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3教学设计
识字3教学设计(精选17篇)
识字3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用“词串”形式识字的课文,围绕儿童在野外采集昆虫标本的内容,将一组词语组成韵语。课文配有图画,在图文对照中识字、朗读,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课文训练的重点是识字和写字。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4个生字和1种笔画,认识9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仔细观察画面,能用句式学习说话。
教学重点、难点:习本课的生字,能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认识相关的汉字。
教学构想:本课利用多媒体中欢快的歌曲、美丽的景色创设一种愉悦的郊游情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然后,多彩的画面又吸引着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并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像。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给予一个句式,使他们的表达规范、完整,并力求具体,可为他们以后的口头表达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课教学还用猜谜游戏来巩固学过的词语,使巩固练习带有趣味性。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与昆虫有关的词语大都带有虫字旁,与此同时又能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字词,把六个词语排成与韵文相似的句式来读,增加了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识字四》。书写“虫、田”
学生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歌曲《郊游》。多媒体显示郊外的风景,有田野、树林、花丛。)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将一起唱着这首欢快的歌曲到郊外去呼吸清新的空气,欣赏美丽的风景,观察可爱的昆虫。
二、指导看图,出示词语。
1.到郊外了,让我们找个地儿歇歇脚。瞧,这儿的景色多么令人舒服呀!你喜欢哪些景色?(碧绿的田野茂密的树林五彩的花丛。)
2.指名把三个词语读准确。(田野树林花丛。)
3.(画面上增加各类昆虫。)在这茂密的树林、花丛中,还住着许多小昆虫呢!找一找,你发现了哪些昆虫?(根据学生的回答显示6种昆虫的名称:螳螂蚂蚁蟋蟀蝴蝶天牛蜻蜓。)
4.读准这六个词语。
5.教学说话。我发现了好多小昆虫,有——,有——,还有——。
三、教学韵文。
1.大自然是多么的神奇,多么的有趣啊!它吸引着我们小朋友们的心。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昆虫,让我们睁大眼睛,再去树林花丛中寻找它们吧!它们都在干什么呀?(螳螂正挥舞着大刀;蚂蚁正在成群结队地搬豆;蝴蝶与蜻蜓在捉迷藏;天牛正在奋力地攀爬树杆;蟋蟀发现了好吃的,正准备跳跃呢。)
2.有感情地读好韵文。仔细观察画面,展开丰富的想像,让昆虫的可爱形象充满你的头脑,从而让你有感情地读好课文。
3.教师小结:今天,咱们一起到郊外游玩,欣赏了碧绿的田野、茂密的树林和散发着芬芳的花丛,还认识了好多小昆虫,有螳螂、蚂蚁、蟋蟀、蝴蝶、天牛、蜻蜓。
四、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虫:“口”扁,取斜势;竖在竖中线上;第五笔“一(提)”,书写时起笔要重,逐渐向右上走,并提笔;点稍长,为长点。
2.教师范写“田”。
“田”的外框写得饱满,上宽下窄;中间的短横在横中线上,不靠左来不靠右。
板书设计:
集、昆、野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识字四》,书写剩下的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词语。
(教师边叙述情境边出示词语、画面。)这节课,咱们继续到郊外去游玩,去观赏无边的田野、茂密的树林和美丽的花丛,去和小昆虫交朋友。它们是挥舞着大刀的螳螂,勤劳的小蚂蚁,会唱歌的蟋蟀,舞蹈家蝴蝶,威武的天牛和捉虫能手蜻蜒。)
