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精选15篇)
小数除法 篇1
除数是整数的(第2课时)
教学内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学会计算除数是整数的,掌握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会计算除数是整数的,掌握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添“0”及整数部分不够商“1”的情况。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铺垫
1.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4.2 0.71 3.56 3(要求学生说明改写的依据)
2.计算下面各题。
45.6÷8 9.12÷6
提问:这里除数是整数的是怎样算的?(出示: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 教学新课
1. 教学例2。
(1)这道题是怎样的,你会算吗?
(学生试做,一人板演)
你算到了哪一步?与前一节课的计算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观察:除到十分位时,余下了多少?是12个几分之一?
谁有办法在“12”末尾添上一个什么数字,使数的大小不变继续除下去?为什么可以添“0”?添“0”后的120又表示什么?(板书)
接着怎样除,请学生把这道题算完。
谁来说一说,例2与以前学的除法计算题有什么不同?怎样继续算下去?
指出:除到被乘数末尾有余数,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出示结论)
(2)学生练习66.08÷32
注意提问十分位上为什么商“0”,末尾有余数是怎样除的。
2. 教学例3。
(1)读题列式。提问:被乘数比除数,谁大谁小?36除以48够不够商1?
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商应该是零点几的小数。个位要写0,表示商是小于1的小数,这与整数除法不同。
提问:怎样才能使被乘数大小不变,继续除下去?
追问:能直接添一个0写成360来除吗?为什么?
说明:36是整数,末尾不能直接添0。要使被乘数大小不变继续除下去,必须在个位6的右下脚先点上小数点,(板书)再在后面添上0,(板书)化成360个十分之一继续除。
现在你能除了吗?学生做在练习本上,一人板演。
请大家用乘法验算。提问:验算结果说明了什么?
提问:例3和前面的计算有什么不同?整数除以整数时,整数部分不够商1怎么办?接下去又要怎样算?
指出:在里,被乘数如果比除数小,整数部分就不够商1,先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出示结论)在个位商0后,还要在被乘数的末尾点上小数点,添0继续除。
(2)练习9.12÷19 57÷750
3.归纳法则。
提问:从前一课时例1的学习,到今天的例2例3,你能说一说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吗?
让学生读一读计算法则。
三. 组织练习
1. 做练习九第6题。
结合提问:第一题个位为什么商0?第二题个位商了0,为什么十分位还要商0?末尾有余数是怎样除的?
2. 做练习九第8题。
提问:每组题里被乘数或除数有什么变化?商是怎样变化的?通过这组题的计算,你认为除数是整数的,按整数除法计算时,要注意那些问题?(商的小数点与被乘数小数点对齐;被乘数比除数小,整数部分不够商1要商0;有余数末尾添0继续除)
四. 课堂作业
练习九第5题 第7题
小数除法 篇2
第二课时 小数除以整数(二)
——商小于1
教学内容:p17例2、例3、做一做,p18例4、做一做,p19—20练习三第3—11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被除数比除数小时,不够商1,要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理解被除数末位有余数时,可以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3、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跟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的迁移。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难点: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商小于1时,计算中比较特殊的两种情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复习题:
(1)22.4÷4 (2)21.45÷15
教师先提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新课
1、教学例2:
上节课我们知道王鹏平均每周跑5.6千米, 那他每天跑多少千米呢?这道题该如何列式?
问:你为什么要除以7, 题目里并没有出现"7"?
原来"7"这个条件隐藏在题目中,我们要仔细读题才能发现.
尝试用例1的方法进行计算, 在计算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
问:“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那商几呢?为什么要商0?(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写“0”,用0来占位。)
强调:点上小数点后接着算.
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2.4/3 7.2/9
学生做完后,教师问: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
2、教学例3:
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当学生计算到12除6时,教师提问:接下来怎么除?请同学们想一想。
引导学生说出:12除6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0以后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在6的右面添上0看成60个十分之一再除。
请同学们自己动笔试试。
在计算中遇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时该怎么办?
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的依据是什么?
3、做教科书第17页的做一做。
4、教学例4:想一想,前面几例小数除以整数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整数部分不够商1怎么办?如果有余数怎么办?
引导学生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1)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再除;(4)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师:怎样验算上面的小数除法呢?(用乘法验算)自己试一试。
5、p18做一做。
三、课堂小结:
1、说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被除数比除数小时,计算要注意什么?
