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好事情》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好事情》教学设计(精选14篇)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好事情》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有了美好的愿望必须付诸行动;做好事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能够流利阅读课文,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尊重别人。
3.学会本课生字,会用所学的生字组词、扩句。能正确书写6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好事情》。(板书课题)
你觉得什么样的事情是好事情?和同桌讨论讨论。(生答)
小结发言:对!同学们说的这些事情都是好事情。课文中的小尤拉很想做好事,那么他觉得什么是好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新课展开
1.请你轻声读课文,用横线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或词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1)你有哪些不认识的字或词语?(指名说,并请会的同学来教。)
(2)(教师将含有一些生字的相应词语卡片贴到黑板的一角,学生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chuāng窗外 qià恰好 打rǎo扰 wěi委 qū屈 shuāi摔duàn断 shuā刷wǎn碗
(帮助学生流利阅读课文,同时复习拼读。)
2.同桌之间互相读课文检查读音。
3.(指名读课文)认真听想一想:尤拉想做什么好事情?(指名回答。投影三句话:)
①玛莎掉到河里,我就跳下去救她。
②狼来抓小狗,我就开枪把狼打死。
③奶奶不小心摔断了腿,我就背着她去医院。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4.(指名读这三句话)这三件事是好事情吗?(是)
5.可是这是“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出示幻灯片:
如果玛莎掉到河里,我就跳下去救她。狼来抓小狗,我就开枪把狼打死。奶奶不小心摔断了腿,我就背着她去医院。
(强调后半句,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尤拉的“做好事”的想法很好。)
(1)理解“如果”的意思。什么是如果?假设,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假想。
练习用“如果”说一句话。(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来理解“如果”,理解句意。)
(2)再读这三句话,理解意思。(“玛莎掉到河里”、“狼来抓小狗”、“奶奶摔断腿”,这些事并没有发生。)
6.那么就在尤拉想做这些好事情的时候,实际上发生了什么事呢?(读课文,找答案。指名回答。)
恰好玛莉需要上山玩
正好小狗需要喝水 需要帮助
正好奶奶需要帮她刷碗
(形成鲜明对比,使学生了解真实的小事正在身边发生。)
7.分小组讨论:这些事情如果尤拉去做了,算不算做好事情?(汇报)
对!当然是好事情。
8.对此,你们有什么疑问?(小组讨论)
9.为什么尤拉不做这些事情呢?他想得对不对?他做得对不对?(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
10.老师范读最后一段。 投影:妈妈的话
妈妈抚摸着尤拉的头说:“你可以带玛莎去玩,给小狗喝水,帮奶奶刷碗。”
(1)你觉得妈妈的话对吗?为什么?(指名说)
(2)练习朗读这句话。
(3)如果你是尤拉,听了妈妈的话你会怎样去做?(同桌之间交流,指名说。)好事情应该从哪里做起呢?
(生答)好事情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1.听了妈妈的话,请你想像一下尤拉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指名回答。(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2.配乐分角色朗读全文。(整体感知,回顾课文内容,总结全文。)
13.尤拉听了妈妈的话知道了做好事要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相信你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也会和小尤拉一样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14.下面就请你帮助这些生字宝宝找到他们家。
yóu jiù duàn tuǐ chú wǎn dài zhòng
断 腿 救 碗 带 尤 重 厨
(巩固拼音、识字。)
15.做游戏。和生字交朋友。同桌互相抽读生字卡片,比比谁认识的朋友多。
16.“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17.小组合作学习。
(1)你想给自己提些什么要求?(生自由说)
(2)老师补充。
(3)明确规则:(使小组学习有序,实现学习目的。)有礼貌。注意倾听。每个人都要发言,支持并允许不同意见存在。大胆创新。
(4)选择你最喜欢的两个生字,介绍给小组同学听。(互相交流记字法,互相补充,练习表达。)
18.巩固识字:听故事。课件:
情 救 狼 夹 重 带 摔 做