继续教学韵文。
1.(出示挂图。)看,这两个小朋友一个蹲着,另一个拿着放大镜趴在地上,他们正在干什么?(观察蚂蚁。)他们观察得都入迷了,把一位小姑娘和一只黄色的小鸟也吸引过来了。(出示卡片:观察。)读好这个词,读出认真、仔细、着迷的味儿。
2.瞧,右边这位小姑娘举着一个网兜在干什么?(捕蝴蝶。)为什么要捕蝴蝶呢?(学生想像各种原因。教师引导说可能她正在采集昆虫好做昆虫标本。)(出示一个昆虫标本和植物标本。)标本就是按照一样东西的原样做成的。在我们学习时可用来观察、研究的动物、植物、矿物等标本需要到野外去采摘、收集,这就叫“采集”。(出示卡片:采集。)读好这个词。
3.有感情地读好前两行。
三、介绍其他昆虫。
1.呀,花草丛中还有其他小昆虫呢,你发现了吗?(画面加进蜈蚣、蜜蜂、蜘蛛、蝉、蝈蝈、蚱蜢。)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出示词语卡片:蜈蚣、蜜蜂、蜘蛛、蝉、蝈蝈、蚱蜢。
2.蝉又称“知了”,我们也把这六个词组成韵文,读一读。(把“蝉”换成“知了”。)
3.瞧,这么多表示昆虫的词语,除了“天牛”,其他的字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有“虫”字旁。)
4.游戏认猜。眼大颈细脑袋小,身长肚子穿绿袄,手拿两把大镰刀,只斩害虫不割草。说它是牛有翅膀,两条辫子比身长,危害果木实在坏,人人叫它锯树郎。身穿花衣爱打扮,美丽翅膀光闪闪。不会唱歌爱跳舞,花丛里面舞得欢。洞洞里钻,草地上蹦,关在家里-q唤,放出门去打架。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小飞艇,大眼睛,两只翅膀都透明,飞东飞西忙不停,消灭害虫有本领。
5.抽读词语,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6.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六种昆虫,小朋友们可真会观察,以后我们要经常到大自然中去发现秘密,寻找宝藏。走吧,我们得和大自然说再见了,让我们和这些昆虫、景物说再见吧。(播放歌曲《郊游》。)
四、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天牛”是一种昆虫,可在日常生活中,“牛”是一种家畜。牛有很多种类,你知道有哪些牛吗?(黄牛,水牛,牦牛。)你还能为“牛”字找些朋友吗?(牛角,牛毛,牛排。)
2、指导书写“牛”。
牛:第一笔撇稍短,在左上格,第二笔横宜短,第三笔横宜长,收笔在横中线上,末笔为悬针竖,笔直地写在竖中线上。
3、给“天”字找朋友。(天气,天空,蓝天。)
天:两横均写在上半格,第一横短,第二横稍长,第三笔为竖撇,先由竖中线开始运笔,至下半格向左撇出,捺比撇的位置低。
板书设计:
虫、田、蚂、蚁、天、牛
课后反思:
识字3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移、谋、柴、焰、易、折、搓、绳、斤、独”10个生字,会写“斤、折、挑、根、独、满、容、易”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
3、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有韵律感地读课文
教学难点:“满”的书写
三、教学时间:2教时
四、教学准备:词语卡片,小奖品
五、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师
生
一、开门见山
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5 [板]识字5
二、初读感知
请小朋友打开书翻到第83页,给课文标上小节号,圈出生字,并自己读课文3遍。
三、识字教学
1、出示词语卡片。
2、请看黑板上的词语宝宝,谁认识它们?
(随学生读为生字注音)
3、齐读2遍。
4、记生字:你能挑一个你喜欢的生字宝宝记一记吗?
5、请男孩子来读一读。
看一看女孩子能不能比男孩子读得更好?
6、现在你能不能不看拼音认识这些词语。
四、朗读课文
1、齐读课文
我们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了。
2、分段读
先自己读读你们组分到的那一段
请最外面一组读第一节,依次下来,最后一节我们一起来读。
3、师生对读
我们发现这个谚语啊,正好都有两个半句,中间都有个逗号。老师想和小朋友一起读。我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
互换读。
4、读了这么多次,能不能背了?我们一起来试试?
5、指名背。
五、初识谚语
1、小朋友已经读了那么多遍课文,你能找出课文中这几句话的特点来吗?
