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数学实数教案

2024-06-053

数学实数教案(精选8篇)

数学实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什么叫做轴对称变换。

  2、如何作出一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

  1、轴对称变换的定义。

  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1、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关于直线的轴对称图形。

  2、利用轴对称进行一些图案设计。

  教学过程

  Ⅰ、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一个章节,我们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一些相关的性质问题。在上节课的作业中,我们有个要求,让同学们自己思考一种作轴对称图形的方法,现在来看一下同学们完成的怎么样。

  将一张纸对折后,用针尖在纸上扎出一个图案,将纸打开后铺平,得到的两个图案是关于折痕成轴对称的图形。

  准备一张质地较软,吸水性能好的纸或报纸,在纸的一侧上滴上一滴墨水,将纸迅速对折,压平,并且手指压出清晰的折痕。再将纸打开后铺平,位于折痕两侧的墨迹图案也是对称的

  这节课我们就是来作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

  Ⅱ、导入新课

  由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知道,连结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类似地,我们也可以由一个图形得到与它成轴对称的另一个图形,重复这个过程,可以得到美丽的图案。

  对称轴方向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得到的图形的方向和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大家看大屏幕,从电脑演示的图案变化中找出对称轴的方向和位置,体会对称轴方

  向和位置的变化在图案设计中的奇妙用途。

  下面,同学们自己动手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图形,将这张纸折叠描图,再打开看看,得到了什么?改变折痕的位置并重复几次,又得到了什么?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

  结论:由一个平面图形呆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L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

  连结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我们把上面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的轴对称图形叫做轴对称变换。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的任何一个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变换后得到。一个轴对称图形也可以看作以它的一部分为基础,经轴对称变换扩展而成的

  取一张长30厘米,宽6厘米的纸条,将它每3厘米一段,一正一反像“手风琴”那样折叠起来,并在折叠好的纸上画上字母E,用小刀把画出的字母E挖去,拉开“手风琴”,你就可以得到以字母E为图案的花边。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你所得的花边中,相邻两个图案有什么关系?相间的两个图案又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理由。

  (2)如果以相邻两个图案为一组,每一组图案之间有什么关系?三个图案为一组呢?为什么?

  (3)在上面的活动中,如果先将纸条纵向对折,再折成“手风琴”,然后继续上面的步骤,此时会得到怎样的花边?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先猜一猜,再做一做。

  注:为了保证剪开后的纸条保持连结,画出的图案应与折叠线稍远一些。

  Ⅲ、随堂练习

  (一)如图(1),将一张正六边形纸沿虚线对折折3次,得到一个多层的60°角形纸,用剪刀在折叠好的纸上随意剪出一条线,如图(2)。

  (1)猜一猜,将纸打开后,你会得到怎样的图形?

  (2)这个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3)如果想得到一个含有5条对称轴的图形,你应取什么形状的纸?应如何折叠?

  答案:(1)轴对称图形。

  (2)这个图形至少有3条对称轴。

  (3)取一个正十边形的纸,沿它通过中心的五条对角线折叠五次,得到一个多层的36°角形纸,用剪刀在叠好的纸上任意剪出一条线,打开即可得到一个至少含有5条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二)回顾本节课内容,然后小结。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通过轴对称变换来作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并且利用轴对称变换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在利用轴对称变换设计图案时,要注意运用对称轴位置和方向的变化,使我们设计出更新疑独特的美丽图案。

数学实数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算术平方根;

  2. 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3.能运用算术平方根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能运用算术平方根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区别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

  掌握本章基本概念与运算,能用本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梳理本章知识点,挖掘知识点间的联系,并应用于实际解题中.

  【情感态度】

  领悟分类讨论思想,学会类比学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

  本章知识梳理及掌握基本知识点.

  【教学难点】

  应用本章知识解决实际与综合问题.

  一、知识框图,整体把握

  【教学说明】

  1.通过构建框图,帮助学生回忆本节所有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帮助学生找出知识间联系,如平方与开平方,平方根与立方根,有理数与实数等等.

  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

  1.利用平方根的概念解题

  在利用平方根的概念解题时,主要涉及平方根的性质: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它们互为相反数;以及平方根的非负性: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算术平方根也为非负数.

  例1已知某数的平方根是a+3及2a-12,求这个数.

  分析:由题意可知,a+3与2a-12互为相反数,则它们的和为0.解:根据题意可得,a+3+2a-12=0.

  解得a=3.

  ∴a+3=6,2a-12=-6.

  ∴这个数是36.

  【教学说明】

  负数没有平方根,非负数才有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而0是其中的一个特例.

  2.比较实数的大小

  除常用的法则比较实数大小外,有时要根据题目特点选择特别方法.

数学实数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得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2、 理解实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

  3、 了解平方根算数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

  重点:实数的分类。

  难点:绝对值的意义和运用。

  过程:

  一、复习回顾实数的分类,方式:师生共同回顾后,师展示

  二、自学:

  (一)知识类:

  1、相反数。a的相反数是,相反数等子本身的数量,若a、b互为相反数,则。

  2、倒数。a(a≠0)的倒数是。用负指数表示为没有倒数。倒数等子本身的数是a、b互为倒数,则

  3、绝对值。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即

  lal=

  4、数轴。数轴的三要素为一一对应。

  5、实数大小的比较。

  (1)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的点,左边的点表示的数表示的数。

  (2)正数大于零;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较。两个负数绝对值小的较

  (3)设a.b是任意两实数。

  若a-b>0,则b;若a-b=0,则b;若a-b<0,则b。

  6、非负数的表现形式有

  7、常见的几个实数: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大

  的负整数是,绝对值最小的整数是

  (二)运用类:

  1、某水井水位最低时低于水平面5米,记做-5米,最高时低于水平面1米,则水井位h米中h的取值范围是

  2、若x的相反数是3,lyl=5,则-l-2l的倒数是

数学实数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会对实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进一步了解体会“集合”的含义;

  3、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

  教学难点

  理解实数的概念。

  知识重点

  正确理解实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设计理念

  试一试

  学生以前学过有理数,可以请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分类.

  试一试

  1、使用计算器计算,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动手试一试,

数学实数教案

数学实数教案(精选8篇)数学实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什么叫做轴对称变换。  2、如何作出一个图形关于一条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