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通用17篇)
小数除法 篇1
除数是整数的(第2课时)
教学内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学会计算除数是整数的,掌握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会计算除数是整数的,掌握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添“0”及整数部分不够商“1”的情况。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铺垫
1.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4.2 0.71 3.56 3(要求学生说明改写的依据)
2.计算下面各题。
45.6÷8 9.12÷6
提问:这里除数是整数的是怎样算的?(出示: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 教学新课
1. 教学例2。
(1)这道题是怎样的,你会算吗?
(学生试做,一人板演)
你算到了哪一步?与前一节课的计算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观察:除到十分位时,余下了多少?是12个几分之一?
谁有办法在“12”末尾添上一个什么数字,使数的大小不变继续除下去?为什么可以添“0”?添“0”后的120又表示什么?(板书)
接着怎样除,请学生把这道题算完。
谁来说一说,例2与以前学的除法计算题有什么不同?怎样继续算下去?
指出:除到被乘数末尾有余数,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出示结论)
(2)学生练习66.08÷32
注意提问十分位上为什么商“0”,末尾有余数是怎样除的。
2. 教学例3。
(1)读题列式。提问:被乘数比除数,谁大谁小?36除以48够不够商1?
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商应该是零点几的小数。个位要写0,表示商是小于1的小数,这与整数除法不同。
提问:怎样才能使被乘数大小不变,继续除下去?
追问:能直接添一个0写成360来除吗?为什么?
说明:36是整数,末尾不能直接添0。要使被乘数大小不变继续除下去,必须在个位6的右下脚先点上小数点,(板书)再在后面添上0,(板书)化成360个十分之一继续除。
现在你能除了吗?学生做在练习本上,一人板演。
请大家用乘法验算。提问:验算结果说明了什么?
提问:例3和前面的计算有什么不同?整数除以整数时,整数部分不够商1怎么办?接下去又要怎样算?
指出:在里,被乘数如果比除数小,整数部分就不够商1,先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出示结论)在个位商0后,还要在被乘数的末尾点上小数点,添0继续除。
(2)练习9.12÷19 57÷750
3.归纳法则。
提问:从前一课时例1的学习,到今天的例2例3,你能说一说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吗?
让学生读一读计算法则。
三. 组织练习
1. 做练习九第6题。
结合提问:第一题个位为什么商0?第二题个位商了0,为什么十分位还要商0?末尾有余数是怎样除的?
2. 做练习九第8题。
提问:每组题里被乘数或除数有什么变化?商是怎样变化的?通过这组题的计算,你认为除数是整数的,按整数除法计算时,要注意那些问题?(商的小数点与被乘数小数点对齐;被乘数比除数小,整数部分不够商1要商0;有余数末尾添0继续除)
四. 课堂作业
练习九第5题 第7题
小数除法 篇2
一、填空题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相同,商的小数点要和( )的小数点对齐。
2、32.4/18,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商比1( )。3.24/18,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商比1( )
3、在计算18.76/0.26时,应将其看作( )/( )
4、在计算46.3/0.52时,要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 )倍,变成( )/( )
5、0.028去掉小数点后,这个数扩大了( )倍
6、16.64/0.13的结果是( )
( )*18=11.52 ( )*68=25.16 ( )*15=97.5 ( )*26=96.2
二、操作题(下列除法算式中商最大是( )
3.992/8 39.92/8 3.992/10 39.92/10三、笔算题
2.08/0.26 78.6/0.6 197.6/0.52 0.675/2.7 60.8/0.76
四、判断题
1、商不变的性质不适合小数除法
2、42.8/23大于42.8
3、9.5/0.05=38
4、两个数的商是0.9,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10倍,商是9
五、“六一”儿童节时,妈妈、奶奶及我游公园,门票共用去7.5元,巳知一张大人票与两张儿童票票价相等,一张儿童票多少元?
六、妈妈与办公室的另外11位同事聚餐,共消费了801.6元,如果采用aa消费制,每个人应付多少元?