2、是啊,越多越好也就是说明了——团结力量大[板]团结
3、像课文中这样的话,我们把它们叫做“谚语”。“谚语”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得出来的被广泛流传的用来说明某些道理的话。
六、教学“斤、折、挑”
1、“斤”的教学
(1)观察“斤”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师范写,两个“撇”强调突出。
(3)投影评议
2、“折”的教学
(1)由“斤”导入“折”
今天除了写“斤”,我们还要给“斤”加个“提手旁”——“折”。
(2)观察“折”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范写“折”强调“提”。
3、“挑”的教学
(1)从“折”引入——挑—手+兆=挑
(2)强调“挑”右半部分的笔顺。
(3)师范写。
(4)展示评议
七、结课
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们接着来讲讲小朋友们搜集到的谚语。
学生自读
学生指名读
学生齐读
可能会说:禾+多 手+斤
手+差 “斤”字写笔顺记。
男女生赛读
开火车读
学生齐读
分小组自读
分小组读
学生读后半句
学生读前半句
学生试背
指名背,个别有困难的再提醒。
中间都有个逗号
都是第一句说少的,第二句说多的
都说越多越好。
“横”从横中线的地方开始,“竖”在竖中线附近,是“悬针竖”。
学生跟着书空并练写。
“横”在横中线,“竖撇”在竖中线。
学生书空跟写
第二课时
师
生
一、复习旧知
1、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识字5的课文,老师相信小朋友都已经能背了,我们一起来一遍!
2、那谁能大胆一点来背给我们听一听呢?
3、上节课我们讲到了谚语,那么哪个小朋友还能记得起来什么叫谚语呢?
二、精读课文
过渡:是啊,“谚语”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得出来的被广泛流传的用来说明某些道理的话。
1、读谚语,感含义
每个小组选择一句谚语,来说说你的理解。先小组内讨论一下。
2、派代表说一说
3、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句谚语,为什么?
4、那么我们最后再把这些你喜欢的谚语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三、谚语拓展
1、在上一节课的时候,老师要求大家课外搜集了谚语,请你把它拿出来。
2、谁来为大家读读你搜集到的谚语?并说说这句谚语对你的帮助。
四、教学“根、独、满、容、易”
1、“根、独、满”的教学
(1)观察字形。
(2)你能来提醒小朋友写这三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吗?
(5)范写“根、独、满”
(6)学生练写并评议
2、教学“容、易”
(1)观察字形
(2)你能来提醒小朋友写这两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吗?
(3)范写“容易”
(4)练写并评议。
五、完成“看看写写”
课文中的生字小朋友都会写了,那现在要来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都会了。课文第84页有“看看写写”,请你独立完成。
投影答案并讲评。
六、结课
今天的课我们学习了识字5的课文和生字。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小朋友能更好地认识谚语了。
课外我们小朋友之间还可以相互读读别人收集到的谚语。
生齐背课文
指名背课文
几个小朋友补充回答
学生跟着一起说
四人小组讨论
指名说谚语意思
学生说说谚语带给自己的启示。
学生齐读。
学生读谚语并简单说一说
生答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写“根”的时候注意不能多了一点。右半部分不是“良”。
写“满”的时候注意“三点水”在外面,不是在“草字头”的下面。因为水太满都漏出来了。
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容”是“穴字头”,不是“宝盖头”
“易”的下面是两撇。
学生做
识字3教学设计 篇3
课 题
识字8
第 1 课时
教学时间
2006、10、11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识不写。
2.认学生了解行声字的结构特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学习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能按笔顺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课前准备
图片、小黑板、投影仪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或教后体会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朵美丽的云,云的后面有两个谜语想让同学猜一猜,谁猜对了,云就与他成为好朋友。(出示美丽的云)
2、图片出示谜底:金鱼、荷花
说明:没有完全开放的荷花,我们就叫它荷花苞。
二、看图表达,学习儿歌。
1、(出示图片)提问:小金鱼回到了池塘里,它们会做什么呢?水上的荷花苞看到小金鱼这么开心,它们又会怎样?
2、看图,用几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3、过渡:小金鱼、荷花苞来到清澈见底的池塘后,它们生活得多么幸福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识字8(板书课题),因为识字8中,还给这幅画配上了一首美丽的儿歌。
(2)小黑板出示儿歌,圈出生字词,指名拼读。
(3)指名读儿歌。
猜一猜两个谜语
观察一下美丽的金鱼与荷花苞,帮它们找个家。
仔细观察,回答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用连贯、通顺的话把图意说一说。
(1) 打开书本,自由朗读儿歌。(读准音,
读通句子)
个别读(学生点评)、齐读。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或教后体会
三、组织交流,深入学习。
1、出示儿歌中的“苞”、“泡”。(板书)
2、归纳:这两个字的韵母相同,偏旁不
同,但两个字中都有一个“包”字。(板书:包 书包)
3、说明:这个“包”字非常有趣,许多偏旁都愿意和它交朋友,现在请同学看书上,自己读一读字词,想一想怎样记住它们的读音,怎样分清它们的意思。
(2)提问:你记住了哪个字?