这几天动物王国里发生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森林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大灰( )。他伤害小动物,还总抢小动物们的食物。小动物们都害怕极了。于是他们一起商量去找聪明的小猴子帮忙。小猴子听说了这件事( ),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这一天,他( )着小动物们来到草丛间,大家一起动手,挖了一个深深的地窖,大家在草丛旁快乐的( )游戏。这时候,大灰狼又像以往一样,对小动物凶恶地说:“快把你们的食物给我送来,不送就要你们的命。”他瞪起了大大的眼睛。小猴子说:“尊敬的狼先生,我们的食物都已经给您准备好了,就放在这个地窖里保存起来了,不信您看。”大灰狼听了这话可真高兴,他来到地窖旁望了望,果真里面飘出一股香味。“可是怎么下去呢?”“您别急,这个篮子可以把您放下去。”大灰狼坐着篮子到了窖底。小动物们赶快收回篮子。大灰狼这才明白上了当。他( )着尾巴,灰溜溜的样子真可笑。他使劲跳,又( )重地( )下来, ( )跳酸了,屁股( )疼了,还是蹦不出来。没办法,只能向小动物求( )。他承认了错误,并且保证再也不欺负小动物了。大家原谅了他。从此,森林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三、指导书写:
1.认识新笔画:“横折折折钩”,练习书写。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结构。
3.强调“带”和“重”的笔顺。“带”上面的笔顺是“横、竖竖竖”。
4.练习描红、写字。
四、作业:
1.做一件好事;
2.写生字。
板书设计
好事情
恰好――带
尤拉 如果――就―― 正好――给 好事情
正好――帮
总评:这篇教学设计注重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随文识字,在逐步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充分把握了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将识字教学寓于丰富多彩的游戏之中。在游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达到学生彼此间的互相激励与促进作用。而游戏环节的第三步,将学生的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学生自提合作要求,明确合作规则,使这种学习成为高效而有序的学习形式,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表扬、鼓励那些勇于创新的学生,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学生喜闻乐做的事情。在巩固识字环节上,教师大胆创新,从培养识字能力与阅读能力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听故事的环节,让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熟悉所学生字,在达到巩固识字目的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听、读的能力。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教师抓住小主人公的假想与现实的矛盾,巧妙地运用对比的形式将文章的难度逐步化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好事情》教学设计 篇2
(1) 词语连线
牵 提 背 捡
篮子 柴 果子 牛
(2) 看拼音写词语
yí fèn gōng zuò fēn zǔ fàng niú fàng xué
( ) ( ) ( ) ( )
bēi shū bāo shí hou cháng cháng zǔ zhǎng
( ) ( ) ( ) ( )
(3) 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后( ) 长( ) 放( ) 牛( )
候( ) 常( ) 方( ) 午( )
(4) 选词填空
常常 长长
1.小东( )去帮小红补课。
2.我家门前有一条( )的小河。
3.小刚( )因为起晚了上学迟到。
(5) 连线并在句子末尾加上标点。
同学 在山上 飞来飞去
小鱼 在校园里 放牛
工人 在河里 游来游去
燕子 在工厂里 打扫卫生
农民 在天空中 做工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好事情》教学设计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形象揭题,学习生字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好事情》。为了更好地学习课文,我们先来看一下本课的生字。
2、出示投影
尤拉 如果 救她 打扰 狼 开枪 正在
夹着 奶奶 摔断 腿 乖乖 刷碗 重要
提示:正、重是多音字。
3、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4、认读生字,反复记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词要连续,句子不读破。(全班进行)
2、除了刚才学习的生字,课文中还有六、七个字没有学过,你是怎么做的?
(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识字。)
3、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向同学、老师请教,注意请教时要有礼貌。
指名读课文。(优等生、中等生)
三、以读为主,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二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中等生)
(2)尤拉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为此,她想去做点好事情,她先想做什么好事情?
(3)出示投影,让学生看图,尤拉正要去干什么?她心里可能在想什么?(优等生)
正在这个时候,谁请求尤拉帮助?尤拉是怎么做的?
(4)练习朗读。(全班进行)
2、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尤拉又想做哪些好事情,谁请求她的帮助,尤拉是怎么做的?(学生讨论解决问题)
(2)学生朗读课文,进行讨论。(讨论法)
你认为好事情应该从哪里做起?(中等生)
(3)妈妈叫尤拉做什么?你认为妈妈叫尤拉做的是好事情吗?指名读第五自然段。(中等生)
(4)学着语气来读一读。(中等生)
(5)你认为尤拉长大了吗?