四、课堂作业:p19第4题,p20第8、11题。
五、作业:p19第3、5、6题,p20第7、9、10题。
课后小记:
本课新增知识点多,难度较大,特别是例3应引导学生去思考其计算依据。课堂中张子钊同学问到“为什么以往除法有余数时都是写商几余几,可今天却要在小数点后面添0继续除呢?”这反映出新知与学生原有知识产生了认知冲突,在此应帮助学生了解到知识的学习是分阶段的,逐步深入的。以往无法解决的问题在经过若干年后就可以通过新的方法、手段、途径来解决,从而引导其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
学生归纳综合能力的培养在高年段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教材中并没有规范的计算法则,但作为教师有必要让学生经历将计算方法归纳概括并通过语言表述出来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小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然后再由教师总结出规范简洁的法则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作业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错误:
1、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计算题,学生容易遗忘商的小数点。
2、商中间有零的除法掌握情况不太好,需要及时弥补。对于极个别计算确有困难的同学建议用低段带方格的作业本打草稿,这样便于他们检查是否除到哪一位就将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小数除法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
2.初步学会较容易的除法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列式计算:一筒奶粉500克,3筒奶粉多少克?
教师板书:500×3=1500(克)
(二)变式:
1.3筒奶粉1500克,一筒奶粉多少克?
2.一筒奶粉500克,几筒奶粉1500克?
教师板书:1500÷3=500(克)
1500÷500=3(筒)
(三)小结:整数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
1.课件演示:
2.小结: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练习:根据,写出下面两个除法算式的商.
1.8×0.5=0.9
0.9÷0.5= 0.9÷1.8=
(二)教学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1.理解题意,并列式:21.45÷15
2.小组讨论,理解算理,尝试计算.
3.课件演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例1)
4.练习:68.8÷4 85.44÷16
5.总结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四、课堂练习
(一)计算下面各题.
42.84÷7 67.5÷15 289.8÷18
(二)只列式不计算.
1.两数的积是201.6,一个因数是72,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把86.4平均分成24份,每份是多少?
3.64.6是17的多少倍?
(三)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
五、布置作业
(一)计算下面各题.
101.7÷9 79.2÷6 716.8÷7
(二)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5.55公顷地,平均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六、板书设计
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小数除法 篇4
第六课时 循环小数
教学内容:p27、28例8、例9、课文,p30练习五第1、2题。
教学目的:
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能用“四舍五入”法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有限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师谈活引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说:……这个故事讲得完吗?为什么讲不完呢?(板书:重复出现)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和这个故事有相同的地方,首先我们一起到运动场上去看一看吧。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有些同学算着算着就停下了,发现了什么问题吗?(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可能发现:1、余数总是“25”。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你们怎么能肯定会永远除不完,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
师: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为什么使用省略号?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师板书)
3、总结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其他除法算式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请同学们算一算:28÷18 78.6÷11
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怎样样?能除尽吗?(请生板演计算结果)
观察例8、例9的三道题,你们发现他们的异同吗?(不同点:一个是小数“3”的循环,另一个是小数“4”和“5”的循环。相同点:
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教师抓住学生回答板书:
(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者除不尽)。
(2)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教师小结循环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4、巩固练习: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并说一说理由。
0.999… 52.52525… 4.1677… 3.212121… 3.1415926…
学生评议。
5、介绍简便记法
除了用省略号来表示循环小数外,还可以用简便记法来表示。如5.333…还可以写作5.3,7.14545还可以写作7.145,请学生把前面判断题中的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写一写。(请学生板演),同座互相检查,大家交流订正,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
(52.52525…可能出现问题52.52 52.525 52.52,师生共同辨析)
6、看书p27-28第一自然段,及了解“你知道吗?”
7、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师:想一想,两个数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请举例说明?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师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会有两种情况:1、商的小数部分位数是有限的,叫做有限小数;2、商的小数部分倍数是无限的,叫作无限小数。判断前面练习题中的小数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是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为什么?
学生有可能会质疑,结果会不会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师可根据课堂或本班学生实际和学生共同分析。
二、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些概念的吗?
三、巩固练习
用计算器算出商后,说出商是什么小数,依据是什么?是循环小数的要求用简便方法写出来。
19÷11 1.08÷3.3 13.25÷10.6
四、作业:p30第1、2题。
课后小记:
学生在预习后提出如下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
1、这道题能除尽吗?
2、为什么它除不尽?为
3、计算结果该如何表示?
4、什么是循环小数?
