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等比数列教案范文

2024-06-052

等比数列教案范文(通用2篇)

等比数列教案范文 篇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发现等比数列的一些简单性质,并能运用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运用归纳类比的方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运用方程的思想的计算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积极动脑的学习作风,在数学观念上增强应用意识,在个性品质上培养学习兴趣。

  一、教学重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及其简单应用,其解决办法是归纳、类比。

  本节难点是对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的深刻理解,突破难点的关键在于紧扣定义,另外,灵活应用定义、公式、性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也是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主要采用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学习,将学生置于主体位置,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化为学生亲自探索类比归纳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发现的成就感。在这个过程中,力求把握好以下几点:

  ①通过实例,让学生发现规律。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力求使学生学会用类比的思想去看待问题。②营造*的教学氛围,把握好师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唱主角,老师任导演。③力求反馈的全面性、及时性。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让学生思维动起来,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老师进行适当的调控。④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急于把结果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类比得出结果,老师点评,逐步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⑤以启迪思维为核心,启发有度,留有余地,导而弗牵,牵而弗达。这样做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三、教学程序设计

  (4)等差中项:如果a、A、b成等差数列,那么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

  说明:通过复习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类比学习本节课的内容,用熟知的等差数列内容来分散本节课的难点。

  2、导入新课

  本章引言中关于在国际象棋棋盘各格子里放麦粒的问题中,各个格子的麦粒数依次是:

  1,2,4,8,…,263

  再来看两个数列:

  5,25,125,625,

  说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类比等差数列的定义得出等比数列的定义,为进一步理解定义,给出下面的问题:

  判定以下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若是写出公比q,若不是,说出理由,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1,—2,—4,—8…

  —1,2,—4,8…

  —1,—1,—1,—1…

  1,0,1,0…

  提出问题:(1)公比q能否为零?为什么?首项a1呢?

  (2)公比q=1时是什么数列?

  (3)q>0是递增数列吗?q>

  说明:通过师生问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另外通过趣味性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发现等比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的强烈*。

  3、尝试推导通项公式

  让学生回顾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推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推导方法:叠乘法。

  说明:学生

等比数列教案范文

等比数列教案范文(通用2篇)等比数列教案范文 篇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发现等比...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