时计时法?

  生:因为一天有24小时。

  师:咱们一起来看看在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是怎样走的。

  课件演示:除夕之夜,当我们盼望已久的新年钟声敲到第12下时,新年的第一天开始了,此时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都指向数字12—夜里12时,也就是0时,24时记时法也就是从此时此刻开始计算一天的时间。新的一天开始了,时针开始走第一圈,接下去是几时?(凌晨1时)在一步一步往下拨,让学生边看边说,—2时、3时……6时,此时你们在干什么?……中午12时。问:“这个时候时针走了几圈?是多少小时?”(走了一圈,12小时)

  下面开始走第二圈,把时针指向下午1时的位置。问:“大家看,钟面上现在表示的是几时?”(下午1时)“在一日内,由于第一圈走了12小时,所以时针在走第二圈时,就把时针所指的钟表上的时刻分别加上12。下午1时,24时记时法就应是—13时。再往下走,下午2时是几时?……晚上11时是几时?”注意,大家看,时针开始走第二圈的最后一小时了。”当时针指向12。问:“现在表示的是几时?”(24时)与第二天有什么关系呢?”其实24时也正好是第二天的0时

  2、师:一天之中时针走了几圈?一天多少小时?(板书:一日=24时)

  3、小结:24时计时法简明不出错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采用这种计时法。你们发现过吗?

  4、反馈练习:

  师:你们经常看电视报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电视报上的节目预报。你喜欢哪个节目在什么时间播出?

  (课件出示电视节目预报信息)

  8:50金色童年 9:30儿童英语

  14:00六一剧场 16:40七巧板

  18:30大风车 22:00晚间新闻

  三、巧设闯关游戏教学例题并做相应练习

  1、第一关:帮小动物找家

  (课件演示小动物及他们的家,引导学生做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互相转化的练习。)

  2、 第二关: 例一

  出示:同学们乘车出去旅游, 18时20分从山海关开车,22时40分到达北京,路上用了多少小时?(口答)

  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各组汇报结果

  教师小结:(课件演示)

  3、第三关:例2:

  ①课件出示一个商店门口挂着这样的牌子.(出示图)这表示全天营业多少时间?

  独立解决 → 小组讨论交流 → 全班交流

  ② 师:同样的营业时间你能给这个商店设计一个新牌子吗?

  独立设计并展示

  ③ 提问: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你更喜欢哪一种?

  学生辩论,教师引导。

  学生争论后得出两种计时法各有各的用处。

  4、第四关:反馈练习

  平平星期天参加课外小组,前一天他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一共睡了( )小时。课外小组7时30分开始活动,经过2小时30分结束,结束时是( )时( )分.活动结束后,平平利用10分钟的时间整理用具,10时25分回到了家里,他在路上用了( )时( )分.

  四、小结:

  师:一节课多长时间?今天这节课几点上的?这节课应该几点结束?

  上了40分钟的课,累不累?咱们来猜个谜语吧,最长又最短,最多又最少,最快又最慢,最便宜又最宝贵的是什么?(时间)时间这么珍贵,我们应该怎样做?

  反思

  一、在数学学习中体验生活。

  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不仅能激起学生对数学强烈的求知欲,使之产生学习数学的内在需要,而且为学习数学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经验,便于抽象知识的形成,并能使他们自觉地应用生活经验去检验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否正确,从而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寻找的生活素材要避免成人化,如“买股票”、“工厂做零件”等成人特有的活动就很难引起小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经常以儿童的眼光看待生活,确实挖掘小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如课间游戏、课外活动、业余生活、童话故事等中间所蕴涵的数学知识往往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时间的计算》这节课自始至终都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老师一开始就创设了看《新闻联播》这一个每位学生都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在观看《新闻联播》这一生活情境中,引出两种计时法。在认识24时计时法时,老师又利用了少儿电视节目预报这一情境,让学生尝试将24时计时法转化自己所熟悉的 12时计时法,这样,学生不仅在兴趣盎然中自主探索数学知识,而且自觉利用了已有的生活经验判断得出的结论,从而及时教正了自己错误的思维过程。此外,在比较两种计时法异同点时,启发学生说说你更喜欢哪种计时法,而教师边倾听边引导学生讨论,甚至适时制造矛盾,在这种激烈的争论过程中,学生在不断的寻找生活中的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从而对生活中的数学有了真实的体验。

  二、在数学学习中体验成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由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个体组成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减少对学生的时空占领,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与策略解决问题,使学生多一些成功的体验。

  《24 时计时法》这堂课充分体现了上述两点。在认识两种计时法时,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围绕“你更喜欢哪一种?”这个问题进行思考,进行讨论。在教学中老师巧妙的将例题设置成闯关的游戏,而对每一关学生出现的不同想法不同做法老师都没有轻易否定,而是让学生讨论交流,并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创造性,当学生闯过关时利用课件声画并茂给予“恭喜你们”的话语鼓励,激起了学生强烈的表现欲,让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通过上面的反思,我想一节好课一定有这样一个重要指标:学生在学习时轻松、投入,在他们不断取得成功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个性发展。当然,利用多种媒体的优化组合配合教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究把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运用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效率,也为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探究一条新途径。

小学五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教案模板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解决同一天中,时和分、分和秒形式的两个时刻与时间(段)的计算问题。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解决同一天中,时和分、分和秒形式的两个时刻与时间(段)的计算问题。

  情感与态度:在学习中使学生明白时间的宝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解决同一天中,时和分、分和秒形式的两个时刻与时间(段)的计算问题。(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

  学生对于题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出示

  小丁丁和同学约好上午9时15分在动物园门口集合,小丁丁早晨7时48分出门,路上用了1小时23分。

  (1)在这段文字叙述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上午9时15分在动物园门口集合;

  早晨7时48分出门;

  路上用了1小时23分。

  (2)9时15分、7时48分、1小时23分各表示什么,有什么不同?