七、一个数的2.5倍是22.25,求这个数
小数除法 篇3
一 、神机妙算我能行!(共36分)
1、口算(12分)
3.6÷1.2= 0.72÷0.9= 2.6÷13= 4.8÷0.4=
4.4÷4= 0.78÷6= 7.2÷0.4= 1÷0.25=
5.5÷11= 3÷8= 0.18÷2= 5.6÷1.4=
2、竖式计算(9分)
1.25÷0.25= 78.6÷11= 5.63÷7.8=
(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脱式计算(15分)
9.07-22.78÷3.4 1.05÷0.7+18.9 21.5÷0.05×0.96
0.4×5÷0.4×5 (7.5-2.3×0.4)÷0.01
二、我能填对。(共22分)
1、在计算19.76÷0.26时,应将其看作( )÷( )来计算,运用的是 ( )的性质。
2、两个因数的积是0.45,其中的一个因数是1.2,另一个因数是( )。
3、9.9898…是一个( )小数,用简便方法记作( )。
4、20÷3的商用简便方法记作( ),精确到百分位是( )。
5、在圆圈里填上“>”、“<”或“=”。
1.377÷0.99 ○ 1.337 1.377÷1.9 ○ 1.377
2.85÷0.6 ○ 2.85×0.6 3.76×0.8 ○ 0.8×3.76
6、 1.2×( )=0.48 ( )×0.34=2.38 27.6=( )×0.46
7、在 3.8484, 3.8484…… , 3.8444…… , 3.84235……中,
有限小数有( );无限小数的有( );循环小数的有( )。
8、李老师给参加数学竞赛获奖的同学买奖品,用148.8元买了12枝钢笔,每枝钢笔是( )元。
9、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后是1.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他们相差( )。
10、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得到的数比原来大19.8,原来的数是( )。
三、我是法官(共5分)
1、无限小数大于有限小数。 ( )
2、 4.83÷0.7 、48.3÷7和483 ÷70三个算式的商相等。( )
3、3.54545454的循环节是54。 ( )
4、近似数4.2与4.20的大小相等,精确的程度也相同。 ( )
5、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0倍,商不变,余数也不变。( )
四、文字题排兵布阵。(共6分)
①12.5乘0.32除以0.4的商, ②7.5减去1.5的差去除8.1加上
积是多少? 4.5的和,商是多少?
五、我能解答生活问题的。(共31分,其中第一题6分)
1、一台收割机7小时收割小麦3.5公顷。平均收割每公顷小麦要多少小时? 平均每小时收割小麦多少公顷?
2、一个汽油桶最多能装汽油5.7千克,要装70千克汽油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汽油桶?
3、每千克大豆2.8元,李大妈带了104元,最多能买多少千克大豆?
4、3台同样的抽水机,4小时可以浇地2.4公顷。1台抽水机每小时可以浇地多少公顷?
5、玩具厂购买一批布 ,原来做一个玩具熊需要0.8米,可以做720个。后来改进技术每个节约用布0.2米,这批布现在可以做多少个?
6、一间教室的面积是87.04平方米,用边长0.45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共需这种瓷砖多少块?
小数除法 篇4
一、说教材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小数乘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今后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及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本节课的知识点: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小数点的位置确定、商是纯小数的整数部分用0补位,除到被除数的末位有余数添0继续除。其中小数点的位置确定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学情分析
前面学习中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因此学好本节课尤为重要,一定要让学生弄清算理。所以被除数是整数,除到被除数的末位仍有余数,可以在余数后边添0继续除,如何确定好小数点的位置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课标对教材的要求,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小数除法计算。
2、在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三峡工程的伟大,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四、说教学思路: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总体教学思路是: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四)梳理知识,总结全课。
五、说教学策略
为了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取以下策略:
1、迁移转化的策略。
利用迁移,让学生明确转化原理,自己找到解决新知识的方法(补充一点,迁移包括知识的迁移和方法的迁移)通过学法的迁移以及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问题引领策略。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学习方式遵循自主性原则策略。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是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设计本课活动时我努力以学生为主体,引领他们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受益。
六、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的认识,为了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如何在教学中创设良好、轻松、愉快、和谐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条件。因此,上课伊始,我出示了三峡五级船闸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利用图中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提出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数学问题,展开对新知识的学习。
为了促进知识的转移,教师有意把一组信息稍加改动:要求平均每天上升的水位数,平均每天上升水位3.28米,3天水位共上升了多少米?让学生回忆前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将旧知识迁移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接着来做本节课提出的新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探究的兴趣。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学习第一个红点问题,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本方法