(6)想一想,怎样才算“长大”了?(小组交流,代表发言)
(引导学生懂得“长大”的标志是懂得为大家做事,懂得关心别人,做好事不要去想要怎么做,要从实际生活中去做。)
四、朗读课文,巩固生字
1、个别读,齐读全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作业:
必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选做:你平时都是怎么做的?你觉得自己长大了吗?听听家人对你的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
1、朗读课文,全班自由朗读。
2、复述课文内容。
3、复习生字。
尤拉 如果 救她 打扰 狼 开枪 正在
夹着 奶奶 摔断 腿 乖乖 刷碗 重要
二、朗读课文
1、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优等生)
2、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从中划出自己不认识或掌握不熟练容易忘掉的字。
三、识字写字教学
1、认读不带拼音的生词。(开火车轮读3遍)
2、指导学生记住字形。(突出重、难点)
“横折折折钩”这个偏旁要重点讲授。
(1)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个偏旁的笔画。
(2)请同学们伸出手在空中写这个偏旁。
掉:注意笔顺的指导。
带:注意这个字中间是个“土宝盖”。
奶:这个字的右半部分比较难写,要注意给学生进行指导。
3、指导写字。
这篇课文中的生字不多,只有六个,请你仔细观察这六个字,看看每个字都有几笔?这些笔画是这么搭在一起的?笔顺是什么?(同位交流)
比较:“做、掉、带、死、奶、重”几个字的笔画笔顺?以及字的间架结构。(全班进行)
4、学生写字。教师指导。
四、作业
1、必作题
会写本课的生字。
2、选作题
考虑一下,你想在生活中做哪些好事情。然后听一听爸爸妈妈对你的评价。
课后札记: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好事情》教学设计 篇4
《好事情》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十五单元“长大”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课文描述了一个叫尤拉的小朋友一心想做好事情,但只想到去做哪些惊天动地的大好事,却没有意识到正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小事也是好事情,也更需要去做。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儿童生活实际,是进行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历了半年学习生活,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能力习惯也得到了初步培养,还感悟了一点学习的方法策略,但注意力仍容易分散,自我约束力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能力都十分薄弱。
针对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好事情》一课的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认识15个生字(下限)。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部分优生能略带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感悟学习方法,自主反思评价学习效果,培养初步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并进行合作学习的初步指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课堂上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健康,寓学于玩,在活泼有趣的游戏活动中组织扎扎实实的学习训练,使学生受到启发教育,意识到帮助别人须从身边不起眼的小事做起。
以上目标虽是分别提出的,但在教学过程中却是相互贯通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依据教学目标,我们计划融合语文天地中的内容用三个课时完成教学。第一课时熟悉学生,初读课文,认识和书写一部分生字;第二课时,认识和书写一部分生字,熟读课文理解课文,渗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教育;第三课时,举行“我长大了”好事情汇报会,识字写字。我重点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和意图。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课前配乐讲故事《小公鸡做好事》,内容为:小公鸡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学会唱歌,每天打鸣叫人们早起,为人们做好事。
2、谈话:听了故事后你知道小公鸡想为人们做什么好事情啊?咱们课文里的尤拉想做些什么呢?
3、放课件:课文中的尤拉插图,画外儿童音:早上尤拉醒了,他看看窗外,天气很好,心里想:“我能做什么好事情呢?”,随着声音按笔顺动画展示“好事情”三个字,揭示出课题。
4、板书课题请学生与老师一起书空“好事情”随机识字“情”与心理活动有关,在哪里用过这个字,会组什么词?
(设计意图:本环节选择了讲故事和动画配音的方式揭示课题,首先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在课堂进行之初就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使其注意力保持集中。这也是课标积极倡导的,积极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前提和关键。讲故事后设计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和识字,一方面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和表达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另一方面又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立足课题、设计进程
谈话: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想学些什么?
梳理谈话:同学们想知道的有课文内容方面的,这需要我们读课文去了解,读课文要读得怎样呢?(正确、流利,有的还可以略带感情);还有的同学想学习课文里的生字。读课文和学生字就定为这节课的目标吧!我们先学什么呢?(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会生字是读好课文的基础,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复习生字,学习运用生字。)
(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四大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引导学生逐步建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自主学习的意识比较薄弱,但并不等于他们就不需要、不能够自主学习,他们也希望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目标。教师应当满足他们的需求。从另一个方面说,高年级学生要实现高水平的自主学习,低年级就必须打下自主学习的坚实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也要从一年级抓起。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安排了这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规划学习进程,明确学习任务,问一问学生准备学些什么。接下来就要坚定不移地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合作者、服务者,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规划完成识字、读课文的任务。努力在真正意义上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
三、在游戏中识字
1、读课文随文识字,一边读一边注意课文里的生字,看自己能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哪些生字?
2、拿出生字卡片,一边读生字一边分类摆放卡片,将认识的生字摆在远处,不认识的生字摆在近处。
3、重点指导学生不认识的生字。(1)学生自学。(2)汇报经过努力认识了哪些生字?怎么记住它?如“腿”_可以做拍腿动作,也可以联系“月肉旁”来记忆。
4、用游戏来巩固识字成果。(1)师拿出卡片说:“请你拿出‘事情’的‘情’。”学生也拿出相应的卡片,说:“我就拿出‘事情’的‘情’。”(2)选出难认的字,前面拿的速度较慢的字再做游戏。(3)请学生领着做游戏。
(意图: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逐渐注意到引入游戏后教学效率有所降低的现象,分析原因就是学与玩不能兼顾,为什么要引入游戏,怎样利用游戏方式提高学习效率的问题没有解决。游戏的形式、时机把握不好,游戏中学生学习参与面小,以少数人的展示活动削弱了大面积参与的扎实训练。如全班学生一块开火车,学生真正参与强度大的也就是开到自己面前的那个字,其余时间都处在低强度参与的状态中,学生的注意力并没有真正集中到学习本身上来,游戏反而成了干扰教学的因素。有这样一句教育名言:“我听,我忘记!我看,我记忆!我参与,我消化!我吸收,我运用!”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并且是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有可能真正地吸收理解运用。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设计了前面的识字游戏。其特点是:1、整个的识字教学就是一个游戏活动。2、增大了参与面与参与强度,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游戏中有意识地加强了训练的强度。所有的学生都要集中注意力,用脑记,用手摆,在反复“再认”的过程中强化记忆,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好事情》教学设计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