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2024-06-059

2023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教案(精选2篇)

2023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篇1

  经 济 生 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1)含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一定不是商品;第二,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注意:馈赠的礼品、救灾物资、退出流通领域的物品不是商品。

  (2)属性: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注:

  比较 使用价值 价值

  区

  别 1、含义不同 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形态不同 具体 抽象

  3、性质不同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根本属性、特有属性

  4、主体不同 卖者拥有 买者支付

  联系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

  ①商品一定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

  ②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③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④商品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

  ⑤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他们都有价值(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理论联系实际:

  日常生活中,商品的质量、品牌是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的。商品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因此,企业应当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造自己的品牌。

  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1)货币含义: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之所以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也具有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又称购买手段职能。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能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上的

  货币。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职能后,原来的商品交换(商品——商品)变成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

  注意:流通手段≠商品流通,前者强调货币的职能和作用,后者强调商品流通的方式。

  (4)货币流通规律

  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即

  待售商品量与价格水平的乘积)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即货币在买主和卖主之间转手的次数)成反比。

  计算公式

  (5)区别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如发工资、领利息、付房租、还欠款等。与流通手段最大的区别是支付手段在时空上是分离的,而流通手段必需是同时同地进行,也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3.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纸币的含义: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比较:货币与纸币、纪念币、纪念钞

  纪念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货币的一切职能。纪念钞是纸币,本质上不是一般等价物,是价值符号,只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等部分职能。

  比较:纸币和货币

  区别(从五个方面区别) 联系

  货币 ①货币是商品;②货币有价值;③货币有五种职能;④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⑤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纸币是货币的符号,纸币由货币发展而来;

  ②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纸币 ①纸币不是商品;②纸币没有价值;③纸币只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④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⑤纸币是国家发行的。 

  注①:纸币代替金属货币后,人们通常把流通中的纸币称为货币。

  注②:货币发展的历程:金属货币→铸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注③:纸币是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过程中产生的。因为

2023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2023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教案(精选2篇)2023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篇1  经 济 生 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