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压强》教案

2024-06-054

《压强》教案(精选16篇)

《压强》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2.体验和感悟游泳时身体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和探究,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并积极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以及密切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液体内部有压强以及液体压强的.特点,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猜想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及实验。

  【教学用具】装满水的薄塑料袋,液体压强的演示装置、水槽、U形管压强计、水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潜水艇,提出问题:

  问题:“的里雅斯特”号深潜器在探测马里亚纳海沟后出现了什么情况?(整个外壳直径缩小了)

  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液体的压强

  二、新课教学

  (一)引入探究课题

  1.出示一个装满水的薄塑料袋。(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

  2.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桶内。(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

  3.将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并且向各方向都有压强。

  提问:同学已经知道了液体内部存在着压强,那么液体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二)猜想:

  学生思考:液体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并根据实验现象提出

《压强》教案 篇2

  对公式的变形及流速对压强的影响理解比较不深入,对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和液体压强的计算掌握较好。

  [教学目标] 1、掌握压强公式及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2、灵活应用液体的压强公式

  3、知道大气压的存在及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4、知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内容、方法与步骤]

  1、压强及改变压强的方法;

  (1)压强公式:p=f/ s;正确理解压力及受力面积(即接触面积)的概念

  (2)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如:刀刃薄……)

  减小: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如:铁轨上垫枕木……)

  2、液体压强公式及其应用;

  (1)公式:p=ρg h (其中h表示深度:即从液面往下数)

  (2)应用:连通器;液压机(f1/s1=f2/s2)

  (3)实验:控制变量法(控制同一深度或同一液体)

  3、大气压及其与沸点的关系;

  (1)大气压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实例:钢笔吸水,吸盘,吸管喝饮料)

  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且减小的幅度不均匀),其数值为 1标准大气压(1atm)=1.013 105pa=760mmhg=10.3mh2o(托里拆利实验)

  (2)大气压越大则液体的沸点越高(应用:高压锅煮饭容易熟)

  大气压越小则液体的沸点越低(如高山上鸡蛋可能煮不熟)

  4、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速越大则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则压强越大

  例1:三个同种材料做成的圆柱体,竖直放在水平桌

  面上,如图所示,则对桌面压强最大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三个一样大

  解:由公式p= 进行变形得:p= = = = , 甲 乙 丙

  且同种材料,则密度ρ相同,而丙的 最大,即压强也最大,选c

  例2:某同学用酒精做托里拆利实验,假定管内液面上方为真空,则酒精上升的高度是___米

  解: =大气压(76cmhg),得:

  = =12.92m

  [学法指导]准确把握压强公式中的受力面积和液体压强中的深度。

  [作业布置]

  1.能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实验是 ( )

  a.托里拆利实验 b.马德堡半球实验 c.阿基米德实验 d.滚摆实验

  2.圆柱体a b高相等,底面积之比4:1,把它们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比为1:2,若把圆柱 体a叠放在b上时,圆柱体b对地面的压强增大为原来的 ( )

  a.2倍 b.3倍 c.4倍 d.6倍。

  3、三个同种材料做成的圆柱体,竖直放在水平桌

  面上,如图所示,则对桌面压强最大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三个一样大 甲 乙 丙

  4.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支持面的压力一定越大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c.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d.压力大压强不一定大

  5.在水下50米深处的潜水员,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_____帕。

  6.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时,突然脚下的冰将破裂,应采取 ( )

  a.站住不动 b.就地爬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挪动

  c.赶快向岸边跑去 d.立即改成单脚站立

  7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按几下弹簧片,墨水就进入橡皮管里了这( )

  a.是弹簧片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b.是手的压力使墨水进入管

  c.是橡皮管的吸力使墨水进入 d.是大气压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8某同学用酒精做托里拆利实验,假定管内液面上方为真空,则酒精上升的高度是___________米 (外界大气压强p0=76厘米汞柱 ρ酒精=0.8×103千克/米3 ρ水银=13.6×103千克/米3)

