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数松果》导学案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数松果》导学案北师大版(精选14篇)
二年级上《数松果》导学案北师大版 篇1
学习目标:
1、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知识与技能)
2、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过程与方法)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
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学习流程:
一、学情调查
1.看图填空
(1)加法算式:______ (2)是( )个( )相加
(3)乘法算式:______ 或 ______
2. 口头列出乘法算式
3个7 4个5 9个6 1个8 2个10
3, 5连续加5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
二、质疑探究
1、秋天到了,小松鼠和妈妈来到了森林里采松果,准备过冬,它们采了很多的松果,可是不知道到底采了多少?你能帮助他们数一数吗?
松果堆数
1
2
3
4
5
6
7
8
9
个数
2、编口诀
一堆有5个松果,就是( )个( ), 乘法算式______ 或 ______ 口诀______
两堆有( )个松果,就是( )个( ),乘法算式______ 或 ______口诀______
3堆有( )个松果,就是( )个( ),乘法算式______ 或 ______口诀______
4堆有( )个松果,就是( )个( ),乘法算式______ 或 ______口诀______
5堆有( )个松果,就是( )个( ),乘法算式______ 或 ______口诀______
6堆有( )个松果,就是( )个( ),乘法算式______ 或 ______口诀______
7堆有( )个松果,就是( )个( ),乘法算式______ 或 ______口诀______
8堆有( )个松果,就是( )个( ),乘法算式______ 或 ______口诀______
9堆有( )个松果,就是( )个( ),乘法算式______ 或 ______口诀______
三、达标检测
1.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一五( )( ) ( )( )一十 四五( )( ) 五八( )( )
三五( )( ) ( )( )二十五 二五( )( ) 五六( )( )
2. 5×1 = 5×3= 5×5= 5×7= 5×9=
2×5 = 4×5 = 6×5= 8×5= 5×2=
3. 根据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四五二十 五七三十五
4.解决问题:课本的练一练
四、拓展延伸
每只小兔拔5个 《数松果》导学案
3只小兔拔( )个, 6只小兔拔( )个,7只小兔拔( )个
4只小兔拔( )个, 8只小兔拔( )个,9只小兔拔( )个
五.交流收获,自我评价
设计意图
《5的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制定了以下三个学习目标:
1.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过程与方法)
这个目标贯穿于整个编口诀的活动中,对学生的算法进行指导(学生先看图列式尝试编口诀,老师再给予纠正指导)。
2. 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知识与技能)
这个目标在“达标测试”的第1、2、3题可以得到检测。
3.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个目标在“练一练”的第1题可以得到检测。
《5的乘法口诀》知识较简单,由于前面知识的铺垫,学生掌握了求"几个几"列乘法算式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直观性、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对学习5的乘法口诀困难不大,我把重点放在经历编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让学生体验口诀的来源及意义。在教学中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难点则是放在学生自己尝试探究并得出5的乘法口诀。在教学中采取用独立完成的形式,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由学生自己编口诀。在这整个环节中,我自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来解决,而不是由我传授给他们。目的是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让学生来展现自己的本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体现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各环节的设计有梯度,为了使学生对5的乘法口诀有更好的理解,在练习设计中注重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氛围,并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
二年级上《数松果》导学案北师大版 篇2
本课是在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后,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5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我针对孩子们喜欢比赛的心理,结合本班评价机制,创设了夺星赢笑脸的比赛情境。通过由浅入深的四轮比赛,使学生在比赛中积极参与,积极比赛,从而理解、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回忆5的乘法口诀,并进行了齐背、抽背和口算题抢答。旨在唤起学生的记忆,针对较难的几句口诀进行进一步的复习和巩固。学生的参与面较大,积极性也较高。在学生的知识和情绪热身之后,开始了第一轮比赛——口算。由于有复习的铺垫,大部分学生都较快较好地完成了比赛题目,顺利的夺得了第一颗星。就连平时反应较慢的几个同学都尝到了学习的甜头。
第二轮比赛是看图解决问题。我先让学生独立观察练一练两幅图,搜集数学信息和问题,列式计算。然后汇报、交流解题思路。再引导学生对两道题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当发现第二幅图,有个学生的列式居然是2×4=8时,便请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借此机会让学生们对他的想法进行讨论,促使学生不断的深入观察、思考、反思,使道理越辩越明,学生也学得更透。
第三轮比赛是比大小。学生独立解答后,我针对个别题目进行了点评和适当的拓展。如,由9×5=5×9拓展到口×口=口×口,从而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在处理5×5○5+5时,我问:“为什么5×5> 5+5?”有人说:“因为左边是乘法,右边是加法。”我反问:“是因为乘法比加法厉害吗?”学生们纷纷说:“不是。不能看运算符号,要算。”我就嘎然而止。此时,如果能再引导学生举出反例来反驳他的说法,会更有说服力!
第四轮比赛是一道有难度的应用题,因为它隐藏了三个问题,学生必须找到这三个问题才能着手解决,因此我给它取名为“挑战题”。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已有的成功基础上,体验更大的自我挑战,获得更强的成就感。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引导学生理解了问题“他们各需多少钱?”中“各”的意思,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课后解决。究其原因,是因为课堂容量太大。如果将此题放到下节课解决,再设计两道开放题,如,口×5=口5,5×口=口0。这样,既进行了思维的训练,又使课堂显得张弛有度。
二年级上《数松果》导学案北师大版 篇3
本节课,我注意了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氛围中参与比赛,层层深入地学习了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同时,也注意了一些细节。如读题和读图的指导、知识点的拓展、题目中关键字的追问等。不足的是,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我引导得过多,应该调动全体学生的智慧,进行讨论,促使学生深入观察、思考、解释、反思,使知识内化、深化!