(1)结合情境中的问题,指名列算式。
(2)寻求方法:
①仔细观察这道除法算式与以前学过的除法算式做一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②自己试着算一算,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可以小组内讨论以下,准备班内交流。
③班内交流:
有的可能把单位改写成整数除法来做,有的根据被除数与除数和商之间的变化规律,把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商再缩小到原来的100倍,也就是把被除数转化为整数用竖式计算,都要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想法,根据是什么?引导学生有根有据的来思考、解决问题。
④教师小结,掌握转化方法。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引导:被除数是小数,商是不是小数,小数点位置如何确定呢?把被除数看做整数,再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做,根据被除数与除数和商之间的变化规律,把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商再缩小的原来的100倍,从而发现商里的小数点正好和被除数里的小数点对齐。(重点引导学生从计数单位的角度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一个9除以3得3,8表示8个十分之一,除以3商是2个十分之一,还剩2个,和百分位的4合起来是24个百分之一,除以3得8个百分之一,因此,小数点的位置在整数3的后面,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小数除法 篇5
教学目标
(一)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通过对算理的理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整数除以整数不能整除时,在被除数的个位数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被除数的后面添上“0”继续除,直到除尽为止。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填空:
(1)0.32里面含有32个( );
(2)1.2里面含有12个( );
(3)0.25里面含有( )个百分之一;
(4)2.4里面含有( )个十分之一;
(5)8里面含有( )个十分之一;
(6)0.15里面有( )个千分之一。
2.列竖式计算:
把2145平均分成15份,每份是多少?
2145÷15=143
3.复习整数除法的意义。
(1)一筒奶粉500克,3筒奶粉多少克?
(2)3筒奶粉1500克,1筒奶粉多少克?
(3)1筒奶粉500克,几筒奶粉1500克?
学生列式计算:
(1)500×3=1500(克);
(2)1500÷3=500(克);
(3)1500÷500=3(筒)。
比较两个除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关系,说出整数除法的意义: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学习新课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将上面三题中的单位名称“克”改为“千克”:
(1)1筒奶粉0.5千克,3筒奶粉多少千克?
(2)3筒奶粉1.5千克,1筒奶粉多少千克?
(3)1筒奶粉0.5千克,几筒奶粉1.5千克?
学生列式计算:
(1)0.5×3=1.5(千克);
(2)1.5÷3=0.5(千克);
(3)1.5÷0.5=3(筒)。
观察思考:两个除法算式与乘法算式有什么关系?除法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后得出: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练习:P14“做一做”。
2.研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学习例1:
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①学生列式:21.45÷15=
②学生观察这个算式与以前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被除数是小数。)
③引出问题:被除数是小数,其中的小数点应如何处理呢?
④学生试做。
⑤学生讲算理。
小数除法 篇6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使学生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使学生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本来我班学生对于整数除法计算掌握得就不够好,特别是那十几个学困生,试商时间久,计算准确率低,如今学到小数除法那更是难了,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更是难中之难。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教学小数除以整数时,特别注重让学生理解算理,加强计算训练,让学生在练习中切实体会到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步骤与整数的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小数除以整数要确定商的小数点,即要对齐被除数的小数点点上商的小数点,同时当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不能除尽,要添0再除。通过几天的练习,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已是比较高些了,于是便进入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教学。教学时我同样注意让学生理解算理,经历探究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使学生经过探究,知道根据什么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在练习中,让我感到学生的困难,计算时很多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经过将近两周的教学与练习,还有许多学生没能正确进行计算,那几个后进生根本没能掌握计算步骤,让我愁肠百结,不知如何才好。后来经过不断地练习与辅导,特别是学生间的互助学习,让不少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大大提高,但至今还是有几个学困生没能正确计算。
本单元的测试成绩不理想,从卷面上看,学生主要失分还是在计算。很多学生因计算准确率低,计算题和解决问题都丢不少分。还有部分学生对于最简单的解决问题没能进行正确分析,然后进行列式计算。
今后还要继续加强小数除法的计算练习,逐渐提高计算准确率,同时辅导学生对实际生活问题的分析,帮助学生建构种类简单应用题的数学模型,让学生掌握了基本解决问题的策略。
小数除法 篇7
第三课时 一个数除以小数
教学内容:p21例5,p22例6、做一做,p24练习四第1—5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掌握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推导过程,初步培
小数除法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