  9时15分、7时48分表示时刻,是指某一事件发生的时候。

  1小时23分表示时间,是指某一事件经过了多久。

  (3)出示问题“小丁丁几时几分到达动物园门口”这是求时间还是求时刻?

  是求时刻

  (4)今天我们就要来讨论关于时间的计算的问题。(出示课题)

  [对于学生经常会混淆的“时间”“时刻”这2个数学用语进行简单的辨析。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明确地知道是要求什么?]

  二、中心阶段

  1.请学生试着计算。

  2.汇报

  (1)画图

  (2)竖式算

  注意:这步计算,“分”的计算满60要向“时”进1,因为分与时之间的进率是60。

  答:小丁丁9时11分到达动物园门口。

  3.比较2种方法得出2种方法都很好,都很直观、很简洁。

  4.小结

  我们可以利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来解决某一时刻经过多少时间会到哪一个时刻的计算问题。

  三、练习阶段

  7时50分+45分=时分

  8时26分+2小时37分=时分

  15分18秒+3分52秒=分秒

小学五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教案模板 篇3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

  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时间的问题。

  教学对策:

  以口答为主,让学生充分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借助直观的线段图或钟面帮助理解,相互启发,体会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时间。

  教学准备:

  节目预报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24时记时法:

  出示节目预报:

  节目预报

  上午8时50分 金色的童年

  上午9时30分 儿童英语

  …… ……

  下午2时 六一剧场

  下午4时 美术星空

  下午4时40分 七巧板

  …… ……

  晚上6时30分 大风车

  晚上7时 新闻联播

  …… ……

  你能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吗?

  同桌两人练习。

  出示节目预报表。

  二、新授:

  1、这是小红暑假一天生活中的部分时间安排记录表,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出示:6:30 起床

  7:00——7:30 吃早饭

  7:30——8:00 做家务

  8:00——9:00 做作业

  9:00——11:00 到新华书店购书

  11:00——11:20 吃中饭

  11:20——11:40 饭后休息

  11:40——12:40 午睡

  12:40——13:00 在家休息片刻

  13:00——14:30 游泳馆游泳

  14:30——15:20 看电视

  ┈┈

  2、 小红的生活活动有些是从整时开始整时结束,有些是从几时几分开始到几时几分结束,你能将上面的活动时间按这样的情况分分类吗?

  (引导学生将活动时间分成三类:

  1)整时 —— 整时

  2)几时几分 —— 几时几分(几分是一样的)

  3)几时几分 —— 几时几分(几分是不一样的)

  3、你能算出小红什么活动所用的时间?你是怎样计算的?同桌或小组讨论。

  4、小结交流计算方法。

  整时的比较容易理解,只要用后面的时刻减前面的时刻,16-14=2

  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几分一样的,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几分不一样的,学生不太容易理解)计算可借助钟面图或借助线段图。

  有两种思路:例14:30——15:20 看电视

  (1)先算从14时30分到15时是30分,再算从15时到15时20分是20分,一共播放了50分钟。

  (2)先算从14时30分到15时30分是1小时,15时30分与15时20分比,超过了10分,所以一共播放了60分-10分=50分。

  三、练习:

  1、节目预报表

  (1)回到复习的节目预报表(24时记时法)

  你能说说你最喜欢看的节目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播放了多少时间?

  交流汇总。

  2、书上53页想想做做第1题

  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思考。交流怎样想的。

  有两种思路:

  (1)分别算出上午和下午各有多长时间,再加起来。12:00到13:30是1小时30分,15:40到17:00是1小时20分,合起来是2小时50分。

  (2)先算12:00到17:00是5小时,再从5上时中减去不借书的一段时间13:30到15:40是2小时10分,所以是2小时50分。

  四、小结:(略)

  板书设计: 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小学五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教案模板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计算。

  2、过程方法目标: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以活跃课堂气氛,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时间的宝贵,教育学生要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

  求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求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去过泰山吗?(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今天老师想带大家一起去游览泰山,想不想去?

  (播放泰山风景图片,边放师边解说。)

  二、联系实际,讲授新课:

  (一)时间的换算:

  一转眼,我们就游览了两个小时。同学们你们知道:2小时等于多少分吗?(课件出示问题)师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例1.

  例1:2时=( )分

  (1)你是怎么想的呢?

  (2)学生自主学习

  (3)汇报学习情况,课件出示。

  师:谁想到前面来用你制做的学具表拨一拨分针走多长是1小时呢?如果老师把这道题变化一下你会做吗?我们看题,120分=( )时。谁会做并且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生说,师适时表扬)我还想出一些题要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课件出示题)

  (4)反馈练习

  3时=( )分

  4分=( )秒

  120秒=( )分

  70秒=( )分( )秒

  (二)时间的计算:

  1、情境教学: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挑战取得了胜利!想不想更进一步学习时间的计算呢?

  (1)出示例2情境图1

  ①图中告诉我们什么?

  ②你能在钟面图上画出7:30时分针指在哪个数字上吗?

  (2)出示例2情境图2

  ①图中告诉我们什么?

  ②你能在钟面图上画出7:45时分针指在哪个数字上吗?

  (3)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教案模板

小学五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教案模板(通用13篇)小学五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教案模板 篇1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猜一...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