  9.有两组同样的砖甲组一块乙组两块,每块砖长:宽:高=4:2:1,下列对地面压强不相等的是 ( )

  a.甲组平放,乙组每块也平放 b.甲组侧放乙组每块也侧放

  c.甲组立放乙组叠着侧放 d.甲组立放,乙组叠着平放

  10.乌鲁木齐的大气压约0.9个标准大气压,约等于__________帕,这时水的沸点________100℃

  11.放在水平面上的长方体,体积为v, 密度为ρ, 重力为g, 对桌面压强为p,将它竖直切去一半则( )

  a. v、ρ、g、p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b .ρ、g、p不变,v为原来一半

  c.ρ不变,v、g、p为原来一半 d. ρ、p不变,v、g为原来一半

  12._____________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14.甲乙两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物重是乙物重的4倍,而底面积是乙的1/2,甲对桌面压强为p甲,乙对桌面压强为p乙,p甲与p乙关系( )

  a.p甲=8p乙 b.p甲=4p乙 c.p甲=2p乙 d.p甲=p乙/8

  13.将浸有酒精的棉花球点燃后放入广口瓶中,然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过一会儿鸡蛋会被瓶口吞没,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

  14.某同学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 测得玻璃管中水银柱高度为76厘米可使这个高度减小的措施为( )

  a.往水银槽中注入水银 b.使玻璃管倾斜

  c.将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d.将实验移到矿井中做

《压强》教案 篇3

  知识目标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能力目标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德育目标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教案十四压强教案。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

  压力与重力面积的正确理解。

  教学方法:

  探究法: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探究活动。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分析比较获得对压强概念深入的理解。

  比较归纳法:通过对具体现象、事例的对比、比较,提出问题,并通过研究归纳出一般的结论。

  教具准备:

  压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码、橡皮泥、木条、弹簧秤、投影仪、录像机及录像机资料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播放一段风光片:金色的海滨。松软的沙滩。人们的身后是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浅不同的脚印;茫茫雪原,浩浩无边,想在上面步行的人双脚深陷。几乎寸步难行。雪橇却能使人插上翅膀…

  2.观察教材中P66两幅精美的图片:小小的蝉可以把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体态庞大的骆驼却可以凭借宽大的脚掌成为沙漠之舟。

  3.同学们自己分别用笔尖和笔帽扎手,体验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从同学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这些现象中,大家会想到什么问题吗?

  二、进行新课

  [师]请同学们大胆说出自己的问题或想法。

  [生]人走过沙滩为什么会留下脚印?

  [生]人在雪地上,对雪地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了下去,而另一个没陷下去?

  [生]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的感觉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蝉为什么可以将尖尖的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中?

  [生]人走过沙滩能留下脚印和软软的沙滩有关系,因为在水泥地上走过就看不到脚印。

  [生]用笔尖扎手会感到很疼,蝉的口器能插入很硬的树皮中,是因为笔尖和蝉的口器都很尖。

  [生]我认为上面的那些现象都是力作用的结果。

  [师]请同学们分析,人站在地面上、板擦或粉笔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时,人对地或粉笔盒桌面的作用力的情况。

  [生]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扳擦或粉笔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对平桌面也有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力的大小应等于物体的重量。

  [师]当我们要将钉子钉人墙面或将一枚图钉按在墙上(也可请一名同学演示,感觉)时。钉子对墙面的作用力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生]按图钉或钉钉子的时候。钉对墙面有垂直于墙面的作用力。

  [师]同学们刚才谈到的几种力的情况,它们有共同的地方吗?

  [生]不论是对地面、桌面的力还是对墙面的力,它们都是垂直作用在接触面上的。作用点在地面或墙面(接触面)上。

  [师]我们把这种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演示]静止在斜面上或从斜面滑下的物体。

  [师]请同学们分析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生]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垂直作用在斜面上。

  [投影]

  a.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力。

  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c.按图钉时图钉对墙的压力。

  图略:

  通过分析学生应明确,有些压力是由于重力的作用产生的。但大小并不一定都等于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重力。在很多情况下压力和重力无关,压力不是重力。

  [生]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师]同学们可以大胆猜想。

  [生]力越大产生效果越明显。因此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关。

  [生]用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用的力差不多大。可用笔尖扎得很痛。而笔帽则没有什么感觉,

  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无关,教案《教案十四压强教案》。而是和力作用的面积有关。

  [生]我们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压力作用的面积可能都有关系。

  [师]研究物理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实验。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大家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器材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

  (同学们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们的活动。最后进行交流)

  (1)先将海绵放在水平桌面上。

  (2)把压力小桌腿朝下放在海绵上。分别在桌面上加2个和4个砝码,观察并记录小桌腿陷入海绵里的情况。

  (3)将沙面摊平后。再将压力小桌面朝下放在海绵上,分别加2个和4个砝码,观察并记录小桌陷入海绵里的情况。

  实验表格:略

  分析实验现象:

  [师]两组同学选择了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两组实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生]他们研究问题的方法相同,都用了控制变量法。

  [师]其他组的同学还有不同的做法可以补充吗:

