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024-06-053

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精选3篇)

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篇1

  第15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

  一.当今世界格局

  1.当今世界格局特点: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正向多极化发展

  一超: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多强:欧盟,日本,中国,俄罗   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2、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三次变化?

  第一次: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结束标志:二战爆发。[中国国际地位低下,重新回到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第二次:二战后:两极格局(冷战格局);结束标志:苏联解体。【新中国成立,70年代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逐渐提高】

  第三次:苏联解体后:暂时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3、美国为什么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处于优势?

  政治上: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

  军事上:美国拥有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还拥有先进的核武器,生化武器等。

  经济上:美国经济实力雄厚,原本就居于世界首位,二战后有了更大发展。

  4.两极格局的“极”和多极化趋势的“极”有什么区别?

  ①具体对象不同: 两极格局的“极”指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多极化趋势的“极”指综合国力,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如欧盟。也包括某些影响较大的世界性组织或地区性的国际组织。

  ②作用影响不同:两极格局的“极”是通过政治,经济实力来控制,操纵其他国家;多极化趋势的“极” 是凭借综合国力,即科技,经济实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作用,对其他国家,地区乃至全球产生影响力和作用。

  二.美国的霸权主义的具体表现:

  1)重新制定全球战略2)利用北约军事集团,随意干涉其他国家和地区事务3)大力发展高科技武器,加紧研制和布署导弹防御系统4)参与海湾战争,发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5)科索沃战争

  美国全球战略:

  冷战年代是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冷战后的主旨是保持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争夺世界霸权。这是不得人心,不会实现的。

  三.制约美国称霸世界主要力量:

  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原因:

  (1)70年代,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在很多经济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它们不愿意像过去一样受美国的控制,西欧,日本和美国竞争激烈,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2)第三世界崛起并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综合国力的竞争.

  因此,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世界经济结构的多极化.

  ★★世界格局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经济实力。政治格局的根源是经济结构多极化。

  五.你认为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下,有没有可能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为什么?

  原因:1.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下美苏对抗为背景的世界大战消失。

  2.冷战后,世界大国彼此之间既竞争对立,又彼此依存。

  3.冷战后,国与国的竞争从全面对抗转向科技为先导,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六、面对多极化趋势,我国应如何迎接机遇和挑战?

  各国对策:各国都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中国对策:1.搞好稳定,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2.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维护世界和平。

  七.威胁当今世界的因素有:

  1、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如科索沃战争、巴以冲突。2、领土纠纷,恐怖主义。3、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八.科索沃战争

  1.战争起因:南斯拉夫内战,大国介入,转为国际矛盾

  2.战争性质: 地区冲突转变为北约武装干涉地区事务

  3.战争结果: 北约停止空袭,南联盟军队撒出科索沃

  4.战争影响: 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使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科索沃战争说明了哪些问题?从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认识: 科索沃战争是20世纪末世界格局转型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标志。

  ①实质: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外交政策。

  ②美国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于不顾,对主权国家动武,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

  ③所谓“人权高于主权”,就是以霸权代替人权,是为干涉别国内政,对主权国家动武制造借口。

  ④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

  ⑤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潮流,霸权主义不得人心。

  中国在积极“推进多极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举三例史实对此分别加以说明。

  史实:(1)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以实际行动稳定亚洲和世界经济政治秩序;(2) 参加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经济发展;(3)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进经济全球化趋势;(4) 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加强了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各国的合作,中国发挥了主导作用;(5)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负责任的行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6) 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对亚、非、拉美的和平稳定作出贡献;(7) 协调国际事务,中国参加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等。

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篇2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们周围的世界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经济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追求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作用。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目前仍处于“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过程与方法

  培养关心时事的良好习惯,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撰写新闻评论,学会运用历史知识、观点来观察和分析时事问题。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科索沃地区的民族冲突导致了科索沃危机。引导学生具体分析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插手科索沃的原因、科索沃战争给我们的启示。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世界格局新变化及其原因。

  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二战后支配了国际关系达40多年的两极格局最终结束。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伴随旧格局的解体,世界更加动荡不安,各种力量出现了分化、瓦解和重新组合。就当前来看,一些旧有的矛盾尚未根本解决,一些新的矛盾又在产生,整个世界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多极化的局面和发展趋势。

  美国企图独霸世界,到处插手;民族主义思潮抬头,地区性冲突加剧,局部战争不断。争取世界和平,是当今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

  难点:本课理论性较强,初中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师应尽量从学生所知出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文字资料和观看录像资料,了解当前复杂多变的世界政治形势和发展趋势。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阅读有关书籍,查找相关网站,丰富教学资源。

  根据教学需要,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搜集整理关于期盼和平、祈祷和平、反对战争主题的资料并制成课件。

  注意观看时事报道并和家长探讨交流,了解对当前国际局势的看法。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苏联解体。

  理解“世界格局”的概念。

  “一超多强”。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小结。

  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

  造成世界紧张与动荡的原因。

  美国继续奉行霸权政策和强权政治。

  以科索沃战争为例,进一步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总结

  学生观察图片,提取有效信息,引发思考和求知欲。

  学生阅读教材注解,认识到“一超多强”中所指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学生阅读表格,分析并回答教师所提问题。最后得出结论:西欧、日本和美国经济竞争激烈,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并回答教师所提问题。发展中国家崛起并在国际事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师生共同总结

  学生辩论。有的同学引用数据,也有的同学出示图片或剖析典型事件,来陈述自己的观点。

  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分析。

  阅读材料并分析。

  观看录像。思考回答问题。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造成许多无辜平民的死亡,充分说明了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

  说明了什么?

  演示,了解科索沃战争的概况。

  学生观看录像,思考问题。

 

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精选3篇)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篇1  第15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界格局指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