带着这些疑问,本课的教学顺利地推进。这些问题也均在教学中得到了解决。
但在练习中出现了以下几种常见错误:
1、在竖式中在第一个循环节上也打了循环节的圆点。
2、在横式上照抄竖式结果时,虽然在第一个循环节上打了圆点,可却写了两个循环节。
3、在计算竖式时几个数字还未重复两次出现时,学生就经过推理判断出它是循环小数而不再继续往下除了。如:2。01212……学生除到2。0121时就发现小数位数第四位与第二位的数字相同,余数也相同而不再继续往下除了。
针对上述前两个错误,以后再教板书时我应强调格式与写法。特别是p28页下方的‘你知道吗”其中有关循环节的介绍及“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记一个圆点”应让所有学生掌握。
小数除法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的计算方法.
2.理解的计算法则与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口算
0.9×6 7×0.8 8.2÷4 12.5÷5 14×0.5
9.6÷6 0.7×1 6.8÷4 4.8÷4 3.9÷3
(二)板演:108÷36
(三)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方法,谁说一下它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四)教师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例2.永丰乡原来有拖拉机36台,现在有117台.现在拖拉机的台数是原来的多少倍?
1.读题,理解题意,列出算式:117÷36
2.学生分组讨论并试算.
3.课件演示:例2
4.教师明确:在计算除法时,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的后面添0继续除.
5.练习
25.5÷6(计算时,被除数的末尾需添一个0)
86÷16(计算时,被除数的末尾需添三个0)
(二)总结计算法则.
,按照整数除法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三)练习
32÷5 610÷6
(四)教学例3
例3 计算1.69÷26
1.学生试做
2.集体订正
重点提问: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会出现什么情况?应该怎么办?
3.巩固练习
17.92÷32 1.26÷28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商的个位上不够商1,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
四、课堂练习
(一)计算下面各题.
42.21÷18 6.6÷4 37.5÷6 435÷12
(二)张村去年只有24家有电视机,今年又有30家新买了电视机.张村现在有电视机的家庭是去年的多少倍?
(三)一只大象体重5.1吨,是一头黄牛体重的15倍.这只大象比这头黄牛重多少吨?
五、课后作业
4辆汽车7天可以汽油35.28千克,平均每辆汽车每天可以节约汽油多少千克?
六、板书设计
例2 永丰乡原来有拖拉机36台,现在有117台.现在拖拉机的台数是原来的多少倍?
117÷36=3.25
答:现在拖拉机的台数是原来的3.25倍.
计算法则:,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小数除法 篇6
一、填空题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相同,商的小数点要和( )的小数点对齐。
2、32.4/18,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商比1( )。3.24/18,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商比1( )
3、在计算18.76/0.26时,应将其看作( )/( )
4、在计算46.3/0.52时,要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 )倍,变成( )/( )
5、0.028去掉小数点后,这个数扩大了( )倍
6、16.64/0.13的结果是( )
( )*18=11.52 ( )*68=25.16 ( )*15=97.5 ( )*26=96.2
二、操作题(下列除法算式中商最大是( )
3.992/8 39.92/8 3.992/10 39.92/10三、笔算题
2.08/0.26 78.6/0.6 197.6/0.52 0.675/2.7 60.8/0.76
四、判断题
1、商不变的性质不适合小数除法
2、42.8/23大于42.8
3、9.5/0.05=38
4、两个数的商是0.9,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10倍,商是9
五、“六一”儿童节时,妈妈、奶奶及我游公园,门票共用去7.5元,巳知一张大人票与两张儿童票票价相等,一张儿童票多少元?
六、妈妈与办公室的另外11位同事聚餐,共消费了801.6元,如果采用aa消费制,每个人应付多少元?
七、一个数的2.5倍是22.25,求这个数
小数除法 篇7
“ 教”立足于“学”
--------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设计
一、 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笔者认为教学中成功的关健在于: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
1、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激发探索知识的愿望,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差异,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计算,有的人擅长逻辑思维,这就是学生 的实际。教学要越贴近学生的实际,就越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知识,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2、遇到课堂中学生分析问题或解决问题出现错误,特别是一些受思维定势影响的“规律性错误”比如学生在处理商的小数点时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影响。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是批评、简单否定还是鼓励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发现错误,验证错误?当然应该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想法。学生对自己的方法等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否定。这样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就比较深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分析或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自我否定,有利于学生促进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
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因此,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
小数除法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