  [生]我们组分别用完全相同的两块橡皮泥。三根木条时挂4个钩码;一根木条时挂2个钩码模拟了教材中"猜一猜"的内容。发现一根本条挂2个钩码时橡皮泥的压痕较深,形变较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

  [师]大家利用"猜一猜"中的数据,计算两种情况下每平方厘米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根据实验现象说明每平方厘米上受的压力和压力作用效果的关系。

  (学生计算,一名同学板演)

  [生]根据计算和实验现象说明,每平方厘米面积所受的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生]也可以说压力的作用效果跟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有关系。

  [师]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叫做压强。

  [生]可以说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投影]

  压强的计算公式: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教师说明,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2)。由公式确定压强的单位就是牛顿每平方米(N/m2)。人们给压强规定了一个专门的单位叫帕斯卡,简称帕(Pa),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物理学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

  [师]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实际中还常用千帕(kPa),兆帕(MPa)

  [投影]

  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0。5Pa

  一颗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对桌面压强约20Pa

  ·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Pa

  三、小结:

  1。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不是重力。

  2。压强:是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单位是Pa。

  四、活动与探究:

  钉板会把脚扎穿吗?

  第2课时

  一、教学过程:

  [例题]将教材中例题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分析。

  [投影]

  练习1。一个质量是40 kg的中学生,他每只脚着地的面积为120 cm2,他走路时对地的压强是多少帕?(g=10 N/kg)

  练习2。芭蕾舞演员的体重是475N。接地面积为9。5cm2,一只大象体重60000 N。每只脚掌面积600 cm2,比较芭蕾舞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压强和大象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哪个大。

  (学生练习,两名同学板演,教师讲评)

  强调:

  (1)在计算的过程中各单位一定要换算成国际单位。

  (2)要弄清受力面积的大小。例1中学生行走时始终有一只脚着地。故受力面积为一只脚的着地面积。而大象四只脚站立时,受力面积则考虑四只脚着地时的面积。

  (3)还要注意题中压力的大小就是重力的大小。但不是任何情况下,压力的大小都等于重力。

  [师]同学们对压强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是不是可以解释教材开头两幅照片中看到的现象呢?

  [生]蝉虽然很小。力量不会太大。但它的口器非常尖,和树皮的接触面积很小,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即压强就会很大,因此能插入树皮。'

  [生]骆驼虽然身体庞大笨重。但它有四只大脚掌,踩在地上时,地面上单位面积上受的力即压强不会很大。因此,即使在沙漠行走也不会陷进去。

  [师]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被损坏。因此生产、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又需要减小压强。如何改变压强的大小呢?

  [想想议议]

  [师]请同学们看教材P68的三幅图。讨论人们是要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用的是什么办法?

  [师]同学们一定还可以举出生活中许多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例子。大家可以互相讨论。

  [生]常用的刀和剪都有一个很薄的刃。这是为了增大压强。

  [生]不论是钉子还是大头针、图钉做得很尖,这也是为了增大压强。

  [生]载重的大卡车上装有许多很大的轮子,滑雪者的滑雪板做得又宽又长,这些都是为了减小压强。

  [师]请同学们从举出的这些刨子中。归纳出改变压强的方法有哪些?

  [生]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改变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用改变压力的大小改变压强。

  二、小结

  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压强减小;减小受力面积,压强增大。

  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压力。压强增大;减小压力,压强减小。

  三、动手动脑学物理

  四、作业:探究之旅

  板书设计:

  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压强(P)

  压强:公式:P=F/S

  单位:Pa 1Pa=1N/1m2

  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

《压强》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

  压强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其概念较为抽象,大部分学生在初二下学习时会感到困难,对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处理的不够好,不会灵活应用固体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帮助学生建立起压强的知识体系、框架,认清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采用对比法和归纳法,师生讨论的方法等。

  二、复习目标

  1. 正确理解压强,区分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知道固体压强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 正确理解公式p=F/S,知道其适用范围,会用p=F/S及其变形公式解决一些问题。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掌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实验,这两个实验的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

  三、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压强的概念 ②对固体压强中受力面积的理解,液体压强中深度的理解。

  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④掌握两个实验的方法、过程和结论。

  难点:①压强概念的建立 ②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知识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

  气球与钉板、削好的铅笔、压强计等

  五、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准备好八下的物理书和笔记本,在课前已经自己对压强概念有大致的了解,知道探究实验所用的物理方法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

  引入课题

  3′

  5′在初二下我们学习了压强的概念,学过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等概念,由于压强的概念比较抽象,固、液、气压强的特点又不同,我们同学在学习时普遍感到困难。这块知识本身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属于较难的部分。希望通过本节复习课能给与大家一些帮助。本节课我们主要复习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板书)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那些同学知道我们在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这部分学习了那些知识?