*“炮”,与火有关(图片演示不同种类的火炮)。
*游戏“挑豆荚”,认识“饱满”
*表扬上课精神饱满的学生,让他们读一读“饱满”一词,并用“精神饱满”说一句话。
*提问:“苞”为什么是草字头?
*说说与三点水有关的词语。
4、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一些“包”字的好朋友“苞、饱、泡、炮”,他们都有两部分组成,形旁和声旁。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它们都是形声字。
象这样的字还有许多,提问:你能说说“包”还能加上什么偏旁?
读、看,说说发现了什么?(集体交流)
“包”,读一读,并扩词。
(1) 同学自学,读一读,想一想,
集体交流。
练习扩词
上台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
读一读词语“饱满”,并用“精神饱满”说
一句话。
读一读本课 所学的形声字。
想一想还有那些与“包”字有关的字。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或教后体会
5、指导写字
(1)范写“包、饱、泡”
(3)展示个别学生的字,进行评点。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不光学了一首美的儿歌,还认识了许多的新词,让我们再来看一看板书,一起读一读。
五、作业
抄写生字词,背诵课文。
仔细观察,说一说要写好这几个字,应注意什么?
(2)练习写字
齐读《识字8》
识字3教学设计 篇4
【课前透视】
《识字1》是三组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三组词语排列有序,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不仅有助于学生记住生字,培养良好的语感,还有助于积累词语和感悟秋天的美丽。课后“我会读”具有积累词语和巩固生字的双重目的,要加强引导发现。
学生对秋天的景物有一定的感性的认识,也了解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本课的词语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陌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三组不同的词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识字、积累,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地朗读词语。
【信息资料】
1、多媒体课件、钢琴曲、自制字词卡片。
2、学生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3、自制的金色星星图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今天就让我们更多的了解秋天吧!
教师富有感情地渲染,将学生带入美妙的秋天世界,激发学生了解秋天的热情,乐于参与。
2、演示:播放课件: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呈现三组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谈感受。
课件展示,生动形象。符合学生好奇的年龄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初步感受秋天美丽的同时,激发了求知欲。
〖对话平台〗
一、自读
1、凭借插图和拼音引导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找学习伙伴互助读词语,互相正音。
3、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自主认读。
凭借辅助手段,营造轻松氛围,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识字热情,突出主体作用。
二、指读
1、教师范读。边演示课件边范读,学生边听边欣赏。
2、分组练读,引导学生正确读词。(让学生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3、多种形式汇报读。
4、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忆生字的。
教师范读让学生学会欣赏。多形式的练读,在复现过程中加深记忆。识字方法的交流有助于学生互助识字,加强学生对字词的记忆。
三、朗读
1、学生自由练读。要读得正确、读出美感。
2、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配上《秋日的私语》的钢琴曲,引导学生体会意境,谈感受。
3、小组练读,点评。
4、汇报读。看谁读得最美、最有感情。评为“金色童音奖”。
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有助于加深理解,形成个性化的感悟,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
四、写字
1、出示“宜、实、色、华、谷”生字,引导学生认读。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点评。注意指导各部件的占格位置。
4、学生临写。同伴互相点评。
写字训练是本课的重点,重视范写,给学生提示,加强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导入
复习读课本的词语,引入新课。
二、诵读
1、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比读。看谁读得有感情、有韵律。
4、互相赏读。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5、全班齐读。
有感情地读,促进学生的感悟与想象。赏读给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相互学习。
三、练习
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
1、分小组轮读。
2、找朋友游戏:出示“我会读”中的生字。小朋友,生字在这里很孤单,咱们给它找找好朋友吧!
3、再读。采用多种方式读。
采用活泼的方式进行朗读与组词,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了巩固与积累。
四、写字
1、出示“金、尽、层、丰、壮”生字,引导学生认读。
2、观察“我会写”中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3、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4、教师范写,学生评说。
5、学生练习。伙伴互评。
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字形的能力,提高写字技能,扎实进行训练。
五、拓展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学习伙伴说好收集了一些关于秋天的词语,你们也来展示一下吧!
