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通用3篇)
第二节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篇1
一、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溶液、溶质、溶剂、溶解性以及浓溶液和稀溶液的概念。
2、了解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的概念。
3、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和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4、理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寻找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三》徳育目标: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溶液、溶解度、溶质量分数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
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之间区别联系。
四、教具:
投影仪
五、教学方法:
讨论法
六、课型:
复习课
七、教学过程 :
导入
今天我们采取边讨论边归纳的方法从溶液的组成、分类、量度、和混合物的分离等方面将本章的知识结构加以总结。
重要 概念的复习:
1、分析投影:
讨论回答:1、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 2、溶液的特征是________
3、溶液的定义_________ 4、溶液的组成部分 _______
2、分析投影:
讨论回答:
1、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2、一定不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3、可能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 4、溶液是饱和溶液必须指明 ___和___
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怎样相互转化?
6、若不限条件溶液可分为本___和____。
3、分析投影:
讨论回答:(1)概括溶解度的概念。
(2)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什么?
4、投影
讨论回答:
1、试管1、2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不是___
2、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是什么?
3、影响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因素______
5、介绍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和结晶
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第六章的主要概念。下面我们针对这些概念做些练习。
1、在一个大箩卜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倒出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食盐吗?为什么?
2、将60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多20 ,不发生变化的是___
A、硝酸钾的溶解度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剂的质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饱和溶液将温后,一定有晶体析出
D、凡是均一的、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4、比较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板书设计
第六章溶液
第二节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篇2
(1课时)一.知识教学点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碳和氧气、氧化铜的化学反应)。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2.难点:碳单质跟氧化铜、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3.疑点:怎样证明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4.解决办法 (1)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经知道的许多事实,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和阅读材料,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思考新的问题,做到温故而知新。 (2)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选学内容,启发学生用化学方法证明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做好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提出学生应注意
第二节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