  一、压力

  ①什么是压力?②压力产生的原因?③压力的范畴?

  ④压力的方向?

  (课件)判断下列图中MN面所受压力

  的大小

  1.概念

  压力、压强的概念、单位、计算公式;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2.实验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

  3.能力

  ①会利用p=F/S及其变形公式进行计算

  ②学会分清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并根据各自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①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②由于物体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③属于弹力④垂直于受力面

  甲:F压=F=100N

  乙:F压=F+G

  =100N+50N=150N

  丙:F压=F-G

  =100N-50N=50N

  让学生归纳知识比教师自己讲出来要好,让学生开动脑筋、组织语言、互相补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注意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10′二、压强

  ①压强表示什么?

  ②怎样表示压强的大小?

  ③压强的单位及其符号?

  ④压强的计算公式?

  ⑤1帕斯卡的含义?

  ⑥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

  现提供实验器材有:

  海棉、木板、矿泉水瓶、水

  ①选用器材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写出相应的实验步骤。

  ②选出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写出相应的实验步骤。

  想一想:

  实验中通过观察什么现象来感知压强大小?采用的物理方法是什么?

  (课件)例题1

  一块砖长24cm、宽12cm、厚5cm,重24N,怎样放置在水平面上,地面受到的压强最大?最大压强是多大?

  (课件)例题2

  在海滩上的作案现场留下了罪犯清晰的脚印,公安人员立即用蜡浇铸了一只鞋模,测出鞋模的平均厚度为5cm,质量为1125g,又经测试知道产生与脚印同深度的压强为3×104Pa,罪犯的体重为多少?若案发现场留下的是罪犯站立的脚印,又该如何计算罪犯的体重?

  ①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②压强等于单位面积上物体受到的压力

  ③帕斯卡(Pa)

  ④p=F/S

  ⑤1帕表示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⑥改变压力或受力面积的大小

  ①第一次将装满水的瓶子正放在海绵上,第二次将瓶中水倒掉一半,再正放在海绵上,比较先后两次海面的凹陷程度。

  ②第一次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正放在海绵上,第二次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倒放在海绵上,比较前后两次海面的凹陷程度。

  压强大小由压力和受力面积决定,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所以当砖块竖放时压强最大。

  S最小=12cm×5cm

  =60cm2=6×10-3m2

  F=G=24N

  p=F/S=24N/(6×10-3m2)

  =4×103Pa

  体重G=F=pS,走路时一脚着地,S为一只脚的面积,可利用鞋模算出:

  V=m/=Sh

  S=m/h

  =1125g/(0.9g/cm3×5cm)

  =2.5×10-2m2

  罪犯体重:

  G=F=pS

  =3×104Pa×2.5×10-2m2

  =750N

  若是站立脚印,受力面积应该是两只脚着地的面积。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采用的方法

  ①相同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手力面积上

  ②相同的受力面积上作用不同的压力

  ③不同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受力面积上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通过被压物体的凹陷程度来反映,为了使凹陷程度更加明显,应当选用海绵,正确选择实验器材是做好实验的基本要求。

  计算时要注意单位换算

  注意行走时是一只脚着地,站立时是两只脚着地。

  液体压强

  15′

  2′①液体压强有什么特点?

  ②液体压强与固体压强的区别?

  ③液体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④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仪器?

  ⑤通过观察什么而感知液体压强的大小?

  想一想: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深度(密度)的关系时,要控制什么量相同?如何操作?实验方法?

  在探究液体不同方向上的压强是否相等时,又要如何控制变量?

  (课件)例题3

  一段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扎有一橡皮膜,当注入某种液体时,橡皮膜向下凸出,将其放入一盛水容器中,当管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凹进管内,则管内所装液体可能是:

  A、盐水 B、煤油 C、水

  D、都有可能

  (课件)例题4

  如图瓶内装半瓶水,用塞子塞紧,然后将瓶子倒过来,使瓶口向下,这时水对塞子的压强与未倒置前水对瓶底的压强相比较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例题5

  将半瓶矿泉水倒放在海绵上比正放时对海绵的压强大,这是因为 ;倒放时瓶塞上受到的压强比正放时瓶底受到的压强大是因为 。

  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见中考指导书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而固体则不是任何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①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种液体的不同深度处

  ②要控制深度相同

  将压强计的金

《压强》教案

《压强》教案(精选16篇)《压强》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了解影响液体内...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