1、组内交流,加以整理。
2、全班展示。小组选出代表,把组内收集到的有关秋天的词语展示出来。
3、评出“丰收小组”,奖给组员一颗金色的星星。
展示交流,不仅促进学生积累词语,还能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伴教锦囊】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 一丛金黄 一丛火红 秋意深浓 秋色宜人 秋兰飘香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春种秋收 丹枫迎秋 枫林如火 秋风习习
识字3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能够根据已有的认知基础自主识记生字,熟读儿歌。
【教学教程】
一、游戏导入
二、揭题初读
1、回忆归类,教学“对”字。
2、初读找出反义词:
划一划,配合读。
三、自主识字
1、“骄、诚、招”找秘密。
2、“虚”字你觉得哪一个部分很眼熟?
3、自主识记其余生字。
4、把生字请回课文里。
四、解读课文
1、齐读课文。
2、理解“非”。
3、理解“虚心、骄傲”:
说一说、读一读、想一想。
4、理解“冷淡、热情”:
演一演。
5、理解“诚实、虚伪”:
分别来赞一赞,嫌一嫌。
五、趣味读
你能把这个对子歌读的更有趣些吗?
六、熟读成诵
识字3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学会5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两根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种笔画。
2、认识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过程方法目标
在学生识字实践活动中,有效展开识字过程,有机渗透识字方法的指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环境意识,渗透审美教育。
2、通过词串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能严格按笔顺描红,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诵读词语,体会押韵,培养语感,能选用文中的词语说一两句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小组一张课文插图及词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展示识字 3 插图
小朋友们,看!在金色的秋天里,一群小学生跟着老师到公园游玩。快听,他们的笑声多么响亮!你们想加入他们快乐的行列吗?那就让我们来学习“识字3”一同去闯关。
2、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识字3
学生齐读课题。
3、激发兴趣
在本课的智力闯关游戏中,大家不仅会学到知识,而且还能获得一把标志着闯关成功的——智慧金钥匙。希望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各展所长,这样每位同学都能得到它,那时屏幕上将会为大家绽放庆功的焰火。相信,你们会笑得比他们更开心。
点评:激情激趣,初步开启学生的情意系统,为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识字学习活动,作好情绪上的准备。
二、闯关游戏(课件展示):
(一)出示第一关:说一说(限时3分钟)
1、闯关要求:
(1)看图,小组间互相说一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2)口头填空,公园里有( ),有( ),还有( ),小朋友们玩得( )呀!
2、闯关建议:
小组推选一个声音最响亮,说得最棒的小朋友闯关。
注:在插图右上角设计一个太阳形状的倒计时钟面,限时3分钟。
3、教师在小组间进行适当协调引导。
4、每个小组上台反馈后,颁发智慧金钥匙。
点评:学生说的有内容,有条理,有情趣。
过渡:这些小朋友真了不起,好像一位小导游,把我们引进了这座美丽的公园。第一关你们顺利通过了,相信第二关也拦不住你们!
(二)出示第二关:拼一拼(限时5分钟)
gōng yuán lǜ shù hóng huā
公 园 绿树 红 花
xiǎo qiáo liú shuǐ bǎo tǎ
小 桥 流 水 宝 塔
zhuàn yǐ huǒ chē shān dòng
转 椅 火 车 山 洞
huá tī dàng chuán mù mǎ
滑 梯 荡 船 木 马
1、闯关要求:
(1)照样子在课文中标出生字词。(一类字用“○”表示,二类字用“△”表示)
(2)借助拼音拼读生字字音,直到读准为止。
2、闯关方法:(分两轮)
第一轮:小组间互查,让每个组员都会读。
第二轮:老师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检查。(可采取小组齐读,一人领读,指名读,小组接火车读等多种形式)
3、进行自学后,共同闯关。
4、过渡:大家轻而易举地认识了那么多字,那么读这篇韵文一定会更轻松,这就是第三关,走闯关去!
点评:在闯关的氛围中读词识字,读
识字3教学设计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