二年级上《数松果》导学案北师大版 篇4
学习目标:
1、结合“数松果”的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迁移类推和按规律识记的能力。
重点:
初步掌握5的乘法口诀的归纳方法。
难点:
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会运用口诀正确计算乘法。
教具:
课件,卡片,多种颜色的粉笔
学具:
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秋天),恩,秋天到了,松果熟了,小松鼠和妈妈来到森林里来采松果了。(出示主题图)
师:他们采了很多的松果,可是不知道有多少个,大家能帮他们数数吗?
生:能
师:好,今天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松果。(同时板书课题:数松果)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师:认真观察图画,你能找到数学信息吗?
生:采了9堆,一堆5个。
师:你会数吗?(会)
好,下面用你们准备的小圆片,来摆一摆,数一数吧,开始。
(生动手摆圆片,师巡视)
师:数好的同学坐直,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找1——2个学生说怎么数的)
生:我是5个5个数的,5,10,15,20、等。
师:哦,我看大家都是5个5个数的,那到底数的对不对呢?
我们一起来边数边整理吧。(出示表格)="background:yellow;">
(先简单介绍一下表头:有几堆,有几个)
师:有一堆的时候,有几个?(5个)
2堆呢?(10个)
师:这里的10你是怎么得到的呢?谁来说说?
预测:生1:一堆5个,两堆就是2个5,就是10个。
师:恩,你是这样算的,很好,还有别的想法吗?你来说。
预测;5+5=10(或2个5相加等于10)、
师:恩,2堆是10个,那么3堆呢?(15个)
师:怎么得到的?(1——2个学生说)
师:4堆呢?后面的会填吗?(会)
来听清要求:同桌两人合作,先把这个表填完整,然后跟同桌讲一讲每个数字都是怎么得到的?听明白了吗?开始(2分钟)
填完后,找一同学简单汇报,ppt出示数字,并让学生讲解怎么得到数字的。
(2)(乘法算式怎么表示,说算式意义,圈圈,说结果怎么得到(只要说出即可,也可引导:比上面多了一个5,所以结果就比上面的结果多5)
师:老师这里也准备了松果,我把这一堆松果变成了一行,看这一行是几个?(5个)恩,也是5个,我们把它贴在黑板上。
我们用乘法算式怎么表示呢?
生:1×5=5(若学生说不出,师提示这是有几个5呢)
师:这里的1×5表示什么意思呢?谁来说说?
生:表示1个5(说意义时把这5个圈起来)
师:像这样再来一行松果呢?用乘法算式怎么表示?
生:2×5=10、(或5×2=10)
师:这里的'2×5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表示2个5(可挑2个学生说)
师:这里的10你是怎么得到的呢?
师:那么再来一行呢?乘法算式是?(3×5=15)3×5表示什么意思?这里的15怎么得到的?生回答。
师:如果接着往下,你会列出乘法算式吗?(会)
下面,请大家把课本中间的算式补充完整,并且像老师这样圈一圈,有问题的可以同桌两人商量一下,开始吧。
(学生完成后,老师再在黑板上写算式,圈圈,算式意义,得数怎么得到)
师:算式完成了,想一想,你有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吗?(有生说用乘法口诀)
师:对,乘法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说出一些简单的乘法算式的得数。那我们就一起来试试吧。
比如这里1×5=5,我们就可以编出口诀:一五得五。它可以解决1×5的计算,还可以解决哪个算式的计算呢?(对:5×1)(稍作强调:虽然这两个算式不太一样,但用的口诀是一样的,都是用的一五得五)
2×5=10,怎么编口诀呢?(二五一十)(师强调:如果积满十,我们就在这里加个得字,如果积够十了或者超过十了,我们就把这个得字省去)
二五一十表示什么意思呢?(生回答)(此处较为简单)
好了,它还能解决哪个算式呢?(5×2)
3×5=15、(过程同上)
下面的口诀你们会编吗?(会)
好,同桌两人一组,一起把下面的口诀完成吧,比一比哪一组完成的又快又对。(2分钟左右)
生填完,小组起来汇报,老师将剩余口诀写在黑板上(并根据情况纠正学生的错误)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5的乘法口诀。(同时板书:5的乘法口诀)
(师介绍乘法口诀的来历。)
师:其实呀,乘法口诀是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已经有2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我们计算乘法的好帮手。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读)
师:怎样才能快速的记住5的乘法口诀呢?有没有好的办法呢?
生:、
师:提醒:我们认真观察一下,有没有发现什么特点或规律呢?
生认真观察(看情况可适当讨论),找生发言,简单总结。="background:yellow;">
恩,我们发现了不少的规律,下面给大家1分钟时间,看你能不能快速的记住,开始。="background:yellow;">
师:记住了吗?(记住了)齐背一遍恩,同学们真棒,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游戏名字叫:对口令。(师先做下示范:比如我说三五,你说十五,学会了吗?)同桌两人玩。
师:(根据时间情况)
1、若有时间,在进行1道练习课后题1
2、若无时间,进行结语
师: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这节课就要结束了,那么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什么呢?(2——3个学生回答)
恩,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5的乘法口诀应用的还非常广泛,(看情况:比如,我们的一只手有5根手指,2只手就是2个5,10根手指,3只呢?、)你能找到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5的乘法口诀吗?课下找一找跟你的爸爸妈妈说一说好吗?(好)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二年级上《数松果》导学案北师大版 篇5
教学目标:
1、 从生活经验出发,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
2、 培养孩子迁移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3、 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建立“数一数”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模型感悟乘法的意义和必要性。
教学准
二年级上《数松果》导学案北师大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